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中文網*宜校丨複雜形勢下的留學趨勢與對策

2021-02-13 宜校

 

宜校將肖經棟先生在線上講座分享的內容整理成了文字版本:

 

這段時間我經常被朋友問到,目前留學情況太複雜了,國際考試沒辦法考,國際航班也很少,孩子還要不要出國留學?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為什麼要送孩子出國留學。

 

出國留學在現在這個情況下,到底有沒有發生一些變化呢?宜校做過系統的統計,尤其是美本TOP30的學校和英國的G5學校,細緻的數據調研之後,我們發現今年2019-2020海外大學錄取大陸學生的數量並沒有特別大的變化,個別學校錄取人數反而上升了。而且今年的疫情是一個突發事件,出國留學的價值並不會因為疫情的存在而改變。

今年宜校訪談了近800名學生,我們會問每一個學生,你們為什麼要出國留學,是出於什麼樣的因素?特別是很優秀的學生,他們其實有很多的選擇。比如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的學生,他們國際部的學生的中考分數其實是超過本部的中考錄取線的,類似這種情況的還有深圳中學的學生,他的學生先考入普通高中部,再根據自願的原則可以學習國際課程。如果他們繼續留在普通高中的體系內,也是可以獲得一個比較好的升學結果。

 

所以說,他們的選擇其實是很多樣化的,但是他們選擇了出國。當我們問到原因時,他們是這樣回答的:高中畢業的時候才18歲,可是我根本還沒想明白我未來要做什麼。可是面臨高考,面臨大學生活,我不得不馬上作出專業的選擇,但是去美國留學我不用這麼快就作出決定,都可以嘗試一下。第二是有的學生並不是很喜歡現有的普通高中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他們希望能夠嘗試不一樣的教育理念。優秀的出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的原因大概就是以上兩點。

 

這次的疫情,並沒有改變以上兩點因素,只是國際考試的取消、航班的減少包括籤證難度的加大等,加大了一些留學過程中的阻礙。但這些沒有從根本上動搖留學的價值。最近教育部發布的文件也提出,國家還是支持大家去海外留學的,而美國、英國等國家,也依然很歡迎中國學生去學習的。

 

也有很多朋友問到我,今年出國人數會不會下降?宜校統計分析過,今年即便沒有這次疫情,出國人數依然會下降。

 

宜校對2019年的留學數據做了非常詳細的統計,發現2019年全國本科出國留學總人數為77,907人,這個數據是通過把全國國際學校/國際部的畢業生人數加起來計算出來的。由於國家規定國內高校需要發布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其中會提到了本校有多少畢業生出國繼續深造了,去哪個國家了,這個數據是比較公開透明的。宜校就把全國2000多所大學所公布的留學人數加起來,發現2019年大學畢業生出國人數為12.4萬人。還會有部分低齡留學人員,低齡留學包括出國讀小學、初中、高中。宜校測算出2019年新增低齡留學總人數大概為1.3萬人,那麼低齡留學加上本科留學加上大學畢業生出國留學的全國總人數,2019年新增約20萬人。

 

宜校之前分析的2020年留學人數會下降,原因有很多。2009年-2019年,這11年期間留學人數一直在增長,甚至有兩位數比例增長(即超過10%),特別是2019年幾乎到達了頂峰,後面會持續下降,直至穩定。我們可以對比日本留學的情況,日本學生出國留學最高峰時,一年有8萬人,而現在穩定為5-6萬人。

 

加上現在國內普通高中的中考錄取率在提升,比如江蘇省普通高中錄取率之前約50%,現在要提升到65%,這樣也會大大減少想出國留學的基數。各個方面的因素都會影響出國留學人數的下滑,特別是2021年,人數下滑的現象會更加明顯。

 

因為宜校在2018年年底實地調研國際學校時,所拜訪的全國19個省市區50多所國際學校/國際部,超過80%的學校當年沒有招滿學生,有的學校連一半都沒有達到。這屆學生是2021年畢業,所以我們估計明年出國留學人數會進入低谷。當然可能也存在一些機遇,機遇和挑戰往往是同時存在。

 

剛剛我們講到海外名校今年的錄取學生的數量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就拿大家最為關注的藤校舉例,我們發現2020年的一些藤校錄取人數甚至有所增長,比如哈耶普每年的錄取人數都很穩定,每年錄取人數為10人左右。而今年牛津、劍橋的錄取人數有很大的突破,對比往年數據,2019年牛劍的錄取人數增長了約40%。

調研過程中宜校發現,越來越多的優秀學生開始英美雙申,這些學生本身學業基礎就很不錯,他們申請牛劍和G5的時候,達到英國學術要求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英美雙申對學生的要求很高,英國學校的部分專業入學時還需要單獨的筆試和面試,這樣也會給學生帶來相應的壓力和負擔。

 

我們再來看一下各個省市區藤校的錄取數量。很有意思的一點是頂尖大學的錄取率跟省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教育發展水平密切相關,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蘇等省市。藤校的錄取相對來說固定化,固定在某些區域、某些學校。藤校在設立錄取標準上是綜合考量的,不僅要看學生的標化成績,還要看學生是否有自己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留學資源比較豐富或者留學傳統久遠的區域是很有優勢的。

 

所以選擇一所合適的國際學校讀書,等於留學成功了一半。疫情發生後,選擇國際學校的重要性尤為突出。

 

而英國方面,牛津和劍橋的錄取規律和美國藤校的差異性很大。從今年的錄取結果來看,牛津、劍橋錄取學生的分布會比較散,不像藤校那麼集中。當然也有個別情況,今年深國交拿到了30份牛劍offer,佔比達到了全國10%,這是非常厲害和難得的。總體而言,牛劍除了中國發達城市,也會錄取一些中西部地區的學生,還有一些新興國際學校的學生。

 

湖北宜昌今年就拿到了4份牛劍offer,像宜昌龍盤湖國際學校拿到了3份劍橋預錄offer,像這樣的學校還有很多。這說明牛劍會經常錄取一些我們平時沒有太多關注的學校學生,因為他們更看重學術成績,只要學生的學業成績夠優秀,他們就有拿到英國名校offer的機會。加上現在英美雙申的學生越來越多,英國申請的競爭也會逐漸加大。

 

今年美國大學錄取門檻很明顯在下降,可以從兩個緯度來看。第一是今年很多「分控」學校(以往很重視學生GPA成績、語言成績的學校),往年錄取學生的託福成績都是110分以上,低於這個分數就不考慮了。但是在今年的學生訪談中,宜校發現,有些託福分數低於100分的學生被這樣的「分控」大學錄取了,這在往年基本是不可能出現的。

 

第二點,今年美國大學候補的學生人數明顯增加,轉正的學生人數也相應增多。這意味著之前錄取的學生取消入讀的人數也增多了,這也導致海外名校的錄取門檻在下降。

 

剛剛說到美國的申請人數在減少,門檻在降低。反之,英國申請的難度可能會加大。原先有很多優秀的學生只關注美國,只想去美國留學。如今隨著美國的不可測因素增加,改變方向去英國的學生人數增加,競爭程度也會隨之加劇。

 

說了這麼多,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

 

首先對待出國留學這件事,我們應該理性看待,不管是在國內參加高考還是出國留學,都是教育的路徑之一,每個路徑都有自己的優勢。各有各的特長,適合不同的學生。某一門學科偏科非常嚴重的學生或者心智很成熟的學生,更適合去留學。這又說到了教育本源,教育本源是給孩子提供合適的環境和對應的教育方式,英美兩個國家也不太一樣。

 

在現狀下,選擇一所合適的國際學校的重要性也擺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為什麼?

 

由於疫情,現在很多考試如託福、SAT等考試都無法進行,需要學校提供相應的成績。這個時候問題來了,如果這所高中在大學中有很好的口碑,這所高中的畢業生很優秀,成績很好,會利於海外高校對他們的印象,會更信任這所學校開具的成績單,青睞這所高中的學生。這所高中新一年的申請成績很有可能會超過前一年。而這種現象對於初出茅廬的新國際學校或者關注度不高的國際學校就不是很有利了,對這樣的學校來說是一個考驗。

 

由於時間有限,我今天大致分享這些,其實這個話題延伸討論的內容有很多,我今天主要選了一些重要的部分跟大家分享,謝謝大家的支持。

 

 

以上為宜校創始人肖經棟在FT中文網線上講座中演講內容的文字版本,還有近40分鐘的提問環節。如「美國可能會對中國留學生不太友好,還出國嗎?」「有沒有其他留學國家選擇呢?「如何看待海外大學排名,對擇校有幫助嗎?」等互動問題,歡迎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視頻回放。

相關焦點

  • FT中文網總裁張延首談「易主」
    以下是全媒派對FT中文網總裁張延的獨家專訪:全媒派:FT被日經收購後,外界擔心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維護FT編輯決策的獨立性。對於中文網來說,在報導中日關係問題時則更加敏感。FT中文網如何看待這類擔憂?FT編輯準則:http://aboutus.ft.com/corporate-responsibility/ft-editorial-code/#axzz3giOM6A2x編輯獨立性是FT成功的基石,並且經由我們的企業價值觀和文化得以加強
  • 央視CGTN專訪新東方:複雜的國際形勢下,留學趨勢會有哪些變化?
    2月至今,在全球範圍內肆虐的新冠疫情讓想要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倍感壓力。多國高校「網上開學」,美國「揚言」收緊對中國學生的籤證,國內發布了澳洲留學「預警」,讓國際形勢變得更加複雜。海外學習之路如何走?而具有800多年悠久歷史的劍橋大學,卻決定下一學年關閉自己的校園,改為在線授課。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國學生能否適應這樣的教學方式?對申請又會有哪些影響?孫濤老師在訪問中表示,劍橋大學作為世界級的頂尖名校,依然是中國學生的心之所向。
  • 如何認識疫情下的留學形勢
    出國留學工作是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理性判斷當前國際形勢?如何認識疫情背景下出國留學的總體形勢?如何應對西方發達國家留學政策的突變?就上述相關問題,本刊記者採訪了近年來在留學工作研究方面屢有成果問世的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您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形勢發生了哪些變化?如何理解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淺談西方紙媒中文網的編輯策略——以FT(金融時報)中文網為例
    摘 要:近年來,西方媒體紛紛入駐中國,有好幾家媒體都成立了中文網,其中做的最為成功的可謂是FT(金融時報)中文網,FT中文網以獨有的編輯策略,成為較具影響力的媒體平臺,它關注全球政經事件,以知識角度切入,用國際媒體的優質內容吸引讀者,並培育了自己的優秀原創隊伍,它的編輯經驗,對於西方紙媒建立中文網是一個有益的探索。
  • FT中文網今日起改版
    網易科技訊 10月12日消息,FT中文網(http://www.FTChinese.com)今天發布公告進行改版,這是其成立以來的第三次改版。FT中文網是英國《金融時報》集團旗下唯一的中文商業財經網站。
  • FT中文網:新媒體不會搶紙媒飯碗
    時下,媒體巨頭都已開始全方位布局手機、平板電腦等新終端,以應對媒體生態的變化。其中iPad是必爭之地。新聞集團為iPad打造《Daily》,維珍集團則以《Project》對其發起挑戰。而早前,《Wired》、《Times》等大刊的iPad應用程式也已為中國媒體的iPad業務提供了多樣化的範本。
  • FT中文網|中國發展:十字路口的選擇
    原創|FT中文網2017.2.13
  • 獨家解析|美英澳加-新環境下的留學趨勢,留學生究竟何去何從?
    對於所有人而言,今年都是非常特殊的一年,而對於留學生或者準備留學的同學和家長而言,今年更是異常艱難而又變化不斷的一年!美國留學、英國留學、澳洲留學等等過去熱門的留學國家,如今的局勢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 宜校2019年度出國留學加拿大方向最強中學榜發布!成外名列前茅!
    想出國留學讀本科,還在糾結選擇讀哪所高中?成外中加高中了解一下。近日,宜校2019年度出國留學加拿大方向最強中學榜發布!成都外國語學校名列前茅!今年是宜校連續第四年發布全國性中學榜單,第二年發布國家方向榜!
  • 英國《金融時報》任命王豐為FT中文網總編輯
    王豐網易科技訊 2月25日消息,英國《金融時報》於今日宣布,任命王豐為FT中文網總編輯,並將於四月正式上任。麥安琪(Angela Mackay)表示:「我很高興歡迎王豐加入FT中文網。他在藉助電子平臺拓展新聞採編內容方面富有很好的經驗,這將成為我們繼續發展FT中文網業務以及擴大讀者基礎的重要資源。」加入英國《金融時報》之前,王豐擔任《南華早報》網站主編,此前還曾擔任路透社中文新聞部主編,以及路透中文網主編。
  • 資源分享:如何充分利用FT中文網學英文、練翻譯?
    原本打算給自己複雜的心路歷程寫篇記錄,但想想,有時間傷春悲秋,還不如幹點正經事呢。既然如此,給大家安利一個學英文、練翻譯的必備利器,FT中文網。【1】FT介紹Financial Times,《金融時報》,創刊時間相當吉利,1888年,距今已有128年歷史。
  • 留學幫幫團:從世界最佳大學排行預測留學趨勢(全文)
    對於留學專家來講,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偶然變化,在排名的背後隱含的是出國留學形勢的變化和對廣大留學生提出的要求。從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新一輪的科技發展可能正處於醞釀期。這就像是一個循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結合當前的全球經濟形勢我們可以發現,2008年的金融危機從來沒有完全褪去,經過了09、10年的緩衝期,今年的全球經濟又開始出現下滑趨勢。因此家長們在為孩子選擇留學專業的時候應該慎重行事,切忌隨大流,不要哪個領域熱門就腦子一熱往裡鑽,對於申請中介的看法也要有一定的辨識能力。
  • FT中文網財經版主編徐瑾:中國需要更加公平的輿論場 上海論壇
    FT中文網財經版塊主編、首席財經評論員徐瑾在圓桌會議上發言,她認為公正是媒體基本的素養,要打造一個更為公平的輿論場和觀點平臺。本文以速記為原本整理,與鳳凰國際智庫讀者分享。FT中文網財經版塊主編、首席財經評論員徐瑾謝謝主持人,非常感謝主辦方邀請我做這樣的分享。
  • (原創)李佳佳的這篇文章,把FT中文網給坑苦了
    由此,新浪微博認證為前《佳訪》製片人、主持人,此外還是FT中文網的撰稿人@李佳佳Audrey 發表了一篇名為《La La Land:全民自戀時代的愛情註腳》的影評,卻被曝出抄襲英國《衛報》對La La Land的影評文章,鬧了一個更大的笑話。
  • Twitter攜手FT中文網發布《2019 Twitter 中國品牌出海影響力報告》
    Twitter攜手FT中文網發布《2019 Twitter 中國品牌出海影響力報告》 2019 年 5 月 23 日,中國,北京——今日,
  • 今天,掌管萬億級資金大佬拋出一個觀點,語驚四座:複雜形勢下,可能...
    11月19日,在「2020銀行與保險資產管理峰會」上,數十位政策制定參與者、行業領軍者、專家學者聚到一起,就資管業在當前複雜的全球經濟形勢下,如何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關鍵問題進行深層次、多維度的分析與解讀。「全球利率呈現下行趨勢」成為與會大佬們的共識。
  •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環境經濟形勢分析與對策研究
    需要全面認真剖析疫情期和復工期的生態環境問題新形勢,提出疫情防控期重點做好涉疫廢物的環境風險防控、疫情防控與復工疊加期加強生態環境監管與服務、疫情後建設重大疫情環境風險管控體系的環保對策。1新冠疫情下的經濟社會形勢分析1.1 總體影響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短期衝擊幅度較大。
  • [FT中文網]何帆:假如浩劫來臨,我該如何聯繫你?
    他去了紐約曼哈頓下城的AT&T總部。按道理講,AT&T應該對保羅·巴蘭的思路最感興趣,畢竟,若是戰爭爆發,AT&T肯定是敵人首先攻擊的地方。但保羅·巴蘭講到一半,AT&T的一位高管打斷了他。他困惑而輕蔑地問保羅.巴蘭:「孩子,你知道我們這裡是打電話的嗎?」他沒有說出口的話是,如果接受保羅·巴蘭的方案,美國軍方就不會每年再給AT&T20億美元的訂單了。
  • 新高考形勢下英語教學迎挑戰 英語聽說教學研討會議對策
    【環球網綜合報導】7月14至7月15日,由北京師大明德文化發展中心主辦、山東曲阜行知學校、曲阜孔子中學、曲阜實驗中學協辦的「新高考形勢下中小學英語外教雙師課堂與英語聽說教學研討會」在山東曲阜孔子中學召開。會議就新的高考改革、新課標的出臺和教育信息化深入推進形勢下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及學校如何利用優質教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改革開展研討。
  • 疫情政情下的出國留學趨勢分析
    但今年由於受到疫情和嚴苛籤證條件的雙重影響,美國留學情況並不樂觀,政策風險不容忽視。由於現任川普政府出臺了一些不利於國際學生的政策,出國去美國的人數會略微下降,出現了多國混申的情況會增多,就是說以前只申請去美國讀書的,最近會加申請1-2個國家,多一份保障,多一份選擇。如果下一任美國政府的政策有所改善,那麼很快就會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