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敬學:古人的「開學第一課」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尊師敬學:古人的「開學第一課」

蘇州府學舊址大門泮宮牌樓

  ▌薛芮

  本周,各幼兒園、中小學及各大院校陸續開學,迎來了「開學第一課」。無論古今,教育始終緊系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也讓開學儀式承載了非凡的意義。正如荀子所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

  作為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德,「尊師重道」一說最早源自於南朝範曄的《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其實,早在西周時期,《太公家教》便有「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的思想,而《禮記·學記》中也有云:「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在數千年的文明歷史中,「尊師重道」也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規範禮儀。在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且讓我們回顧古代中國的尊師敬學傳統,體味千百年來的師生情誼……

  淨手淨心 硃砂開智

  古代開學式的「入泮禮」

  在古代,開學日期並不固定。這主要是因為古代中國的經濟發展以農業為中心,包括教育在內的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會順應農事時律,因此古代春季的開學時間通常會繞過農忙時節。在南北朝時期,《北齊書·列傳》中曾提到「常春夏務農,冬乃入學」,可見冬季入學也曾是古時學生入學的主流方式。

  古時的入學禮與成人禮、婚禮、葬禮一齊被視為人生的「四大禮」。無論家庭出身富貴貧賤,學生大多都會在入學時舉行隆重的儀式。這一禮儀傳統可以追溯至漢代,根據《禮記·王制》的記載是:學童首先換上學服,再拜筆、入泮池、跨壁橋,然後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學禮。「泮池」原指周代諸侯所設學校的半圓形的池,學校即泮宮,因此,古人的這種入學禮也被稱為「入泮禮」。具體來說,入泮禮通常包括正衣冠、行拜師禮、淨手淨心、硃砂開智四個環節。

  《禮記》中說,「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讓學生明白儀容整潔之重要性的「正衣冠」便是古代開學儀式的第一個內容:新生在入學時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幫助整理好衣冠後,才能到學堂前恭立,等待在先生的帶領下進入學堂。步入學堂後,便要進行拜師禮。在拜師禮過程中,學生首先要雙膝跪地叩先師孔子的神位,然後再向先生叩拜,並向先生贈送束脩六禮,包括:寓意勤奮好學的芹菜、寓意苦心教授的蓮子、寓意鴻運高照的紅豆、寓意早日高中的紅棗、寓意功德圓滿的桂圓,以及表達弟子心意的乾瘦肉條(即束脩)。

  在行過拜師禮後,學生會按照先生的指示將手放到水盆中,進行淨手環節。通過淨手喻示淨心,使日後的學習能夠達到心無旁騖、專心致志的境地。淨手過後,便是開筆禮的程序,也就是硃砂開智,是指由先生手持蘸了硃砂的毛筆,在學生眉心處點上一個紅點,以「痣」的諧音暗示「智」,寄寓學生能夠在日後的學習中開啟智慧、融會貫通。

  整個「入學典禮」完成後,學生便正式踏上了求學之路。

  拜師有禮 尊師有道

  師生相處須有「儀式感」

  在唐代,拜師禮進入國家官方禮儀典制之中。唐代的《通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體例完備的政書,其中卷六七的「禮典」中記載著「天子拜敬保傅」,而卷一一七的《開元禮類籑·皇太子束脩》又詳細記錄了皇太子拜師的情況。到了清代,《大清會典·禮部·師生禮》中明確規定,國子監學生初見老師時,學生要「自東階升堂」,這是因為在古禮中,東階為下為卑、西階為上為尊,並且,學生還需對老師行「三揖禮」。

  除了通常的開學禮或拜師禮,古人在日常的學習中也有著很多尊師敬師的禮數。春秋戰國時期的《弟子職》就詳細描述了弟子事師、受業、饌饋、灑掃、執燭坐作、進退之禮等。例如:「受業之紀,必由長始……若有所疑,奉手問之。師出皆起。」在如今的課堂上,老師提問時,學生通常都會起立作答,古人自然也是如此。並且,古人每天入學堂和出學堂時都要對老師作揖行禮;若要去私宅拜見老師,需要在門外通名等候;若與老師在路途相遇,需恭敬地立於道旁,待老師通過後自己再繼續前行。

  可見,在古代,教師一直是備受尊重的身份。《荀子·修身》曰:「君子隆師而親友。」《呂氏春秋·勸學》中說,「疾學在於尊師」,「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事師之猶事父也」,其中「事師如事父」或是繼承自西周《太公家教》中「弟子事師,敬同於父」,也使得民間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流傳千古。

  古代的君王名侯中也不乏尊師重禮的賢士。例如漢武帝到東郡巡視時,就曾順便去看望自己做太子時的老師,據《通鑑·漢紀三十九》記載,「丙辰,帝東巡,幸東郡,引及門生並郡縣掾史並會庭中。帝先備弟子之儀,使講《尚書》一篇,然後修君臣之禮。」

  在古代,無論是學生的入學儀式還是日常教學活動中的尊師禮則,都是在通過儀式感去表達學生對師長的尊敬與熱愛。

  休息會餐 獎賞激勵

  古人也過「教師節」

  即將到來的教師節(9月10日)是較為晚近的節日,實際上,在古代中國也一樣有著「教師節」,與孔子有著莫大的聯繫。

  古時候的「教師節」可以追溯至漢代。據《漢書·平帝紀》,當時的教學體制是「郡國曰學,縣、道、邑、侯國曰校,校學置經師」,經師也即教師。而黃宗羲的《與陳乾初論學書》中記載著,漢代時,在每年的孔子誕辰日,也就是農曆八月二十七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祭拜孔廟,場面秩序井然、鼓樂喧天、禮節隆重。不僅如此,在祭孔典禮之後,皇帝還會邀請國子學、太學的經師入宮,「為飲食之客,席間詞賦其娛」。後來,各地方民眾也紛紛效仿帝王的祭孔敬師之禮。雖然漢代時並沒有將孔子誕辰確立為「教師節」之名,但教師們已經在這一日開始享有休息、會餐等禮遇。

  從漢代之後,每年的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幾乎都被視為了尊師敬師的節日。舉例來說,唐代尊孔子為先聖、尊顏回為先師,唐代社會的文化發達、經濟殷實,對先師先聖的祭典也就更為隆重。唐宋時期依舊沿襲了漢代「祭祀孔子」的禮俗,除此之外,朝廷還會在孔子誕辰日對通過審核考察的「優秀教師」進行獎賞激勵。

  到了清代,當朝廷定都北京後,便以京師國子監為太學,立文廟,將孔子稱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上元縣誌》中記載:「……其二月十八日至聖升遐、八月二十七日至聖誕辰兩祭,皆本邑紳士經理之。國初以來吾鄉吳君哲鄰集同人捐資,首創此舉,至今幾百年矣。」又據《帝京歲時紀勝》載,每年八月的先師誕時,北京民間「禁止屠宰,祭文廟,各書室設供,師生瞻拜」。可見彼時的「教師節」幾乎與上元、七夕、中元、冬至等節日同樣重要。不僅皇都京城如此,其他地方也都將「祀至聖」視為了重要節慶禮俗。例如在山西的《晉祠志》中就記載著:「士大夫陳設脯醴致祭於文昌宮。其各館師弟均於是日祀之。」

  百花成蜜 潤物無聲

  古詩詞裡的敬師之道

  除了節日慶典和禮俗儀式外,古人的師生情誼也常體現在歷史故事和詩詞文學之中。

  例如《宋史·楊時傳》中記載著,北宋大學問家楊時小時候聰明伶俐,後來考中進士,仍然謙虛謹慎、尊師敬友,於是被著名理學家程頤視為得意門生。楊時四十餘歲時曾與好友遊酢一起去向程頤求教問題,當時正值隆冬,天寒地凍,趕至老師程頤家時,程頤正在火爐旁閉目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即使大雪紛飛,也依然恭恭敬敬地立在門外等候。待程頤醒來,發現立在風雪中的楊時二人身上已經覆滿積雪,這便流傳成了「程門立雪」的典故。此類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還有「子貢尊師」、「張良拜師」、「陸佃千裡求師」等。

  如今人們往往藉助古時的詩詞或諺語來表達對師長的感激之情。最為家喻戶曉的便是李商隱的那首《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常被後人用來形容教師為學生操勞、為教學奉獻的高尚品德。白居易在《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也寫道:「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是說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裡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杜甫的《春夜喜雨》又云:「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以擬人手法描述雨水對大地默默的滋潤,也常被當代人用來讚美教師對莘莘學子的培育。

  還有很多詩詞歌賦以隱喻或轉喻的形式表達了對老師的讚美與敬重。例如李白曾作《尋雍尊師隱居》:「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傾訴了對雍尊師的仰慕之意以及尋訪不遇的惆悵之情。唐代羅隱的《蜂》中寫道:「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也常被用來作為對老師們辛勤教書育人的讚美。又如清代鄭燮在《新竹》中描寫「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寓意學子需要在老師的扶持教育之下茁壯成長、青出於藍,從而表達對教師們的讚美。

  可見,自古至今,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者,始終影響著國家的興衰與社會的發展,在泱泱中華歷史文化中,人們對教師的敬重與熱愛早已傳承千年。

相關焦點

  • 古人「開學第一課」講什麼?李白李商隱古詩詞彰顯敬師之道
    本周,各幼兒園、中小學及各大院校陸續開學,迎來了「開學第一課」。無論古今,教育始終緊系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也讓開學儀式承載了非凡的意義。正如荀子所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作者:薛芮
  • 貴州「開學第一課」多形式講好人生第一課
    愛國主義教育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第一課  貴陽達德學校「開學第一課」「識三字認兩人」    同時,其他年級的1300餘名學生也迎來了文明禮儀教育、安全教育等內容的「開學第一課」。  印江縣杉樹鎮中心小學「開學第一課」講述紅軍故事 傳承長徵精神
  • 淄川230名初一新生及老師走進中國課本博物館,感受開學第一課!
    在書的世界裡,翻開書頁,打開的是歷史;走進文字,步入的是文明;字字入心,浸潤的是文化;激情誦讀,迴蕩著的是傳承……在第34個教師節來臨之際,9月8日上午,淄博市淄川金城中學230名初一新生及老師走進中國課本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古色古香的開學第一課
  • 敬學與樂學
    讀了該文後,我覺得作為學生,對待學習也要充滿「敬與樂」,即「敬學」與「樂學」。    所謂「敬學」,即尊敬作為學生的本職——學習,「敬學」並非「懼學」,它不需要我們一提及所有跟「學」有關的詞句就緊張;「敬學」亦非「怕學」,它也不需要我們對於「學」這個字眼頂禮膜拜。「敬學」其實是尊重學習,我們要秉持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走入學習的殿堂。
  • 2020-2021學年寧德市少先隊開學第一課暨寧德師院附小開學迎新典禮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爭做新時代好隊員 —2020-2021學年寧德市少先隊開學第一課暨寧德師院附小開學迎新典禮 9月4日8:30,在班主任的帶領下,一年級的同學們懷揣憧憬齊聚報告廳,參加2020-2021學年寧德市少先隊開學第一課暨寧德師院附小開學迎新典禮。
  • 開學第一課,家風家訓促成長
    9月1日是開學的第一天,安厚鎮蓮塘小學把開學第一課放在古宗祠賴氏家風家訓館內,讓孩子們從小傳承優良傳統,樹立高尚品德。據了解,該學校把開學第一課設在家風家訓內,旨在讓好家風、好家訓進校園,廉潔文化進課堂,以此作為新學期學生們的「見面禮」,激勵學生們勤奮學習、尊師孝親,培育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開學啦,我們一起揚帆起航!「打卡」別具一格的「開學第一課」
    迎著秋風沐浴晨光郴州市各中小學迎來了播種希望的新學期新學期的開學第一課孩子們開啟了一趟怎樣的奇妙遨遊?下面,跟著團團一起來打卡這些可愛校園的開學第一課吧~打卡地點:郴州市十八完小粒粒皆辛苦 禮義銘記心郴州市十八完小四年級7班在開學之初開展了「 文明就餐,拒絕浪費 」主題班會。
  • 青島無棣四路小學「開學第一課」:愛國、感恩、成長
    校園內外增加了不少引導標識,每一位到校的學生都收到了開學「小錦囊」,雖然隔著口罩,仍能看到師生們的目光裡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在莊嚴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伴著旭日的晨光冉冉升起,無棣四路小學的「開學第一課」拉開了序幕,此時此刻,每個人的心裡都感受到了返校學習的可貴。這個初夏的復學第一課,註定令人難忘,也一定意義非凡。
  • 有道精品課推出開學第一課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英語高級教師、著名英語高考輔導及研究專家馬燕,在有道精品課的「開學第一課」上開講,分析如何順利融入疫情後複課的學習狀態。  9月初,各大中小學校陸續開學,分別已久的師生在校園相遇,難題由此開始:從寒假開始就在家線上學習的學生,是否能夠迅速適應線下學習?在家學習效率不高,還能否跟上課堂的教學?即將進入畢業班的學生,如何查漏補缺,跟上最後一年的衝刺進度?
  • 「文以載道」古人「尊師重道」的故事
    「文以載道」古人「尊師重道」的故事 2018-09-10 0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七歲入學禮 人生第一課——吳起勝利會師紅軍小學新生入學儀式暨開學典禮
    七歲入學禮 人生第一課——吳起勝利會師紅軍小學新生入學儀式暨開學典禮延安吳起勝利會師紅軍小學 秋風送爽,丹桂飄香;童蒙立志,人生啟航。「不學禮,無以立」,為落實學校「八禮四儀」特色課程,2020年9月1日上午,吳起勝利會師紅軍小學(吳起縣第三小學)2800名師生在學校操場舉行了新生入學儀式暨開學典禮
  • 乘風波浪,揚帆遠航——芙蓉江中學舉行開學典禮暨開學第一課
    9月2日,芙蓉江中學全體師生歡聚操場,隆重舉行了2020年秋學期開學典禮暨開學第一課。典禮由校團支部書記徐娜主持。 開學典禮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了序幕。副校長萬前軍從尊師和勤學兩個方面對同學們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並帶領師生朗誦了《少年中國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鏗鏘有力的聲音久久迴蕩在師生心裡。隨後,九年級學生代表葉玲娜作了發言。她從愛惜糧食和珍惜光陰兩方面作了演講。從她表示,一定要傳承戒奢節約的美德,一定要珍惜時光、勤學奮進,不負韶華!
  • 2020年開學第一課感想 最新2020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上網課體會
    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0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2020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  今年上學的方式有些特殊,我們停課不停學,要堅持學習。在2020年的春節前夕,我們被禁止在各自家中,不能走親訪友,不能放鞭炮,2020我們迎來的是一個沒有聲音的新年,當我們在家中時,全國的醫護人員都已經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開始打仗了。
  • 夾江「開學第一課」都講了啥?
    新學期夾江縣各所幼兒園、中小學將愛國主義教育、節約糧食、禁毒教育不同主題作為「開學第一課」的重要內容,引導學生們從小做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傳播者和示範者。「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隨著琅琅誦讀聲,9月2日上午,小布走進夾江二小三年三班,看到班主任何彥正以班會的形式給孩子們上主題為「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的開學第一課。
  • 開學第一課,安全第一課
    上好開學第一課「叮鈴鈴——」簡單而隆重的升旗儀式後,秋季學期開學第一課開講,肇慶各校除了組織學生統一觀看《安全第一課》直播外,還紛紛結合各校特色,圍繞文明禮儀、思想品德等主題為學生上好開學第一課。學生開學後認真聆聽「安全第一課」。
  • "開學第一課"不僅是新學期第一課
    學校教育也是如此,在每學年新學期的開始階段,注重抓好開頭,認真上好"開學第一課",進一步明確教學重心、目的和方向,會對今後一學期、一學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學校教育工作奠定基礎,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上好"開學第一課"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 愛上數學之美——有趣的開學第一課
    開學啦,開學啦,在期盼中,我們即將迎來了開學的第一天,一節有趣的數學課開啟了孩子們新一學期的數學學習之旅。老師們精心準備,仔細研讀教材,我們的第一節數學課的目的是要抓住孩子們的心,讓孩子們在生動有趣的數學課中,去學習、交流、感受、成長……讓他們走進數學之門,愛上數學之美。
  • ​臨沂:文明與安全並重 上好開學第一課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日訊9月1日在臨沂市沂南縣第二實驗小學,一場以「弘揚戰疫精神、厚植愛國情懷」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開啟了同學們新的學期。護士王曉玉和同學們分享了在武漢漢陽方艙醫院工作的經歷。一次次緊張的救治、一幕幕溫暖的瞬間、一段段舍小家為大家的故事,讓同學們深受感動。
  • 開學第一課|老師教學生寫「人」 四川自貢一小學開學舉行創意新生...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8月30日,「尊師崇禮、勤儉節約」,一場傳統文化味道濃厚的新生入學儀式,在自貢市塘坎上小學舉行。當天,學校通過呈拜師貼、行拜師禮、書寫「人」字,為孩子們開啟「開學第一課」。據悉,這是該校開展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校園系列活動之一,以「愛國、立人、尊師、崇禮」的傳統優良教義開啟孩子們的人生新階段。
  • 敬學尊師,國學開道
    ——萬柏林區科技實驗小學開學典禮暨教師節表彰大會於9月9日上午舉行萬柏林區科技實驗小學的老師和學生們迎來了新一年的開學典禮和教師節表彰大會。學校校委會成員及全體師生參加了本次典禮。伴隨著入場音樂,新入學的孩子們身著青衿,整齊、有序的從寓意開啟智慧的啟智門入場。入場完畢,臺上的主持人宣布開學典禮暨教師節表彰大會正式開始。萬柏林區科技實驗小學賈校長率先致辭。話畢,全場掌聲雷動,開筆禮儀式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