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華」章 | 華僑大學外國政府官員中文學習班十五年

2021-02-25 華僑大學

他們是華僑大學一批特殊的學生和校友,每年說著陌生的語言,以好奇又嚮往的心態來到中國,又以流利的中文向老師和同學道別;他們總是面帶微笑,熱情爽朗,盡最大努力去克服困難,學習漢語、了解中華文化;回國後,他們成為所在國與中國友好交往的橋梁,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他們,就是華僑大學外國政府官員中文學習班學員。自2005年創立15年來,官員班已為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寮國、安哥拉、蘇利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等12國政府培養高級漢語人才1000多名,成為中國與各國,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與合作、民心相通的重要橋梁,也成為華僑大學在海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華文教育知名品牌和僑務公共外交品牌。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6月21日,20多名外國政府官員代表在「雲端」合唱中文歌曲《朋友》,表達彼此的依依不捨和深厚友誼。

當天,來自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寮國、柬埔寨、沙特、阿曼等7個國家的109名政府官員,完成為期一年的學習,從華僑大學「雲」結業。這已經是從華僑大學走出去的第十五批外國政府官員。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國際地位提升,中國與東協國家的各領域合作不斷深入,精通中文、熟知中華文化的跨文化高級人才,逐步成為華人社會和世界許多國家的共同需求。

2005年,受泰國國防部委託,在中國政府相關部門支持下,華僑大學啟動「泰國國防部軍官中文學習班」項目,開始為泰國國防部高級軍官培訓中文,17名來自泰國陸、海、空三軍及警察總署的軍官成為首批學員。

很快,華僑大學為泰國國防部培訓漢語人才的消息不脛而走,在泰國政界引起強烈反響,許多政府部門紛紛表達了派出人員參加該項目的意願。自2006年開始,該項目更名為「泰國政府官員中文學習班」,學員類別從泰國國防部擴展到泰國國會、外交部、衛生部、司法部、商務部、農業部、教育部等20多個政府部門,基本涵蓋泰國各部委。

2011年,為繼續鞏固和推進該項目,擴大海外華文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泰國政府官員中文學習班」拓展為「外國政府官員中文學習班」,增加了來自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家政府部門的學員。

2013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該項目吸引越來越多國家的政府官員,如今生源國增加至12個,學員從最初的17人增加至每年百餘人。

自創辦以來,外國政府官員中文學習班受到參與各方的高度關注和支持。泰國詩琳通公主曾多次看望官員班學員。泰國上議院議長、國會主席、副總理、駐華大使,寮國總理府辦公廳領導,菲律賓警察總署領導、駐廈門總領事,印度尼西亞駐廣州總領事等也先後多次蒞臨華大,看望在校學員或出席開班、結業儀式。中國外交部、中央統戰部、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中國駐泰國大使館領導也多次在不同場合關心、接見官員班學員,勉勵他們為推進中國與所在國的友好交流與合作貢獻力量。

「剛來的時候,我一個漢字也聽不懂,更不會說。學習漢語,對我來說就像剛學走路的孩子一樣,每一步都很艱難。」官員班第十三期學員、泰國陸軍指揮學院教員梁禪定曾經如是說。而結業典禮上,他作為學員代表,用流利的中文匯報了自己在華僑大學一年的學習成果。

官員班學員大多如梁禪定一樣,初到華大時漢語零基礎,但在所在國政府的關鍵部門擔任重要職務。如何讓他們在短短一年內快速學會聽說漢語,並了解感知全面、立體、真實的中國,為日後促進中國與所在國政府間的交流與合作發揮作用?這對華僑大學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華僑大學從一開始就對官員班項目給予高度重視,成立專門的工作領導小組和專職負責機構,並多次召開工作會議,詳細了解學員在校學習、生活情況,討論如何安排課堂教學內容、拓寬教學模式、豐富課餘文化生活等。

為提高教學質量,官員班採取小班教學、沉浸式教學,重點放在聽、說方面;精心挑選有海外教學經驗、對東南亞文化比較了解的教師為學員授課。此外,還專門開發或重新編輯《初級漢語聽與說》教材等。

為增加學員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學校開設各類文化課程和講座,內容涉及中國傳統音樂、舞蹈、武術、繪畫、民間手工藝等;開展中秋博餅、端午包粽子和賽龍舟、春節包餃子等中華傳統節日體驗活動;組織學員赴東北、煙雨江南、海絲起點城市等進行文化考察……

值得一提的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學校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增設相關講座,並組織豐富的實踐活動,讓這些外國政府官員了解現代中國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感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們曾走進晉江,參觀現代民族企業,了解「晉江經驗」;走進人民日報社,了解網際網路時代的中國如何對外「講好中國故事」;走進中交集團,感受中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上的責任與擔當……學校也特別組織「往屆優秀學員社會實踐團」到中國各地考察,增進往屆學員對新時代中國的了解。「太驚訝了!安踏、361°和七匹狼這樣的大企業很好地將傳統技術與現代技術結合起來,非常了不起。我希望能夠把中國經驗和智慧帶回我的祖國。」參觀完晉江民營企業後,來自菲律賓的政府官員秦瑪莉由衷感嘆。

因官員班不少學員來自警察系統,華僑大學特意組織學員參訪廈門市公安局、福建警察學院、雲南警察學院等,加深他們在職業上與中國警方的交流合作與警務互動。泰國警界學員就曾與廈門市公安局建立聯繫,甚至推動了廈門警方與泰國警方進行警務合作,取得很好的成績,得到上級部門的認可。

如今,「在哪裡學中文都不如在中國學,在哪裡學中文都不如在中國華僑大學學」,已經成為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府官員的共識。

外國政府官員中文學習班項目創辦15年,1000多名高級漢語人才從華僑大學結業走向世界。他們運用掌握的漢語知識和了解的中華文化在本職崗位發揮重要作用,既逐漸成為所在國政府經濟、文化、教育、外交領域的中堅力量,也成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使者,為促進所在國和中國的交流貢獻力量。許多學員因此晉升。

泰國空軍少校黃世神六年前曾在華大學了兩年中文,去年又再次來華大學習。「能說中文對我影響很大,我升職啦!」他說,在華僑大學學習回去後曾多次協助泰國皇家空軍、泰國國防技術信息中心等部門開展國際合作交流,並多次擔任中文翻譯。

首屆學員梁飛鵬於2010年被泰國皇家授予海軍少將軍銜,是官員班首位晉升少將的學員;第二屆學員李友情也於2012年晉升少將;張博文現任泰國國會上議院秘書辦公室對外聯絡官,承擔了泰國旅遊部「救助中國遊客的泰國志願者漢語基礎會話」培訓工作;謝秀英現任泰國農業部高級科學員,已翻譯了7個有關食品安全的中國國家標準;泰國刑警張富王,曾成功協助寧德福安警方抓獲潛逃泰國5年的涉嫌騙取貸款的犯罪嫌疑人、中國公安部「獵狐」追逃對象陳某,福安市公安局特致信學校表示感謝。謝秀英和國防部空軍上校鄭嘯天、陸軍中尉黃鑫潔等,均曾作為中泰兩國領導人交流互訪時的翻譯人員,成為中泰兩國友好往來的使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疫情剛暴發時,官員班學員就自發拍攝加油視頻、捐贈抗疫物資,支援中國抗疫行動,並積極投身國際抗疫工作。

作者:吳江輝

編輯:黃茹青

責任編輯:蔡君韜

監製:溫雅彬

相關焦點

  • 中國華僑大學的「國際化」
    國際交流與合作進入最為活躍、範圍最為廣泛、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該校與106所海外高校或教育機構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關係;學生國際交流數量迅速增長,中美人才培養雙學位項目、英國名校碩士預備項目、臺灣學生交流項目在內的本科、碩士、博士國際交流項目,累計派出短期交換生1300餘人,該校開設9個全英授課專業,吸引眾多外國學生來校交流學習;師資國際化取得重要進展,聘用外籍專家、教師近800人
  • 海內外校友共慶華僑大學華文學院成立65周年
    海內外校友共慶華僑大學華文學院成立65周年 2018-10-20丁文志是第一批集美華僑學生補習學校的學生。如今,他還能回憶起1953年初到補校時的情景:「當時這裡還只是一個小漁村,學校還沒建好,都是光禿禿的小山坡,每天早上都能看到陳嘉庚先生來這兒監督指導教學樓的建設,才有了這些『穿西裝,戴鬥笠』的建築。」  而集美學村這些極具「嘉庚風格」的建築,見證了華僑大學華文學院(前身為集美華僑學生補習學校)風風雨雨的65年時光。
  • 華僑大學雙一流方案:發揮僑校特色優勢 整合海內外資源
    華僑大學的整體建設目標為:到本世紀中葉,學校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大學排名前50名;建成「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高水平大學,學校綜合實力邁入世界先進大學行列。  華僑大學將發揮僑校特色優勢、整合海內外資源、優化資源配置,以深化綜合改革方案來推進「雙一流」建設。
  • 華僑大學校企聯合打造智慧華文教育平臺
    中新網廈門9月3日電 (吳江輝 黃詠綢)記者3日從華僑大學獲悉,「智慧華文教育產教融合創新中心」近日揭牌,將整合校企優勢資源,建設智慧華文教育平臺,融合AI、3D、VR、AR等新技術,打造寓教於樂的全球華文教學服務平臺;藉助新媒體,建立全球內容分享傳播平臺;建設人工智慧+華文教育線下研學基地,努力打造為服務全球華文教育的產業創新基地。
  • 華僑大學6件作品獲中國高校校報協會好新聞一二等獎
    未來網高校頻道12月26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斌斌)近日,中國高校校報協會2018年度好新聞評選結果揭曉,華僑大學選送的6件作品悉數獲獎,共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的優異成績。其中,《結束在華一年中文學習,外國政府官員自拍留念》(作者:吳江輝)、《突破外賣垃圾「圍城」的窘境》(作者:張許鑫)分獲新聞攝影類和言論類一等獎;《華大啟動港澳臺僑學生「百村千人行」》(作者:張永強)、《 讓「華文星火」加速燎原海外》(作者:吳江輝、張羅應)、《華僑大學報》第911期第3版(作者:劉沛)、《今晚!華大!世界冠軍!》
  • 甲子「華」章|校園體育文化:華僑大學的一張閃亮名片
    華僑大學承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一級聯賽全國大賽(男子組)比賽,8月16日至29日在泉州海峽體育中心舉行,來自全國4個賽區的48支球隊展開緊張激烈的競爭。儘管華僑大學男籃最終未能進入四強,但並無撼其在CUBA歷史上的霸主地位和經典榮光。
  • 華僑大學2016年面向海外及港澳臺地區招生簡章
    全英文教學專業華僑大學設有全英文教學專業:國際商務(全英文教學)、藥學(全英文教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全英文教學)、旅遊管理(全英文教學)、軟體工程(全英文教 學)、金融學(全英文教學)、會計學(全英文教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全英文教學)。就讀以上專業的學生,均有機會參加「1+2+1中美聯合培養國際班」的選拔,前往美國相關大學學習。
  •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60年 牆內開花牆內外飄香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黨委書記紀秀生1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創辦60年的華文學院,已為世界94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4萬多名海內外學生。  位於廈門集美學村的華僑大學華文學院,其前身系集美華僑學生補習學校,1953年由著名僑領陳嘉庚先生受中央人民政府委託、親自主持創辦的。
  • 華僑最高學府-暨南大學即日開始報名!
    申請審核入學具有海外高中畢業學歷或同等文化程度,以及完整的海外高中階段學習記錄,中國漢語水平考試(簡稱HSK)達到5級(180分)以上者,經中國駐外使(領)館、招生處或僑團、僑校、僑界知名人事推薦,也可由本人申請並有兩位老師推薦,視其中文或英文程度以及中學階段的成績、操行評定、健康狀況等方面情況,可免於筆試,經審核,擇優錄取。
  • 荷蘭華社中文教育的歷史與現狀
    其分布主要在四大城市: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2間,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5間(含丹華文化教育中心),交通樞紐中心烏特勒支(UTRECHT)2間,國家機構所在地海牙(新荷京DENHAAG)3間,其它北、西、東部各省會都有設中文學校,甚至南端靠比利時的邊關馬斯特列赫特市(MAASTRICHT歐盟「馬城條約」籤署地)也有中文學校和普通小學附設中文班。
  • 【校慶倒計時】華僑大學60周年吉祥物亮相,為何是他們?
    亮相「華華」和「圓圓」是華僑大學在建校60周年倒計時100天活動儀式上發布的吉祥物。看照片(見下圖)是不是很萌,很可愛哈!在24日校慶倒計時100天活動儀式上, 校方這樣說:「華華」寓意我們所紮根的中華大地和我們學習生活的青春華園。設計上整體採用黃色系,融入火焰、刺桐花的元素。頭部造型既像起伏的山巒,也像躍動的金色火焰,象徵著華大人一路走來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各項事業蒸蒸日上,精心擦亮僑校金字招牌,在「僑校+名校」的道路上闊步前行!「圓圓」 寓意60年甲子圓滿、團圓。
  • 華僑大學2017年面向海外及港澳臺地區招生簡章
    就讀以上專業的學生,均有機會參加「1+2+1中美聯合培養國際班」的選拔,前往美國相關大學學習。馬來西亞學生可向華僑大學馬來西亞代表處(電話:016-2349309)、馬來西亞華校董總學生事務局、馬來西亞留華同學會(電話:03-91711196)、古晉中華中學校友會(電話:082-338210)、華僑大學馬來西亞校友會(電話:012-2908684)、華僑大學馬來西亞校友會檳城分會(電話:018-9597975)或當地各華文獨中提出申請,也可直接向華僑大學招生處提出申請,經學校審核擇優錄取
  • 暨南大學2021年招收華僑、華人及其他外籍學生簡章
    暨南大學2021年招收華僑、華人及其他外籍學生簡章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政府創辦的華僑學府。「學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創立於南京的暨南學堂。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招生院校,在全球77個國家設立127個海外招生處,設有全英語授課的國際學院。素有「華僑最高學府」之稱的暨南大學,建校至今,共培養了來自世界五大洲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各類人才40餘萬人。「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暨南大學已成為香港、澳門、臺灣和華僑華人學生赴中國內地升學的首選。
  • 華僑大學首批海外華語華文教育專業研究生班開班
    中新網12月10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網站消息,12月6日,華僑大學2012級日本碩士研究生班在廈門校區開班。這也是華僑大學招收的第一批海外華語與華文教育專業研究生。首批20名新學員將由華文學院承擔為期三年的教學培訓任務。  華僑大學校長賈益民、副校長徐西鵬,研究生院副院長林詩鋒,華文學院院長陳旋波、黨委書記紀秀生,日本文培學院院長李曼等出席開班儀式。
  • 中國銀行(香港)金邊分行向柬華校贊助獎學金
    中國銀行(香港)金邊分行行長王化斌表示,端華學校在柬傳播倡導中文教育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中國銀行樂於長期支持該校和優秀學生的發展。王化斌說,作為進入柬市場最早的中資銀行,該行在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始終積極擔當社會責任,致力促進中華文化在柬傳播和柬中兩國文化交流。
  • 華僑大學建校60周年校慶紀念晚會精彩上演
    華僑大學建校60周年校慶紀念晚會精彩上演 2020-11-01 10:25: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10月31日晚間,華僑大學舉行建校
  • 福建師大索萊達學院首批菲籍全額獎學金碩士研究生赴華學習
    福建師大索萊達學院首批菲籍全額獎學金碩士研究生赴華學習 2019-這些學生將主要來自菲律賓大學、雅典耀大學、德拉薩大學、棉蘭老國立大學、SanPedro大學和紅溪禮士大學六所大學,學生們在華將主修工商管理、國際商務、旅遊管理和公共事業管理四個專業。第二批學生將在2019年9月前往中國就讀。
  • 華僑大學代表團訪中意國際學校 探討華教合作
    華僑大學代表團訪中意國際學校 探討華教合作
  • 尤權于偉國到華僑大學廈門校區慰問一線教師
    原標題:「希望你們為福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9日,在第三十二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省委書記尤權、省長于偉國來到華僑大學廈門校區,了解學校建設發展情況,看望慰問一線教師,感謝他們為福建教育事業改革發展作出的貢獻,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
  • 華僑大學教授印尼雅加達傳授閩南文化(組圖)
    25日上午,印尼雅加達建國大學中文系的近百名師生,聆聽了一堂來自中國華僑大學權威專家王建設教授講授的閩南文化課。  當他們領會該句中三個「香」字閩南語三種不同的有趣讀音後,爆出了輕鬆愉快的歡笑。  當王教授用中文普通話、閩語話、唐朝讀音分別朗誦李白的詩《送友人》時,全場更是報以熱烈的掌聲。圖為同學們認真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