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全國上下都加入到阻擊新型肺炎的行動中來。為了發揮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在阻擊疫情中的作用;探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倫理規制;向社會公眾傳遞信心,向患者傳遞關心,向醫務人員傳遞愛心,《中國醫學倫理學》編輯部策劃了「萬眾一心戰疫情,人文關懷在踐行」的主題徵文系列活動。
1月26日,主編王明旭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空軍軍醫大學、海軍軍醫大學、陸軍軍醫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社科院、解放軍總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等高校及研究機構的40餘名人文社會科學學者約稿。
1月28日,《中國醫學倫理學》通過微信平臺啟動了「公共衛生倫理視域下的阻擊新型肺炎倫理規制研究」主題徵文,得到了積極的響應和高度好評。原天津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張金鐘教授認為「徵文反映了雜誌的責任與擔當」;中華醫學會醫學倫理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馬強教授祝願:「將學者團結在雜誌周圍,百家爭鳴就是國家的財富」。山西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段志光教授著手準備兩篇論文,題目分別為「健康可及能力:國家健康人文的水平與公平——基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思考」「健康自護能力:個體健康人文的視域定向——基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思考」;解放軍總醫院醫學人文教研室主任趙美娟教授約稿7篇,其中同濟大學於明峰教授的《從新型冠狀病毒談醫患命運共同體的倫理基礎》將於近日完稿;國家人口與健康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臺臨床醫學科學數據中心常務副主任、北京協和醫學院關健教授計劃從大數據對疫情防控和醫患關係的角度分別撰稿1篇。
1月30日,《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聯合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南方醫科大學健康管理團隊聯合發布「公眾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相關知識與行為調查問卷」,目前收到1萬多份問卷。
2月5日,《中國醫學倫理學》決定自2020年3期起,開設「抗擊疫情」專欄或設1期專刊。相關微信平臺將推出「抗疫日記」欄目,刊載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的感人事跡,反映平凡人抗疫防控的點點滴滴,希望從彼此的故事中,收穫繼續戰「疫」的勇氣與力量,相互鼓勵,齊心聚力,共克時艱。
2月6日,《中國醫學倫理學》組織的「公共衛生倫理視域下的阻擊新型肺炎倫理規制研究」主題徵文活動在《陝西日報》每日要聞報導。
團結就是勝利,《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全體工作者將與全國各界聯合起來,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為儘快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