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消息,據「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微信公眾號,音集協已經就快手的侵權行為正式向國家版權局投訴。同時,音集協訴快手侵犯《鴻雁》等5首歌曲的錄音製作者權於2020年10月12日在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立案。音集協要求快手停止侵權並賠償人民幣共計13萬元,此案將於2020年11月9日開庭審理。
音集協稱,第三方檢測機構上海音樂版權服務平臺對部分作品(63688首)在快手APP上進行的版權監測顯示:
截至2020年11月6日,快手涉嫌侵權使用上述作品作為背景音樂的視頻數量高達8265萬個,總播放量達到2.98億次以上。如許嵩演唱的《有何不可》有約90萬個視頻涉嫌侵權使用,王豆豆演唱的《小甜心》有約450萬個視頻涉嫌侵權使用,徐環、洛天依演唱的《1234567》有約131萬個視頻涉嫌侵權使用。
2020年11月7日下午,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以下簡稱「音集協」)在京召開「短視頻平臺音樂版權維權情況發布會」。音集協就目前短視頻平臺使用音樂錄音製品情況和權利人維權情況做了介紹,10家權利人代表介紹了所持版權作品被短視頻平臺侵權的情況,大家共同提出希望短視頻平臺尊重權利人的合法權利,與權利人攜手合作共建短視頻平臺合法使用音樂錄音製品的行業經營環境。
短視頻作為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新風口,近幾年來保持著驚人的高速增長態勢。據《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短視頻用戶規模達到8.81億,佔網民整體的87%,短視頻平臺每日新增短視頻數量可高達千萬條以上,其中背景音樂的使用佔據了很大的份額。
在短視頻平臺和平臺主播們享受著新興經濟模式帶來的巨大市場紅利的同時,音樂著作權人的權利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大量未經權利人授權的作品被濫用,網絡音樂盜版侵權之風在短視頻上捲土重來。
近年來,不斷有會員向音集協反映短視頻平臺侵權使用音樂錄音製品的情況, 希望協會嚴厲打擊侵權行為,依法維護權利人權利。
據音集協副理事長周亞平介紹,截至目前為止已有100多家會員陸續與音集協籤署協議,向音集協授權複製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短視頻APP使用的音樂類錄音製品相關權利。為不負會員重託,音集協一方面向國家版權局匯報情況,請國家版權局給與指導和支持;另一方面迅速採取行動,結合國家版權局開展的「劍網行動」,建立短視頻平臺領域的著作權許可秩序。
音集協通過組建專門團隊進行了大量調查取證,並與各大短視頻平臺溝通交涉音樂版權問題。據音集協副總幹事國琨介紹,目前抖音、彩視等短視頻平臺積極反饋解決問題,已與音集協達成版權合作方案,為短視頻行業做出了表率。但也有以快手為代表的部分平臺逃避法律責任,至今尚存在數量驚人的侵權行為。
受音集協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上海音樂版權服務平臺對部分作品(63688首)在快手APP上進行的版權監測顯示:截至2020年11月6日,快手涉嫌侵權使用上述作品作為背景音樂的視頻數量高達8265萬個,總播放量達到2.98億次以上。如許嵩演唱的《有何不可》有約90萬個視頻涉嫌侵權使用,王豆豆演唱的《小甜心》有約450萬個視頻涉嫌侵權使用,徐環、洛天依演唱的《1234567》有約131萬個視頻涉嫌侵權使用。由於監測時間尚短、投入成本所限,以上監測數據只是冰山一角。隨著投入監測作品數量增加、監測手段升級和時間推移,數量還將幾何增長。
針對上述侵權行為,自2019年9月開始音集協就與快手反覆溝通要求停止侵權、對權利人進行賠償及建立版權合作,但快手反饋遲緩、拖延,不願積極解決版權問題。
周亞平提出:「快手這種做法既違反了著作權法,也是行業道德的缺失。對於這樣一家尋求上市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其主營業務卻存在這樣嚴重的一個法律風險,我們不知道它如何取得資本市場的信任,如何面對證券監管部門的管理。」
據悉,音集協已經就快手的侵權行為正式向國家版權局投訴。同時,音集協訴快手侵犯《鴻雁》等5首歌曲的錄音製作者權於2020年10月12日在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立案。音集協要求快手停止侵權並賠償人民幣共計13萬元,此案將於2020年11月9日開庭審理。
發布會上,律師代表周家奇就短視頻平臺涉及到的法律問題進行了解讀,認為短視頻平臺存在「音樂—視頻—流量—收益」鏈條。平臺使用音樂的方式複雜多樣,並呈碎片化,音樂來源也有平臺提供或用戶上傳等不同方式,涉及到音樂作品的複製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權利。在維權工作中還存在取證難、統計難、主張難、商業性強、缺乏付酬標準等問題。權利人需要團結起來,形成合力積極應對。
來源: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