"殺馬特"英譯 "smart"與"shamate"的價值判斷

2021-02-25 江蘇省翻譯協會

摘要:「殺馬特」是近年來的一個網絡流行語,其英譯有兩種形式:smart和shamate。本文通過偽譯和回譯的角度分析指出殺馬特並非smart的音譯;smart是殺馬特群體的自我命名並寄寓美好含義,但被話語社團其他成員解讀為諷刺意義,而在實踐中,殺馬特多被零翻譯為shamate。像殺馬特這種在原語文化中存在爭議的詞語,在翻譯過程中尤其要引起譯者的注意,不但要從專有名詞的翻譯原則著眼,還要從價值判斷的角度考量,以避免將不適當的價值判斷糅合進新詞的翻譯中。

關鍵字:殺馬特;網絡新詞;英譯;價值判斷

1 殺馬特現象

「殺馬特」是近年來網絡上流行的一個新詞語,用於指代來自農村或城鄉結合部的90後農民工群體,他們在外表上以種種驚悚雷人的妝容、衣著示人,如留著「洗剪吹」的誇張髮型,但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在大城市中從事低收入工作。目前,傳統媒體和網絡社區對殺馬特的關注呈現出兩個極端:一邊是極盡嘲笑之能事的話語狂歡與「審醜趣味」(李清華,2013),另一邊是對殺馬特現象的理性反思與人文關懷(任寶華,2013;張天潘,2013)。而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題為《失敗的虛榮》(Vanity Fail)(Lu,2013)一文更是將殺馬特現象提升到「中國階層分化」的高度,認為殺馬特不同尋常的時尚選擇反映了更深層次的原因:集體疏離感,這是中國移民大潮和社會階層區分擴大的副產品。在諸多英文報導中,殺馬特的英譯有smart和零翻譯shamate兩種版本。迄今為止,還沒有學者對殺馬特一詞進行追根溯源,對其英譯的翻譯學原理進行探討,本文旨在這方面做一番嘗試。

目前廣為認可和接受的殺馬特起源是對日本視覺系的模仿(Lu,2013;陳舒揚,2013)。「視覺系」(ヴィジュアル系)源自英語Visual,簡稱V系、VK(visual kei)、VR(visual rock)等,與搖滾樂密不可分,其淵源可追溯到西方的華麗搖滾(Glam Rock或Glitter Rock)。不過日本視覺系奇特的化妝效果僅是其音樂內容與舞臺表演的表現形式,其「本質上是一種建立在社會富裕和經濟發達基礎上的藝術的大眾化」(張子宇,2013),非但不下裡巴人,反而頗陽春白雪。但殺馬特僅是對視覺系外在形式的模仿,他們以炫目的扮相和自拍方式通過QQ群、QQ空間、百度貼吧等虛擬空間迅速擴張,在網絡上形成多個殺馬特家族,並自稱「中國視覺系創始人」。然而,脫離了藝術理念、音樂創作和文化沃土,殺馬特便只能是中國移民大潮的副產品,是亞文化接近主流的一次嘗試,是「文化區隔與文化歧視」的產物(張天潘,2013)。

2 從smart到殺馬特:偽譯?

網絡、媒體對於殺馬特的介紹、評論普遍將殺馬特視為smart的「音譯」。有的報導「推導」了整個音譯過程:「smart→SMT→殺馬特」(馬夢婭、趙靜,2013);甚至還有網友對音譯的漢語選字「殺」、「馬」與「特」作了一番解釋。

以上兩種假設貌似合理,但都明顯帶有「事後之明」的推理特徵。首先,所謂「smart→SMT→殺馬特」的音譯推導並無可靠依據。第一步「smart→SMT」就很值得懷疑,因為英語中smart幾乎不會縮寫為SMT。在英語版維基百科(en.wikipedia.org)以SMT為關鍵字檢索,可以得到24個結果,其中22個是專有名詞的首字母縮略詞,僅有兩個是單詞縮寫: seamount(Smt.)與Shrimati(Smt.,印度對女性的敬語,類似英語中的Mrs.)。而第二步「SMT→殺馬特」就更無定數。SMT可以是任何有意義或無意義的三個漢字拼音的聲母縮略詞,如「施密特」、「生命藤」、「薩曼塔」,甚至可能是網友對殺馬特的戲稱「傻模特」。此外,這個所謂推導式中的箭頭也完全可以改變方向,形成另一種更為合理的推測:「殺馬特→SMT→smart」,第一步從殺馬特三個字的漢語拼音聲母縮略詞而推導出SMT;第二步,SMT恰好與smart的輔音字母相同,而且smart本身就有時尚、漂亮、聰明的意思,用來做殺馬特的英文名恰好表達了殺馬特群體的潮流追求。

其次,「殺馬特」這三個漢字最初並不是固定搭配,網絡中還有諸多簡體、繁體版本:沙獁特、殺獁特、殺瑪特、殺獁特、殺馬特、殺獁特、蔱獁特,目前使用最多、最廣為流傳的是「殺馬特」這三個漢字組合的版本,可以說,以「殺馬特」這三個漢字的組合來指代這一特殊群體是話語社團成員在語言使用中協商、選擇的結果,並不存在從smart到殺馬特音譯的漢語選擇過程。

按照這個思路推測,殺馬特便極有可能是「偽譯」,雖以翻譯的形式呈現——諸多媒體、網絡文章認為殺馬特音譯於smart,但兩者實際上並不存在對應關係,從未有過事實上的轉換操作以及翻譯關係,僅是網友出於某種目的造成smart與殺馬特所謂音譯關係的假象,正如「作家為了贏得更多的讀者,便利用其閱讀期待將自己的原創文本掩飾成翻譯發表,以達到自己的目的」(Robinson,1998:183)。從命名的角度考慮,鑑於殺馬特是中國文化土壤裡滋生出的一種獨特文化現象,那麼命名者是否有必要先用英語smart對其命名再將其譯為漢語「殺馬特」?這種可能性幾乎微乎其微。那麼殺馬特究竟是如何與smart聯繫起來的呢?

目前可檢索到的、最早將二者相聯繫的網上信息出現於百度百科的「殺馬特」詞條。該詞條自2008年8月4日創建以來,已經過多位網友共計483次編輯,最近一次更新日期為2016年9月16日,詞條字數由最初的245字增加到5332字,對殺馬特這一概念進行了較為全面、詳盡的闡述。瀏覽該詞條的歷史版本可以發現:該詞條創建之初,創建者並沒有將其與smart相聯繫。smart於2008年12月21日被加入詞條:「殺獁特這個名字源於英文Samrt(www.samrt.cn)[原文如此],譯為1:聰明,伶俐。2:時尚的,前衛的,帥的,瀟灑的。我們沿用了第2層的意思。」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信息的編輯者將smart錯誤拼寫為samrt並以此申請了網站域名(這一拼寫錯誤於2009年1月8日由另一位網友修正;該網站域名現已失效)。但是由於百度詞條的編輯具有開放性,後來的編輯者將反面、消極態度附加在smart釋義後,指出殺馬特群體並不「時尚、前衛」,「在他們身上並非如此」。當話語社團成員對smart產生不同解讀時,smart與殺馬特共現時便已具有諷刺意義。因此,又有編輯者試圖撇清殺馬特與smart的語義聯繫,指出「smart除了諧音以外和殺馬特沒有任何聯繫」,甚至有人在諧音上大做文章,加入「smart→SMT→殺獁特」的流程,這一推導式後來長期保留在詞條中並被網絡帖子、報紙雜誌等廣為引用,作為「殺馬特音譯於smart」的佐證。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論最初發音與語義並重,還是最終僅保留諧音,smart與殺馬特的聯繫是殺馬特群體的自我選擇,是他們試圖對自我進行英文命名並在命名中寄寓「時尚、前衛、帥、瀟灑」等美好含義。但「一個詞或詞項在話語中的意義對應於它被使用的方式」(Teubert,2010:73)。smart進入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話語之後,「由於文化知識精英的話語壟斷與價值重構」(張天潘,2013),話語社團其他成員將其解讀為含義相反的諷刺語。由於命名者不能決定社會對名稱的解讀,此處命名者的寄寓與社會解讀之間便產生矛盾。話語社團其他成員並不認同殺馬特自我標榜的smart,認為殺馬特處處突破傳統美學規律的服飾、髮型、化妝根本算不上時尚、前衛,充其量只是另類、非主流,把誇張怪異當作個性。因此殺馬特群體也有意撇清與smart的語義聯繫,轉而強調二者的諧音關係。

3 從殺馬特到shamate:回譯?

作為一種青年亞文化標籤,殺馬特是一個專有名詞。如果「殺馬特音譯於smart」的假設正確,那麼殺馬特應該算作源於外來詞彙的專有名詞,更確切地說,應該是一個「二手專有名詞」——「原文中來自原語文化之外的專有名詞」(韓子滿,2011),即殺馬特是「漢語中來自英語的專有名詞」。現在試著將殺馬特回譯成英文。現行專有名詞外譯漢的規範是:人名和地名在大多數情況下音譯,機構和書刊名等則主要意譯;音譯要遵循名從主人的原則,即譯名要接近原語言的發音;音譯和意譯都要遵守約定俗成的原則,即已經有通行譯名的,不可重新譯名(韓子滿,2011)。那麼,在將殺馬特這個二手專有名詞進行漢譯外的回譯時,是不是也應該採用音譯、遵循名從主人、約定俗成的原則?從理論上來說,按照「殺馬特音譯於smart」的假設,殺馬特應回譯為smart。但從大量文本實踐來看,情況並非如此。

筆者對網上介紹、評論殺馬特的11篇英語文章(國內六篇、國外五篇)進行語料分析後發現:雖然這些文章都提到殺馬特是smart的音譯(transliteration),部分文章還指出smart的使用是一種諷刺、貶義,因為「殺馬特並不smart」(Lu,2013;Lam,2013a;Archer,2014;Liu,2014)但是在指代這一特殊的青年亞文化群體時,他們都不約而同地使用了殺馬特的漢語拼音形式,即零翻譯shamate(Archer,2014;Botezatu,2013;Encyclopaedia,2014;Globaltimes.cn,2014;GuangmingOnline,2013;Lam,2013a,2013b;Liu,2014;Lu,2013;Tang,2013;Zhou,2013)。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以下兩篇文章同時也使用了smart來指代這一群體,但作者都進行了一些精心操作,具體如下:

China’s 「Smart」 phenomenon; the Smart; the smart; the group of Smart (Guangming Online,2013)

the 「smart」; the「smart」 demographic; the almost urban 「smart」 guys; the 「smart」 ones; their 「smart」 brothers; 「smart」 Gen X; The 「smart」 leaders (Zhou,2013)

這兩篇文章或將smart首字母大寫,或加定冠詞the修飾,或加引號,以區別於smart的一般意義,指代殺馬特這一特殊群體。從以上英語語料中對殺馬特英譯的處理來看,這些文章的作者並不認同「殺馬特音譯於smart」的假設,他們中有人認識到smart在此處的諷刺嘲笑之意,因此,將smart進行如上的一些特殊處理,絕大多數作者直接採用零翻譯shamate的方式以避開smart的負面效應。

4 反思:殺馬特對網絡新詞英譯的啟示

語言始終處於發展變化之中,處於同一話語社團的人們通過「對說過的話進行重組、排列、重構」而獲得新意義(Teubert,2010:3),不同話語社團之間的溝通、協商擴大了新意義的傳播與接受。新意義以新詞語的形式出現,既可指內容新,也可指形式新。前者指原來詞彙系統中雖有但在新時期產生了新義,即所謂「舊瓶裝新酒」,新產生的意義一時成為使用頻率很高的義項,如土豪、白骨精、山寨、浮雲等。後者是指原來詞彙系統中沒有的詞語,但隨著時代發展和新社會現象應運而生,如秒殺、雷人、房奴、蟻族等。殺馬特便屬於第二種情況,漢語中原本沒有殺馬特這個詞語,「殺」、「馬」和「特」這三個漢字因某種機緣巧合組合在一起,用於指代一個群體、一種現象,在話語社團中擴散開來,便形成了今天的殺馬特。從網絡社區的文本語料判斷,殺馬特這個名稱也是一種自我選擇,不但各種「殺馬特家族」充斥QQ群、QQ空間和百度貼吧,而且身為個體的成員頗喜歡霸氣地自稱「本殺」、「殺家」、「男殺」和「女殺」,以此獨樹一幟、標新立異,完全不理會話語社團其他成員對殺馬特的貶低與嘲諷。

如果單從漢語專有名詞英譯的角度考慮,shamate似乎是優於smart的選擇。一方面,shamate獨創性鮮明,識別性強,更符合專有名詞的翻譯原則,更明確地指向中國語境下的殺馬特群體。smart在英語語境中很難讓讀者馬上想到這是一個譯自漢語的專有名詞、代表了中國語境下的一個特殊群體,反而容易與英語中其他smart專有名詞(如,奔馳smart、smart目標管理原則、smart硬碟保護技術等)混淆。回想一下中國聯想進軍海外市場過程中商標英譯的更迭波折——從Legend到Lenovo,以及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英譯從Friendlies更改為漢語拼音Fuwa的例子,二者的背後都有漢語專有名詞的英譯原則在起作用,以達到獨特新穎、識別性強的宣傳推廣效果。另一方面,漢語流行語通過音譯進入英語的例子已數見不鮮,如buzheteng(不折騰)、chengguan(城管)、shanzhai(山寨)、tuhao(土豪)、dama(大媽)等。玄奘的佛經「五不翻」原則,亦即音譯原則:秘密故、多義故、此無故、順古故和生善故。以shamate音譯殺馬特可對應為「此無故」:殺馬特是中國語境下特有的文化現象,不同於英語中的視覺系、朋克和哥特等,而這種「零翻譯」的音譯策略具有「陌生化效果」,「會使譯入語讀者覺得陌生而關注其意」(朱純深、張峻峰,2011)。

儘管「殺馬特音譯於smart」有偽譯之嫌,但現在要對殺馬特現象進行英語報導,因而產生了將「偽譯」進行回譯的需求。這是一種非常值得注意的翻譯現象,因為一般偽譯沒有回譯的需求,也根本無原文可以翻譯回去,但殺馬特之偽譯的獨特之處在於存在「偽原文」smart。鑑於殺馬特這個詞在原語文化中的爭議性,譯者在將其英譯的過程中要特別考慮選詞的價值判斷。譯者此處需要進行更多思考:將殺馬特英譯為smart是否尊重了殺馬特群體的自我選擇、命名者的寄寓?將smart進行特殊處理(如大寫、加引號)是否強化了社會對名稱的貶義解讀?shamate是客觀中立、不帶感情色彩和價值判斷的英譯之選嗎?選擇shamate英譯殺馬特是否存在這樣一個悖論:譯者原本想通過客觀的「零翻譯」策略撇清與smart負面的語義聯繫、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和預設的價值判斷,從而消解所謂的「文化知識精英的話語壟斷與價值重構」,但這麼做的前提卻是承認smart用在殺馬特群體身上具有諷刺、嘲笑意味,認同了文化知識精英話語對殺馬特群體的價值判斷,認為他們並不時尚、聰明,反而忽視了smart是殺馬特群體的自我選擇這一事實。

本文分析的11篇英語文章都來自媒體和網絡,文章作者並沒有翻譯學的學術背景,對於新詞英譯的原則及其背後的價值判斷可能沒有太多考慮和研究,他們更多關心的是殺馬特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產生的效應。但對於譯者而言,類似殺馬特的新詞英譯必須經過審慎考慮。隨著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和「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漢語新詞將會被譯介到其他語言、文化中。「要翻譯好新詞語,傳達出其確切的含義,必須弄清楚其來龍去脈,考察並弄清他們在實際中使用的語境和語用意義。」(陳德彰,2011:29)而對於像殺馬特這樣在原語文化中存在爭議的新詞,在翻譯的過程中尤其要引起譯者的注意,不但要從專有名詞的翻譯原則著眼,還要從價值判斷的角度考量,以避免將不適當的價值判斷糅合進新詞的翻譯中。

 

參考文獻

[1]      Archer, Trey. The Shamate:China’s Misunderstood Sub-Culture [EB/OL]. (2014) [2016-9-8].http://www.echinacities.com/expat-corner/The-Shamate-Chinas-Misunderstood-Sub-Culture.

[2]      Botezatu, Alexandra.China’s Secret 「Shamate」 Community Gathers Society’s Outcasts [EB/OL]. (2013) [2016-9-8].http://news.softpedia.com/news/China-s-Secret-Shamate-Community-Gathers-Society-s-Outcasts-410881.shtml.

[3]      Encyclopaedia of Alternative Fashion † Shamate [EB/OL]. (2014) [2016-9-8].http://wherefoxessaygoodnight.blogspot.com/2014/01/encyclopaedia-of-alternative-fashion_3.html.

[4]      Globaltimes.cn.Looters, Kneelers and the 『Shamate』:China’s Newest Minorities[EB/OL].  Global Times, (2014) [2016-9-8].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842301.shtml#.UzQ2vfmSw70.

[5]      Guangming Online.China’s 「Smart」 Phenomenon [EB/OL]. (2013) [2016-9-8].http://en.gmw.cn/2013-12/05/content_9713076.htm.

[6]      Lam, Jony. MK Style and Rise of 『Shamate』 [EB/OL].China Daily, (2013) [2016-9-8].http://www.chinadaily.com.cn/hkedition/2013a-08/31/content_16933957.htm.

[7]      Lam, Jony. Prevent Radicalism with Inclusive Society and Fair Distribution [EB/OL].ChinaDaily, (2013) [2016-9-8].http://www.chinadaily.com.cn/hkedition/2013b-09/14/content_16969590.htm.

[8]      Liu, Jue. Shamate Alecks [EB/OL]. (2014) [2016-9-8].http://www.theworldofchinese.com/2014/03/shamate-alecks/.

[9]      Lu, Rachel. Vanity Fail [EB/OL]. Foreign Policy, (2013) [2016-9-8].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3/12/02/meet_chinas_shamate_un_hip.

[10]   Robinson,Douglas. Pseudotranslation. In Mona Baker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Translation Studies [C].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8.

[11]   Tang, Kevin. Meet Shamate,China’s Most Hated Subculture [EB/OL]. Buzzfeed,(2013) [2016-9-8].http://www.buzzfeed.com/kevintang/meet-shamate-chinas-most-hated-subculture.

[12]   Teubert, Wolfgang. Meaning, Discourse and Societ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13]   Zhou, Raymond.Hip Is a 『Smart』 Start [EB/OL]. China Daily, (2013) [2016-9-8].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3-03/23/content_16339409.htm.

[14]   陳舒揚. 誰的「炫酷青春」[EB/OL]. 時代周報第263期,(2013) [2016-9-8]. http://www.time-weekly.com/story/2013-12-12/131806.html.

[15]   陳德彰. 熱詞新語翻譯譚[M].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11.

[16]   韓子滿. 論二手專有名詞的翻譯[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11(4):61-65.

[17]   李清華. 大眾文化中的審醜趣味研究[D]. 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

[18]   馬夢婭、趙靜. 欣賞不來「殺馬特」,可是非常之可樂[N]. 武漢晨報,2013年1月24日,A39版.

[19]   任寶華. 且慢嘲諷「殺馬特」[N]. 楚天金報,2013年12月6日,第11版.

[20]   張天潘. 「殺馬特」:一個需要被了解的存在[J]. 南風窗,2013(4):92-93.

[21]   張子宇. 日本「殺馬特」?[EB/OL]. 時代周報第263期,(2013)[2016-9-8].http://www.time-weekly.com/story/2013-12-12/131807.html.

[22]   朱純深、張峻峰. 「不折騰」的不翻譯:零翻譯、陌生化與話語解釋權[J]. 中國翻譯,2011(1):68-72.

 

[作者信息] 陳昕,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為翻譯與戰爭、翻譯史。


(原文參見《翻譯論壇》2017年第1期)

相關焦點

  • 華玉振:與"擺地攤"感同身受
    當共和國總理在莊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宣布城市管理要為"擺地攤"寬容時,我的眼睛溼了。三十四年前剛畢業的那年夏天,在家鄉小集鎮的稅務所,因拒絕"出外勤"向"地攤"收稅的風波又勾起我的回憶。所長安排我"出外勤"上街。所謂"出外勤",就是上街丶入村丶進廠,挨家挨戶收稅。我從小厭煩稅務官。據父母講太祖父、祖父都曾經因為挑擔擺攤賣杏、賣黃花菜而被稅務官盤剝過。
  • "生孩子"也要AA制嗎?
    她是這樣寫的:"我懷孕六個月了,沒上班在家待著,自己也沒多少存款,我老公今天說生孩子的時候花的醫療費用我倆一人出一半,平攤,我很震驚,想了一天都沒想通他怎麼會這樣說,為什麼呢?"看了之後,我也驚著了。難道是自己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嗎?還是現在的夫妻樣樣都實行AA制,包括生孩子呢?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於是便將這故事當新聞說與朋友聽。朋友聽後一陣哈哈大笑,我被朋友笑懵了,問他很好笑嗎?
  • "兒臣" 的帳單與 "額娘" 的神回復火了 !
    只是深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的起點是父母懷抱,你的未來是修齊治平,弘毅致遠。所以額娘才狠心讓你歷練,吾兒可知"有多殘忍有多愛"。當然,吾兒自立並非始於今年今日,是家風使然。額娘一介弱女,尚能十九歲離家三千裡獨自求學,深信吾兒勝之。
  • "我,36歲,和甜蜜男談了一場戀愛,傾家蕩產!"
    但你想不到的是,最先關注到這個數據的,不是單身女性自己,而是"殺豬盤"的騙子。他們將這一億單身女性當做了"獵物",開啟了自己的"宰割"之路。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需要經過千百次的實驗獲得,而騙子的騙局同樣需要總結經驗。
  • 戰"疫"響了,情感深了!
    2020,註定是多事之秋,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新年的第一天給大家特殊的拜年方式"居家拜年"。作為一名普通的老師我聽從安排,作為一名黨員我絕對服從命令聽指揮。 形式越來越緊,學校要求上報的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細,所以每天都要在班級群裡發不同的通知,分享不同的文件精神,不停地催促家長朋友回覆信息,填寫表格……有時感覺家長也挺累的但是沒有辦法,特殊時期不能掉鏈子。
  • "我談了一場戀愛卻傾家蕩產!"比仙人跳悲劇 10000倍的,居然是這種騙局!
    "殺豬盤"騙錢騙情,讓受害人最後輸的一無所有,真是太可惡了!確定是可以屠宰的"豬"後,將"豬"分類,量身定製適合的劇本,通過感情升溫開啟"養豬"。從小額的甜頭開始到主動投資,"豬"養熟了,也一步一步走進陷阱直至被"殺",血本無歸。而當受害人意識到自己被騙,錢已經無法追回。因為"殺豬盤"往往都是跨境騙局,遠在國外,是真正意義上的放長線釣大魚。
  • 網絡"遊戲"的泛濫,你孩子的人生是否被偷換了概念?
    人類的生命本質是公平的,但是這種本質的公平已經被"經濟"所打破。這"經濟"當然不僅僅指的是金錢和物質,它當然包含一種無形的、也是比金錢更具威力的"經濟"~那就是"名"。所謂的"名",當然是指那些出了名的人名,統一稱呼為"名人"。名人當然也就不同於一般的人名,他們具備一呼百應的能力。特別是在當下的網絡時代,這名人效應尤為明顯。
  • 新高考"3+1+2"模式下,怎麼選科?
    新高考"3+1+2"模式,把哪些學科救上岸,哪些學科推下水?我認為,談不到把哪個學科"救上岸"或"推下水",改革是大勢所趨,高考也不例外。新高考模式下,對語文、數學、外語沒有什麼影響,突出了物理、歷史兩個科目,對化學科目是一個弱化。
  • I love You的真正意思不是"我愛你"!你知道嗎?
    知道"Ilove you"是什麼意思嗎?肯定會有人說:"這個啊,地球人都是知道!"我愛你"唄." 是的,我們知道這是一句告白的話,是我們表達愛的方式,它是一句放之四海皆準的宣言,既是世界最美的語言,也是情人之間表達情感最直接的語言.但是,你知道嗎,這8個字母其實是有特殊意義的.當你聽到或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是否知道它還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呢?
  • 自閉患兒幹預路上最重要的一項"關係"
    家有特殊孩讓許多父母總是埋頭於孩子的康復教育,心裡唯一的盼望就是希望孩子可以早日恢復成"正常"的樣子,每天有不同的幹預課程,天天在機構與家裡間不斷的來回波奔。在忙碌中甚至無法關注與特殊孩子間的親子關係。可是,特殊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難道不重要嗎?當然不是。
  • 遠離心理疾病,就要大膽的和這類人說"不"
    "習得性無助"是心理學裡一個著名的心理現象,它是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發現的。要了解什麼是「習得性無助」,首先得從他做的一項經典的實驗說起:一隻狗被他關在籠子裡,蜂音器一響後,狗就被施於令其痛苦的電擊。
  • 防疫情宅家,延期開學,你這樣管教"神獸"也許是上策!
    更有甚者,還要面對一個撓頭事,那就是對"神獸"管理教育問題!",不少朋友調侃自家"神獸"作呀,打遊戲上網熬夜,早上不起床,上網課隔靴撓癢不頂事!大人天天手機不離手,幾天不洗漱,床鋪亂糟糟,"神獸"會暗自竊喜:彼此彼此!家長要克服這些問題,做個愛看書學習、愛生活愛乾淨的"上進生",裝樣子也要象。
  • 「I love You」的真正意思其實不是 "我愛你"
    肯定會有人說:"這個啊,地球人都是知道!"我愛你"唄是的,我們知道這是一句告白的話,是我們表達愛的方式,它是一句放之四海皆準的宣言,既是世界最美的語言,也是情人之間表達情感最直接的語言. 但是,你知道嗎,這8個字母其實是有特殊意義的.當你聽到或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是否知道它還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呢?
  • 兩歲半寶寶和她的動物"牧場",二十多隻動物友好相處
    最近幾天,又玩上了動物"牧場"的小遊戲,常常把我們逗的哈哈大笑。",都特別忙,她要讓動物們排好隊,還要給它們分配食物,忙起來叫她也聽不到,喊她也喊不走。看"牧場"裡的動物們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在吃飯呢,看起來聽話的很。
  • 從心理學上看程璐思文離婚:兩個"好人"是很難維繫婚姻的
    這個回應問題的視頻我看了好幾遍,可以說通篇都是"乾貨"。兩人思路清晰,真誠而又直率地做了各自的回答。與其說他們是在給觀眾做交待。更像是再次給自己的婚姻做總結。倆人都是脫口秀演員,在節目中慣性職業素養使然"輕鬆"的開聊。但卻無法掩飾她們對分開的傷感和遺憾。
  • 親身經歷,分享我是怎麼從"躺贏式家長"到「模範家長」的
    剛接觸這個詞時,是在熱搜上看到,看對於"躺贏式家長"的種種分析,才發現我在育兒過程中完全就是從"躺贏"到"模範&34;,一個完全的「模範式家長」
  • 科普|為什麼自閉患兒總是"聽不懂話"?
    每天都會定時發送自閉症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關懷來自星星的孩子~伴他們成長唷~許多星父母常常會覺得自家的星孩為什麼老是"聽不懂",而"聽不懂"好像變成了星孩的生活日程,當父母叫孩子做某件事時,孩子就只會呆站在一旁。
  • 記住 |「車牌號」英文可不是"car number"
    記住 | 「車牌號」英文可不是"car number"!
  • 沈國威|近代東亞語境中的文明和野蠻 ──以「野蠻"的詞史為中心
    但需要指出的是,與「蠻」不同,「夷」顯示了某種價值中性化的傾向。例如作為政府機構的「四夷館」並沒有太明顯的蔑稱含義,只是指稱與中國有朝貢(或貿易)關係外國而已。尤其在清代後期的十九世紀前後,「夷」及其類詞如「夷人、夷情、夷船、夷字、華夷俗殊、英夷……"等詞語大量出現在政府官員的奏摺中。這些詞固然沒有敬意,但是蔑稱義也並不強烈,更多的做為指稱外國和外國人──主要是西洋人的中性詞語來使用 。
  • 曾子對「吾道一以貫之"之體悟認知與實踐探究(一)
    而曾子之體悟則指此道即是「忠恕",此概念是否即是孔子所言之「道"的具體內容,因而在解讀上即有所不同。本文試從此一維度導入,釐清孔子之「道"的意涵與內容,詮釋此「道"之認知系統與實踐系統,是否曾子之解釋有其得自孔子之啟發,與孔子的價值系統有否契合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