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體檢正常,半年後查出癌症晚期!腫瘤標誌物靠譜嗎?

2020-12-24 人民日報

近日,42歲王先生被查出腸癌晚期,更讓王先生懊惱的是,半年前,他的體檢狀況一切正常,尤其是幾個腫瘤標誌物沒有一項異常。

醫生說:「王先生有腸癌家族史,體檢時更應該關注這個毛病,比如加上腸鏡檢查項目。」不幸的是,王先生屬於腫瘤標誌物不敏感的人群,這項檢測沒法反映出體內的腫瘤情況,半年前的體檢報告單看上去很健康,其實已經埋下了隱患。

為什麼體檢正常,還是會得癌症?以後還有必要去檢測腫瘤標誌物嗎?今天就詳細地說一下。

腫瘤標誌物包含哪些?

腫瘤標誌物是指能反映腫瘤存在的化學類物質。

腫瘤標誌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糖類抗原,包括CA125、CA153、CA199、CA724、CA242、CA50、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狀腺球蛋白(TG)、血清鐵蛋白(SF)、β2-微球蛋白(β2-MG)。

此外,針對男性前列腺癌,還有特定的標誌物—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隨著研究的深入,腫瘤標誌物還會越來越多。

為什麼體檢正常,後來卻查出癌症?

其實依靠腫瘤標誌物篩查腫瘤,的確存在漏檢的情況。

一、不是廣譜的。例如甲胎蛋白主要是用於發現肝癌,而且不是所有的肝癌患者AFP都呈陽性。

二、陽性率有限。以癌胚抗原為例,胃癌早期,陽性率僅為5%~10%,而晚期的陽性率也只有53%。這就意味著早期胃癌患者,如果只通過CEA這一個指標,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患者能夠被發現,而對於胃癌晚期患者,依然有一半的患者會漏檢。

有必要去檢測腫瘤標誌物嗎?

答案是肯定的。

一、有利於早期發現

提高腫瘤治療效果的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其中早期發現是首要環節,而這些腫瘤標誌物是「信號兵」,當腫瘤還很微小,患者沒有出現臨床症狀,影像學解析度也達不到的情況下,通過腫瘤標誌物早期發現腫瘤細胞生長、代謝、分泌及細胞碎片信號中的蛛絲馬跡,對於一個具體的患者而言,很可能意味著早期診斷及治療後的痊癒。

因此定期做腫瘤標誌物檢測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對於高危人群而言。

每一個具體的腫瘤都有對應的高危人群,一般而言,包括:腫瘤家族史、不良嗜好(吸菸、長期飲酒)、腫瘤相關病原體感染(HPV、HBV、幽門螺旋桿菌)、中老年(45歲以上)、存在癌前病變。

二、腫瘤標誌物間可以組合檢測,提高檢出率

1個指標相當於一個點,而多個指標則像一張網,適當組合,有助於減少遺漏。

常見組合包括:

肺癌:CEA+CYFRA21-1+SCC+NSE;肺鱗癌通常有SCC和CYFRA21-1升高;肺腺癌通常有CEA和CYFRA21-1升高;小細胞肺癌通常NSE顯著升高。

消化道腫瘤:CEA+CA242+CA199+CA724。

胃癌:CEA+CA199+CA724。

結腸癌:CEA+CA724。

胰腺癌:CEA+CA199+CA125+CA242。

膽管癌:CEA+CA199。

乳腺癌:CEA+CA125+CA153。

宮頸癌:CEA+CA125。

卵巢癌:CEA+CA125+AFP+HCG。

三、腫瘤標誌物搭配常規體檢、影像學檢查及針對性檢查手段,同時結合臨床症狀和體徵

例如:

1、肺癌檢測可以結合低劑量螺旋CT。

2、乳腺癌檢測結合臨床乳腺檢查+影像學檢查(乳腺鉬靶、B超、MRI)。

3、胃癌檢測結合胃鏡+幽門螺旋桿菌檢測。

4、肝癌檢測結合肝臟B超+HBV檢測。

5、結腸癌檢測結合結直腸鏡檢+腹部B超。

6、宮頸癌檢測結合宮頸拭子HPV檢測及TCT檢測(宮頸脫落細胞的液基薄層細胞檢測)。

腫瘤標誌物高就一定是腫瘤前兆嗎?

不一定。

例如肝癌患者,AFP(甲胎蛋白)也會增高。妊娠時,也會顯著升高。吸菸人群,CEA(癌胚抗原)也會高一些。

一些良性疾病,例如胰腺炎、直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胃炎、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糖尿病等各種急慢性炎症狀態,也會有CEA(癌胚抗原)升高。

不過一般增加幅度不大,如果是大幅度升高,就要提高警惕了,尤其要篩查肺癌、消化道腫瘤。

如果短期內通過綜合檢查,依然沒有發現到腫瘤病灶,可以通過定期複查,動態監測腫瘤標誌物的變化,達到早期發現的目的。

用好腫瘤標誌物,重視「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重點監護高危人群,預防為主,腫瘤就不再可怕。

來源:科普中國( ID:Science_China),本文專家:陶寧博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教授

本期編輯:胡洪江、趙雅嬌

相關焦點

  • 半年前體檢結果一切正常,半年後確診癌晚期,只因...
    前一段時間有一則報導估計很多人看過,杭州42歲的王先生,不久前被確診為結腸癌晚期,讓王先生懊惱的是,僅僅半年前,他的體檢狀況一切正常,特別是腫瘤標誌物沒有一項異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年年體檢都正常,卻查出癌症晚期?很多人的檢查都做錯了!
    一個月前她突然出現持續便血的情況,這讓她慌了神,趕緊到家附近的省腫瘤醫院就診。醫生通過腸鏡檢查,發現其乙狀結腸處有一新生物,取活檢後病理結果為結腸腺癌,隨後通過腹部增強CT、核磁共振等進行進一步檢查,發現吳女士已出現肝臟的多發轉移,屬於癌症晚期。這讓吳女士一家人倍受打擊,每年做體檢時癌胚抗原指數都正常,怎麼最後發現癌症時還已是晚期?
  • 為什麼體檢正常,卻突然查出晚期癌症?業內人士曝出內幕
    不久前,42歲王先生被查出腸癌晚期。讓人生氣的是,王先生一直很關注健康,就在半年前,他還做了體檢,身體指標一切正常,尤其他還查了各種腫瘤標誌物,也沒有異常升高。 「腫瘤標誌物正常,為什麼會突然查出癌症?」王先生很是不解。
  • 有人腫瘤多處轉移,標誌物仍顯示正常;體檢發現腫瘤的人群中,只有10...
    讓王先生懊惱的是,僅僅半年前,他的體檢狀況一切正常,特別是幾個腫瘤標誌物沒有一項異常,怎麼只有半年時間,晚期腫瘤就找上門了?王先生的悲劇並不是孤例,在各大醫院的體檢中心以及腫瘤科,那些只看重腫瘤標誌物而忽視相應影像檢查的病人並不少見,當他們確診癌症後,都會忍不住抱怨:為什麼體檢時腫瘤標誌物檢查正常?
  • 「跑跑醫生說」腫瘤標誌物升高是癌症嗎?醫生教你解讀體檢單數值
    現在很多體檢都會檢查腫瘤標誌物 很多老百姓理解就是: 抽個血能查出體內隱藏著的腫瘤 作為醫生,經常遇到有人拿檢驗報告來諮詢 指著一項有個升高箭頭的腫瘤標誌物問 「醫生這個指標高要緊嗎?
  • 年年體檢正常卻被診斷為癌症晚期——這不奇怪,查出癌症很正常!
    一個月前她突然出現持續便血的情況,這讓她慌了神,趕緊來到家附近的省腫瘤醫院就診,結果查出結腸癌,而且已經廣泛轉移到肝等器官,屬於癌症晚期。吳女士非常想不通,年年體檢都是正常,為什麼突然查出癌症晚期?其實道理很簡單。
  • 她年年體檢正常卻被診斷為癌症晚期——這不奇怪,查出癌症很正常
    家住湖北武昌的吳女士,今年50多歲,平時很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每年都會去醫院進行常規體檢,體檢指標都很正常。 一個月前她突然出現持續便血的情況,這讓她慌了神,趕緊來到家附近的省腫瘤醫院就診,結果查出結腸癌,而且已經廣泛轉移到肝等器官,屬於癌症晚期。
  • 從「感冒」到肺癌晚期,只用了11天!年年體檢,為何一查出癌就是晚期?
    今年2月,在連續咳了半個月後,女兒勸李阿姨去做一個肺部CT,然而檢查結果令人大吃一驚,李阿姨被確診為肺癌,且是晚期。 母女倆都不明白,年年體檢,怎麼一查出癌就是晚期了。 類似的突如其來,你一定也有所感受。上個月還聚在一起吃飯的朋友,下個月可能就再也見不到了。
  • 蘇州| 男子半年前體檢沒問題 半年後卻查出癌症晚期
    導讀:蘇州市民李先生最近碰到了這樣一個疑惑,半年前,他去醫院體檢拍了X片顯示沒問題,半年後,他竟被確診了肺癌晚期。隨著市民對健康的日漸關注,不少人每隔一兩年就會給自己或家人安排一次體檢,體檢機構也紛紛推出各式各樣的體檢套餐。
  • 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你離癌症還有多遠?
    肺癌、胃癌、腸癌……偶爾總能聽到身邊誰誰患癌的消息……  關注健康的人都把「防癌」都提上了日程!防癌,除了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外,「體檢」似乎也顯得格外重要。癌症早發現,和晚發現,也許結局完全不同。  而體檢中,「腫瘤標誌物篩查」成了不少人追捧的檢測項目。但是,如果真的查出了「腫瘤標誌物」升高,就一定是癌症嗎?
  • 3個月前剛做完體檢,如今卻查出癌症?難道體檢沒用?醫生實錘
    張叔今年62歲,年輕時在食品廠上班,公司每年都會組織員工體檢,除了血壓偏高和輕度脂肪肝外,他的身體沒有其他異常。退休後張叔依舊會每年體檢一次,3個月前他剛剛做了全身體檢,沒有大問題。意想不到的是,在一次咳血後,他居然被查出來肺癌晚期。這一消息尤為晴天霹靂,讓人難以接受。
  • 溫州去年3萬人體檢1423人查出腫瘤標誌物異常 異常≠患癌
    溫州網訊 體檢檢出腫瘤標誌物異常是否代表患癌?腫瘤標誌物正常是不是就不會患癌?本周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昨天,溫醫大附二院公布去年體檢數據,去年3萬餘人接受體檢,其中1423人腫瘤標誌物異常,最終102人複查後確診患癌。對此,該院腫瘤專家進行了解讀。
  • 42歲男子查出腸癌晚期:半年前體檢沒問題!他的錯...
    本文原標題:《42歲男子查出腸癌晚期:半年前體檢沒問題!他的錯很多人都犯》來源:綜合自廣州日報、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健康時報(jksb2013)等「我才40多歲,怎麼就得了腸癌,還是晚期了?」
  • 腫瘤標誌物升高≠癌症
    近年來癌症患者人數居高不下,人們談癌色變,防癌意識也逐漸增強。在各種體檢套餐中,大家越來越多接觸到「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抗原」等腫瘤標誌物檢查的項目名稱,許多人依靠腫瘤標誌物檢查的結果,來判斷自己患癌的風險。不少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煩惱,手拿體檢報告,當發現有腫瘤標誌物的指標高出了參考值,就異常慌張,主觀地認為自己得了腫瘤。
  • 體檢查出腫瘤標誌物高=癌症?先別慌!
    關印製圖 相信大家對腫瘤標誌物這個名詞並不陌生,日常的健康體檢通常都有腫瘤標誌物這一項。腫瘤標誌物從何而來?它的升高與腫瘤究竟有什麼關係?我們來讀懂體檢報告上的這項數據。 有關癌胚抗原的三個問題 首先,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目前健康體檢中常用的幾種腫瘤標誌物。 1965年研究者在結腸癌及人胚胎組織中發現了一種糖蛋白,取「癌」和「胚」二字,命名為癌胚抗原(CEA)。
  • 利用體檢查出早期癌症|胰腺癌|卵巢癌|腫瘤_網易財經
    除了各類慢性、急性疾病,癌症也是體檢的重點項目。我國每年大約有250萬名新增癌症病人,其中大多數人查出時,已進入癌症中晚期。早期發現癌症並及時治療,是現代人擁有健康的生活質量的必要條件。
  • 體檢查不出腫瘤?常規體檢查腫瘤標誌物不敏感
    每到年底,很多單位或公司常會組織員工做體檢。然而,海口市民李先生卻十分疑惑,為何他年年做體檢,卻檢查不出消化道腫瘤?  對此,海南省腫瘤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宋健表示,因為消化道腫瘤標誌物不太敏感,因此做常規體檢時可能檢查不到,而放過腫瘤「元兇」,建議40歲以上的人應該做一下胃腸鏡檢查,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 為什麼體檢結果正常,卻突然查出癌症?多數人的體檢都做錯了(實用貼)
    我們用對身體和健康的重視意識帶來的這個龐大的市場,換來的卻是不等價服務,這總是讓人意難平。  而千分之三的癌症檢出率,是體檢機構們造假的原始衝動,而社會上「體檢結果顯示正常,卻又很快被確診癌症」的案例又層出不窮,讓人們再一次心生疑惑,即便是所謂的正規體檢,到底有沒有必要?  體檢當然還是很有必要的,所謂的」千分之三「的檢出率是很低,但也不是不可能。
  • 腫瘤標誌物升高未必就是癌!10種常見腫瘤標誌物,幫你一一分析
    上周單位體檢,小青發現自己癌胚抗原結果呈陽性。看著那刺眼的「癌」字,小青很擔心自己是得了癌症,於是去諮詢醫生。 醫生解釋說,癌胚抗原屬於腫瘤標誌物類的檢查項目,呈陽性不代表一定患癌,建議小青做其他相關影像學檢查後再看結果。 小青很疑惑:腫瘤標誌物是什麼?
  • 腫瘤標誌物有什麼作用 腫瘤標誌物正常能排除癌症嗎
    腫瘤標誌物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檢查項目,很多人對於這個檢查項目還不是很了解,也並不清楚腫瘤標誌物這個檢查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對相關方面有所了解是很必要。那腫瘤標誌物有什麼作用?腫瘤標誌物正常能排除癌症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腫瘤標誌物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