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帥 實習生 趙冬浣
8月13日,大河報客戶端以《新校建成,借址上課8年的南陽路一小還要「流浪」?》為題,報導了借址上課8年的鄭州市金水區南陽路第一小學,在新校區建成後,被金水區教育局「佔用」,變成了金水區外國語小學,致使南陽路第一小學的學生想要返回新校區就近上學,仍是借址上課,家長們擔心孩子仍「寄人籬下」會繼續被區別對待。
該報導刊發後,迅速引起了眾多網友和市民的關注,短短幾小時,網友評論就有上千條之多。8月14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繼續進行追蹤。
回顧:教體局忙創文,家長質疑孩子重要,還是創文重要
在8月13日下午的採訪中,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曾就此事諮詢鄭州市教育局。據該局相關科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現在的屬地管理原則,義務教育階段的具體工作是由各區教育部門負責,新校審批也是由區裡負責,他們除了業務指導外,更多的工作是由區政府協調,並建議記者諮詢金水區教體局。
對此,13日下午4時,記者在致電金水區教體局,被該局值班工作人員推到該局宣外科後。據該局宣外科一女工作人員稱,她知道此事,目前他們相關科室工作人員還在與家長溝通,但她不清楚具體情況。當記者表示,能否找一個相關工作人員了解情況時,該女工作人員說,他們領導不在,他們這段時間一直在忙創文工作,她需要先給領導匯報一下,再給記者回復。
可直到13日下午5時30分,記者即將截稿前,始終沒有接到回復。記者便再次撥打金水區教體局宣外科電話,但多次撥打無人接聽。
反映情況的家長們說:「是孩子重要,還是創文工作重要,難道孩子能否安穩上學,完成義務教育,跟教體局的創文工作就沒有關係嗎?」
再訪:門衛先稱都去開會,又稱領導都去培訓
8月14日上午,為繼續追蹤此事進展,記者再次撥打了金水區教體局宣外科電話,可仍舊是多次撥打無人接聽。
為此,上午10時50分許,記者趕到位於鄭州市文化路與黃河路交叉口東南角附近的金水區教體局。在記者向該局門衛人員詢問外宣科辦公室在幾樓時,門衛室內一工作人員立即說,他們都去開會了。可當記者質疑外宣科的工作人員都去開會時,這名工作人員又立即改口說,有個值班的,他要先打個電話,才能讓記者上樓。
之後,這名工作人員用門衛室的固話連續打了幾個電話,均無人接聽。見此,記者便隨口問了一句,「現在是上班期間,難道幾個辦公室都沒有人辦公嗎?」可這句話剛說出口,這名工作人員就立即變了臉色,一臉憤怒地說:「你咋知道沒人上班....」為了避免發生爭執,記者解釋了一句,隨便問問,為什麼要發火,便沒有再接話。
隨後,這名工作人員又打了兩個電話,才終於有人接聽。當這名工作人員將記者的來由轉述給電話另一方後,便對記者說,領導都去培訓了。
進展:教體局已成立專班,正在徵求家長意見
由於上午再訪受阻,沒能見到金水區教體局相關工作人員,也未能了解到情況進展。
8月14日下午,記者將上午採訪受阻,以及想要採訪的問題,先後反映給了鄭州市教育局黨風行風建設工作辦公室,以及金水區相關部門。
下午3時20分許,記者通過金水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回覆了解到。目前,金水區教體局已經成立工作專班,正在向家長徵求意見和需求。至於以後還有沒有南陽路第一小學,還要根據全區的規劃和發展情況來決定。
同時,該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領導也非常重視此事,會督促進展。另外,金水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也向他們保證,絕對不會讓孩子們受到區別對待,會一視同仁讓孩子們順利完成義務教育。
此外,該相關工作人還向記者解釋,南陽路第一小學借址在金橋小學上課時,由於是兩個學校是在一個校區上課,學生較多,所以學校在大課間採用了分流活動,因此可能讓家長誤以為孩子被區別對待。
對於此事的下一步進展,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將會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