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TV-1今晚十點半檔,聽...
「民以食為天」 糧食安全是幸福生活的根本 是國泰民安的重要基石 中國工程院院士為提高農民收入作出了實際貢獻 今晚十點半檔 張福鎖院士將在《開講啦》節目中 分享植物健康生長的奧秘 為農作物量身打造「健康食譜」
-
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院士榮獲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院士榮獲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3月9日,世界農業領域排名第一的荷蘭瓦赫寧根大學迎來百年歷史上第一位中國籍榮譽博士——在該校百年華誕慶典上,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院士被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以表彰其在國際農業研究、糧食安全與環境保護領域做出的突出成就。
-
中國農業大學新聞網 學校要聞 張福鎖院士線上課程《農業、環境與...
全球農業進入綠色發展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中國必須引領全球農業綠色轉型、推進可持續發展。然而,高投入現代化農業對水土氣等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直接影響食物安全及人類健康。中國工程院院士、植物營養學家張福鎖攜課程團隊將帶領大家學習自然演化規律,追溯農業發展歷程,了解農業發展現狀,深刻解讀農業、環境與人類健康之間的關係。學習如何通過農業技術革新,高效利用資源的同時減少環境汙染,解決人類日益增長的需求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矛盾,創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
-
中國農業大學院士斬獲世界級大獎,全國獨一份!
日前,2020年GCHERA世界農業獎頒獎典禮在南京農業大學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福鎖憑藉著在植物營養學研究與教育、中國節肥增效及綠色發展、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取得的突出貢獻,斬獲世界農業獎最高榮譽,據了解,這也是中國科學家首次摘得該獎項。
-
張福鎖院士被英國蘭卡斯特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本網訊 7月17日,英國蘭卡斯特大學舉行儀式,授予我校張福鎖教授榮譽博士學位,以表彰他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所做的突出貢獻。,同時又在中國廣闊的農村大地通過科技小院實現了青年人才的培養和農民增產增收與低環境排放的「雙贏」,為國際上許多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如何實現可持續集約化農業生產的成功經驗。
-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
-
中國科學院好於中國工程院,中科院院士含金量高於中國工程院?
兩院的院士稱號是我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數量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基本一致,均800人左右,且兩年增選一次,增選人數也均在60人左右。中國科學院是我國自然科學領域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
-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博導李道增院士逝世
點擊播放 GIF 0.2M來源 | 光明日報、新湖南、募格學術編輯 | 學術君據@光明日報 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院士 微博@光明日報 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李道增,1930年1月19日出生於上海,籍貫安徽省合肥市。1947年,李道增以高分考取了清華大學電機系。後師從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轉入清華大學建築系。1952年畢業後留系任教,曾任清華建築學院第一任院長,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寶峰受聘暨南大學名譽教授
8月17日上午,暨南大學名譽教授敦聘儀式暨華醫大講壇啟動儀式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多功能廳舉行,暨南大學林如鵬黨委書記出席儀式為楊寶峰院士頒發聘書、佩戴校徽並致辭,葉文才副校長出席儀式並介紹楊寶峰院士簡歷和學術成就,附屬第一醫院黨政領導班子、臨床科室主任、醫生、學生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敦聘儀式由附屬第一醫院徐安定院長主持。
-
江敦濤分別會見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和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國
江敦濤分別會見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和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國 2020-10-23 0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教授吳建平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據清華新聞網消息,英國皇家工程院9月30日宣布,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主任吳建平教授當選2019年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對吳建平的評價是:「吳建平教授在中國乃至亞太地區網際網路的開發和發展中作出了傑出貢獻並產生了重要國際影響,還在國際網際網路體系結構工程和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了開創性成果。」
-
衡陽縣老鄉、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近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衡陽縣金蘭鎮人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金蘭鎮,是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1994年於清華大學土木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清華大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
-
中國工程院院士待遇,中科院院士是什麼級別
院士,是中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中國工程院院士工資待遇?
-
院士開講人生觀
本報訊(記者 姜凝)8月31日,天津中醫藥大學舉辦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隨後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為3500名學生開講「開學第一課」,分享戰「疫他講述了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的貢獻,表示世界需要中醫藥是中醫藥發展的機遇與任務,同學們要積極發揮中醫學的特色與優勢,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更好地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最後,張伯禮分享了自己「賢以弘德、術以輔仁」的座右銘,並詮釋了內涵:學醫者要熱愛你的專業與事業,用高尚品行弘揚醫生道德,用精湛醫術體現仁愛之心。
-
南京地區新增8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東南大學有兩人,南京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第63研究所分別有1人當選。
-
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下面,小編為您介紹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一起來看吧。沈志云為中國鐵路高速、重載運輸、高新技術發展和鐵路高等教育作出重大貢獻。陳清如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陳清如,畢業於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著名選礦專家,我國礦物加工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陳清如指導研究設計了我國第一臺篩下空氣室跳汰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氣重介質流化床幹法選煤廠,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獲第16屆國際選煤大會「終身成就獎」。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材料學專家鬱銘芳逝世
新京報快訊 據東華大學官方微信消息,鬱銘芳,浙江省鄞縣人,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4月12日12時3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3歲。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教授鬱銘芳先生(圖片來源:東華大學官方微信)從參與研製並紡出我國第一根合成纖維錦綸6絲,到第一根國產軍用降落傘用錦綸長絲,從組織領導聚醯亞胺纖維、碳纖維、芳綸等高性能纖維研製,到主持「丙綸噴絲直接成布」項目等,60多年來,鬱銘芳用一個個的研究成果為解決國人穿衣問題和國防戰略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
又一院士離去,中國工程院院士、骨科泰鬥盧世璧院士逝世!
據中國工程院官網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盧世璧於2020年3月28日逝世,享年90歲。盧世璧(1930.07.08-2020.03.28)是我國著名的骨科專家。1951年,盧世璧考入中國協和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後任中國協和醫學院外科住院醫師。1958年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成為一名骨科醫生,師從骨科主任陳景雲教授。1960年,由於蘇聯專家的全部撤走,盧世璧在景雲教授的提點下,開始去去攻克人工關節的研究,填補我國醫學空白。
-
三位在蓉院士寄語 「院士開講·蓉城科普『探索號』」班列首發
歷經一個月籌備、一周線上線下報名參與, 由成都市科協主辦的「院士開講·蓉城科普『探索號』」班列活動今天在中科院成都分院正式啟程。一整天裡,「探索號」班列帶領孩子們穿越在熟悉城市裡的孩子們,再次認識、挖掘這座創新之城裡的未知之問,「打卡」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兩棲爬行動物科普館、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和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展廳等人氣點位,用科學之眼,打開邁向未來的科學之門,感受未來公園城市生活的創新生活。
-
大連理工教授孔憲京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剛剛中國工程院正式公布了2017年院士的增選結果大連理工大學孔憲京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今年共計有67名新當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增選結果同步產生本次增選共有18位外籍專家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其中有大家熟悉的比爾蓋茨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工作於年初正式啟動,通過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提名和院士提名兩條途徑,共提名了533名有效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