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當年一起創業的攜程「四君子」團隊在10月29日舉行的攜程集團(下稱「攜程」)20周年慶典暨全球合作夥伴峰會上再聚首,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宣布攜程的英文名稱由「Ctrip」改為「Trip.com Group Limited.」,同時公布攜程未來的「G2戰略」。
「『Trip』代表『程』,『com』代表『Companion夥伴』也就是『攜』手。」梁建章在現場解釋,攜程新英文名稱也特別強調了「Group」的概念。攜程自1999年成立,經過20年發展,已逐步由一個攜程品牌,發展為多品牌矩陣集團。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了解到,攜程此番更改語英文名稱與其未來戰略有關,其今後將力拓國際市場,而「Trip」會比「Ctrip」更容易被國際市場用戶所理解。攜程系的「攜程」和「去哪兒」各自佔據部分市場。「Trip.com」作為服務全球用戶的自有OTA品牌快速增長。「天巡」通過直接預訂功能在多個市場實現了協同效應。同時,攜程在今年8月30日成為印度OTA公司「MakeMyTrip」的最大股東。
談及未來發展,梁建章透露:「攜程下一程戰略叫做G2的戰略,第一個是全球化,第二個是高品質,我們要在三年內成為亞洲最大的國際旅遊企業,五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旅遊公司。我們的優勢就是規模效應、移動、多產品、平臺化,戰略重點是高品質和全球化。高品質和全球化要同時進行,我們把高品質做好了,才可以輻射到全球去。我們要培育、吸引更多全球化人才,這是今後幾年攜程最重要的戰略重點。」
攜程CEO孫潔表示,希望4~5年以後,攜程有40%~50%的業務是國際化業務。「天巡在我們接手以後,直接預訂量是三位數的成長。同時我們的國際酒店業務也是以兩倍於國際市場的增長。去年我們的合作夥伴有5萬,成長25%,成交達到了2000億,未來攜程國際化會進一步加強。」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近幾年,攜程經歷了價格戰和一系列併購後,已經將去哪兒、藝龍等收編,同時通過合作與同程等同業也保持緊密關聯,可謂是「OTA大家長」。規模的壯大有時候也是一把「雙刃劍」,在業績一路提升的同時,攜程也遭遇了高價、高佣金、捆綁銷售保險等質疑和糾紛。面對一系列的糾紛,攜程也做過調整。
業界指出,中國的在線旅遊行業發展了20年左右,期間湧現出過一批新興企業,而攜程如今已成為龍頭企業,這種格局下,攜程有底氣運用高佣金模式,但隨著網際網路市場迅速地發展,更多細分企業出現,在局部進行競爭,也給了攜程一定的競爭壓力。因此在發展的同時,攜程也應更關注產品與價格平衡等,以持續吸引客源。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繫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