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8-04 11:51:30
如今隨著通信以及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曾經的書信代碼——郵政編碼估計已經有很多小夥伴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而當年靠書信聯絡時的「甜蜜期待回憶」也註定將成過往了。
1毛錢的信封,2毛錢的郵票,加上一串郵政編碼……
「書信時代」流行的筆友,靠著這幾樣就可以將一段友情無限延長。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飛速發展,書信的年代逐漸離我們遠去。70後、80後紛紛開始「奔五」「奔四」,信封變成了紅包,郵票成為了投資,而郵編,已經在記憶中漸行漸遠,郵政編碼也成了逐漸消失的記憶。
將要忘記卻突然又被提及,只是這一次郵政編碼可能真的要離我們遠去了,服務我們40年的郵政編碼或將與這個時代告別。一切,都來得猝不及防。
郵政編碼或由個人地址ID取代
根據媒體報導,日前,在由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時空大數據創新中心共同主辦的「新型郵編」研討會上,「新型郵編」建設被提上「議程」。建設完成後,未來每個人都可以建立統一且唯一的「個人地址ID(唯一編碼)」。服務了40年的郵政編碼在不久的將來會迎來「退役」。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周曉光表示,未來國家郵政局可建立居民個人寄遞地址編碼管理公共平臺,居民可自行在平臺上通過身份證信息註冊,獲得與身份證綁定的個人地址庫。
此外,每個快遞包裹也將有屬於自己的ID,該ID可關聯所有與包裹相關的信息,包括快遞員信息、運送信息、配送信息等。
該地址庫中包含所在地址的收件人手機號信息與寄遞地址編碼信息。在快遞服務時,公民選擇地址庫中想寄達的地址,將對應的編碼向快遞員發送,快遞員將地址以編碼的形式錄入系統即可開始寄件。
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給用戶帶來方便,同時也會讓個人地址變成機器更容易識別的信息。
對此,有業界評論指出,從傳統的郵政編碼到「個人地址ID」,是技術的進步,也是服務的升級。
但是也有不少人對其安全性提出了擔憂。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物流學博士方璽則認為:「新型郵編系統是一種國家的公共資源,由國家管理每個人的地址庫並用於公共服務,有嚴格的信息制度保障,不會被販賣。傳統的電信、銀行、郵政和物流快遞其實也已經形成了龐大地址庫,卻管理得很好。」
你還記得自己家鄉的郵編嗎?
郵政編碼取消的話題被提及,隨即在微博上引起熱議。
有優秀的網友表示,自己還記得少兒頻道智慧樹欄目的郵編是100038。
有網友質疑以後郵寄信件的話信封怎麼寫,以前的老信封是不是不能用了?
也有網友感嘆:一個時代終結了,懷念那些年寫信等待回信的美好時光!
從網友的留言來看,多以感嘆居多。
「以前車馬很遠,書信很慢,一生只能夠愛一個人。」
最後,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郵編的數字組成部分:
我國郵政編碼採用四級制,即六位數碼分為四級:前兩位代表省(直轄市,自治區),前三位代表郵區(地級市),前四位代表縣(市),最後兩位碼代表投遞局(鄉鎮)。
各地郵編開頭數字:
華北0;華東2;東南3;華中4;華南5;西南6;西北7;西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