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體檢查出早期癌症|胰腺癌|卵巢癌|腫瘤_網易財經

2020-12-16 網易財經

除了各類慢性、急性疾病,癌症也是體檢的重點項目。我國每年大約有250萬名新增癌症病人,其中大多數人查出時,已進入癌症中晚期。早期發現癌症並及時治療,是現代人擁有健康的生活質量的必要條件。

體檢是早期發現癌症和癌前病變的重要途徑。體檢中各項血液檢驗指標,B超、X光、肛診,婦科體檢中的巴氏塗片、LCT、陰道鏡檢查、子宮內膜癌篩查、乳腺鉬鈀攝片、胃腸道內窺鏡,以及CT、核磁共振等都是常用的腫瘤檢查方法。

血液檢查是體檢中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檢測血液中各種腫瘤標誌物是否升高,可發現、鑑別各種惡性腫瘤。這些腫瘤標誌物及測定意義如下:

甲胎蛋白(AFP):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最佳標誌物。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濃度也可有不同程度升高;生殖胚胎性腫瘤(睪丸癌,畸胎瘤),也可見AFP含量升高,妊娠期婦女也可引起AFP升高。

癌胚抗原(CEA):屬於廣譜性腫瘤標誌物,是多種腫瘤轉移復發的重要標誌。結腸癌、胃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宮癌,均可見CEA升高。部分良性疾病,如:直腸息肉、結腸炎、肝硬化、肺炎等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

糖類抗原(CA125):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標記物,對卵巢上皮癌也很敏感。對宮頸癌、宮體癌、子宮內膜癌、胰腺癌、肺癌、胃癌、結/直腸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陽性率。良性婦科病(盆腔炎、卵巢囊腫等)和早期妊娠也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血清CA125含量升高。

糖類抗原(CA153):主要可作為乳腺癌輔助診斷,對其他惡性腫瘤也有一定的陽性率。

糖類抗原(CA199):是一種與胃腸道癌相關的糖類抗原,可作為胰腺癌、膽囊癌等惡性腫瘤的輔助診斷指標;胃癌、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某些消化道炎症,CA199也會有不同程度升高。

糖類抗原(CA50):是最常用的糖類抗原腫瘤標誌物,因其廣泛存在於胰腺、膽囊、肝、胃、結直腸、膀胱、子宮內,它的腫瘤識別譜比CA199廣,而不是特指某個器官的腫瘤標誌物。CA50在多種惡性腫瘤中均可檢出不同的陽性率,對胰腺癌和膽囊癌的陽性檢出率居首位,其他為肝癌、卵巢與子宮癌和惡性胸水等。對胃癌、結直腸癌及卵巢腫瘤診斷亦有較高價值。

糖類抗原(CA242):用於胰腺癌、大腸癌的輔助診斷,有較好的敏感性。肺癌、肝癌、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242含量也可見升高。

胃癌相關抗原(CA724):是目前診斷胃癌的最佳腫瘤標誌物之一,對胃癌具有較高的特異性,若與CA199及CEA聯合檢測,檢出率更高。

鐵蛋白(SF):鐵蛋白升高可見於下列腫瘤: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肺癌、結腸癌、肝癌和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游離前列腺特異性抗原(FPSA):主要存在於前列腺組織中,女性體內不存在。結合FPSA/PSA比值,是鑑別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疾病的有效指標。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是小細胞肺癌(SCLC)的腫瘤標誌物,有助於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鑑別診斷。

細胞角蛋白19(Cy211):是非小細胞肺癌,特別是肺鱗癌的首選標誌物。與CEA和NSE聯合檢測,對肺癌的鑑別和病情監測有重要價值。Cy211對乳腺癌、膀胱癌、卵巢癌也是很好的輔助診斷和治療監測指標。

除此之外,以下這些體檢方法在早期癌症的檢查中同樣多見。

婦科體檢中巴氏塗片:採用巴氏染色方法,可檢測早期宮頸癌,檢出率約60%~70%,採用LCT方法,檢出率更高。

B超:利用彩色都卜勒等成像技術,可清晰地發現全身大多數器官是否有腫塊及病變。

X線胸片:X線穿過人體後,因器官、組織密度不同呈現不同影象,由此可直接顯示肺部腫瘤,也可通過肺氣腫、阻塞性肺炎、胸水等間接性改變尋找胸部腫瘤。

直腸指診:能夠發現距肛緣8釐米左右的肛門、直腸病變及盆腔疾病。如直腸癌、直腸息肉、痔瘡、肛裂、直腸周圍膿腫、前列腺有病變等。

胃鏡和腸鏡:直接用肉眼觀察胃、腸黏膜的色澤、血管紋理、腺體開口形態,來識別有無病變,對可疑病灶可作活檢確診。

陰道鏡:通過肉眼觀察宮頸部位,並進行局部染色處理及組織活檢,可確診子宮頸病變性質。

我希望大家都能重視體檢,尤其是體檢中早早期腫瘤的檢測,年齡越大,檢查項目應多多益善,便於查出隱患。周院長最後說。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健康」體檢正常,半年後查出癌症晚期!腫瘤標誌物靠譜嗎?
    近日,42歲王先生被查出腸癌晚期,更讓王先生懊惱的是,半年前,他的體檢狀況一切正常,尤其是幾個腫瘤標誌物沒有一項異常。醫生說:「王先生有腸癌家族史,體檢時更應該關注這個毛病,比如加上腸鏡檢查項目。」不幸的是,王先生屬於腫瘤標誌物不敏感的人群,這項檢測沒法反映出體內的腫瘤情況,半年前的體檢報告單看上去很健康,其實已經埋下了隱患。為什麼體檢正常,還是會得癌症?以後還有必要去檢測腫瘤標誌物嗎?今天就詳細地說一下。
  • 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你離癌症還有多遠?
    防癌,除了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外,「體檢」似乎也顯得格外重要。癌症早發現,和晚發現,也許結局完全不同。  而體檢中,「腫瘤標誌物篩查」成了不少人追捧的檢測項目。但是,如果真的查出了「腫瘤標誌物」升高,就一定是癌症嗎?  腫瘤標誌物升高,一定患癌症?  腫瘤標誌物,是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
  • 體檢查出腫瘤標誌物高=癌症?先別慌!
    關印製圖 相信大家對腫瘤標誌物這個名詞並不陌生,日常的健康體檢通常都有腫瘤標誌物這一項。腫瘤標誌物從何而來?它的升高與腫瘤究竟有什麼關係?我們來讀懂體檢報告上的這項數據。 有關癌胚抗原的三個問題 首先,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目前健康體檢中常用的幾種腫瘤標誌物。 1965年研究者在結腸癌及人胚胎組織中發現了一種糖蛋白,取「癌」和「胚」二字,命名為癌胚抗原(CEA)。
  • 免疫療法攻破腫瘤微環境,卵巢癌與胰腺癌有效抗體臨床有望
    在眾多癌症中,卵巢癌、胰腺癌的致命率非常高,因而被稱為腫瘤界的「沉默殺手」。之所以這樣稱呼它們,是因為它們在早期並不會表現出可感知的微症狀,一旦被發現和確診,大多數患者都被「宣判」為惡性腫瘤,錯過最佳治療期。
  • 腫瘤標誌物升高≠癌症
    近年來癌症患者人數居高不下,人們談癌色變,防癌意識也逐漸增強。在各種體檢套餐中,大家越來越多接觸到「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抗原」等腫瘤標誌物檢查的項目名稱,許多人依靠腫瘤標誌物檢查的結果,來判斷自己患癌的風險。不少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煩惱,手拿體檢報告,當發現有腫瘤標誌物的指標高出了參考值,就異常慌張,主觀地認為自己得了腫瘤。
  • 董事長花重金海淘保健品吃 卻查出腫瘤標誌物升高
    不放心的夫妻倆到醫院裡一查腫瘤標誌物,胡女士的檢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可是樓先生的糖類抗原72-4(胃腸道腫瘤和卵巢癌腫瘤的標誌物)超標,得到李傳傳同樣的建議,停服保健品一個月後複查腫瘤標誌物正常,樓先生才心安。
  • 揭秘|為何這些癌症發現都是在晚期?
    這些本可以在科學藝術領域大放異彩的傑出人士都因為生命「殺手」—癌症而英年早逝。令人唏噓的同時,人們不禁會問,現代醫學如此發達的條件下,為何有些人卻突然被查出癌症晚期?有哪些癌症幾乎發現就是晚期?其背後的秘密何在?
  • 有人腫瘤多處轉移,標誌物仍顯示正常;體檢發現腫瘤的人群中,只有10...
    換句話說,另外的89人的腫瘤標誌物沒有出現重大異常,而他們分別是通過CT、B超、胃腸鏡等影像學檢測發現問題的。10位腫瘤標誌物有明顯異常的腫瘤病人中,3例肺癌,3例胃癌,2例胰腺癌1例前列腺,1例直腸癌。另外,有829人因為腫瘤標誌物出現重大異常被體檢中心專門通知,當然,這其中只有10人確診癌症。
  • 腫瘤標誌物升高未必就是癌!10種常見腫瘤標誌物,幫你一一分析
    上周單位體檢,小青發現自己癌胚抗原結果呈陽性。看著那刺眼的「癌」字,小青很擔心自己是得了癌症,於是去諮詢醫生。 醫生解釋說,癌胚抗原屬於腫瘤標誌物類的檢查項目,呈陽性不代表一定患癌,建議小青做其他相關影像學檢查後再看結果。 小青很疑惑:腫瘤標誌物是什麼?
  • 年年體檢,為何一查出癌就是晚期?
    、乳腺癌、胰腺癌、宮頸癌、腦癌、卵巢癌。 三、查早癌靠常規體檢,難於上青天! 很多人常年參加單位體檢,之所以沒早一點查出癌症,除了腫瘤早期隱蔽性較強之外,還與人們對健康體檢防癌認識有誤區,常規查體缺乏針對性、醫務人員出現「漏檢」等因素有直接關係。
  • 驗血可以查出癌症嗎 預防癌症的小妙招
    驗血可以查出癌症嗎?現在又很多的人在傳驗血可以檢查出癌症,有些不是血液型癌細胞該怎麼查出呢?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如何預防癌細胞呢?怎麼知道自己患上了癌症,癌症早期表現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驗血可以查出癌症嗎光憑驗血是不完全檢查出癌症的。
  • 年年體檢卻被查出肺癌 普通體檢能查出癌症嗎
    ­  年年體檢卻還是被查出肺癌­  「這個春節我們一家人都過得不舒坦。為什麼我每年體檢都正常,而這次一發現就是肺癌呢?」渝北64歲的張先生在重慶市腫瘤醫院健康體檢與腫瘤風險篩查中心查出患有肺癌。本來在春節前,他已經拿到體檢報告,醫生也對報告進行了解讀,但他還是不能接受這個結果。
  • 女士身體沒有任何不適卻查出早期胰腺癌
    浙江在線4月20日訊     記者昨天從寧大附屬醫院了解到,自該院3月份開始推出個性化針對性體檢以來,在短短一個月裡已發現癌症患者16例。  今年才50歲的葉女士,平時身體健康。今年4月初,她到寧大附屬醫院健康體檢中心體檢,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體檢不是選擇套餐,而是選擇個性化針對性體檢項目(即早期防癌體檢),結果發現胰腺尾部有一個8×8mm大小的腫瘤,最後確診為早期胰腺癌。  據介紹,葉女士原來每年都進行一次體檢,但大都選擇一般常規的檢查項目。
  • 腫瘤專家患胰腺癌,確診到死亡大概15個月,早期症狀出現不可忽視
    有一種癌症被稱為「癌中之王」,它便是胰腺癌,這種疾病一旦患上,壽命就可能會受到影響,病死率是非常高的。大家平時總會說一句話,便是醫者不自醫,一位腫瘤專家研究了27年的癌症,卻沒想到自己患上了。這位專家最近總是有腰疼、感冒的現象,一開始並沒有多想,只是以為是太累了引起的。結果在體檢中查出腫瘤標誌物異常,經過詳細的檢查,被確診為胰腺癌晚期。
  • 一滴血就能檢測出癌症來?血清腫瘤標誌物靠譜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滴血查癌症的說法,這也是前幾年在網絡上流傳過的一種廣告語,然而事實上通過一滴血是不能夠查出有無癌症的,所以一滴血篩查癌症的說法是不靠譜的。事實上,我們通過查血,只能對某些癌症進行篩查,但並不能確實是否真的有癌症,對於癌症的確診,我們一般還要結合其他的方法。
  • 教你從體檢報告裡讀懂身體癌症風險
    教你從體檢報告裡讀懂身體癌症風險【摘要】 又到年底體檢高峰,好不容易完成了人山人海的體檢,拿著體檢報告被甲胎蛋白升高、HPV超高等嚇得不輕的人不在少數;還有的人對此一臉茫然,表示看不懂。為此,重慶市腫瘤醫院健康體檢與腫瘤篩查科主任張海燕指出,個別指標輕度異常不一定代表就是有病,但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
  • 癌症種類很多,胰腺癌為啥是癌症「王者」?如何早發現胰腺癌?
    而它也被很多人稱為癌症的「王者」,那癌症種類那麼多,胰腺癌為啥是癌症的「王者」呢?其實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主要是因為胰腺的位置比較隱秘而特殊,日常的體檢都很難發現早期胰腺的癌變,因此很容易導致胰腺癌發展到中晚期,這個時候再進行治療,手術風險比較高,而且預後效果一般也非常差,患者的生存率可能只有
  • 卵巢囊腫更年期突然癌變 體檢時須注意125腫瘤標誌物升高
    這一檢查不要緊,結果讓她大吃一驚——「懷疑是腫瘤,需要手術切除。」  「顆粒細胞瘤Ⅰa期」,當楊女士拿著病理報告單的時候,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這是一種惡性腫瘤,發病率為10萬分之0.05~1.7,佔卵巢癌的2%~5%,所幸發現得及時,癌症尚且屬於早期,也沒有擴散轉移的跡象。  這也意味著,只要切除這個「不定時炸彈」,楊女士就能擺脫癌症的困擾了。
  • 體檢正常,2個月後患胰腺癌離世,連手術的機會都沒了!
    據悉,李先生體檢這家醫院是淮安市三甲醫院,醫療診斷水平是完全沒問題的,怎麼會出現這麼嚴重的誤診?其後,醫院辯稱,李先生腫瘤篩查分析報告顯示,檢測胰腺腫瘤的蛋白指紋圖譜腫瘤篩查標記峰均小於正常胰腺腫瘤值,根據該檢查結果,診斷李先生未患有胰腺癌符合醫學原則,所以才未告知李先生做進一步檢查。
  • 3個月前剛做完體檢,如今卻查出癌症?難道體檢沒用?醫生實錘
    3個月前體檢無異常,如今卻查出來肺癌晚期,這是為何?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案例並不少見,有些人每年都做體檢,並沒有檢查出來異常,最後卻被宣布得了癌症晚期,不禁讓人懷疑體檢到底有沒有。我們先來看看常規體檢都包括哪些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