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有一個宿管阿姨走紅,她是江蘇省淮安淮陰工學院宿管阿姨戴娟。她在疫情復工後,幫學校多名學生曬被子,後在4月29日 被學校破格轉正,加入到事業編制隊伍。
評論雖然也有人說領導們作秀,宿管阿姨運氣真好之類,更多的是點讚聲一片。
這裡我先不說宿管阿姨的行為是多麼的溫情和盡責,也不說學院的行為是為了傳遞正確的價值觀。
宿管阿姨轉正在網絡中裡漾起了一片浪花,也讓當事人當上了網紅。
生活裡更多時候,一些細緻入微的工作,一些暖人心田的善舉,並沒有被很多人所熟知,那麼你、我和他會怎樣去面對他們,怎樣去延續這些行動所傳達的善念呢?
一般面對這樣的行為,我們通常是三種態度,肯定的、否定的和漠然的。
有一個著名的霍桑實驗,就是在美國工廠一個大車間選6名女工,實驗持續了一年多,對工作條件做了多次改變,但無論怎麼變,每一次變女工們的工作都比前一次工作效率更高。
後來多方論證下來是因為這些女工覺得自己受到重視和尊重,所以更加的努力地工作,工作效率因此也不斷提高了。
可想而知,如果當我們工作和善念得到充分肯定,那愉悅的感覺肯定會讓我們當再一次遇到這件事時也會挺身而出。
有時只要一點點的冷漠就如同滅火器澆滅一顆滾燙的心。
朋友的孩子今年初三了,那天她去接孩子,因為要買東西就把車停在停車場,自己走到12號線的地鐵超市裡。
路過廁所旁看到一個小姑娘,黃衣,頭髮散落,在哭。原來她和爺爺走散。大概朋友比較慈眉善目,小女孩乖乖把小手送到朋友的大手裡,朋友一邊帶她找,一邊想著找不到就送服務中心讓喇叭叫。找了好一會,那個爺爺來了,他看到女孩,很大聲地罵道:「你怎麼隨便跟著別人,亂跑!」朋友感到很委屈,想上去辯解一二,那人帶著孩子飛快的跑掉了。
朋友出了地鐵才發現下雨了,為了帶孩子找親人,自己的孩子卻在雨裡多等了十五分鐘。
朋友告訴我們後,苦笑了一聲。我不知道她以後碰到這樣的情況會怎樣做?
假如宿管阿姨在曬完被子被人嘮叨,被別人認為多事,那麼我想宿管阿姨再做好事時起碼會猶豫一下,或者轉成了漠然。
生活裡的事和工作中的事可能性質不同,但是給人以肯定的表達總是會在人的內心蕩起一片漣漪。
有時我們的能力達不到給「宿管阿姨轉正」這種程度,但是多說一句肯定的話,或許會讓工作之間地傳遞更加暖色。
我自己就碰到過。
我們每天都要和幾個部門發生工作上的溝通,有一次我只是在他們的一些上報格式上著重讚嘆了一下,結果他們不僅交上來的時間更及時,而且還會主動問一下新的要求,與工作更有效率,與心情更加愉悅。
我想這就像當「宿管阿姨轉正」事件發生後,湧現出更多的大學宿管阿姨熱心為同學們服務。
一個好的正傳遞總是能點燃人們內心善良美好來,哪怕有時只有一簇小小的火苗,我們也要盡力讓它越來越旺。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願每個勞動者那顆善良美好的心都得到讚美!
文/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