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批評不管用?那是你沒用對3個方法,看看你做到了嗎?

2020-09-05 育兒媽寶

批評對每個孩子的成長而言,都是必須經歷的事情,但對於不同的孩子,效果卻大相逕庭。

為什麼你的批評不管用?那是你沒用對3個方法,看看你做到了嗎?

1、沒有注意語氣和語調

很多家長抱怨批評不管用,問題就出在批評的語氣上。受情緒的影響,大多數父母在批評孩子時,常常缺少客觀和平和,每句話都帶著對孩子的諷刺、挖苦和打擊。

要使用恰當的語氣,批評之前家長先評估一下事情的嚴重程度,找準需要的語氣,讓孩子明白生氣的原因,通過家長的情緒了解事情嚴重與否

當孩子嘗試做某件事時,儘管做得很差甚至完全錯誤,父母還應用鼓勵的語氣,尊重的語氣,讚賞的語氣,激發孩子動手做事的興趣。

2、沒有選擇恰當的時間和地點批評

教育與監護孩子雖是父母的權利,但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批評孩子。有些時間父母不應該批評教育孩子。

批評孩子不應當眾或者公共場合,這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自尊,讓孩子變得很自卑,甚至怨恨父母。

最好的場合,就是父母或者孩子的房間,沒有其他人在場,你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會更順暢。

3、不要重複說教、翻舊帳

很多父母誤認為重複批評能加深對孩子的刺激,起到提醒作用。殊不知重複囉嗦、舊帳重提式的反覆批評只會使孩子感到討厭。

孩子犯了一個錯誤,有的父母會把之前的「陳芝麻爛穀子」都倒出來,好像這個錯誤已經不重要,它已經變成了孩子犯過的所有錯誤。

具體錯誤具體分析,具體錯誤具體批評。如果重複囉嗦,舊帳重提,其結果只能是離父母的期望值越來越遠。

正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也說:「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

如果有可能,批評孩子的同時,不妨給孩子一些恰如其分的「鼓勵」吧。

相關焦點

  • 致家長:為什麼你的批評對孩子不管用?認清三個誤區才不坑娃
    每當孩子犯錯,批評是家長們普遍選擇的一種教育方法。可惜在很多時候,哪怕是嚴厲的批評,卻不能讓孩子改正錯誤,甚至批評次數多了,還會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不良行為越演越烈。那麼,為什麼你的批評教育對孩子不管用呢?我們不妨先來排查一下自己有沒有以下行為吧!
  • 吼沒用,打還樂,為啥你的批評不管用?7大前提3個底線得摸清
    吼沒用,打還樂,該怎么正確批評呢?」小編膨脹了——和娃鬥智鬥勇多年,身經百戰如我,總結了一套「小·接地氣·有乾貨·不吼不叫·編的批娃與自我批評大典」,希望能幫到在崩潰邊緣瘋狂試探的孩子爸、孩子媽。批評娃,咱也得講個天時地利人和,才能事半功倍。這7種情況,不建議馬上批評。
  • 為什麼你的批評對孩子不管用?答案在這裡
    說起批評,父母都不會陌生。每當孩子犯錯,出現不良行為時,批評就成了父母的一種教育方法,但是怎樣批評是一種藝術,一旦處理不好, 很可能傷害孩子或者不良行為愈演愈烈。想要你的批評管用,必須避開幾個常見的誤區。
  •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因為你不會批評
    如果考試成績不理想,就會有聲音響起:「你看看,怎麼考的這麼差。」倘若不小心丟了東西,就會有個聲音說:「怎麼搞的你,總是丟三落四的。」對於剛遭受了打擊的孩子,還沒有從難過、委屈、痛苦甚至恥辱的情緒中走出來,往往就緊跟著一陣暴風雨一樣的批評,心中甚覺不快,可也沒有什麼辦法!只好也只能默默地默默地忍受,膽大的或許會頂幾句嘴,但這更會招來痛罵,實在委屈了也許會抽泣一下。哦!
  • 你的批評為什麼對孩子不管用?
    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相必各位家長心 裡也不舒服,不但影響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不好,同時也沒有什麼效果。一、情緒化誰都不願意動不動就數落孩子,但家長總有被孩子惹毛的時候,這時,工作上的怨氣、家庭中的怨氣、對孩子的怨氣,都一股腦地爆發出來。此時孩子已經完全被你的氣勢嚇昏了頭,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其實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對你越來越疏遠,更別說思考自己哪裡錯誤了。
  • 那是因為你批評的方法錯了
    孩子犯錯,父母都會進行批評教育,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批評對於孩子行為的糾正,改變不是很大。父母批評歸批評,孩子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很多孩子還會出現「勇於承認,死不改悔」的表現。媽媽:剛剛你錯了嗎?寶寶:我錯了!
  • 對性格內向的孩子,「批評」比「鼓勵」更管用
    你知道嗎?其實對很多老師而言,最頭疼的孩子,並非是調皮搗蛋的熊娃,而是那些性格內向敏感,看似玻璃心的孩子。畢竟頑皮的熊娃多半活潑開朗,老師偶爾批評一下,他們都不當回事;而對性格內向的孩子,你會發現鼓勵完全沒用,因為他們妄自菲薄,甚至到了認為自己根本不值得被鼓勵的程度,而作為老師,根本捨不得批評他們。
  • 為什麼教育專家的方法總沒用?是你沒做好,還是他們紙上談兵?
    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教育專家就喜歡瞎出主意:說出的方法要麼不容易實現,要麼就是紙上談兵,一點用都沒有。比如,教育專家說,打罵教育不好,要給孩子講道理。你耐著性子,給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講道理,結果孩子反而蹬鼻子上臉,更不把你當回事。
  • 一生E本||你的批評為什麼對孩子不管用了?原因在這裡
    有時候即便孩子犯了錯,也要先給他一點輕聲、善意的提醒,讓孩子有個緩衝改正的時間,而不是不問青紅皂白直接批孩子一頓。有時,家長在批評孩子時並沒有達到教育的效果,反而讓孩子心裡更不好受,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您有沒有想過,您的批評為什麼不管用?
  • 批評孩子的五個原則,你做到了幾個?
    我們經常會因為孩子做的各種事情批評孩子,那批評孩子有幾個原則,你做到了嗎?1.強而短大部分的媽媽會總是不厭其煩的跟孩子講大道理,嘮叨個沒完,長篇大論只會讓孩子忘記犯了什麼錯,2.不隨性我媽要堅持自己的立場。同樣的錯誤,今天批評,明天放縱,會讓孩子難辨是非,分不清對錯。3.降低期待家長們以為批評過了這個錯誤就不會再出現了,那你就想的太過美好了。不要以為一次批評,孩子就會徹底改正。有一點進步,孩子就值得得到肯定。4.注意時間晨起不責,暮夜不責,飲食不責,當眾不責。
  • 批評孩子不管用?那是你批評的方式不對!六個原則培養卓越的孩子
    端午節期間跟幾個朋友聚會,朋友阿敏提起她的兒子就氣不打一處來。她兒子上小學四年級了,迷上了玩手機遊戲、刷抖音,每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手機玩個把小時,非得讓他媽媽反覆的催促和訓斥,才會戀戀不捨的放下手機去做作業,學習成績下滑的很快,為此,阿敏批評責罵了孩子很多次,卻一點效果都沒有,孩子依舊我行我素。
  • 批評教育的五大雷區:你批評孩子的方式真的對嗎?
    3、為什麼會有這樣惡毒的自我批評呢?這往往與童年時期或者青春期,父母、家人的不當批評有關。4歲以後的孩子,他的自尊取決於父母怎樣對待他。二、善於批評的父母,能做到五個關鍵點:1、批評尊重客觀事實,不與道德掛鈎。當批評孩子的行為變成道德評價之後,孩子的自尊會降低。比如孩子在外玩耍弄髒衣服,只能批評他弄髒衣服給我們增加了麻煩,不尊重父母的勞動成果,但不能就此批評孩子是個自私的人,完全不管別人的感受。
  • 你真的了解孩子嗎?這些你做到了嗎?
    你有多了解孩子?這個問題,如果換成以前的我來回答,我一定會自信滿滿地回答道「我兒子,我不了解誰了解?」第三評價就是馬虎,做作業從不檢查,考試也常常因為馬虎丟分,怎麼說教都不管用。......這些就是以前我對兒子的了解,為什麼會有這些評價?
  • 擁有的最沒用的特殊才能:鄧紫棋蓮花舌,張若昀手勢你能做到嗎?
    國外網友紛紛開始玩起一個帖子,名字是:擁有的最沒用的特殊才能。似乎網友們都能感同身受,身上有和別人不同的本領,但是似乎沒啥用。比如鼻孔很大,大道可以塞硬幣,這樣的鼻孔確實很大了。吹泡泡糖可以連續吹三個,而且是環環相套的那種,確實有點難度了。很多網友還把自家偶像報了名,比如張若昀的手勢,看似一個普通的代言,但是仔細看手勢,似乎不容易做到啊!你挑戰一下,看看能做到嗎?鄧倫的手勢也是看似簡單,但是很難做到,也引發網友的熱議。
  • 每天不吃飯能讓胃縮小嗎?營養師:推薦你3個真正安全的養胃方法
    我們先看看胃的構造,胃在充盈狀態下體積可以增大到1000-1500ml,使胃很容易地接受食物而不引起胃內壓力的增大。胃是24小時不停地在蠕動,進行著消化吸收的工作。在進食的時候變大,不進食的時候隨著食物往下個消化器官的移動而縮小。胃的變大變小,都是根據胃裡的食物來的。
  • 父母的疑問:「你教的感統訓練方法到底管用嗎?能改善注意力嗎」
    我經常在後臺中收到一些網友的私信,很多網友經常問我這樣的問題:「老師你教的感統訓練方法有用嗎?能不能改善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是問「我的孩子10歲了,這些感統方法還有用嗎?」……今天就大家最關心的這個「效果」問題做一下回復。
  • 孩子撒謊,比起批評懲罰,這個「不靠譜」的方法也許更管用
    通常情況下,家長在發現孩子撒謊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的緊張,因為他們的固定思維是「誠實才是好孩子,撒謊是壞的,不對的」,於是就會聯想到孩子以後會不會習慣性撒謊,長大了會不會人品有問題,會不從此走上歪路等等……越想越害怕,於是忍不住就開始訓斥孩子:你為什麼要撒謊呀?小小年紀就撒謊,以後可怎麼辦?
  • 那是你沒用對方法,3個思維解決你的困惑
    那是你沒用對方法,3個思維解決你的困惑現在用支付寶的人數不勝數,有聊天的,有專門用來致富的,有用來買基金和理財的,有做公益的等一些行為,反正用支付寶都是有著自己的目的,但是現在有很多的人,都在用支付寶來做投資,買支付寶裡面的基金和別的一些理財工具,想在支付寶分得一杯羹·,覺得這塊大蛋糕自己也能吃上一口。
  • 30個影響孩子的育兒小細節,來看看你做到了多少?
    每位家長無疑都是愛孩子的,有可能第一次做爸爸媽媽忽略掉很多細節,今天妙妙整理了30條影響孩子的育兒小細節,來看看你有哪些做到了,哪些忽略掉了:  1.許個願:家長們雖然不用時時刻刻都以孩子為中心,但是每周也要拿出一兩個小時來,滿足孩子幾個小願望,認認真真陪孩子一次,不要沒耐心感到心煩,孩子需要你的陪伴。
  • 不敢批評?不會批評?正確批評方法讓孩子變樂觀
    仔細想想,類似的場景每天都在育兒中出現,不知你是否跟我有同樣困惑:孩子犯錯誤了,有時候不敢批評她,擔心好不容易安撫好的情緒又反覆,覺得事情也不大,就算了;有時候不會批評她,說出口的話自己回味都有點過分,但不說又不痛快。不敢批評,不會批評,但是批評孩子又是我們育兒中的高頻場景,那怎麼樣才是正確的批評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