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體檢項目,多數人因害羞而拒絕,卻能在2分鐘查出直腸癌

2020-12-15 家有護士

53歲的趙先生近期由於身體迅速消瘦,並長期便血與近日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起先醫生建議給他做直腸指檢但被他一口回絕,但在醫生的再三建議一下,趙先生只好接受。通過直腸指檢,醫生觸摸到了腫塊,並在進一步的檢查中確診為直腸癌。

直腸指檢是一種簡單又高效的檢測直腸癌的方法。直腸指檢又稱肛門指檢,醫生使用一根手指深入患者肛門內,通過觸摸直腸下端以及肛管,以達到排查疾病的目的。相關數據顯示,通過直腸直檢能夠查出約80%的直腸癌,整個過程耗時較短,全程約兩分鐘,操作簡單,不藉助輔助設備,而且價格便民,給患者帶來的痛苦較小。

雖然直腸指檢有著諸多優點,通過醫生的「舉手之勞」,能在短時間內查出小到痔瘡大到癌症等多種疾病,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卻很牴觸這項檢查,理由大多是難為情、害羞。

直腸指檢被稱為直腸癌的「頭號殺手」

直腸癌在我們的生活中的曝光率不如其他癌症,但是它的發病率以及死亡率並不低,近年來直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而且發病群體正向年輕化轉變,其中40~59歲已經成為發病最為集中的年齡段,其中30多歲的患者也並不少見,相關數據顯示腸癌患者80%在中晚期被查出,而中晚期的平均生存期只有一年到一年半,但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比尤為重要。

哪些情況需要做直腸指檢呢?

由於直腸疾病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並不能等到出現症狀時才進行檢查,應該將它納入日常體檢項目中。

除此之外,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同樣需要指檢。

出現消化道症狀

排便習慣改變:若出現無明顯誘因的大便次數增多或便秘腹瀉交替,裡急後重,排便不盡,大便變細或變形。

大便性狀改變:糞便帶血或黏液,大便變稀等。

其他:出現肛門流液或流膿,便血,肛門疼痛等。

出現疾病家族史、某些檢測呈陽性:

如結直腸疾病家族史的人,相關腫瘤標誌物檢測呈陽性,大便隱血檢查陽性,這幾類人應定期做直腸指檢。

高發年齡段人群:

由於直腸癌高發年齡段為40~59歲,因此建議40歲人群,每年做一次直腸指檢,防患於未然。

直腸癌的誘發因素有哪些?

主要和4個方面有關,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直接接觸以及其他疾病誘發。

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飲食習慣是直腸癌的致病因素之一,因此直腸癌也被稱為「富貴病」。

數據顯示25%的直腸癌有遺傳背景,若有直系親屬或血緣關係較近的親屬患有直腸癌,其後代患直腸癌的機率較正常人高出不少。

致病因素方面,一些相關的腸道疾病有機率發展成直腸癌,尤其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癌變的機率較大。

相關焦點

  • 體檢時8成人拒絕做這項檢查,但它能在2分鐘內查出80%直腸癌
    如果告訴你,有一項檢查,簡便易行,不需要任何輔助設備,也不會帶來痛苦,卻能在兩分鐘之內測出來你是否患有腫瘤,你一定想立馬就做個同款檢查。 但諷刺的是,這也是體檢時,幾乎人人都拒絕做的一項檢查,原因可能是五花八門的,但主要還是因為害羞、不好意思。 究竟是什麼檢查?
  • 它能在2分鐘內查出80%的直腸癌
    「我每年體檢,怎麼會得直腸癌,醫生你好好看看,會不會搞錯了……」老黃含著淚問。 一年前,老黃就出現了身體不適,主要表現為便血、排便不暢,不過,因為他一直有便秘,所以沒當回事。結果今年就查出了直腸癌。
  • 這些體檢項目別再「落下」了!一分鐘就能發現癌症風險
    現在基本每個單位都會安排一年一度的檢,最近又到了「體檢高峰期」,但有些人在體檢時,會因為各種原因而自動放棄一些體檢項目。其實,一些所謂的「不招人待見」的身體檢查項目,都能查出好多大病,真的不能省!1肛門指診能及時發現痔瘡、腸癌等在體檢中,很多人會因為各種原因放棄肛門指診。在臨床上,大約高達80%以上的人在體檢時主動放棄此項檢查。
  • 為啥年年體檢,還是查出大病?體檢切不可忽視這些項目!
    然而,國內的體檢確實存在一些不正規或者不規範的地方,可能會出現漏診或者誤診。體檢套餐千篇一律很多單位的體檢項目,不會根據我們的生活飲食習慣、家族史、既往疾病等情況,選擇不同的體檢項目,最多會根據我們的年齡,適當增減一些體檢項目。
  • 年年體檢,為何一查出癌就是晚期?醫生:漏掉5項檢查可能誤了大病
    今年2月,在連續咳了半個月後,女兒勸李阿姨去做一個肺部CT,然而檢查結果令人大吃一驚,李阿姨被確診為肺癌,且是晚期。母女倆都不明白,年年體檢,怎麼一查出癌就是晚期了。類似的突如其來,你一定也有所感受。上個月還聚在一起吃飯的朋友,下個月可能就再也見不到了。
  • 70%直腸癌指檢能查出 糞檢能降低32%腸癌死亡率
    以前,一天做1-2個腸癌手術,現在每天要做三五個。但是與此同時,歐美國家腸癌的發病率卻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為什麼?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篩查工作做得好。「體檢套餐中的肛檢、糞檢是篩查腸癌(包括直腸癌和結腸癌)主要手段之一,如果放棄的話,會比較遺憾。」葉醫師說,「70%的直腸癌可以用手摸到,也就是說可以通過肛檢發現;糞檢則可以提高腸癌的早期檢出率,相關死亡風險可降低32%。」
  • 年年體檢都正常,卻查出癌症晚期?很多人的檢查都做錯了!
    ②湖北省腫瘤醫院腹部內科主任徐慧婷表示,雖然有一部分人每年都做常規體檢,其中大部分體檢中也包括癌胚抗原指標,但這個指標不完全是結直腸癌的預警信號,有些人可能患癌後這個指標會有明顯升高,但有些人即使患結直腸癌,甚至是到了晚期,這個指標也還在正常範圍值,所以以此來判斷是否患有腫瘤,也是不準確的。①事實上,我們經常能看到類似的新聞報導。
  • 年年體檢,為何一查出癌就是晚期?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體檢中心主任陳磊對此表示,很多人對體檢的意義理解有偏差,項目的選擇可能也不夠合適。 體檢不是為了查出病,而是了解健康狀況,進行自身健康管理。
  • 為什麼體檢結果正常,卻突然查出癌症?多數人的體檢都做錯了(實用貼)
    體檢沒有查該查的項目!  這個孩子去年體檢的時候已經有間斷的腹部不適,間斷的輕微的肚子疼,做了體檢,有一項指標已經有了暗示「大便隱血陽性」,但是這個孩子同時也有痔瘡,看到其他檢查結果全部正常,就忽略過去了。直到後來肚子越來越不舒服,才去做了腸鏡,可是這時候已經是腸癌晚期了。
  • 別不好意思,它或許能排查出3種問題
    檢查時需要做肛門指檢,王先生第一反應是拒絕,但為了查出病因,王先生給自己做了心理建設之後去做了,然後又進行了腸鏡檢查,最終被確診為直腸癌晚期。其實王先生所在的單位福利是非常不錯的,每年都會有免費的員工體檢,但每次王先生都放棄了肛門指檢,認為做這項檢查實在是太尷尬了,並且也不太舒服。但就是因為這樣,王先生錯過了最佳的發現和治療的時間。
  • 這個體檢項目,幾分鐘內能查出4種病來
    醫生,我能不能不做肛門指檢,選擇別的檢查辦法?這是很多患者在聽到肛門指檢的第一反應,因為在大家看來,肛門就是最私密的部位,如果將它暴露在一個陌生人面前,哪怕他是救死扶傷的醫生,自己也會感覺尷尬和難為情。有的患者還認為,來之前都沒有好好洗澡,萬一私處有異味,那不是更尷尬嗎?
  • 利用體檢查出早期癌症|胰腺癌|卵巢癌|腫瘤_網易財經
    除了各類慢性、急性疾病,癌症也是體檢的重點項目。我國每年大約有250萬名新增癌症病人,其中大多數人查出時,已進入癌症中晚期。早期發現癌症並及時治療,是現代人擁有健康的生活質量的必要條件。
  • ...大腸癌|糞便檢查|前列腺癌|張健|巍子|直腸癌|肛門指檢|胃癌
    體檢中你最不願意檢查的項目是什麼?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肛門指檢、糞便檢查、胃腸鏡……但事實上,這些非常「不招人待見」的身體檢查項目都能查出好多大病,真的不能輕易放棄,否則虧大了!1、肛門指檢——直腸癌、前列腺癌對不少人來說,肛門指檢簡直就是「羞羞」的代名詞。因此許多人在體檢中都會選擇棄檢。
  • 這個小動作就可以查出直腸癌,但是要你別害羞
    肛門試驗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但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臨床檢查直腸癌的方法,甚至可以檢查距離肛門約十釐米的距離,可以檢查出很多嚴重的疾病,那麼肛門指檢的使用到底是什麼呢?肛門檢查的價值肛門可用於幫助醫生診斷直腸癌,也可幫助患者評估肛門功能,判斷患者是否有大便失禁,並了解患者痔瘡的情況和範圍,以及闌尾炎。此外,它還可以用於檢查男性的前列腺。女性的子宮的位置和子宮的情況。
  • 肛門指檢能查什麼?80%的直腸癌可能都逃不過它,別害羞拒絕了
    眾所周知,很多的重要檢查項目都能夠判斷身體的健康情況。一旦懷疑某某些疾病出現,最重要的就是先到醫院就診,通過醫生的診斷提供明確身體出現不良症狀的原因,這樣對症治療之後疾病才能夠更快好轉。很多人在檢查身體的時候會涉及到肛門指檢,肛門指檢的時候,醫生的手指應該伸入患者的肛門裡面,這樣才能夠針對某些疾病進行判斷。那麼,肛門指檢到底是檢查什麼呢?肛門指檢是指醫生用一個手指頭伸進患者的肛門,以檢查疾病的一種簡便易行卻非常重要的臨床檢查方法。如果在肛門指檢過程中發現局部有不同形狀的異物,可以根據具體的形態等進行判斷,才能夠了解疾病的類型。
  • 45%受訪者放棄過部分體檢項目
    市民主動放棄過哪些體檢項目?調查中,肛腸檢查/肛門指檢排在第一位,有39%曾主動放棄該項檢查;其次是胃鏡(35%);排在第三位的是婦科/男科,有26%選擇放棄。  重慶市腫瘤醫院體檢中心主任張海燕說,如今確實有不少人放棄肛門指檢。不過,這項只需一二十元錢的檢查,是發現早期直腸癌最簡單的途徑。
  • 年年體檢卻被查出肺癌 普通體檢能查出癌症嗎
    ­  春節過去,許多人開始陸續收到年前做的體檢報告,而家住渝北的張先生卻查出來,自己得了肺癌。­  年年體檢卻還是被查出肺癌­  「這個春節我們一家人都過得不舒坦。為什麼我每年體檢都正常,而這次一發現就是肺癌呢?」渝北64歲的張先生在重慶市腫瘤醫院健康體檢與腫瘤風險篩查中心查出患有肺癌。本來在春節前,他已經拿到體檢報告,醫生也對報告進行了解讀,但他還是不能接受這個結果。
  • 體檢沒肛檢 市民突然便血患上直腸癌
    核心提示:每年的9月份,很多單位都會組織體檢。在外科體檢項目中,有一項直腸指診的肛檢,可是大多數人會因為難為情而放棄這項檢查,然而,直腸癌等直腸疾病在初期有70%的機率可以通過檢查被發現。   每年的9月份,很多單位都會組織體檢。
  • 錯把直腸癌當痔瘡,要了多少人的命!這些症狀千萬不要忽視
    但沒想到,2年後,我居然會來到腫瘤科。 這是一個典型的把腸癌當痔瘡的案例。近年來,癌症病例增多,誤診例數也隨之增加,其中最難區分的就是直腸癌和痔瘡。 直腸癌:大便中混合血液,多數還伴有黏液,顏色呈現暗紅色。 伴隨症狀不同 痔瘡:痔瘡屬於被動出血,是因排便時,大便與痔瘡處摩擦後出現裂開症狀產生。通常痔瘡引發的出血沒有黏液,疼痛感也不強,屬於間歇性。
  • 聽說體檢時被查出的「肛門息肉」會致癌?醫生告訴你如何正確處理
    不管是什麼查體,當你拿起體檢單時就會發現,總是會有直腸指尖這個項目。每次查完,總會有患者對著體檢報告上的「肛門處有結節或息肉」這個診斷有疑問,自己拿手機一搜,全是「癌變」或者「癌前病變」的內容,然後回到家裡吃不下睡不著,最後戰戰兢兢的去肛腸科就診。那麼體檢時被查出的「肛門息肉」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到底會不會致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