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齡寶寶吃東西有6個壞習慣,容易讓寶寶吃飯被嗆,家長早改

2020-09-05 甜心甜蜜

孩子被嗆後什麼是黃金救援6分鐘?6分鐘後對孩子大腦傷害不可逆

雖然孩子過了1歲在飲食上可以逐漸向成人靠近,但是因為孩子的咀嚼能力十分有限3歲前的孩子其實並不建議給孩子吃不容易咀嚼的食物,一旦孩子被嗆,黃金救援5分鐘大家一定要知道如何去做。

五一期間帶著孩子和家人去聚餐,孩子吃飯的時候不好好吃,總是在動,就訓斥了幾句。剛好順著這個話題就和孩子姑姑聊起來被嗆之後的緊急施救。

孩子姑姑分享了一個自己身邊朋友的故事。一名2歲的孩子,在吃花生米的時候被卡住了,孩子乾咳了幾聲,家人趕緊進行拍背,咳嗽了幾聲之後孩子的就不咳嗽了,這個時候家人以為孩子恢復正常了都沒有當回事。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過了兩天之後,孩子咳嗽的越來越厲害,嘴唇都開始變得烏青,而且精神萎靡,家人覺得不對勁就趕緊帶孩子去了醫院,醫生檢查之後發現孩子氣管有異物,是導致咳嗽的主要原因,通過手術分了3次取出了卡在孩子氣管的食物。

孩子的姑姑說,以前不知道,總是嗆住了就趕緊喝水或者吃東西,現在才知道這樣做是錯上加錯,因為前段時間自己親身經歷過一次。

有一天中午因為吃魚,自己吃飯的時候不小心把魚刺卡在了喉嚨,為了讓魚刺下去,她嘗試了各種方法,喝醋、吃東西,結果魚刺沒下去,還讓自己做了個小手術,醫生說,你要早來就不至於做這個小手術了。

01孩子被嗆後父母的錯誤做法會錯過黃金5分鐘搶救時機

孩子被嗆在生活中也算是高頻率事件,很多父母覺得被嗆是小概率事件,但是數據告訴我們並非如此。

在2019年的1月3日,廣西玉林一名6歲的男孩因為吃花生被嗆而窒息,母親背著孩子緊急去醫院,在電梯裡還不忘幫助孩子拍背,很可惜孩子媽媽並沒有把握住黃金的救援事件,最終孩子不幸去世。

還被嗆之後我們通常能看到兩種最常見的做法,但是這兩種做法都是錯誤的。

做法一,拍孩子的背部

在廣西玉林6歲男孩被嗆之後,他的媽媽快速的幫助孩子進行拍背。這是很多家長最常用的方法,好像用手拍拍背就可以幫助孩子把食物咽下去。我們要知道食物卡到了氣管而不是食管,不停地拍背可能會讓被卡的食物下行的更遠,反而不利於異物的排出。

做法二,吃更多食物企圖把被卡的食物推下去

以上兩種方法是最常被用到的,但是方法錯誤反而容易起到幫倒忙的作用,當寶寶缺氧10秒鐘左右的時候就會喪失意識;到30秒鐘的時候就會產生抽搐;在缺氧1分鐘以上的時候呼吸就會停止;超過3分鐘就會導致腦細胞水腫;超過6分鐘,就會對寶寶的大腦和其他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損害。讓孩子錯失黃金救援6分鐘。

02孩子被嗆後只有一種方法有用

0-14歲兒童死亡原因排在首位的是意外傷害。臨床兒科醫生告訴我們,氣道異物梗塞又是嬰幼兒死亡率較高的意外事件,發生異物梗塞的孩子年齡多在5歲以下,其中,Henry J·Heimlich)於1974年發明的一套利用肺部殘留氣體,形成氣流衝出異物的急救方法,是全世界通用的搶救氣管異物患者的標準方法。除了應對氣道異物梗塞,搶救溺水者時也常用到。

2歲內的嬰兒,讓孩子府趴在成人腿上,一隻手扶住孩子的下頜兩側,另一隻手在孩子肩胛骨中間的位置向內向下拍5次,隨時觀察孩子異物是否吐出。

2歲上的孩子,大人站立在孩子背後,雙手握拳收緊,用力去擠壓孩子胸骨和肚臍之間,知道孩子吐出異物。

目前為止,這個方法已經成功救治人數超過10萬人,值得每個媽媽收藏。

03預防孩子被食物卡住的6個注意事項

3歲下的孩子儘量少吃堅果類食物,如果要吃,不要吃一整顆;

孩子吃東西的食物不要罵孩子、逗孩子、嚇孩子,避免哭鬧引起的食物被嗆;

不要讓孩子口中含有食物;

不要強制性地給孩子餵藥,尤其是在孩子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孩子的哭鬧會增加被嗆的概率;

改掉孩子吃東西邊玩邊吃,邊走邊吃的壞習慣;

認真檢查孩子的玩具,不要讓孩子接觸到細小容易被吞噬的玩具;

豌豆媽媽說:3歲以下的孩子因為氣管和食管的發育不完事,一旦孩子吃東西的時候大吵大鬧或者跑動都很容易造成食物進入氣管;另外很多家長很容易忽視大孩子,不是孩子大了就不會被嗆,相反因為忽視反而更容易錯過黃金救援時間。作為父母保護好我們自己的孩子,家長要負起責任。

相關焦點

  • 小月齡寶寶吃東西有6個壞習慣,容易讓寶寶吃飯被嗆,家長早改
    孩子的姑姑說,以前不知道,總是嗆住了就趕緊喝水或者吃東西,現在才知道這樣做是錯上加錯,因為前段時間自己親身經歷過一次。有一天中午因為吃魚,自己吃飯的時候不小心把魚刺卡在了喉嚨,為了讓魚刺下去,她嘗試了各種方法,喝醋、吃東西,結果魚刺沒下去,還讓自己做了個小手術,醫生說,你要早來就不至於做這個小手術了。
  • 小月齡寶寶喝了高段位奶粉的6大危害,你知道嗎?
    粉哥導讀:前幾天有位家長在公眾號後臺問,喝錯奶粉段位對寶寶有影響嗎?寶寶喝錯段位其實並不是個例,網絡上隨便一搜,就能看到很多喝錯奶粉段位的情況,那麼小月齡寶寶喝了高段位奶粉到底有沒有危害?具體有哪些危害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月齡寶寶喝高段位奶粉有什麼危害?
  • 帶小月齡寶寶去這6個地方玩出高質量!
    細細總結下來,小暖推薦幾個適合小月齡寶寶的景點,帶孩子去這些地方,可以實現旅遊高質量。 NO.1海洋館、海洋極地世界去年7月份的時候,帶孩子去了趟天津,這一趟旅行實在不適合莫莫。天津以人文建築為主,2歲之前的孩子根本欣賞不來歷史建築。
  • 小月齡寶寶為何腹瀉
    很多小月齡寶寶經常腹瀉,家長心急如焚,卻又手足無措。一、細菌病毒感染 當寶寶糞便出現大量粘液、膿血,有異臭時,媽媽要格外注意,尤其伴隨感冒症狀時,需要及時就診,化驗大便。二、嬰幼兒腸胃功能尚未發育成熟 此類原因的導致的腹瀉,不需要幹預,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的腹瀉會逐漸消失,只需做好日常護理即可。
  • 小月齡寶寶到底需不需要喝水?
    我們經常會說水是生命之源,每天要喝X杯水身體才健康,但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他們需要喝水嗎? 經常翻閱育兒報導的寶媽可能都看到過這樣的說法:6個月之前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不需要多餵水!很多人一開始都搖頭不相信認為又是什麼「胡扯」、「偏方」、「謠言」,寶寶不喝水怎麼能行,那不是會上火嗎?
  • 道路 有不少小月齡寶寶玩的滑滑梯
    這個是在市北綠地旁邊的一個藍顏色的 行走 道路 有不少小月齡寶寶玩的滑滑梯 傳聲筒 還有稍大月齡小朋友玩的兩個鞦韆嗯 這裡的步道很適合健步走 特別好 附近幾個住宅區的小寶寶們有福氣啊 特別開心 沒有太陽的時候玩玩還是不錯的 晚上這裡的燈帶也是非常的漂亮 值得推薦 值得信賴 哦 協信吃吃飯 再來玩一玩 消化一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呢
  • 6月齡寶寶的健康食譜,養育護理,教養答疑,親子遊戲
    A:小月齡寶寶主要的傾向是依戀和大腦飛躍,就是生理上的大腦發育,就是說生理上這一時期腦部神經突觸生長快速,這是生理基礎,寶寶容易興奮。有一種說法,寶寶的神經遞質相當於成年人在浪漫之都巴黎喝了三杯espresso後談了一場戀愛那樣興奮。如果平日寶寶白天的活動內容和質量不夠,也就是刺激不夠,寶寶晚上也就沒有辦法完整睡眠。
  • 炎炎夏日,小月齡寶寶需不需要餵水,看這幾點決定!
    水,對於人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不僅是維持人體的必要因素,更是每天不可或缺的東西。那麼,對於小月齡寶寶來說需不需要餵水呢?尤其在這嚴嚴的夏日,人體水分流失過快。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眾說紛紜,氣死,需不需要餵水,需要根據這些情況決定。
  • 新生兒哄睡小技巧,輕鬆拯救小月齡寶寶睡眠,新手爸媽趕緊學起來
    有位新手寶媽最近遇到了人生第一個育兒難題:出生後的兩周,每天幾乎吃飽了睡、睡飽了吃。就在2周後,突然像有了自己的想法了似的,每天必須得抱著睡、一放就醒。要是不抱著,哭得把全家人耳膜都震破,弄得全家都睡不了一個好覺。寶寶睡眠問題牽動著全家的心,不僅是寶寶的睡眠影響到了全家的作息,更是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著很大的影響。如何應對新生兒的睡眠問題呢?
  • 新生兒哄睡小技巧,輕鬆拯救小月齡寶寶睡眠,新手爸媽趕緊學起來
    寶寶睡眠問題牽動著全家的心,不僅是寶寶的睡眠影響到了全家的作息,更是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著很大的影響。如何應對新生兒的睡眠問題呢?本文提供了幾個哄睡小技巧,輕鬆拯救小月齡寶寶睡眠,新手爸媽趕緊學起來。新生兒一般會有哪些睡眠問題?新生兒剛剛從媽媽的子宮內出來,出現各種睡眠問題都是必然現象,當然也有一些「天使寶寶」磨人的時間很少甚至沒有。
  • 提醒:呼吸道疾病高發 小月齡寶寶應及時接種肺炎疫苗
    前日,有專家在接受採訪時提醒家長,當兒童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後,要及時對症治療,避免引發小兒肺炎。區分小兒肺炎和感冒 家長可試試這兩種方法嬰幼兒患肺炎的症狀容易與感冒等疾病混淆,家長可以從以下方面來區分小兒肺炎和感冒:小兒肺炎大多有劇烈的咳嗽與喘息
  • 高新區值得推薦的小月齡寶寶早教中心
    高新區超讚的一家小月齡寶貝的早教中心主要是針對13個月以內,現在好像也開放了大寶貝的早教課程。環境超級舒服,場地很大,寶貝最喜歡在中心爬來爬去。第一次去試課認識了lilian老師,溫柔耐心。繪本講的超有趣,生動形象。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小寶貝。看著他很喜歡的樣子就決心給他報了。課程安排很合理,會留足夠的時間休息,給孩子餵水等。課程上小月齡寶寶互動不強的,老師也會及時關注到。引導參與。
  • 小月齡寶寶打嗝還在喝水壓嗝?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小心寶寶水中毒
    那麼寶寶為什么喝完奶會不停打嗝?  其實打嗝是小月齡寶寶常見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不要驚慌。當膈肌痙攣,橫膈膜連續收縮就會出現連續打嗝的現象,而膈肌的運動又是受植物神經控制的,小月齡寶寶的植物神經發育不完善,所以當吸入冷空氣,想拉臭臭尿尿,遇到強光或者喝奶太快時,都會引起膈肌的突然收縮,有時這種情況會持續5-10分鐘,雖然寶寶看上去很難受,但是打嗝對他們並沒有任何影響。
  • 把寶寶「慣成飯渣」,卻忽視壞習慣的潛在危害,家人抓緊改不坑娃
    比如寶寶必須看著電視或手裡拿著玩具才能吃下飯;家人精心準備的輔食娃卻只願吃個一兩口;有的甚至滿屋追著喂,孩子一頓飯吃完,大人早已腰酸背痛比去趟健身房都累。 吃飯小飯渣,具體怎麼渣的表現形式有很多,但只要我們略加思索,家人的餵養方式很可能是導致導致寶寶吃飯難的主要原因。
  • 6個月後的寶寶容易生病,原來是因為這3點
    前段時間,親貝網小編的寶媽群裡經常有人說,自己家的孩子生病,今天這個打吊針,明天那個做霧化,而且這些寶寶基本都是6個月以上的寶寶,很多寶媽都說自己實在是太難了,明明養育方式都是一樣的,為什麼反而月齡小的時候更加健康呢?相信不只是這些寶媽有這樣的煩惱,很多寶媽都反映自家的寶寶原來很健康的,到了6個月之後反而容易生病了。
  • 寶寶餵飯難,自己吃又用得很髒,如何讓寶寶愛上自己吃飯
    因為方法錯誤有些嘗試了幾次就放棄了,有些也說堅持就是勝利,但是過程真的沒有必要那麼艱辛,之前也分享過BLW自主進食+傳統餵養結合模式,這次再來把從米糊餵養開始到自主進食分4個階段(從6個月到18個月),讓父母輕鬆地引導寶寶自己吃飯。我以吃飯樂趣培養為主的引導方式,希望讓寶寶知道吃飯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 寶寶吃東西嗆住了,首要步驟做不好會窒息,急救方法家長要牢記
    這都是由於寶寶太弱小,一點小小的不注意可能就會傷害到他,連最平常的餵奶吃飯,都要小心避免嗆住寶寶,因為一旦寶寶吃東西嗆住了,首要步驟做不好會有窒息的風險,急救方法家長要牢記。寶寶嗆住分為「流食嗆咳」和「異物嗆咳」比較多的是小寶寶在喝奶或者喝水的時候,發生的液體嗆咳。
  • 真實世界驗證—小月齡寶寶選擇非免疫規劃疫苗的金標準
    對於小月齡寶寶來說,非免疫規劃疫苗同樣可以預防發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疾病,例如被列為全球包括中國在內的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的肺炎球菌性疾病等,尤其現在是夏秋換季時期,正值寶寶呼吸道傳染病多發季,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儘量接種非免疫規劃疫苗,給小月齡寶寶更全面的保護。
  • 寶寶有蛀牙,家長很擔心,要及時糾正寶寶的壞習慣
    現在有很多的寶寶都有蛀牙,家長要及時糾正孩子的壞習慣。我哥家的寶寶年齡很小,只有兩歲,但是寶寶的牙齒都已經壞了。這讓我覺得很可怕,為什麼只有兩歲牙齒就變成了這樣?我每天都在觀察寶寶的情況,結果發現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一直含著奶嘴睡覺。原來是為了寶寶睡覺能踏實一些,所以才決定讓寶寶含著奶嘴睡覺。
  • 小月齡寶寶經常吐奶,這6個方法值得嘗試,實習爸媽記得收藏
    小寶寶吐奶多是企業由於胃的發育發展還不完善健全而導致的,所以小月齡的寶寶,如果可以餵養不得當,很可能會影響導致吐奶的發生。所以在我們喝完奶後及時的進行拍嗝,是預防風險發生吐奶的主要研究方法。那麼中國寶寶吐奶怎麼辦?大家一起來更加了解學生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