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初階

2020-12-20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同心圓讀書會,ID:HeartCircl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你是否會想了解自己(為什麼自己在某些方面是這樣的,親密關係中的咄咄逼人?為什麼自己熬夜會刷劇,好像浪費時間又不停責備自己……),想知道如何理解自己、表達自己。同時也希望了解他人,希望透過話語,能看見對方背後那些沒說出來的內容,不局限在語言裡去感受到對方。

你是否希望更好解決溝通中出現的問題。在生活和工作的關係中,解決那些困擾自己已久的關係問題。去理解自己和他人。

往期活動參與者的文字帶你去看見自己:

◆旺仔小奶牛:

學心理科班出身的朋友,參加後(感受、需要-非暴力溝通沙龍)有感:

形式是很好的

感受就是我能夠看見自己的需要到底在什麼地方,這種抽絲剝繭的方式會讓自我探索變得更加清晰 也會讓我反省在日常生活中的溝通方式是什麼樣的。

更重要的是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改變 當再去讀原著的時候 感受和體會變得更加深刻 原來沒有意識到的問題會更多的去專注。

在跟朋友討論的過程中 也會以不同的視角去看待非暴力溝通的這個問題。

◆讀書會老成員Ben:

活動體驗後,再看書的全身傾聽的內容,活動體驗的對比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我一個人看書更立體……

感謝最後的練習,身體告訴最深的感受是羞愧,也是我曾經一直在逃避的感受。我的需要是友善,我很明顯能感受到,當小魚把這張需要卡片給我的時候我的身體有了些反映,好像麻了一下。可能是我想起小學的一段不參加打架被男生排擠的經歷。我討厭暴力,我需要友善。心底的事又被牽動出來。我也沒有想到最靠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是羞愧和友善……

道德評判,強人所難,迴避責任,比較(具體內容看上期文字)

它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切斷了與自己的內在的連接,也切斷了跟他人連接,感受不到彼此。

當我們看到「暴力四兄弟」,就可以召喚非暴力「四姐妹」: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一一化解。非常神奇,無論怎樣的狠角色,這「四姐妹」一出場,都能以柔克剛,春風化雨。

有時發現我們在生活、工作中是為了他人而活,忽視了自己的需求。我們忘了愛自己,忘了自己是一個多麼特殊的生命。生活黯然失色。

更多的時候,我們對家人,朋友,親密關係中的人惡語相向,他/她怎麼就是……的?怎麼就不能……我呢?我們對他們樹立了一個又一個敵人形象,貼上了一張又一張標籤,他/她就是小氣的,就是自私的,就是……的。這些敵人形象和標籤讓我們無法看到圖像背後的真人形象。

書作者,馬歇爾博士分享了個例子,一對夫妻之間長達39年敵人形象的衝突例子,39年來衝突不斷,當倆人真正了解了新的溝通方式,並且願意嘗試去用時,從那時候開始,解決39年的衝突問題二十分鐘就完成了。(當然,進入到用這種新的溝通方式,愛的溝通方式並不容易,我們是如此習慣於4種異化的溝通模式,各種評判(指責),逃避責任(說不得不),比較,強人所難(說應該)。

為何鍾情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本身的魅力。我想起這書最初很觸動我的部分-它可以分清想法和感受,弄清為什麼感受不是來源於別人,而是源於自己(我也曾一直困惑於情緒中,暗含很多「我對你錯」),慢慢開啟了為自己負責的路程。我們教育領導提到相關的部分,感受來源於自己。當時依然有些困惑。那段時間再看非暴力溝通,發現,書上表述竟然領導講的有異曲同工之妙,它的清晰能幫助我更容易看見這點!後來慢慢學習發現它可以更深入地去工作,幫助自己連接到需要,連接到更豐盛的生命。

幾位主持人都辦過非暴力溝通讀書會,我沿用了非暴力工作坊的系統,劉軼老師重視通過工作坊的系統的學習能夠用自己的力量去探索自己的感受、需要、請求,這點是非常可貴的,也是我覺得非常重要和重視的。我希望大家在活動中能充分感受這部分,找到自己的力量。借用非暴力培訓師劉軼老師說的,人本來就有這種能力,同理他人和自己的能力。

相關焦點

  • 非暴力溝通的魔法
    點開語音哦,超級好聽的xiaoxiao6 的天籟之音溝通就像空氣一樣被需要,但往往卻被我們忽視。有調查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成功,溝通佔了70%,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沒有選擇最好的溝通方式。今天推薦的書《非暴力溝通》就將教給我們一種聰明而有效的溝通方式。
  • 《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
    大家好,今天共讀的是《非暴力溝通》第二部分,就是原書的第3-6章節,昨天我們初步了解了非暴力溝通的4個要素,那麼今天就來具體了解一下。一、區分觀察和評價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2、把對他人的思想、情感或願望當成事實3、把預測當事實4、缺乏依據5、評論他人的能力時,把評論當成事實6、形容詞前加副詞時,容易把評論當事實二、體會和表達感受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就是感受
  • 非暴力溝通的使用總結
    書籍封面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對此溝通方法進行了細緻的討論,前7章主要是對非暴力溝通方法的講解,後幾章則更注重通過例子來進行分析。02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又被稱作愛的語言,主要可以分為兩方面,表達自己和傾聽他人,主要包含四個要素
  • 人際溝通神書——《非暴力溝通》
    [美]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的核心,是剝開種種外在的語言和行為表達,去體察溝通雙方的內心需求,直接表達自己的請求,並回應對方的請求,最終建立起基於理解和關愛的關係。這是一本人際交往的神書,在都豆瓣上超過2w人對它給出好評,想把這本書推薦給了你,一旦我們之間發生衝突,會彼此提醒用非暴力的方式去溝通。
  • 悅讀|初識非暴力溝通
    那麼有沒有一種更為和善的溝通方式讓彼此感受到愛和尊重呢?馬歇爾·盧森堡提出了一種新的溝通方式,依照這種方式來談話和聆聽,能使談話者情意相通、樂於相助。這種溝通方式即為「非暴力溝通」,也稱之為「愛的語言」。
  • 溝通主題 01《非暴力溝通》拆書介紹
    【書籍名稱】《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為什麼我要拆這本書】【書籍介紹】這本書側重於挖掘非暴力溝通的來源看完全書介紹的非暴力溝通的工具,我們可能會覺得:真的有這麼神奇嗎?當看到真實的教師的案例,劫犯讓她脫衣服時,她通過挖掘劫犯的需求,最後只是被拿走錢包而避免了進一步的暴力犯罪時,才覺得這個溝通應該是真的有用。
  • 悅讀|《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非暴力溝通》一書的邏輯線很清晰,每章節的主題也十分明顯,因此回顧起來也比較容易。結合書中內容,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簡要的總結提煉。非暴力指的是暴力消退後,自然流露的愛,因此非暴力溝通也稱之為「愛的語言」。運用非暴力溝通來談話或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
  • 小知識|非暴力溝通
    永遠說不到重點去暴力溝通時對方會感到非常不舒服從而使得交流無法順利進行那麼,你可以選擇嘗試下非暴力溝通簡單地來說,非暴力溝通就是好好說話,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愛的語言」。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專注於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它鼓勵傾聽,培育尊重與愛,使我們情意相通,樂於互助。其實這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也是一種自信的表現。
  •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非暴力溝通》是美國作家盧森堡博士。一位能去巴勒斯坦演講的美國人(因為美國對巴勒斯坦的排擠,這是有生命危險的)。生活中人們的溝通常有暴力傾向,比如有壓迫的巴勒斯坦人與美國人的溝通,夫妻之間溝通,親自之間的溝通,但我們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本身是暴力溝通。
  • 《非暴力溝通》:如何有效溝通化解語言暴力?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不僅是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也是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他通過幾十年的實踐經驗,在指導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運用非暴力溝通,消除分歧和爭議,實現高效溝通的同時,還幫助解決了許多世界範圍內的爭端和衝突。
  • 非暴力溝通讓生活更和諧
    在前幾章我們分別聊到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以及後面又聊到了如何運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來進行傾聽他人,今天進行一個大總結,繼續圍繞非暴力溝通的應用方面來探討。那關於非暴力溝通,具體又要如何來運用呢?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裡面的要素太多,不好學,但其實只要掌握它的核心邏輯,要運用也並非那麼難,今天我們就整體來複習一遍。
  • 「非暴力溝通」核心內容
    暴力溝通的四種常見模式想要了解非暴力溝通模式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首先,我們就得先看看與之對應的暴力溝通。了解了什麼是暴力溝通,它會產生哪些危害,這樣我們才會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避免使用它。4、非暴力溝通模式好,了解了暴力溝通背後的原因後,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非暴力溝通模式。回想一下,當你聽到批評、指責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是爭鋒相對還是隱忍不發呢?
  •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圖片/網絡文字/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是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簡寫NVC)一詞的中譯,又稱愛的語言、長頸鹿語言等作者通過該作品向我們闡述了語言的暴力,擴大了我們對語言暴力的認知範圍
  • 學會非暴力溝通,拒絕語言暴力
    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馬歇爾·盧森堡 ,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非暴力溝通》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生活的一個關鍵是:感激生活的賜予,而不貪心。
  • 《非暴力溝通》——拯救直男癌
    這不是一本傳授溝通技巧的手冊,全書圍繞著認識自己和理解他人兩方面展開。與其說是「非暴力溝通」,不如說是「愛的理解」,因為這本書更多地讓我們發現自己,理解他人,體會心中的愛。非暴力溝通的關鍵:觀察、感受、需要、請求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是通過建立聯繫使我們能夠理解並看重彼此的需要,然後一起尋求方法滿足雙方的需要。這一溝通模式包含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 非暴力溝通中的4大要素
    要達到以上目標,那就必須了解非暴力溝通的四大核心核素。1、觀察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但是在家庭、生活、工作中,表達感情非常有助於解決衝突,促進溝通和情感。為了能夠更好地表達感情,我們可以搜集表達感受的詞語,編制自己的詞彙表,並關注日常情緒,嘗試進行表達和描述。3、需要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要素是需要。
  •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八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什麼?有人想,我說出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請求,最後別人拒絕了,我還必須接受,那能叫溝通嗎?這樣還有溝通的必要嗎?那是不愛,是對他人的縱容吧?非暴力溝通的另一種叫法是愛的語言。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為了滿足雙方的需求,是建立彼此的聯結,讓愛流動起來。而不是單方面的要求別人滿足自己,且美其名曰為愛。帶著這個目的去溝通,我們才能誠實地面對自己,誠實地面對他人。誠實地面對自己,就是去探索自己的感受,需要,找到更多的方式去滿足自己的需要。
  • 讀《非暴力溝通》有感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婷婷隨筆如果不是了解有《非暴力溝通》一書,或許我仍沉浸在低沉的情緒低谷中無法走出來。主要是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從我個人的感受談起,覺得這是本很啟發人共鳴的書,值得一讀。
  • 非暴力溝通的核心四要素
    在上一文《好好溝通,其實也可以這樣》中我講到《非暴力溝通》的核心觀點,在 非暴力溝通一書中總共把關鍵過程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觀察、感受、需要、幫助。這裡之所以區別跟評論,是在強調非暴力溝通過程中「觀察」的重要 性,我們唯有在客觀觀察中去看待人或事才能繼續保持冷靜談下去不是嗎。
  • 非暴力溝通~不得不的轉化
    2 在生活和工作的關係中,溝通出現問題,為了更好地和家人、客戶溝通。3 發現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困擾情境(如親密關係之間的問題),通過它發現了一些跟自己有關的原因,開始去改變。4 了解如何用具體的方法看見(流露)內在深層感受,並表達。發現它提供了一種表達深層感受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