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可能還會不屑一顧,說:「一年不就是一年嗎?跟宇宙學有什麼關係?」但是這只能說這些人不了解科學和日常生活之間的差距。
顯然,宇宙學上的一年時間跟我們平常意義上的一年不是一回事。比如說說我們日常中經常說的「年」吧,要分平年和閏年。平年365天,閏年366天,這差著一天呢,你說科學上是用365天作為「一年」,還是366天呢。
要知道,365和366雖然看起來差別不大,但是科學上對於時間的規定可是異常嚴格的,比如說宇宙學裡面經常用的「光年」這個概念,就是光跑一年的時間,你現在查出來一天,就是2.6*10^10公裡,這種誤差可是不被允許的。
宇宙學或者科學上的「一年」是一個非常準確的概念,是指的非常精確的365.25天,而這裡的一天是指的精確的24小時,每小時是精確的3600秒。
所以說,宇宙學中的一年是指的31,557,600秒,而一秒鐘的定義是指的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的輻射(電磁波)的9192631770個周期持續的時間,一秒鐘的時間是非常精準的,不管你在什麼地方測量都是這麼長時間。
簡單說一年持續的時間是一定的,從而保證「時間」這個概念的準確性【當然,有人會說相對論效應,那個另外再說】。
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年」是指的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這個時間其實是不確定的【天體運動會有非常微小的攝動偏差】,而且因為地球公轉和地球自轉之間不是完美的倍數關係,甚至於地球本身的自轉速度都是在變化的,所以一年等於多少天也是不確定的,有複雜的閏年計算法則。
所以為了把嚴謹的科學和我們日常生活區分開來,這種宇宙學中的「年」又叫儒略年,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年」的基礎上定義出來的,但是跟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年」是兩碼事。
最後總結一下,宇宙學中的一年是指的365.25天,每天指的指24小時、86400秒,也就說一年是31,557,600秒,一光年等於31557600光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