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嗆後什麼是黃金救援6分鐘?6分鐘後對孩子大腦傷害不可逆
雖然孩子過了1歲在飲食上可以逐漸向成人靠近,但是因為孩子的咀嚼能力十分有限3歲前的孩子其實並不建議給孩子吃不容易咀嚼的食物,一旦孩子被嗆,黃金救援5分鐘大家一定要知道如何去做。
五一期間帶著孩子和家人去聚餐,孩子吃飯的時候不好好吃,總是在動,就訓斥了幾句。剛好順著這個話題就和孩子姑姑聊起來被嗆之後的緊急施救。
孩子姑姑分享了一個自己身邊朋友的故事。一名2歲的孩子,在吃花生米的時候被卡住了,孩子乾咳了幾聲,家人趕緊進行拍背,咳嗽了幾聲之後孩子的就不咳嗽了,這個時候家人以為孩子恢復正常了都沒有當回事。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過了兩天之後,孩子咳嗽的越來越厲害,嘴唇都開始變得烏青,而且精神萎靡,家人覺得不對勁就趕緊帶孩子去了醫院,醫生檢查之後發現孩子氣管有異物,是導致咳嗽的主要原因,通過手術分了3次取出了卡在孩子氣管的食物。
孩子的姑姑說,以前不知道,總是嗆住了就趕緊喝水或者吃東西,現在才知道這樣做是錯上加錯,因為前段時間自己親身經歷過一次。
有一天中午因為吃魚,自己吃飯的時候不小心把魚刺卡在了喉嚨,為了讓魚刺下去,她嘗試了各種方法,喝醋、吃東西,結果魚刺沒下去,還讓自己做了個小手術,醫生說,你要早來就不至於做這個小手術了。
01孩子被嗆後父母的錯誤做法會錯過黃金5分鐘搶救時機
孩子被嗆在生活中也算是高頻率事件,很多父母覺得被嗆是小概率事件,但是數據告訴我們並非如此。
在2019年的1月3日,廣西玉林一名6歲的男孩因為吃花生被嗆而窒息,母親背著孩子緊急去醫院,在電梯裡還不忘幫助孩子拍背,很可惜孩子媽媽並沒有把握住黃金的救援事件,最終孩子不幸去世。
物
還被嗆之後我們通常能看到兩種最常見的做法,但是這兩種做法都是錯誤的。
做法一,拍孩子的背部
在廣西玉林6歲男孩被嗆之後,他的媽媽快速的幫助孩子進行拍背。這是很多家長最常用的方法,好像用手拍拍背就可以幫助孩子把食物咽下去。我們要知道食物卡到了氣管而不是食管,不停地拍背可能會讓被卡的食物下行的更遠,反而不利於異物的排出。
做法二,吃更多食物企圖把被卡的食物推下去
以上兩種方法是最常被用到的,但是方法錯誤反而容易起到幫倒忙的作用,當寶寶缺氧10秒鐘左右的時候就會喪失意識;到30秒鐘的時候就會產生抽搐;在缺氧1分鐘以上的時候呼吸就會停止;超過3分鐘就會導致腦細胞水腫;超過6分鐘,就會對寶寶的大腦和其他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損害。讓孩子錯失黃金救援6分鐘。
02孩子被嗆後只有一種方法有用
0-14歲兒童死亡原因排在首位的是意外傷害。臨床兒科醫生告訴我們,氣道異物梗塞又是嬰幼兒死亡率較高的意外事件,發生異物梗塞的孩子年齡多在5歲以下,其中,Henry J·Heimlich)於1974年發明的一套利用肺部殘留氣體,形成氣流衝出異物的急救方法,是全世界通用的搶救氣管異物患者的標準方法。除了應對氣道異物梗塞,搶救溺水者時也常用到。
2歲內的嬰兒,讓孩子府趴在成人腿上,一隻手扶住孩子的下頜兩側,另一隻手在孩子肩胛骨中間的位置向內向下拍5次,隨時觀察孩子異物是否吐出。
2歲上的孩子,大人站立在孩子背後,雙手握拳收緊,用力去擠壓孩子胸骨和肚臍之間,知道孩子吐出異物。
目前為止,這個方法已經成功救治人數超過10萬人,值得每個媽媽收藏。
03預防孩子被食物卡住的6個注意事項
3歲下的孩子儘量少吃堅果類食物,如果要吃,不要吃一整顆;
孩子吃東西的食物不要罵孩子、逗孩子、嚇孩子,避免哭鬧引起的食物被嗆;
不要讓孩子口中含有食物;
不要強制性地給孩子餵藥,尤其是在孩子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孩子的哭鬧會增加被嗆的概率;
改掉孩子吃東西邊玩邊吃,邊走邊吃的壞習慣;
認真檢查孩子的玩具,不要讓孩子接觸到細小容易被吞噬的玩具;
豌豆媽媽說:3歲以下的孩子因為氣管和食管的發育不完事,一旦孩子吃東西的時候大吵大鬧或者跑動都很容易造成食物進入氣管;另外很多家長很容易忽視大孩子,不是孩子大了就不會被嗆,相反因為忽視反而更容易錯過黃金救援時間。作為父母保護好我們自己的孩子,家長要負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