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條超級暖心的微博,看了以後特別感動,忍不住想寫點東西,希望被更多的人看到!
微博是一位天津大學的在讀研究生發的,主要目的就是實名表白,長時間照顧行動不便的自己的兩位宿管阿姨(邢祥苓阿姨,田愛芝阿姨)。
根據天津大學官微發布的一篇文章顯示,這位同學是2017級的碩士研究生,在一次打籃球時,不慎膝蓋韌帶受了嚴重的外傷,然後在醫院進行了處理,回來以後,每天只能躺在宿舍修養,不能出門,吃飯只能靠同學帶以及外賣,非常不方便。
這一切都被細心的宿管阿姨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她們用實際行動闡述了什麼是堪稱「媽媽」一樣的宿管阿姨。
兩位宿管阿姨輪流承擔了該同學的早飯、午飯,每次都是做好以後,親自給他送上去,這些飯菜可不是什麼家常便飯,而是堪稱「美食博主」般變著花樣做出來的。
比如,她們會為骨折的同學做「黃豆燉豬蹄」、「油燜大蝦」等,直接上圖吧(還望沒吃飯的同學見諒,特別是深夜刷到這篇文章的同學,我真的不是存心的)!
除了上面些硬菜,阿姨也會為受傷的同學準備一些其它家常便飯來換換口味,比如,她們親自包的水餃,以及蒸的米飯,拌的涼菜等。
看著上面這些可口又精緻、讓人垂涎欲滴的家常便飯,滿滿的都是媽媽的味道,都是家的味道,有沒有?
其實,給受傷的同學做飯、送飯,阿姨們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他們照顧過很多受傷的同學,相信,吃過兩位阿姨變著花樣做的菜的同學,永遠都不會忘記這種家庭般溫暖的味道。
看到天大官微文章推送的同學們,都紛紛來留言,表達他們對這些「媽媽」般溫暖宿管阿姨的感謝。
有同學就表示,自己由於行動不便,飢腸轆轆時,每次接過阿姨親自做的飯菜時,眼淚都會不爭氣的往下流。
也有已經畢業的同學留言表達自己的感謝,吃過她們送的大蝦,也有同學表示,端午節吃阿姨為他們包的粽子,滿樓道都是粽子香味,真的暖心到哭。
還有同學,回憶說,去年臘八節早上,一個人在自習室看書,阿姨推門進來叫他出去喝粥,感動哭了。
其實,更讓人感動的是,這兩位宿管阿姨對於工作的認真與細緻入微的態度,她們時時刻刻都想著同學們,把他們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生病了,對他們噓寒問暖,心情不好了還會找他們談心給予安慰與鼓勵。
她們能夠隨口叫出每一位同學的名字,還可能會知道每位同學的女朋友長啥樣(壞笑),當然,還會幫同學們做一些縫縫補補的活,比如,下面這位同學的實名表白。
這位同學就表示,宿管阿姨曾經幫他縫過衣服,縫過枕頭,寒假一個留在學校,阿姨怕他孤單,拉著他彈琴唱歌,從未有過的溫色!
看下面這張圖片,正在為同學們認真縫補衣服的兩位阿姨像不像我們的媽媽?
當然,孩子在外,最牽掛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孩子有沒有吃好?學習壓力大不大?都是父母最為掛念的事情,在看到天大官微的文章推送以後,孩子的家長們也是被感動到不行,紛紛留言表示有這麼暖心的阿姨來照顧自己的孩子,真的特別感動,也特別放心。
畢竟,天大的孩子,有兩個「媽媽」來關心與照顧,能不幸福嗎?
無論是天大在讀的學生還是已經畢業的同學,都紛紛表示,在天大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在課堂上,有負責人的老師為我們答疑解惑,在宿舍,有暖心的宿管阿姨照顧我們的生活,回憶起來,一切都是那麼的溫暖。
看完了孩子們以及家長的實名表白以後,不知道看文章的你有沒有被感動到。
很多時候,感動不是非要做出什麼感天動地大事,最感動人心的往往是一些微不足道,看似不起眼的事情,相信,只要每一個人都心存善念,心存感激,這個世界將會變成溫暖的人間。
宿管阿姨,看似一份稀疏平常的工作,能夠做到讓每位同學都能夠感受到媽媽般的溫暖,確實不容易。
很多看似簡單又平凡的崗位,何嘗不是這樣,當我們把一份看似簡單的工作做到極致,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平凡,她們的這種敬業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最後,讓我們一起為這些善良、熱心、對待學生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的宿管阿姨點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