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腫更年期突然癌變 體檢時須注意125腫瘤標誌物升高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3年沒動靜的卵巢囊腫,更年期突然癌變

  生育、母乳餵養或有預防作用,體檢時須注意125腫瘤標誌物升高

  上了年紀的女人們會關心孩子的工作、老公的身體,但是對於已經絕經的卵巢,關注度遠不如過去。

  不過,這樣的「不關心」,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楊女士卵巢裡3釐米大小的囊腫,在3年後變成了卵巢惡性腫瘤。看似很安全的囊腫,其實戴著偽裝的「面具」。

  連續三年體檢沒長個頭

  並非無恙

  48歲的楊女士是杭州人,最開始發現卵巢裡有囊腫時,是3年前的單位體檢。

  楊女士拿到體檢報告單的時候,並不在意,「囊腫有什麼關係?3釐米好像也不算大。」在她看來,囊腫就相當於卵巢裡多了一個水泡,而正處在更年期的她,自然認為這是絕經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囊腫會隨著絕經的到來而消失,再加上沒有出血或者不適,她很快就忘了身體裡的這個小變化。

  接下來的兩年裡,楊女士仍然按時參加單位的體檢,卵巢裡的囊腫在每一次B超檢測中都被發現,它的個頭沒有變化,楊女士仍然沒在意它。醫生也沒有作出特別的提醒。

  直到今年3月,心血來潮的楊女士找到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卵巢腫瘤專病防治門診,「我想著自己已經絕經了,但是囊腫還在,看到醫院有這麼一個門診,就想讓醫生看看。」

  這一檢查不要緊,結果讓她大吃一驚——「懷疑是腫瘤,需要手術切除。」

  「顆粒細胞瘤Ⅰa期」,當楊女士拿著病理報告單的時候,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這是一種惡性腫瘤,發病率為10萬分之0.05~1.7,佔卵巢癌的2%~5%,所幸發現得及時,癌症尚且屬於早期,也沒有擴散轉移的跡象。

  這也意味著,只要切除這個「不定時炸彈」,楊女士就能擺脫癌症的困擾了。

  上周五,腫瘤二科主任、主任醫師陳亞俠為楊女士進行了切除手術。在腹腔鏡下為楊女士實施卵巢惡性腫瘤根治術,切除了雙側卵巢、子宮、盆腔淋巴等。

  發現多為晚期

  體檢警惕125腫瘤標誌物

  同樣是發現「囊腫」,28歲的小沈就積極多了。前幾天,她在單位體檢中查出卵巢上有個囊性塊,趕緊找到浙大婦院婦科腫瘤科主任萬小雲複查,最後發現只是正常的生理性囊腫,這才舒了一口氣。

  原來,早在當年剖宮產時,小沈就「順便」摘除了直徑只有1釐米的卵巢囊腫,但拿到的病理報告卻顯示為卵巢交界性混合型囊腺瘤,尚處於Ⅰa早期。

  囊腫和癌症之間,到底有多遠的距離?

  「囊腫分為生理性囊腫和病理性囊腫,其中生理性的佔到70%~80%。」陳亞俠建議月經來的第五天進行B超檢查,此時生理性囊腫多變小或消失,能夠判斷是否存在病理性囊腫,且子宮內膜薄,可以判斷是否有宮腔贅生物。

  「事實上,像楊女士和小沈這樣,能早期發現卵巢癌的患者是極少的。」陳亞俠提到,卵巢癌的全球發病率為萬分之一左右。儘管發病率不高,但死亡率高,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20~30%。醫院每年都會接診120多個新發的惡性卵巢腫瘤患者,其中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最多,佔到70~80%左右。

  「卵巢癌進展極其迅速,有時前一年體檢還好好的,幾個月時間就發展到晚期;有時剛被查出,沒過幾個月就去世了。」陳亞俠說,卵巢癌有三個2/3的特性:2/3的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2/3的患者對化療敏感,2/3的患者會復發,是名副其實的女性隱秘殺手。

  陳亞俠提到,癌抗原125(CA125)是廣譜型的腫瘤標誌物,同時是卵巢癌的特異性檢測指標。她提醒市民,如果該標誌物有異常,一定要引起注意,及時複查。

  「有數據顯示,如果家族中沒有卵巢癌患者,一生中發生卵巢癌的概率大約為1.4%;如果有一個一級親屬,比如母女、姐妹患病,那麼發生卵巢癌的機會就增加到5%;如果有兩個或以上的一級親屬患病,卵巢癌的發病機會將上升到7%。」

  浙大婦院婦科腫瘤科主任萬小雲說,乳腺癌、大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都與同一種基因突變有關,有這類癌症家族史就屬於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盆腔B超檢查。

  「由於卵巢癌發病原因和機制不明,因此難以預防。目前來看,生育孩子、孩子出生後進行母乳餵養,對其有一定的預防效果。」

  張苗

相關焦點

  • 體檢查出腫瘤標誌物升高,是體內長腫瘤了?
    腫瘤的最終診斷需要由病理檢查來確立,因為普通的腫瘤標誌物升高,可能有以下五種情況:1、惡性腫瘤患者如果患有癌症,腫瘤標誌物會有顯著增高,但並不是所有的惡性腫瘤都會使腫瘤標誌物升高。例如原發性肝細胞型肝癌檢測甲胎蛋白(AFP)時絕大多數會顯著升高,但原發性膽管細胞型肝癌患者檢測AFP時,只有少量升高,這主要跟腫瘤標誌物的靈敏度和特異性有關。
  • 體檢有腫瘤標誌物不要慌 不一定就是患了惡性腫瘤
    核心提示:AFP、CEA、PSA、CA125、CA15-3……很多人拿到體檢報告時,對「腫瘤系列」單上的這一串英文「符號」特別敏感,生怕某項指標有向上的箭頭。30多歲的方女士近期就因一項數據的輕度增高而惶恐不已。
  • 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你離癌症還有多遠?
    防癌,除了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外,「體檢」似乎也顯得格外重要。癌症早發現,和晚發現,也許結局完全不同。  而體檢中,「腫瘤標誌物篩查」成了不少人追捧的檢測項目。但是,如果真的查出了「腫瘤標誌物」升高,就一定是癌症嗎?  腫瘤標誌物升高,一定患癌症?  腫瘤標誌物,是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
  • 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患癌?!
    在體檢中「腫瘤標誌物篩查」成了大家追捧的項目如果查出了腫瘤標誌物升高就一定患上癌症了嗎?2.腫瘤標誌物升高=患癌?!不一定腫瘤標誌物只是「有一定的價值」,不能僅憑腫瘤標誌物的測定結果下肯定的結論,因為腫瘤標誌物不只與腫瘤有關。下面是體檢項目中常見的各個腫瘤標誌物的可能影響因素。
  • 腫瘤標誌物升高≠癌症
    在各種體檢套餐中,大家越來越多接觸到「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抗原」等腫瘤標誌物檢查的項目名稱,許多人依靠腫瘤標誌物檢查的結果,來判斷自己患癌的風險。不少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煩惱,手拿體檢報告,當發現有腫瘤標誌物的指標高出了參考值,就異常慌張,主觀地認為自己得了腫瘤。
  • 腫瘤標誌物升高未必就是癌!10種常見腫瘤標誌物,幫你一一分析
    上周單位體檢,小青發現自己癌胚抗原結果呈陽性。看著那刺眼的「癌」字,小青很擔心自己是得了癌症,於是去諮詢醫生。 醫生解釋說,癌胚抗原屬於腫瘤標誌物類的檢查項目,呈陽性不代表一定患癌,建議小青做其他相關影像學檢查後再看結果。 小青很疑惑:腫瘤標誌物是什麼?
  • 體檢查出卵巢囊腫會不會癌變?
    女性體檢一查出卵巢囊腫,往往會比較擔心:會不會導致不孕不育?還有,會不會惡變?今天,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婦科副主任袁濤就來為大家說說,卵巢囊腫是怎麼回事?卵巢囊腫是怎麼回事?卵巢腫瘤是婦科種類最多的腫瘤,全身有什麼樣的腫瘤,卵巢上就會長什麼樣的腫瘤。卵巢腫瘤性質複雜,一般分成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的腫瘤又分成生理性和非生理性的。
  • 有人腫瘤多處轉移,標誌物仍顯示正常;體檢發現腫瘤的人群中,只有10...
    讓王先生懊惱的是,僅僅半年前,他的體檢狀況一切正常,特別是幾個腫瘤標誌物沒有一項異常,怎麼只有半年時間,晚期腫瘤就找上門了?王先生的悲劇並不是孤例,在各大醫院的體檢中心以及腫瘤科,那些只看重腫瘤標誌物而忽視相應影像檢查的病人並不少見,當他們確診癌症後,都會忍不住抱怨:為什麼體檢時腫瘤標誌物檢查正常?
  • 「跑跑醫生說」腫瘤標誌物升高是癌症嗎?醫生教你解讀體檢單數值
    現在很多體檢都會檢查腫瘤標誌物 很多老百姓理解就是: 抽個血能查出體內隱藏著的腫瘤 作為醫生,經常遇到有人拿檢驗報告來諮詢 指著一項有個升高箭頭的腫瘤標誌物問 「醫生這個指標高要緊嗎?
  • 溫州去年3萬人體檢1423人查出腫瘤標誌物異常 異常≠患癌
    「腫瘤標誌物升高不等於已患上腫瘤,單看腫瘤指標並不準確,還要通過影像學和內鏡檢查再作診斷。」溫醫大附二院血液腫瘤科副主任林穎說,腫瘤標誌物是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但是在腫瘤和腫瘤標誌物之間卻不能單純地畫等號。這其中還要注意,如果女性CA125升高,排除婦科腫瘤外,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炎症等有關;但男性出現升高,就要引起警惕。
  • 卵巢囊腫,複查4年,第5年沒查,卻癌變了
    而且很多病理性的卵巢囊腫都是體檢才偶然發現的。 有的需要終生管理 有的囊腫可以引起女性不孕 甚至發展成卵巢癌威脅生命 但有的又可以自行消失...
  • 腫瘤標誌物升高=復發嗎?
    腫瘤標誌物到底是什麼 腫瘤標誌物是由腫瘤細胞本身合成、釋放,或機體對腫瘤細胞發生反應時升高的一類物質,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質類和糖類,醫學上稱為腫瘤標誌物,英文名稱是 TumorMarker,通常簡稱 TM。
  • 30種腫瘤標誌物合集|腫瘤標誌物|乳腺癌|血清|細胞|肺癌|患者|肝癌...
    在正常成人體內含量極低,當肝細胞發生癌變時,低甲基化作用導致AFP基因表達開放,於血清中檢測到的AFP會顯著升高,因此常作用肝癌的腫瘤標誌物。此外,卵巢癌和睪丸生殖細胞癌、畸胎瘤等亦可見AFP升高。在妊娠、肝病以及炎症性腸病等生理情況或良性疾病中也有輕微升高。血清AFP正常參考值為0-25ng/ml,當血清AFP>400 ng/ml提示腫瘤可能性大。
  • 燕窩吃太多,腫瘤標誌物易升高
    核心提示:出席「2011羅氏診斷腫瘤論壇」的專家指出,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數值高不等於一定得了腫瘤,而常吃像燕窩這樣的補品的確很容易導致腫瘤標誌物的指標升高,一旦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不用過於驚慌,應及時就診。
  • 董事長花重金海淘保健品吃 卻查出腫瘤標誌物升高
    可是在近日的一次體檢中,胡先生的腫瘤標誌物高了,具體來說就是癌胚抗原(廣譜型的腫瘤標誌物)升高,他嚇出一身冷汗。  胡先生連忙找到相熟的浙江醫院胸外科李傳傳醫師,李傳傳詳細了解了胡先生的生活規律、起居習慣,得知原來胡先生的愛人一直在委託美國的華裔醫生幫家人開保健品進補,什麼蝦青素、消化酶類的保健品,一次能花幾十萬。
  • 記住這6種典型腫瘤標誌物!如果超出正常值,可能提示有問題了
    「腫瘤標誌高物高,是不是得了癌症?我是不是快死了?」「腫瘤標誌物正常,說明身體正常?」自從把腫瘤標誌物加入體檢項目中,門診的醫生會經常聽到諸如以上的問題。是呀,如今聞癌變色,只要跟「腫瘤」掛鈎,都能引起人的關注。但實則,腫瘤標誌物其實跟癌症的關係並不大。
  • 腫瘤標誌物過高,意味著患癌嗎?提醒:若遇到這5種,真要謹慎
    關心自身的健康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有的人每年還會到醫院購買體檢套餐,通過體檢來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腫瘤標誌物就是體檢套餐中需要檢查的項目之一,用來幫助人們查看身體是否有腫瘤。因為體內的細胞在繁殖過程中就會發生惡變,使腫瘤標誌物的指標出現異常。那麼,腫瘤標誌物升高就絕對是患上了癌症嗎?
  • 看懂體檢報告:腫瘤標誌物篩查更適合高危人群
    腫瘤標誌物篩查更適合高危人群(服務·看懂體檢報告)本報記者 王君平編者按:日前,各單位開始陸續為員工提供體檢。腫瘤標誌物檢測大有從原來體檢中的高端選項成為常規項目的趨勢。究竟什麼是腫瘤標誌物?血液腫瘤標誌物為一種化學類物質,是機體對腫瘤發生免疫反應而產生,存在於腫瘤細胞內或細胞膜表面,由腫瘤細胞分泌入血液、體液及組織中。當其達到一定的水平時可在血液中檢測出,並反映其一定的生物學特性。
  • 防癌體檢怎麼選?體檢報告怎麼讀?
    在與癌症的較量中,擅用體檢,發現早癌,將讓我們的健康立於不敗之地。但是,你真的選對了防癌體檢項目嗎?你真的會讀防癌體檢報告嗎?腫瘤標誌物您是否注意過,在您的體檢報告上,有類似下圖中的體檢項目?從道理上來說,它也確實應該是腫瘤組織釋放的物質,進入到血液中,進而被檢測到,形成了腫瘤標誌物指標的異常。常用的腫瘤標誌物如下圖:但是,願望很美好,現實總有那麼一點點「骨感」。事實上,腫瘤標誌物有點名不符實。因為在日常體檢過程中會發現,有不少人的腫瘤標誌物都會出現「虛假升高」。
  • 體檢時腫瘤標誌物略高,就是得了癌?90%的人都不會看體檢報告
    意義:CEA是一個廣譜性腫瘤標誌物,不是惡性腫瘤的特異性標誌。腫瘤性疾病和一些非腫瘤性疾病也能升高,在診斷上只有輔助價值。參考值<5μg/L。抽血可查,不用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