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國·書香墨海讀書會第三期|讀《非暴力溝通》

2020-12-11 可可愛愛論百事

導讀:

分享書目: 《非暴力溝通》

主講人: 胡曉珊 高婷

「我相信,人天生熱愛生命,樂於互助。可是,究竟是什麼,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以致互相傷害?又是什麼,讓有些人即使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也能心存愛意?」作者馬歇爾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提出這樣的疑問。當然,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困惑。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近《非暴力溝通》,共同探討、學習行之有效的溝通方式。

2019年10月7日,在黎玉潔老師的指導下,雲南大學 「理解中國書香墨海讀書會」第三期閱讀分享會在商旅學院樓1101室開展。2017級本科生胡曉珊、高婷兩位同學作為主講人,圍繞分享書目《非暴力溝通》,緊密結合身邊事例,分別就該如何通過非暴力溝通使彼此情意相通、和諧共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非暴力溝通》內容簡介: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批評、指責、生氣、隱忍等方式並不能真正解決溝通問題,反而可能會加劇問題。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是心理學博士,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幫助解決了多起世界各地的衝突。為了提升溝通能力和共情能力,改善與他人的關係。他創作了《非暴力溝通》一書,提倡通過觀察、表達感受、需要、提出具體要求等方式進行交流,依照它有意識地進行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消除誤解。

書中提到的非暴力溝通四要素

分享環節

胡曉珊同學以朗誦一首有關溝通的詩《語言是窗戶(否則,它們是牆)》作為引子,闡明了進行正確有效的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性,並結合具體事例深入解讀書中提出的非暴力溝通四要素,就如何進行有效溝通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溝通方式,也被稱為「愛的語言」,它是一種持續不斷的提醒,提醒我們專注於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它希望達成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繫。「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清晰地表達觀察結果,注意區分和評論之間的關係;感受:清晰的表達感受,注意區分和想法之間的關係;需要:是感受的來源;請求:提出具體的請求,注意區分和命令之間的關係。

——胡曉珊同學的讀書筆記

高婷同學緊密結合身邊事例,深入闡述了進行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意義。她提出觀點:非暴力溝通指導我們轉化談話和聆聽的方式,讓我們不再條件反射的反應,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讓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且傾聽他人。並就該觀點進行了進一步闡釋,就如何提高溝通質量提出諸多中肯的建議。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客觀表達對方行為,不評價。即從一定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對事物的一種主觀評價。非暴力溝通指導我們要基於特定的時間和環境中觀察來發表自己的見解,那達到的效果就會完全不同。馬歇爾說:「如果我們的語言過於真實,別人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而不願意做出友善的回應。」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步,區分想法和感受。非暴力溝通告訴我們,如果你要讓對方更好的理解你,你應該直接說出你內在的感受。

非暴力溝通的第三步,「我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我需要」,說出具體的需要。表達你的需要。讓對方明白你的需要。好的表達,最好的標準是盡我們所能的接近真相:觀察的真相,感受的真相,需要的真相。

非暴力溝通的第四步,「你可不可以」,向對方提出具體的請求。

——高婷同學的讀書筆記

總結: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感受,習慣性地指責對方,推卸責任,以至於激化矛盾衝突。非暴力溝通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儘可能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並站在對方的立場理解對方,通過採取一些更有效的溝通和聆聽方式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對方,獲得理解和信任。

非暴力溝通又被稱為「愛的語言」,非暴力意味著讓愛融入生活,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等美好的詞語來主導生活。讓愛融入生活,讓生活更美好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或許愛和幸福就會包裹我們,美好的事就會發生自然而然發生在我們身邊。學會非暴力溝通,人會變得平和許多,但這需要不斷的學習與實踐。所以我們要多多練習,讓這種溝通方式內化於心,外化於形。

最後以胡曉珊同學朗誦的詩最為結尾,讓我們一起通過讀詩來感悟溝通的藝術:

語言是窗戶(否則,它們是牆)

魯思貝本梅爾

聽了你的話,我仿佛受了審判,

無比委屈,又無從分辨,

在離開前,我想問,

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嗎?

在自我辯護前,

在帶著痛苦或恐懼質問前,

在我用語言築起心靈之牆前,

告訴我,我聽明白了嗎?

語言是窗戶,或者是牆,

它們審判我們,或者讓我們自由。

在我說與聽的時候,

請讓愛的光芒照耀我。

我心裡有話要說,

那些話對我如此重要,

如果語言無法傳達我的心聲,

請你幫我獲得自由好嗎?

如果你認為我想羞辱你,

如果你認定我不在乎你,

請透過我的言語,

傾聽我們共有的情感。

相關焦點

  • 非暴力溝通初階
    為什麼自己熬夜會刷劇,好像浪費時間又不停責備自己……),想知道如何理解自己、表達自己。同時也希望了解他人,希望透過話語,能看見對方背後那些沒說出來的內容,不局限在語言裡去感受到對方。你是否希望更好解決溝通中出現的問題。在生活和工作的關係中,解決那些困擾自己已久的關係問題。去理解自己和他人。
  • 分享|讀書點亮生活 溝通啟迪人生——讀《非暴力溝通》有感
    在這個不方便出門旅行的暑期,行不了萬裡路,有幸讀到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1934—2015)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
  • 讀《非暴力溝通》有感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婷婷隨筆如果不是了解有《非暴力溝通》一書,或許我仍沉浸在低沉的情緒低谷中無法走出來。主要是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從我個人的感受談起,覺得這是本很啟發人共鳴的書,值得一讀。
  • 讀書會丨小心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精神暴力,用非暴力溝通表達愛
    第一期:我們將從「什麼是非暴力溝通」、「是什麼蒙蔽了愛」、「非暴力溝通的要素」三個方面去了解暴力溝通是如何產生的,要做到非暴力溝通有哪些要素需要注意。第二期:我們將從「學會傾聽」、「培養對自己的愛」、「憤怒與感激」三個方面去學習如何才能在生活中做到非暴力溝通。
  • 《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
    大家好,今天共讀的是《非暴力溝通》第二部分,就是原書的第3-6章節,昨天我們初步了解了非暴力溝通的4個要素,那麼今天就來具體了解一下。一、區分觀察和評價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2、把對他人的思想、情感或願望當成事實3、把預測當事實4、缺乏依據5、評論他人的能力時,把評論當成事實6、形容詞前加副詞時,容易把評論當事實二、體會和表達感受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就是感受
  • 非暴力溝通~不得不的轉化
    我也沒有想到最靠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是羞愧和友善……為何參加非暴力溝通的學習呢?問了老朋友們最初參加非暴力溝通的需要,回應如下:1 了解自己(因為不知道如何理解自己、表達自己)。也希望了解他人,希望能透過話語,看到話語背後沒說出來的內容。
  • 《小玲讀書匯》書評第十期:非暴力溝通是全身心傾聽體會表達感受
    歡迎大家來到《小玲讀書匯》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是樊登讀書推薦的一本書,最近一直在聽樊登讀書會,上面推薦很多書都很不錯,通過他精闢的概括,你就知道這本書是不是你感興趣的內容,再決定你要不要買這本書。
  • 《非暴力溝通》 | 你的溝通方式裡,藏著你的未來
    親愛的小夥伴們,晚上好,這是我們一起共讀《非暴力溝通》的第十天,也是最後一天了。說實話,我有點捨不得結束這個分享,關於如何好好說話的話題,我可以跟你聊上十天十夜,因為,這是我的職業。「我想與你分享的就是,如果說非暴力溝通可以讓你管理好雙方情緒,開啟好溝通的第一步,那麼我們也不要忽視最後請求對方反饋的這麼重要的一步。
  • 讀一本書|《非暴力溝通》經典語錄
    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溝通方式,通過非暴力溝通,世界各地無數的人們獲得了愛、和諧和幸福。當我們褪去隱蔽的精神暴力,愛將自然流露。下面,為大家分享《簡愛》經典語錄摘抄,快來看看吧!
  •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讀這本書前,我希望改進自己的溝通方式。讀完這本書,我希望將一些內容推薦給孩子,讓他學會運用它介紹的溝通方法,去獲得更好的生命體驗。是什麼蒙蔽了愛?道德評判、進行比較、迴避責任、強人所難。我容易犯的是進行比較、強人所難,容易造成和孩子的隔閡。《非暴力溝通》的表達技巧是:誠實地表達自己,而不批評、指責,這樣他人才能願意、並正確的理解你。
  • 《非暴力溝通》的幸福密碼:一切的溝通不暢,都因愛與理解的缺失
    相比較於載入史冊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非暴力溝通》同樣影響了世界。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早年師從心理學大師卡爾·羅傑斯,後來他創作了非暴力溝通的溝通方式,並開了許多研討班,致力於幫助學員們解決各種溝通難題,包括家庭矛盾、種族衝突、心靈創傷、醫治精神病患者等等。
  • 《非暴力溝通》丨你溝通的方式,暴露了你的情商
    今天是我們一起共讀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天,從現在開始我就要開始按部就班的剖析非暴力溝通的四個精髓。今天我們來共讀非暴力溝通第三章,區分觀察和評論。這個標題,真的有點抽象。區分?觀察?評論?什麼意思?現在,請翻開這本書的第27頁。作者引用了語言學家溫德爾的觀點「我們總是用靜態的語言來捕捉不變的現實,會造成很多困擾」如何理解呢?
  • 夜讀 | 《非暴力溝通》:打開愛和理解的密碼
    寧波市鎮海區社會保險管理中心 楊文秧 利用周末,匆匆看了兩遍《非暴力溝通》,結合最近所發生的一件事,和大家分享了一下我的非暴力溝通。這天,我在大廳輪值,門口衝進來一位40歲左右的怒氣衝衝的男子,大喊著:「叫你們領導來」,後面跟著兩個一臉無奈的保安。
  • 12本好書精選之《非暴力溝通》精華總結
    溝通是關係中無比重要的一件事,非暴力溝通可以讓我們在關係中療愈,暴力溝通當然也可以毀掉一個家庭。3.非暴力溝通,是一種可以讓人身心愉悅,樂於互助的溝通方式。有些地區會把它稱為愛的語言。它不僅僅是一種溝通方式,更是我們要不斷追求的一種美好的生活態度。
  • 讀書筆記《非暴力溝通2》傾聽,是暴力溝通的前提條件
    在非暴力溝通中,傾聽他人意味著,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一心一意地體會他人。傾聽的這種品質體現了它與理解以及同情之間的區別。讀後感溝通的最大問題是「對牛彈琴」非暴力溝通的前提條件,就是用心傾聽別人。只有真實理解他人,明白自己才能做到有質量的非暴力溝通。
  •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圖片/網絡文字/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是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簡寫NVC)一詞的中譯,又稱愛的語言、長頸鹿語言等作者通過該作品向我們闡述了語言的暴力,擴大了我們對語言暴力的認知範圍
  • 讀《非暴力溝通》:如何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那麼到底該怎麼來踐行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呢,結合理解和實踐,圍繞「我觀察到了什麼,我的感受是怎麼樣的,找出是自己的哪種需要使我有這樣的感受,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我的請求是什麼,希望自己或他人怎麼做。」非暴力溝通並不主張忽視或壓抑憤怒,要充分了解憤怒,從而充分表達內心的渴望。人之所以會生氣,是因為我們的想法,是源於對他人的評判和指責,別人的行為可能會是生氣的導火索,但是生氣的根本原因還是自己的選擇,是自己的一種情緒。非暴力溝通想說明的就是,我們的心情並不取決於其他人、其他事情,生氣憤怒是自己思維方式造成的,是我們自己的某種需要沒有得到滿足。那麼應該怎麼表達憤怒呢?
  • 讀後感:《非暴力溝通》第4章——自己內在的改變
    今日,通過讀《非暴力溝通》第4章——自己內在的改變,我將本章概括為十二個字,那就是:「自我教育」「自我傾聽」自我療愈「。首先我來給大家講講「自我教育」這一塊兒,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就拋出了三個問題,一:我們的內在,二:行為與我們的價值觀不協調的人,三、我們所生活的社會結構。
  • 非暴力溝通的魔法
    點開語音哦,超級好聽的xiaoxiao6 的天籟之音溝通就像空氣一樣被需要,但往往卻被我們忽視。有調查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成功,溝通佔了70%,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沒有選擇最好的溝通方式。今天推薦的書《非暴力溝通》就將教給我們一種聰明而有效的溝通方式。
  • 非暴力溝通系列——總論:感受生命之美
    《非暴力溝通》是一本什麼書?2. 為什麼要寫《非暴力溝通》系列文章?3. 這本書哪幾個部分值得學習?一、什麼是《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是一種不帶暴力的、不用語言傷害人的溝通方式。現實生活中,暴力溝通、暴力語言很常見,包括我經常會反思自己的暴力溝通方式。閱讀過《非暴力溝通》後,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現在儘管已經讀了四遍,但每次讀還是有新的感受。非暴力溝通有什麼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