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去年3萬人體檢1423人查出腫瘤標誌物異常 異常≠患癌

2020-12-24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體檢檢出腫瘤標誌物異常是否代表患癌?腫瘤標誌物正常是不是就不會患癌?本周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昨天,溫醫大附二院公布去年體檢數據,去年3萬餘人接受體檢,其中1423人腫瘤標誌物異常,最終102人複查後確診患癌。對此,該院腫瘤專家進行了解讀。

  腫瘤標誌物異常不代表患癌

  陳先生最近為腫瘤檢測的一項指標而恐慌。年初單位組織體檢,他的體檢報告顯示CA19-9為43U/mL,比正常範圍0~37U/mL高了一點。聽說CA19-9是胰腺癌等消化系統的腫瘤標誌物,再聯想起這段時間身體略有不適,陳先生越想越害怕,遊走各大醫院問診、檢查,甚至加入多個腫瘤標誌物微信群。

  「腫瘤標誌物升高不等於已患上腫瘤,單看腫瘤指標並不準確,還要通過影像學和內鏡檢查再作診斷。」溫醫大附二院血液腫瘤科副主任林穎說,腫瘤標誌物是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但是在腫瘤和腫瘤標誌物之間卻不能單純地畫等號。這其中還要注意,如果女性CA125升高,排除婦科腫瘤外,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炎症等有關;但男性出現升高,就要引起警惕。

  林穎解釋,腫瘤標誌物結果一般不會是「零」,因為每個人的體內都有「癌細胞」的存在,生長出100多億個新細胞的同時,也會有突變的細胞,如體內常會有幾個甚至幾百個「突變的異形細胞」,都是正常情況,變異細胞會被機體的淋巴細胞「識別」並「清除」、「消滅」。

  林穎表示,腫瘤標誌物也存在假陽性可能,如妊娠可致AFP、CA125、HCG升高,月經期可使CA125升高,吸菸可致CEA輕微升高等,因此腫瘤標誌物輕微升高,應重視隨訪和動態監測。一般來說,複查結果若沒出現大變化並且無明顯病症時,臨床意義並不大;如發現有某個或幾個腫瘤標誌物的持續性升高則應提高警惕,需進一步通過超聲、CT、磁共振、內鏡等手段檢查,必要時須通過病理檢查才能明確診斷。

  然而,門診中一些患者一看腫瘤標誌物升高就慌了,甚至到崩潰狀態,結果免疫機能失衡紊亂導致身體出問題。

  「腫瘤標誌物異常要重視,但心態一定要放平,不然好端端的身體就會被心理搞垮。」林穎介紹,前段時間,其曾接診一名癌症患者,對方曾患早期腸癌,術後恢復得很好。但在3年後體檢中提示腫瘤標誌物升高,對此醫生對其進行了全面仔細檢查,發現並無問題。然而該患者仍每天鬱鬱寡歡,患上抑鬱不說,甚至瞞著醫生偷買抗化療藥物服用,最後導致免疫機能失衡紊亂腸癌復發。

  腫瘤標誌物持續異常要引起注意

  「最頭痛的是那些『自認為健康』的人,知道指標異常也不當回事。」林穎說,相比陳先生的緊張,臨床有些患者卻毫不在意體檢結果。

  據溫醫大附二院體檢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去年有3萬餘人在醫院接受常規體檢,其中發現腫瘤標誌物異常的有1423人,最終102人確診患癌。

  林穎介紹,腫瘤標誌物高不代表患癌,腫瘤患者的腫瘤標誌物也不一定會升高。因為實體腫瘤的出現或有滯後性。在其病人中,就有多名在常規體檢中腫瘤指標在正常範圍,卻在幾個月後發現癌症晚期的。

  林穎表示,腫瘤標誌物在體檢中可以當作參考值,對腫瘤進行判斷和鑑別;尋找轉移腫瘤的原發腫瘤。但它並不能夠100%準確查出腫瘤。有些患者屬於腫瘤標誌物不敏感人群,這項檢測就沒法反映出體內的腫瘤情況。

  「腫瘤標誌物檢測只能發現『犯罪嫌疑人』而不能定罪,它主要起到輔助診斷的作用。」林穎介紹,腫瘤標誌物檢測有助於發現早期無症狀腫瘤,可先於X線、超聲、CT、MRI或PET-CT等物理檢查。同時對於腫瘤患者來說,治療得如何,腫瘤在綜合治療後是否有復發、轉移,醫生可以參考腫瘤標誌物來初步做個判斷,尤其是術前或治療前腫瘤標誌物高的患者,隨訪腫瘤標誌物則更有臨床意義。

  據悉,「腫瘤標誌物」更適合高危人群的預防及篩查,以及已確診為惡性腫瘤並密切隨訪的患者,尤其是身體已出現「腫瘤信號」的人;癌症高發區或有腫瘤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嚴重汙染廠礦企業的從業者;長期接觸致癌物質等高危人群;身體已經觸摸到腫塊;近三個月體重減輕明顯,超過5%-10%以上;近期出現咳血、便血的情況。

  在此,醫生提醒市民,即使沒有癌症,但腫瘤標誌物持續異常,也可能說明身體在發出警報了——身體環境適宜癌細胞生存、免疫系統不能及時殺滅癌細胞、體內癌細胞偏多等,因此要引起注意。

  來源:溫州商報

  記者:李楊慈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患癌?!
    肺癌、胃癌、腸癌……隨著身邊患癌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慢慢把「防癌」提上日程除了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外定期體檢也顯得格外重要在體檢中「腫瘤標誌物篩查」成了大家追捧的項目如果查出了腫瘤標誌物升高就一定患上癌症了嗎?
  • 「腫瘤標誌物」升高就是患癌?專家:別驚慌了
    核心提示:很多體檢中都包有「腫瘤標記物」這個選項,當體檢報告中一連串的英符號文如AFP、CEA、PSA時就會很敏感,尤其是發現超過正常值時,很多人往往陷入「患癌」的恐慌中。但是腫瘤標記物升高就意味患癌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 腫瘤標誌物升高≠癌症
    在各種體檢套餐中,大家越來越多接觸到「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抗原」等腫瘤標誌物檢查的項目名稱,許多人依靠腫瘤標誌物檢查的結果,來判斷自己患癌的風險。不少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煩惱,手拿體檢報告,當發現有腫瘤標誌物的指標高出了參考值,就異常慌張,主觀地認為自己得了腫瘤。
  • 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你離癌症還有多遠?
    肺癌、胃癌、腸癌……偶爾總能聽到身邊誰誰患癌的消息……  關注健康的人都把「防癌」都提上了日程!防癌,除了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外,「體檢」似乎也顯得格外重要。癌症早發現,和晚發現,也許結局完全不同。  而體檢中,「腫瘤標誌物篩查」成了不少人追捧的檢測項目。但是,如果真的查出了「腫瘤標誌物」升高,就一定是癌症嗎?
  • 有人腫瘤多處轉移,標誌物仍顯示正常;體檢發現腫瘤的人群中,只有10...
    錢江晚報記者從4家醫院的體檢中心了解到這些數據:首先來看人群中腫瘤標誌物異常的數據,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全科醫學科童鈺玲醫生介紹,醫院全年體檢人次約十萬人,其中查出腫瘤標誌物超出正常值2倍以上的佔6%以上。以10月為例,8100人次體檢,520人發現腫瘤指標異常升高。
  • 體檢檢出「腫瘤標誌物」意味著什麼?
    隨著免疫學、生物學及化學檢測方法的進步,越來越多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的存在於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和排洩物中的腫瘤標誌物(腫瘤標記物)可以被檢測到,例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那麼問題來了,當你體檢被檢出了「腫瘤標誌物」,這意味什麼?是否就是離癌症不遠了?
  • 腫瘤標誌物升高未必就是癌!10種常見腫瘤標誌物,幫你一一分析
    上周單位體檢,小青發現自己癌胚抗原結果呈陽性。看著那刺眼的「癌」字,小青很擔心自己是得了癌症,於是去諮詢醫生。 醫生解釋說,癌胚抗原屬於腫瘤標誌物類的檢查項目,呈陽性不代表一定患癌,建議小青做其他相關影像學檢查後再看結果。 小青很疑惑:腫瘤標誌物是什麼?
  • 體檢查出腫瘤標誌物高=癌症?先別慌!
    關印製圖 相信大家對腫瘤標誌物這個名詞並不陌生,日常的健康體檢通常都有腫瘤標誌物這一項。腫瘤標誌物從何而來?它的升高與腫瘤究竟有什麼關係?我們來讀懂體檢報告上的這項數據。 有關癌胚抗原的三個問題 首先,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目前健康體檢中常用的幾種腫瘤標誌物。 1965年研究者在結腸癌及人胚胎組織中發現了一種糖蛋白,取「癌」和「胚」二字,命名為癌胚抗原(CEA)。
  • 體檢查不出腫瘤?常規體檢查腫瘤標誌物不敏感
    每到年底,很多單位或公司常會組織員工做體檢。然而,海口市民李先生卻十分疑惑,為何他年年做體檢,卻檢查不出消化道腫瘤?  對此,海南省腫瘤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宋健表示,因為消化道腫瘤標誌物不太敏感,因此做常規體檢時可能檢查不到,而放過腫瘤「元兇」,建議40歲以上的人應該做一下胃腸鏡檢查,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 董事長花重金海淘保健品吃 卻查出腫瘤標誌物升高
    尤其在父親被查出食管癌之後,胡先生對自己的身體更是加倍留意,不僅加強鍛鍊,同時美國「海淘」而來的保健品更是雷打不動,吃得十分規律。  「保健品是預防,就像車需要定期保養一樣。」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對待身體保健這件事也越來越重視,鍛鍊之外,保健品成為很多人的鐘情之選。
  • 「健康」體檢正常,半年後查出癌症晚期!腫瘤標誌物靠譜嗎?
    近日,42歲王先生被查出腸癌晚期,更讓王先生懊惱的是,半年前,他的體檢狀況一切正常,尤其是幾個腫瘤標誌物沒有一項異常。醫生說:「王先生有腸癌家族史,體檢時更應該關注這個毛病,比如加上腸鏡檢查項目。」不幸的是,王先生屬於腫瘤標誌物不敏感的人群,這項檢測沒法反映出體內的腫瘤情況,半年前的體檢報告單看上去很健康,其實已經埋下了隱患。為什麼體檢正常,還是會得癌症?以後還有必要去檢測腫瘤標誌物嗎?今天就詳細地說一下。
  • 檢測腫瘤標誌物≠篩查癌症
    這個團隊所用的腫瘤標誌物,仍然是原來老的標誌物,跟我們平時體檢可能抽血化驗的腫瘤標誌物沒什麼區別。而實際上,權威的醫學指南並不用腫瘤標誌物來篩查癌症,而是用其他的檢查辦法。原因在於,腫瘤標誌物檢測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的可能性很大。也就是說,腫瘤標誌物異常的人往往並沒有患癌,腫瘤標誌物正常的人也有可能患癌。
  • 肺部腫瘤標誌物是什麼東西 常見的肺癌腫瘤標誌物有哪些
    核心提示:肺癌早期隱藏性很高,很容易會在早期出現時被忽略掉,一般來說一旦被確診,超過8成以上都是晚期的,往往會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其實有關專家學者表示,成年人每年都應該進行一次健康體檢,而在健康體檢時,很多人對肺部腫瘤標誌物這項很不明白。
  • 體檢做腫瘤標誌物,真的有必要嗎?
    隨著癌症發病率的升高,腫瘤標誌物已成為常規的體檢項目。腫瘤標誌物(TM)是在人體腫瘤發生或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本身或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一類物質。其升高具有提示體內腫瘤發生的作用,然而單純的腫瘤標誌物升高,有時候並沒有什麼意義。以下介紹一例血CEA一過性異常增高至正常值5倍的體檢結果。
  • 年年體檢卻被查出肺癌 普通體檢能查出癌症嗎
    ­  年年體檢卻還是被查出肺癌­  「這個春節我們一家人都過得不舒坦。為什麼我每年體檢都正常,而這次一發現就是肺癌呢?」渝北64歲的張先生在重慶市腫瘤醫院健康體檢與腫瘤風險篩查中心查出患有肺癌。本來在春節前,他已經拿到體檢報告,醫生也對報告進行了解讀,但他還是不能接受這個結果。
  • 年年體檢,為何一查出癌就是晚期?
    2015年,430萬人患癌,近300萬人死亡,患癌新增人數比2012年增加了40%。 3.每天約1萬人診斷癌症,每分鐘約7人確診患癌! 按照預期壽命85歲計算,我國居民一生患癌的概率是36%!
  • 3個月前剛做完體檢,如今卻查出癌症?難道體檢沒用?醫生實錘
    張叔今年62歲,年輕時在食品廠上班,公司每年都會組織員工體檢,除了血壓偏高和輕度脂肪肝外,他的身體沒有其他異常。退休後張叔依舊會每年體檢一次,3個月前他剛剛做了全身體檢,沒有大問題。意想不到的是,在一次咳血後,他居然被查出來肺癌晚期。這一消息尤為晴天霹靂,讓人難以接受。
  • 科普:有癌細胞就是患癌嗎? - 全民保健 - 中國好軍醫
    隨著公眾「防癌意識」的提高,「腫瘤標誌物」檢查逐漸成為熱選項目。不過,也有一些體檢者拿到體檢報告後誤讀檢查結果,以為自己患上癌症而虛驚一場。如何讀懂名目繁多的腫瘤標誌物檢查項目?檢查結果顯示「異常」是否就表示患癌?
  • 年終體檢「腫瘤標誌物」偏高是得癌了嗎?一次澄清癌症的幾大真相
    年底各大單位都開始給員工安排體檢項目,其中體檢報告中有一項「腫瘤標誌物」,很多小夥伴看到腫瘤標誌物的數據偏高,就開始胡思亂想「這多半是得癌症了吧」?大家先別慌,等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什麼是腫瘤標誌物?腫瘤標誌物是指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合成、釋放,或者由集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標誌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主要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多胺、癌基因產物等。腫瘤標誌物檢測是早期發現無症狀微灶腫瘤的途徑之一。腫瘤標誌物偏高是不是代表患癌?
  • 市體檢中心負責人教你解讀體檢報告上那些「嚇人」指標
    溫州網訊 近日,大家的朋友圈被前央視知名主持人李詠患癌去世的消息刷屏了。人們在震驚和惋惜之餘,癌症這個健康「殺手」再一次敲打了大眾的神經,提醒人們應重視癌症早期的篩查。目前,體檢中心的腫瘤標誌物的項目繁多,專家教你讀懂以下常見的腫瘤標誌物。  3  指標持續升高的,應提高警惕  「腫瘤標誌物升高往往早於影像檢查方面的檢測,因為腫瘤重量達到1mg就可以檢測到腫瘤標誌物,而要達到1g後臨床才能通過影像等方法檢測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