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埋頭苦學的時候,其他國家的學生又是在怎樣學習呢?

2020-09-08 櫻花巷yyx

在中國父母圈裡流行著這樣一句話: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資源,父母可以說是拼盡全力,買學區房、租房陪讀、周末補習班......


電視劇《虎媽貓爸》畢勝男和羅素這對本來很幸福的小夫妻,隨著孩子教育中的難題接踵而至,兩人教育觀念的分歧成了導火索,引發了家庭矛盾、情感衝突。《三十而已》中顧佳為了兒子能上最好的幼兒園,背負巨額貸款買學區房,想方設法打進「貴婦圈」。《陪讀媽媽》中幾位媽媽為了遠在加拿大留學的孩子,放下手中的工作,遠離家人,選擇前往加拿大成為全職「陪讀媽媽」......當與孩子之間出現矛盾時,父母各種焦慮接踵而至,不知道什麼才是好的教育方式、學習方式。



自古以來,關於學習一直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大到從人類起源,小到個體生命的結束,學習都貫穿始終。我們都很好奇世界上那麼多國家的孩子是怎樣學習的?那些優秀的孩子是怎樣學習的?這些優秀的孩子家長又是怎樣教育的?怎樣的學習才是最好的學習?這些問題始終牽動著無數家長和學生的心。


針對這些簡單而又極具深度的問題,《怎樣才是最好的學習》這本書作了深度剖析。這本書是韓國KBS電視臺打造的一部特別的紀錄片,身為世界頂尖學府——哈佛大學的四位高材生走遍中國、韓國、印度、美國、法國、以色列,去探尋全國各地學習文化。他們親身探知了不同國度、不同文化的人們,隨著探索之旅的不斷深入,「怎樣才是最好的學習」的答案也在我們頭腦中逐漸清晰。



韓國:連哈弗學生都答不出來的數學題


他們的第一站是韓國的一個著名的「不夜城」——大峙洞補習街,漆黑的夜色中,閃耀著螢光的不是餐館也不是夜店,而是鱗次櫛比的補習班。韓國人把這條街評論為:這是屬於教育的天堂,所有的大人都對這裡滿懷敬意。


四位哈弗學子和補習班的高中生比賽解數學題,求極限,結果四位哈弗生全敗。韓國學生的學習目標是畢業後找到一份高薪水的工作,然後找一個優秀的人結婚。他們喜歡租住在一個只有5平米的房間裡,只有一張桌子一張床,認為這樣有助於學習。而韓國媽媽除了照顧孩子讀書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去拜佛祈福。這樣的學習方式和教育方式都讓哈弗學子感到驚奇,但同時也有一絲惋惜——在如此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是否會失去童年的快樂與創造力,從而徹底丟失學習的本真呢?



中國:規模最大的學習戰爭


中國人準備高考時是抱著苦大仇深的心態的,每到高考時用幾十輛大巴車將即將奔赴考場的學生拉到考點考試,場面非常壯觀。清華的學子學習很刻苦,幾乎每個學生都有充電式檯燈,最誇張的是有人會準備5個充電式檯燈,挑燈夜讀。學生宿舍也十分的簡樸。中國最優秀的大學生都將自己學習的目的放在家人、社會、國家的層面上,以天下為己任。而且中國的擇校費、高考移民、陪讀現象也令人震撼。


印度:世界上最難的考試


美國MIT(麻省理工)工學專業一位教授問一位印度學生:「你們國家不是有IIT(印度理工)嗎,你為什麼還要來MIT呢?」這位印度學生回答:「正是因為我沒有考上IIT,我才來到了MIT。」在印度,幾乎每個印度孩子都把「考進IIT」當作自己的奮鬥目標。

美國矽谷的創業者中15%來自IIT,NASA的職員32%來自IIT,美國醫生中12%也來自IIT。所以在印度,學生拼命學習,是因為IIT畢業是唯一能夠擺脫貧窮和出身的方法。他們每天堅持學習12小時,印度的考試很少有客觀題,無論是化學、物理還是數學,都需要背出大量的原文。可以說,印度就是靠著背誦能力成為IT大國的。



法國與美國:討論與交流


韓國與印度的學生可以說是埋頭學習,而法國與美國接受的是另一種教育方式——討論與交流。


法國的高考需要考哲學。小學課堂裡就被老師引導者討論各種各樣的議題,除了課堂上常規的主題討論外,法國的高中生放學後就會去咖啡館與一些社會人士共同探討哲學議題。


美國課堂裡的課程也基本上是以討論的方式完成的。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院是美國最負盛名的寄宿學校,扎克伯格就畢業於這所學校。這所學校的「哈克斯圓桌」比較有名,各學科的教學都是用圓桌教學進行的,老師們說,利用這樣的方式教學就是希望孩子參與到課堂中,希望看到孩子們在交流、討論、合作中學習。他們學校的標語就是「思考!討論!提問與分析!」



猶太人成功的秘訣:熱衷教育


哈弗學子走遍不同的國度之後,他們認為,「最好的學習」應該屬於猶太人。各項研究結果表明,猶太人的智商確實比其他民族高,但這與他們取得的成就相比,這樣的研究結果不足以說明什麼。猶太人從來不承認自己的成功是因為遺傳基因,而是得益於他們重視教育。猶太人口差不多1700萬左右,哈弗大學1/3的學生是猶太人,耶魯25%,常春藤盟校30%以上的教授都是猶太人,諾貝爾得主中有23%是猶太人。


數千年來,伴隨著猶太族群慘遭迫害歷史的,卻是對知識孜孜不倦的追尋與對學習的熱忱。猶太人清楚,生命可能會被殺害,財產可能會被掠奪,但只有知識才是任何人都無法搶奪走的。


他們誘導孩子進行自發性的學習,誘導孩子理解自己想要傳達的意思。猶太人認為父母是最好的老師,父母是學習的楷模。每個星期六是安息日,從周五晚上太陽落山,所有猶太人就回到家裡,不出家門。所有家人圍坐在一起享用長時間的安息日晚餐,交談、唱歌、喝酒。父親會在安息日和每一個孩子單獨交談。這也是為什麼好的方法會代代相傳,影響深遠的原因。


跟隨哈佛學子探尋的腳步,給我帶來的反思


《怎樣才是最好的學習》深入剖析了東西方的學習差異和這種差異產生的根本原因。書中在最後指出,人們夢想的能夠實現快樂學習和幸福學習的方法,即人們未來應該追求的真正的學習,其實就是和別人一起做,無論是做什麼。其實簡而言之就是交流與協作。


看完這本書後,我感受到了許多我們所熟悉的東西,但也看到了許多的不同之處。家長為孩子的無私付出、孩子的勤奮刻苦都是我們所熟悉的。與西方式的提問、討論、交流、合作等的學習方式相比,我們東方式的學習方式更像是「孤立競爭的延續」。



一個國家、一個家庭教育方式、學習方式的形成一定是漫長的社會選擇的結果,它需要進步,需要變革,但並不都是糟的。也許,「最好的學習」也不會僅僅停留在某個國家、某個族裔、某種模式,而應該是彼此的融合、碰撞吧。那對於我們中國來說,最好的教育方式、學習方式應該是吸收西方教育的優點,保留東方教育的優勢,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進行革新優化。

相關焦點

  • 紐西蘭學生不如其他國家的學生嗎?名校學生會前財務長有話說……
    別的國家的學生能力水平是怎樣的呢?Tiger Huang是一位紐西蘭華裔Kiwi學生,來自於惠靈頓Scots College。那麼,一個曾頂級大學擔任學生會CFO的他,是如何看待紐西蘭學生和世界其他學生的不同的呢?在他看來,一個學生在學業上的表現固然重要,但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那就是在課外活動和領導力的表現。因為只有優異的成績,並不是獲得頂級大學入場券的唯一因素,領導力和課外活動是非常容易被忽視但卻極為影響錄取結果的重要因素。
  • 讓你輕鬆學習卻能拿高分的《超級學霸學習法》
    上學時每個班裡總有這樣兩種人:一種是看似每天都在按部就班學習但成績卻並不理想的人,一種是每天都興致高昂的學習並且成績優異的人。毫無疑問,每個人都想成為後者,而如何才能讓自己的付出和回報真正的成正比呢?對此,我們對這一類的學生進行了調查。
  • 現在才知道,想要孩子走向成功,不是光靠埋頭苦學就可以實現的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招生條件呢?因為他們需要的是可以走向成功的人,而不是只會埋頭苦學的人。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其重要性。現代社會看一個人是否具備一定的能力,就是看其對於環境的適應性和遇到困難時,解決問題的能力。
  • 學生寒假時間確定,鍾南山院士提示疫情仍嚴重,怎樣安排學生學習
    而在這段時間裡,網上的電子產品卻銷量攀升,原因大家想必都知道,那就是因為在疫情期間,學生無法返回校園上課,國家就宣布無論如何也不能耽誤學生的學習,因為他們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所以,為了響應國家的這一政策,相關教育部門採取了應對措施,將學生的在校課堂轉移到線上進行授課,於是就這樣許多學生在疫情期間開始了自己的網課之行。
  • 怎樣巧妙引導學習走神的學生?怎樣教育孩子專心學習?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些孩子在學習上之所以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大多是由於沒有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緣故。這取決於父母,父母應懂得怎樣去培養孩子,怎樣引導孩子注意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其實,即使有的孩子天生聰明,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聰明伶俐,靈氣逼人,也可能由於沒有得到父母良好的教導,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
  • 我們為什麼要努力學習和怎樣學習——致迷茫中的高中學生
    今天我就和高中學生們聊聊我們為什麼要努力學習,又該怎樣學習! 一、我們為什麼努力學習 首 先,我想先來談一談作為高中生,我們為什麼要努力學習。 雖然我並不完全認同高考這種只通過成績選拔人才的制度,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成績畢竟是能力的一種體現。
  • 單親媽媽的母親節;身為學生,什麼才是送給母親最好的禮物呢?
    身為學生的我們,什麼才是送給母親最好的禮物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受過,媽媽是這世界上唯一一個無條件對你好的人。在我們埋頭苦學的時候,她總是會端上一杯熱牛奶,在我們生病難受的時候,守在身邊的人也總有媽媽的身影。身為學生的我們,沒有掙錢的能力,在母親節買一朵康乃馨送給媽媽,她就會很開心了。
  • 清華英語學霸教你怎樣學習英語
    導語:清華英語學霸教你怎樣學習英語。在我上中學的時候許多學生很害怕英語這門課,英語成績自然也都不是很好。作為一個學霸的我,從小展現了對各個學科的超級學習能力。學習英語最重要的當然是背單詞,沒有單詞量的基礎,其他的什麼都是沒有意義可言的。這點和小孩子學習跑步一樣只有先學會走,才能學會跑。學習英語需要一個遞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實最簡單的學習英語方式就是把單詞量先提上去,至於英語語法就會迎刃而解了。
  • 學習計算機專業比其他專業多那些花銷呢?
    那學習計算機專業和其他專業相比,會有哪些花銷多出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一般是一樣的,但是可能好多人會說,我家孩子學的時候,多掏錢了啊。那是因為現在大學裡面學習計算機專業,好多都和企業有合作的,因為計算機這個專業和社會過於貼近,大學不容易引入太多的人才,就選擇和企業合作。
  • 怎樣能讓孩子主動學習呢?
    現在的孩子,真正喜歡學習的越來越少了,相比於學習,他們都更喜歡玩兒,那我們要怎樣才能讓孩子主動學習呢?我們最好先搞清楚他們為什麼更喜歡玩兒,而不是更喜歡學習。很多家長就會說,那肯定更喜歡玩兒啊,玩是孩子的天性,誰又喜歡學習呢?好像學習本來就是一個令人討厭的事兒。都說學海無涯苦作舟嘛,這個苦字就說明學習是一個痛苦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就認為痛苦不快樂是學習本身的屬性。
  • 迎戰中考,開學第一周是關鍵,初三學生怎樣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呢?
    迎戰中考,開學第一周是關鍵,初三學生怎樣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呢?開學幾天了,我們的家長看看孩子在這幾天裡有沒有突然出現情緒低落、亂發脾氣、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明原因的頭疼、胃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家長需要小心,孩子可能得了開學焦慮症。
  • 每天堅持去圖書館學習,可期中考試還是掛科,學生要掌握學習方法
    而且凡是來到圖書館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學習的,學習氣氛非常濃鬱。尤其是學生在上大三的時候,學生的學習時間更加緊迫。學生基本上一天的時間都會在圖書館裡學習,不過這也不例外有學生依然在期末考試的時候還是掛科。案例小風的時間就是大三的學生,小風是一個勤懇學習的學生,小風知道自己還有一年時間畢業了。
  • 為什麼相比於其他國家,中國學生更傾向於去日本升學?
    曾經中國人很少的日本,如今也成了熱門的留學移民國家。  除了中國人,東南亞地區以及歐美地區的學生,也都選擇來日本體驗生活。據立思辰留學了解,有趣的是,中國人普遍選擇在日本升學,東南亞地區人民則選擇工作,歐美地區的學生確確實實的只是來體驗生活。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 小學語文基礎:拼音、生字詞,你是怎樣讓孩子學習過關的呢?
    任何一門課程都有自己的特點,有學習的方法,語文這門課程也不例外。語文基礎知識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不外乎就是拼音,字詞。小學語文的字詞學習是大多數小學生的學習的短板。老師每次上完課後聽寫生字,聽寫全對的學生很少,即使有也是零星幾個。仔細看學生寫錯的那些拼音與那些錯字, 很難嗎?憑心說,這些拼音與生字都是老師要課堂上講了一次又一次的,一點也不難。但是,我們的大多數學生就是粗心,就是跨不過「粗心」這道失分的坎。進入小學中高年級後,語文課文裡的生字詞量一下多了起來,生詞怎麼過關?
  • 高中班主任:這三類學生的做法看上去認真,其實學習效果很差
    辦公室裡,一個化學老師再給一個學生分析試卷。這個男生考得很不理想,比班級平均分低了二十分,但他花在化學上的時間也不少,即使就他的整個學習狀況來說也是屬於很認真的,至少看他是在埋頭苦學。很認真,整天埋頭苦學可是成績很差,問題出在哪裡?
  • 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然而,當很多人真正的考上研究生之後,隨之而面臨的問題是研究生學費很高,一年得花幾萬塊,而自己又已經大學畢業,已經成人了,不好意思再向父母要錢,而且是很大的一筆錢,那麼事實到底是怎樣呢?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讀研究生到底能花多少錢?
  • 當老師把學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會怎樣
    我自認為自己是個好老師,也曾經傻傻的這樣做過多少年,可現實卻無情的一次次打臉,一盆盆冷水把自己澆醒:你本來就不是學生的父母,你沒資格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永不言敗,忠孝仁義禮智信的精神一定要傳承……這時你會發現,有一部分學生骨子裡流淌著偷竊、怕苦怕累、詭辯、不思進取、搗亂等血液,作為你的兒女,你會容忍嗎?
  • 臨沂高中專科畢業後,怎樣才能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呢?
    在當今社會,用人單位更多是看中求職者的工作經歷和工作能力,學歷只是你求職的敲門磚和墊腳石,但是也是一個重要的門檻。對於高中畢業或者專科畢業踏入社會工作後,如何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呢?怎樣才能快速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呢?
  • 只學習其他啥也不管,我們正把孩子培養成:知識精緻的「囚徒」
    【01】孩子除了學習,更應該參加更多的社會活動和感興趣的事情中國的父母一向在孩子身上捨得花錢,而根據調查,有六成以上的家長會給上學的孩子報兩門以上的輔導班,而對於孩子學習的花費則是人均九千多元。可以說有的家長捨不得吃穿,但是對於孩子的學習,從來沒有捨不得的時候。
  • 國家勵志獎學金主要資助學習成績特別優秀的貧困學生
    是不是除了家庭貧困以外還有其他的標準嗎?     [何光彩]國家獎學金有一個基本的評審標準,最基本的一個評審標準必須是特別優秀,什麼叫特別優秀?就是你的學習成績要優異,你要在社會實踐、創新能力、綜合素質方面特別突出,這個特別突出、特別優秀不是一般的優秀,而是指在全國這些高校學生當中是出類拔萃的,從名額分配可以看得出來,目前全國高校在校生大概有1700、1800萬人,每年只能有5萬人享受到國家獎學金,就是說佔在校生的比例0.3%,如果在這些評審當中你能夠進入0.3%的行列,你就可以經過學校的評審獲得國家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