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西安商業地產行業,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民生百貨鐘樓店閉店、曲江金控收購世紀金花(需求面積:10000-20000平方米)、群光廣場百貨業態暫停營業等一系列交易收購、資產重組等重磅新聞接連傳出,商業地產行業間的競爭關係日益激烈。
今天,贏商網盤點了2019年度西安商業地產行業的十大事件,包括蘭桂坊百億投資西安、曲江金控6400萬收購世紀金花、西安群光廣場百貨業態暫停營業……
1、蘭桂坊百億投資西安
事件概述:2019年03月01日,「西安高新區· 絲路國際金融中心蘭桂坊項目籤約儀式」在陝西賓館陝西大會堂正式舉行。
據公開消息顯示,西安蘭桂坊項目位於高新區CID(中央創新區),總投資高達100億,佔地約900畝,無論是佔地還是規模,都創造了蘭桂坊在內地的投資之最。
事件點評:本次合作籤約,旨在推動西安高新區與蘭桂坊集團在商業地產、酒店旅遊、媒體文化、特色餐飲、高新科技、投資業務等領域開展廣泛合作,將加快西安絲路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國際化、現代化的建設步伐,助力西安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打造大西安時尚、品質生活的新典範。
2、不到一年民生百貨連關三店
事件概述:2019年5月6日,民生百貨鐘樓店正式迎來閉店。這是繼2018年民生百貨曲江店、民生西大街店關店後,民生集團在西安關掉的第三家門店,三家門店前後相隔的關店時間也僅不足1年。
「民生百貨」在西安地區擁有五十餘年經營歷史的百貨零售品牌,前身是成立於1959年的西安市民生百貨商店。在後來的發展中,西安民生先後經歷了多次轉型之變:2003年5月27日,海航集團出資1.7億元受讓西安市國有資產管理局持有的西安民生國家股5180.5158萬股,成為民生第一大股東;2016年9月,西安民生完成收購海南供銷大集控股有限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後,公司從區域性傳統商業企業轉型為中國城鄉商品流通綜合服務運營商;2017年1月23日,西安民生股東大會審議並通過了《關於變更公司名稱的議案》、《關於更名及增資西安民生電器有限公司的議案》,公司中文名稱變更為「供銷大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簡稱變更為「供銷大集」,股票代碼保持000564不變。
事件點評:在不斷崛起的新興購物中心和電商聯合的衝擊下,百貨業儘管以各種方式對抗挑戰。但船大難掉頭,轉型之路異常艱難,憑藉多年來積累的會員基礎和口碑苦苦支撐,卻難以抵擋銷售業績的逐步下滑,西安民生未來行進之路或仍然任重而道遠。
3、萬達集團在陝追投20個萬達廣場
事件概述:據萬達集團官方消息:7月31日,陝西省政府與萬達集團在西安籤訂深化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體育、文旅、影視、國際醫院、企業總部、商業綜合體六個方面深化合作,落地「六個一」一攬子項目,助力陝西經濟轉型升級。
萬達集團於2008年進入西安,首個項目是李家村萬達廣場。這不僅是西安第一座萬達廣場,更是西安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中心。在此次深化合作協議中,萬達集團表示將在陝西已投資11個萬達廣場的基礎上,再投資20個萬達廣場,同時還要把萬達體育集團中國總部落在西安。
事件點評:從2018年被陝西確定為「營商環境提升年」,到2019年的「營商環境深化年」。陝西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政策,全力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此番萬達集團再次與陝西籤訂深化合作協議,則正是陝西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有力證明。
4、曲江文化實際控股人人樂
事件概述:據人人樂披露,2019年11月8日收到通知,原控股股東深圳市浩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浩明投資)與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曲江文化)協議轉讓公司股份事宜已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辦理完成過戶登記手續。股份過戶後,曲江文化在人人樂擁有表決權的股份合計為193617966股,佔總股本的44%,成為人人樂的第一大股東暨控股股東。
事件點評:除人人樂控股權發生變更外,商超行業內併購、撤退的消息頻出,多家企業面臨「易主」或面臨股權變化。傳統商超積極進行雙線融合,但其接入支付系統、管理系統等數位化等改造還並不能完全滿足當下社會發展及消費升級的趨勢需求。
5、曲江金控6400萬收購世紀金花
事件概述:2019年12月02日,世紀金花(00162)發布公告稱,董事會獲吳一堅(主席兼執行董事)告知,於2019年12月1日,Maritime Century Limited、金花投資及吳一堅與西安曲江文化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曲江金控」)及曲江文化金融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曲江投資」)訂立一份買賣協議。
自此次達成及╱或豁免令出售事項完成的所有先決條件後且於緊隨出售事項後,MCL及吳一堅將不再持有公司任何股份,而曲江金控╱曲江投資將成為公司主要股東。
事件點評:世紀金花作為已經在西安走過21個春秋的最具代表性的本土商業項目之一,從1998年世紀金花鐘樓店竣工啟用,成為西安首家引進50多個世界頂級品牌的精品象徵,也成為西安「高端商業」的代表。但在外來商業和電商的衝擊下,世紀金花曾經高端精品的優勢也日漸式微。
6、西安群光廣場百貨業態暫停營業
事件概述:2019年12月25日,西安群光廣場正式對外發出公告,項目將於當日下午6時整,部分百貨零售賣場將暫停營業。期間1F星巴克、漢堡王,2F-6F舞蹈教室、魚樂貝貝、美髮店、沃美電影院、魔方KTV、風火輪,7F海底撈、李記攪團等主題餐廳,B1F美食廣場、休閒食品、飲料吧及地下停車場等,仍會繼續營業。
未來,公司將進行全館業態調整改造、商品重新組合,以應西安市場消費者的需求。
事件點評:西安群光廣場是臺灣藍天集團在大陸繼武漢和成都之後的第三家店。21萬㎡超大體量,佔據東大街核心商圈,群光廣場一度以新穎亮麗的網紅打卡場景而「熱鬧」於社交平臺上。但面對整個商業市場殘酷的競爭環境,尤其在百貨行業大退潮的背景下,群光廣場在品牌陣容支撐缺失的背後,其「新穎」的經營理念和實際經營中的矛盾割裂關係日益凸顯。
7、多場商業地產活動在西安舉行
事件概述:2019年10月31日,由陝西省商業聯合會、贏商網、北京壹方城智匯科技有限公司、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文化旅遊商業地產節在西安豪享來溫德姆至尊酒店隆重舉行;2019年12月27日,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辦,陝西省商務廳指導,西安市商務局、西安連鎖經營協會、《華商報》社、贏商網承辦,西安飯店與餐飲行業協會、嗨購西安協辦的「美美與共」2019西安商業創新發展大會暨西安購物美食節頒獎盛典在西安W酒店圓滿落幕;2019年12月20日,由西安市商務局主辦,西安連鎖經營協會、西安飯店與餐飲行業協會、西安酒店營銷經理人協會、陝菜網、華商報、贏商網、美團點評、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共同協辦的「2019西安餐飲業創新發展大會」在西安舉辦。
事件點評:西安作為十三朝歷史古都,在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指引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機遇。2019年各種主題的商業地產行業大會,匯聚各行業各領域最具話語權的權威人士,為西安商業地產創新發展提供最新、最專業的指導思想,用全新模式研判西安商業發展趨勢,探究時代新題,完成認知升級和轉型破局。
8、2019西北已開業商業項目36個
事件概述: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9年西北已開業商業項目36個,新增商業面積超278萬㎡。
從地區分布來看,陝西新開商業項目22個,新增商業面積超171萬㎡。西安新開17個,新增商業面積117萬㎡,代表項目有西鹹吾悅廣場、四海唐人街、大華1935、西安益田·假日裡等。陝西其他地區新開5個,分別是延安吾悅廣場、寶雞吾悅廣場、漢中吾悅廣場、商洛萬達廣場及龍發·時代廣場。甘肅2019年新開7個,新疆新開3個商業項目,寧夏新增2個,青海新開1個,內蒙2019年新增1個商業項目。
從單個項目的商業體量來看,2019年西北已開業項目商業體量在5-10萬㎡(含5萬㎡)以上的居多,共計15個,5萬㎡以下的開業項目10個,10萬㎡以上(含10萬㎡)達11個,商業體量在10萬㎡以上的項目主要集中在陝西區域。
事件點評:相較於2018年西北商業項目井噴式增長,2019年西北商業市場趨於平緩。但2019年部分已開業的商業項目,以全新的「文化+」消費模式開始普遍受到關注。商業形態的不斷創新,將為消費者帶來更豐富的業態組合和購物體驗,也必將使西北商業市場未來更加繁華!
9、2019年西安共進駐首店品牌103家
事件概述: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9年西安共進駐首店品牌103家,其中包含中國首店、西北首店及西安首店。對比2018年首進西安品牌67個,2019年的首店進駐速度在不斷提檔升級。其中西安賽格國際購物中心、西安大悅城無疑成為「首店收割」的店王。
事件點評:不論是新開業還是調改期的購物中心,都愈發意識到,「首店」在一定的地理範圍內作為「稀缺資源」,對追求新鮮體驗、熱衷打卡消費的年輕客群來說,有著獨特的消費驅動力,是購物中心大力提升吸客力的「籌碼」。
10、2020年西北擬開業商業項目達124個
事件概述: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20年西北將有124個商業項目開業,新增商業面積約1062.63萬㎡。2020年陝西預計有43個商業項目入市,新增商業面積約361.88萬㎡。其中西安區域擬開業20個,寶雞擬開業6個,鹹陽和渭南分別新開4個,漢中新開3個,安康和延安分別新開2個,榆林和銅川分別新開1個。
從西北其他區域擬開業項目狀況來看,2020年甘肅將迎來31個新項目開業,新增商業面積約209.24萬㎡;內蒙古將有18個項目入市,新增商業面積192.39萬㎡;新疆將有17個項目入市,新增商業面積約190.6萬㎡;青海擬開業項目9個,新增商業面積約68.8萬㎡;寧夏擬開業項目6個,新增商業面積約39.8萬㎡。
事件點評:2020年陝西擬開業商業項目不再盲目追求大體量,而西北其他區域2020年擬開業項目呈現出明顯的漲幅。這說明,一線城市商業日趨飽和,諸多商業地產企業提前布局熱門二線城市,消費下沉三四線城市,以及中小型商業項目成型快、品牌吸收更靈活等特質日益顯現,新一輪的「商業生態」已然開始重構。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