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要保姆不要媽媽,等到孩子長大一些就好了?最好不要想當然

2020-09-09 爆炸母嬰課堂

因為女性的工作能力在社會上越來越得到認可,再加上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很多女性即便懷孕生娃也不會丟下工作。孩子出生後,通常在產假休完後就回去上班了,部分家庭會請保姆來家照顧孩子。

寶寶追著保姆喊「媽媽」,媽媽心裡五味雜陳

前不久看到一個視頻:一位照顧了寶寶16個月的保姆即將離開這個家,當她邁出家門的那一刻,寶寶立馬追上去,朝著保姆離開的方向傷心地哭喊著:「媽媽,媽媽~」。

寶媽連忙放下手中的東西,微笑著拍拍手逗寶寶開心,並張開雙手示意抱抱,孩子立刻停止了哭鬧撲向了保姆的懷裡。看到這個視頻,未婚女性通常感動於保姆對孩子的愛護,而有了娃的媽媽心裡五味雜陳,糾結於從孩子口中喊出的一聲聲「媽媽」。

看到孩子追著別人喊「媽媽」,對於媽媽本人而言是多麼殘忍的事情啊。有人說,孩子只要保姆/奶奶很常見,等孩子長大了就會粘媽媽,事實上「大了就好了」只是表象,有些問題只是被隱藏了起來並沒有得到解決,奉勸大家不要想當然。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媽媽們需要知道:

保姆不能代替媽媽

作為專業的母嬰從業人員,保姆在照料寶寶和媽媽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不過保姆終歸是保姆,並不能完全代替媽媽,但如果與孩子建立起緊密聯繫的是保姆,在那段時間內的確會暫時代替媽媽。

這種情況下,當保姆離開時的那一刻寶寶將承受巨大的傷害,他會感受到剝奪了愛失去了愛,安全感的缺失可能將導致一段時間內作息不規律、哭鬧不止、需求變高,所以親生父母一定要保持和孩子之間的親密度,職場媽媽回家後一定要把娃擁到懷裡,把活交給阿姨,儘可能多的陪伴孩子。

及時回應寶寶的需求

小小的嬰兒雖然不會說話,也沒有自理能力,但每一次哭鬧都是他在表達情緒和需求,這時候媽媽一定要及時進行回應,讓寶寶感覺到自己被關注被照顧,這是建立親密關係的基礎。

雖然幾乎所有的母親天生就有判斷和回應寶寶需求的直覺,但母子之間靠得不光是心靈感應,還要靠肢體、聲音、眼神等方面的交流才能得到保證。

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哺育不只是給寶寶提供食物和營養,通過肌膚和眼神的接觸、氣味的交流,還可以滿足寶寶對安心、溫暖和愛的需求。而隨著吮吸動作的持續,還能促進媽媽的保護欲,發掘「母親的直覺」,可以說每一次的哺乳都是親子關係建立的過程。

職場媽媽如果白天有條件的話最好回家親自餵孩子,條件不允許就在公司背奶,但晚上回去後一定要堅持親喂,母乳時間儘量拉長,白天備下的奶是留到自己不在的時候交代給保姆餵給孩子的。

儘量和孩子一起睡

媽媽和寶寶同睡,彼此接覺對兩個人睡眠周期的建立都有利,另外小時候和媽媽同睡的孩子長大後更有自信、自尊以及安全感。如果寶媽白天工作太累晚上需要好好休息,那麼最好還是陪著孩子,等他睡著後再回自己屋休息。

各位寶媽,你家寶貝和誰最親?曾經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困擾?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9個月大,只要保姆不要媽媽,該怎麼辦呢?
    這個問題如果聯繫它怎樣形成的,就好解決了。是由於媽媽們十分忙碌,主動把撫養孩子的任務,完全交給保姆了,而忽然又想完全要回來,於是造成了很大的矛盾。問題出在母親的身上。最好能分步走,開始還是讓保姆日夜照看他,過一兩周,晚上自己照看,夜裡睡覺也是自己照看,這樣慢慢與他培養起感情來,孩子就會轉而要媽媽了。
  • 等孩子長大就好了?姜囡囡:別讓毒雞湯,毀了孩子一生
    孩子自私——長大就好了,孩子愛撒謊——長大就好了,孩子不學習——長大就好了。這句育兒界的毒雞湯,不少家長奉為圭臬,好像只要長大了,孩子就會基因突變。可事實真是這樣嗎?"兒子6歲半了,我們想讓孩子分床睡。可睡前他都會撒嬌,或者半夜跑到我們屋裡,非要睡一起。"眼看著無力改變現狀,王媽媽脫口而出:"等孩子長大了,也許就好了。"聽到這句育兒"毒雞湯",姜囡囡直言:"等孩子長大了,一切都晚了!孩子可能就廢了!
  • 不要等到孩子長大,立規矩要在4歲之前
    朋友告訴我們,想要孩子聽話其實很簡單,就是三個字「立規矩」,而最難的就是如何立規矩。 生活中處處是規矩,有的規矩已經成為家長根深蒂固的思維,但是孩子卻不以為然,比如早上起床之後要刷牙,洗完澡才能睡覺,上床之後不能吃東西……但是孩子沒有辦法理解,為什麼不能在床上吃東西?想吃就吃不行嗎?坐著吃、躺著吃、趴著吃,只要自己開心不就好了嗎?
  • 千萬不要相信「孩子長大了就好了」這句話
    一個曾經一下班就抱著零食看劇的女孩,轉眼間,就圍著孩子轉了。這是會讓人崩潰的。 我們總是一邊抱著娃,一邊想著,娃大點了就好了,就輕鬆了。 於是,我又單純地想,娃大點就好了。盼啊盼,娃大了,大人說的話,他都懂了,也能交流了。可是,新的問題來了,娃有思想了。
  • 孩子出現「戀母情結」 家長不要忽視
    很多媽媽由於孩子小的時候,天天和孩子粘在一起,可是,等到孩子長到了,才發現孩子已經離不開媽媽了。孩子過度的戀母該如何是好?孩子出生後,媽媽與寶寶相處時間佔絕大部分,寶寶平時若接觸的人少,會對母親存在一種依賴心理,做什麼事情都希望媽媽在身邊。孩子小時候都有一點戀母情節,隨著年齡的增長,接觸的人增多,這種情節會逐漸減弱。但是如果寶寶誰都不要,整天只要媽媽,這時媽媽需引起注意,應採取一定的措施疏遠一些。
  • 全職媽媽,你不是「保姆」:除了愛孩子,你更要愛自己
    等到孩子長大一些,還要每天帶出去散步、曬太陽……小玥開始了全天24小時的全職媽媽生活。小玥的丈夫很體恤她,婆婆也會幫她照顧孩子,可是,小玥依舊不快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特別是放下一切回歸家庭的全職媽媽,作為媽媽,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
  • 養育孩子不要陪著!!
    一恍然,時間過得那麼快,孩子上了幼兒園,讀了小學,上了中學,又奔赴大學的象牙塔。如此匆匆。孩子小的時候,你對他的疏忽和懈怠,都是他長大後的嘆息。趁著這幾年,趁著孩子還小,多陪陪孩子吧!再說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也都是為了孩子。之前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年輕的母親開著名車去送女兒到貴族小學學習(住校)。母親對孩子說:媽媽雖然沒有時間陪你,但媽媽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將來送你到更好的學校學習,你懂嗎?女兒說:我知道。接著女兒又對媽媽說:等我長大了,也要賺很多的錢,送你去最好的養老院。
  • 為什麼說孩子6歲前,媽媽們最好自己帶孩子?別貪圖一時的輕鬆
    沒有孩子願意離開爸爸媽媽做留守兒童,但是,他們卻沒有決定權。孩子的「犧牲」也不會平白無故地就過去了,從小和父母分別,是他們生命過程中留下的一個「病灶」,只要遇到合適的機緣,就會給孩子自己和整個家庭帶來麻煩甚至是災難。有一則消息,題目叫做《4少年逃過死刑繼而相視而笑》。這四個孩子均未成年,綁架同學勒索150萬。可是,就在贖金到手前,他們殘忍地把同學殺害了。
  • 媽媽們,請不要把你的人生變成孩子人生的附屬品
    比如說,學校布置了手工作業,孩子自己本來很有興趣做,媽媽卻覺得孩子做得肯定不好看,一定要幫忙做個好看的,帶到學校才有面子。還有一種媽媽更誇張,認為孩子只要把學習、功課做完就行了,其他不用做,家長做就好。三是替孩子做選擇或做決定。
  • 「等孩子長大就好了」?小學生媽媽日常實錄,看完笑著活下去
    孩子媽媽一接電話,也懵了,並表示:一大早孩子爸爸就帶著娃出門了。,真是什麼辦法都能想得出來!現在,當我看見那些來自江河湖海,卻因愛囿於廚房、學校和補習班的媽媽時,我也會不自覺地說一句:「等孩子長大了就好了
  • 解決眾多媽媽的疑問:到底孩子要不要上早教?
    有了孩子的媽媽,就不再像結婚前一樣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當然也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長大之後可以超越自己。所以如今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所有爸爸媽媽在乎的。對於三歲前孩子的教育,確實是塑造孩子性格的一個重要階段。
  • 「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是對孩子最大的耽誤
    人們常常有這樣的想法「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現在不聽話,長大就好了」。但有句俗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成長的前三年中,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家長想要自家孩子具備一個良好的品格,應早早對其進行引導,而不要指望他們長大後可以進行自我修正。
  •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明明媽媽不在的時候,寶寶就非常獨立,自己玩的很開心,但是只要媽媽一出現,寶寶就會變得非常嬌氣,粘人,男寶寶也是如此。不僅如此,家裡人還會指責媽媽,寶寶不乖,都是你慣的...那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呢?
  • 父母不要從小就給孩子灌輸這些思想,不然孩子長大後,難有出息
    導讀:父母不要從小就給孩子灌輸這些思想,不然孩子長大後,難有出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不要從小就給孩子灌輸這些思想,不然孩子長大後,難有出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我不要」,孩子的懂事背後,隱藏著令人心疼的現實
    「媽媽,我不要」,5歲孩子的懂事背後,藏著令人心疼的現實:很多5、6歲的孩子在去超市的時候,都會想要和爸爸媽媽要東西,他們會和爸爸媽媽說「我想要這個」、「我想要那個」,甚至有很多孩子還會因為父母不答應當場哭鬧起來
  • 有的時候媽媽想讓孩子堅持做什麼,你只要去做就好,少指責嘮叨
    在育兒中,有許多事情值得思考,例如:當媽媽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愛學習,可是媽媽卻每天不是玩,就是炫耀玩;當媽媽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愛閱讀,可是媽媽卻整天手機不離手;當媽媽的都想讓孩子愛鍛鍊有一個好身體,可是媽媽卻每天睡懶覺,宅在家裡不出去。而且,更重要的是,媽媽還不時的指責嘮叨孩子,讓孩子去做這些事情,但孩子多數時候都是不情願的。
  • 「媽媽,我長大要和你結婚」,面對孩子幼稚的求婚,不要一笑而過
    寶媽笑著說:「原來寶寶想永遠和媽媽在一起啊,但是媽媽和孩子之間是不能結婚的哦,不過媽媽還是會永遠和你在一起的。」等到孩子6歲以後,孩子已經能夠控制自己,並且也已經上了一段時間的幼兒園,孩子明白了結婚的規則,自然也會把對父母的依戀,轉移到其他人身上。
  • 孩子年齡小,最好不要大量運動
    孩子多大可以學運動類項目?嘟嘟還不到4歲,看見哥哥學跆拳道,他也很想練習。在為孩子交報名費時,嘟嘟媽又猶豫了,這麼小練習跆拳道,對他的骨骼發育有沒有影響?「我們確實不建議孩子過早練習跆拳道、輪滑或者跳舞這些運動類項目。具體幾歲可以學,這個不好說,因為每個孩子的發育不一樣。」
  • 感覺嬰兒時孩子是媽媽一個人的,長大卻變成大家的了!你怎麼看?
    看到一個網友說了這樣一段話:「我怎麼感覺孩子是個嬰兒時,都是媽媽一個人的,熬夜看孩子,哄孩子陪孩子,可是如今孩子長大了,卻突然變成大家的了。身邊的人都來搶著帶了。心裡有些難受。怎麼辦?」嗯,孩子小的時候是你一個人的,長大了卻變成了大家的。可是,不然呢?難道,你想孩子長大了,也只是你一個人的嗎?
  • 有這8個特徵的孩子長大會有出息,家長不要埋沒了孩子的才能
    導讀:有這8個特徵的孩子長大會有出息,家長不要埋沒了孩子的才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這8個特徵的孩子長大會有出息,家長不要埋沒了孩子的才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