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11月下旬,為期兩天,一場由700多名老師參加的「夢想課程教研活動」在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舉辦。今天的這篇公號就帶您走進這場教研活動,看看它因何而起,內含哪些內容,達成了什麼目標。
一、因何而來
2019年3月30日,真愛夢想與運城市鹽湖區人民政府籤訂框架協議,約定開啟第二個五年素養教育的戰略合作,除了共同升級72所學校夢想中心項目外,雙方擬定的《鹽湖區「夢想中心——素養教育公益服務體系」運營服務升級方案(2019-2023年)》,更加注重夢想課程的品質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提高和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長。
2019年真愛夢想舉辦的「夢想好課堂」全國優質課堂展評活動,展示了來自全國各地優秀夢想老師的一堂堂精彩的夢想課,鹽湖區教科局、夢想沙龍和夢想老師們對於夢想課程品質的關注度更高了。2020年,雖有疫情影響,下半年關於夢想課程的全區教研活動還是提上了日程。
二、活動概覽
11月23日-24日,「運城市鹽湖區2020年夢想課程區域實踐品質提升研討活動」在鹽湖區如期舉辦。本次活動由區教科局和真愛夢想聯合主辦,真愛夢想課程研究院、去遠方事業部等部門全員參與支持。
兩天的教研活動共分為六大模塊:
01 夢想課程展示、點評及研討活動
02 鹽湖區校本課程展示及校本課設計分享交流活動
03 2020年鹽湖區『去遠方』課程及活動展示、總結和研討會
04《家鄉與社區》試水課展示分享及研討活動
05《繽紛樂章》試水課展示分享及研討活動
06 羅指揮創新兒童音樂教育分享會
活動吸引了甘肅省會寧縣和運城市臨猗縣等30多名教育局及夢想教師前來觀摩學習,鹽湖區共有700餘位教育局領導、校長、夢想老師及音樂老師先後參加活動。
三、活動的6大亮點
亮點一:同課異構全區沙龍總動員,課程設計展評研討指方向
作為本期教研活動的「核心」和開篇之作,真愛夢想課程研究院的執行院長周文勝提前給鹽湖區的12個夢想沙龍布置了「作業」,小學和初中夢想沙龍分別以各位沙龍為單位做同課異構的課程設計和展評老師推選。在鹽湖區教科局統一安排下,8個小學夢想沙龍還提前進行了「賽課」,評選了2位老師代表各自沙龍參與了23日上午的課程展評活動。
11月23日上午,在學校、沙龍、區級賽課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的夢想教師在涑水聯合雙語學校錄播教室進行課程展評,各沙龍夢想骨幹教師在報告廳觀摩直播課。大禹學校副校長劉曉、向陽學校張茜老師帶來同課異構《愛與夢想》繪本課程中的《南瓜湯》、涑水聯合雙語學校王冬梅展示了《共創成長路》課程中的《國有國法 家有家規》一課。
在展評課後,觀摩課程的上百名各地夢想老師齊聚涑水聯合雙語學校的夢想中心,在課程研究院李惠普老師主持下,周文勝院長及《愛與夢想》課程經理屈松梅老師等對課程進行了點評和講解。
周文勝院長在《從夢想課程看課程改進》的分享中,以三節示範課為教學案例入手,帶領教師們從學情分析、目標設定、課程實施、評價任務等層面逐一剖析,引導大家通過課堂觀察,深度反思夢想課程改進方向。
周文勝院長說「夢想課程就是一面鏡子,夢想課堂的問題就是學科課堂的問題。」整個研討過程模擬了一個沙龍教研的全過程,為鹽湖區的夢想沙龍教研打了樣板,更為鹽湖區夢想沙龍及在場觀摩的老師如何設計和實施夢想課程提供了頗有價值的指導。
亮點二:鹽湖區校本課「通曬」,校本課規劃與設計「加料」
校本課程展示、答疑及研討,也是本次教研活動的「重頭戲」之一。
為了籌備本期校本課的研討活動,鹽湖區教科局提前安排,城區23所開設了校本課程的學校對校本課程進行了梳理和完善,並在23日下午研討現場進行了全區校本課成果展示。涑水聯合雙語學校和紅軍小學分別代表初中和小學進行了校本課的匯報,其中紅軍小學的《財富與幸福》融合了夢想課《理財課》與數學學科,經過一年多的研發設計,進行了階段性成果匯報。
鹽湖區城區學校校本課展示
23日下午的校本課展示研討會,鹽湖區教科局杜尚衛局長出席並講話,全區各學校的校長或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悉數出席。
杜局長在講話中強調,校領導要明確和抓住「課程設計和學科教學」這一「主要矛盾」,他指出「學校課程規劃是學校課程領導的首要任務,也是學校課程領導理念與策略的集中體現。學校課程規劃決定了學生將會獲得哪些學習機會,同時也影響著教師的課程理解與實施……希望鹽湖區藉助真愛夢想的優質課程資源平臺,藉助夢想課程,助力實施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提升教師的課程建設能力以及學校的校本課程的研發能力。」
周文勝院長做了《學校校本課程的規劃與開發》專題講座,他具體說明了「課程綱要」為何對於校本課程設計的重要性。每個學校的校本課,只有經歷了組織建立、需求評估、主題確定、目標擬定、方案編制、解釋與實施、評價與修訂這一完整歷程才能成型。周院長說:「任何校本課程都不是空中樓閣,而是校情與教育目標高度契合的結果。」他在分享中通過豐富的案例,激發了在場聆聽的三地教育局領導、校長和老師門對本區域、本校課程設計的總體思考。
在校本課研討會上,真愛夢想還對「真愛夢想杯」第五屆全國校本課設計大賽進行了宣講,期望與會的各校能積極報名,提交校本課程和新夢想課。
亮點三:復盤總結規劃,「去遠方」從全國版到鹽湖區「地方版」
多年來,「去遠方」課程和研學活動一直深受鹽湖區教科局及學校師生「青睞」,當然他們取得的成績也很亮眼。2020年,來自鹽湖區的6支跨省全資、26支跨省半額、61支本地團隊在全國近千份方案中勝出,一舉成為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去遠方」項目報名數量最多、上課人數最多、出行團隊數量最多的區縣。
今年春季學期,真愛夢想與鹽湖區教科局攜手,聯合舉辦了「去遠方」鹽湖專項活動,給更多的鹽湖師生提供機會,在研學中收穫成長。經過各夢想學校師生的努力申請和準備,共有10支跨省、45支本地隊伍,21所學校352名師生成功入圍,在今年的「去遠方」鹽湖專項活動中獲得研學機會。
在11月24日上午舉辦的「2020年鹽湖區『去遠方』課程及活動展示、總結和研討活動」上,鹽湖區入圍研學項目的4支學生團隊代表分別進行了展示和分享,在研學項目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校校長和老師代表從學校層面如何推動「去遠方」活動做了經驗介紹。
鹽湖區教科局鄭學道副局長全程參加了研討活動,他在講話中要求全區的夢想項目校深化《去遠方》課程開設,盡力做到全覆蓋,並敦促鹽湖老師們「用足『去遠方』全國資源、開拓省內資源、發展域內資源」,實現2021年去遠方入選隊伍申請的新突破。
在圓桌論壇環節,真愛夢想陸宏勇總監與夢想校長、教師、學生、鹽湖區教科局及文旅局、敦和慈善基金會等各方代表暢談「去遠方」活動中的收穫與困惑,探討鹽湖「去遠方」活動的成功之舉及未來方向。
敦和慈善基金會文化傳承與研學融合項目經理王萌表示:「在與真愛夢想最近達成的協議中,敦和基金會將撥出善款,資助280支去遠方「文化研學」團隊,讓同學們著眼文化傳承,帶著一定深度的思考出行。同時,還將支持文化研學專場教師培訓,提升研學課程設計與引導能力,沉澱文化研學經驗與方法。一門新的夢想課程——傳統文化教育課程,已經納入開發,系統提升文化素養維度的研學課程資源。」
鹽湖區的核心「去遠方」老師們還開展了閉門研討會議,針對「去遠方」在全國的發展前景,集中討論了如何反對套路、真實普惠、深度研學、淡化功利、持續推進等一系列有趣而尖銳的問題。
亮點四:三門試水課展示分享,研討評課促課程研發和實施
2020年秋季學期,真愛夢想課程研究院共上線了4門試水的夢想課程,其中《繽紛樂章》《家鄉與社區》《兒童哲學課》等3門課都有鹽湖區夢想教師入選試課名單。
《家鄉與社區》課程是《家鄉特產》的升級版,以「為遠方朋友設計製作代表家鄉特色明信片」為任務,旨在驅動學生萌生對家鄉社區探索興趣,關注與感知周遭點滴,從習以為常中激發層層深入研究興趣。
《繽紛樂章》課程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兒童音樂教育家羅衛華指揮專門為夢想中心學校設計的16節音樂素養課程。它不僅貼近國家對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所提出的以審美為主導,強調實踐、鼓勵創造的基本要求,同時還突出綜合音樂活動和學科綜合性的設計,深化對民族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是義務教育音樂課程的有益補充。
《兒童哲學課》是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及發展需要出發,結合不同學科學習的需要,提出或設計具有一定哲學性的關鍵主題,在「探究共同體」所創造的理智和情感安全氛圍下,通過閱讀、對話、遊戲、表演、製作、實驗、體驗等多種方式,進行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哲學探究活動,從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綜合人文類課程。
目前這3門課程還屬於試水階段,鹽湖區有40餘位教師選課,並參加了本次的教研活動。在24日及25日的教研活動中(25日活動小規模舉辦),共有5位老師先後進行了課程展示。隨後,課程研發者及課程經理帶著參加教研活動的老師們對課程的設計和實施進行了點評。課程研究院的負責人鼓勵鹽湖區夢想老師們創新性地使用課程教案,紮實開展課程,讓師生在課程中受益,真愛夢想將不遺餘力地做好答疑解惑工作,助力課程開展。
亮點五:創新兒童音樂教育分享,鹽湖區音樂老師全員參與
11月24日下午,鹽湖區兩百餘名音樂教師齊聚在實驗小學五洲觀瀾校區,聆聽兒童音樂教育家、《繽紛樂章》夢想課研發者羅衛華指揮帶來的創新音樂教育分享——《為孩子上好一堂音樂課》,在這堂精彩紛呈的分享會中,羅指揮既帶來了豐富新穎的音樂理論知識,又從自然、人文、藝術、母文化、樂行者等具體課例進行了示範教學。
在分享活動開始前,羅指揮對實驗小學五洲觀瀾校區少兒合唱團進行了公開排練,通過引導孩子們感知音樂、調動情緒、打開共鳴等方法,整個排練過程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讓學生在輕鬆愉悅中達到預期效果。這對於現場觀摩的鹽湖區音樂老師,也是很新奇的學習體驗。
參加觀摩的音樂老師表示,正在試課的《繽紛樂章》音樂教育的內容豐富,音樂教育形式靈活。羅指揮在分享會上頗有感觸地說,希望音樂教育能讓音樂成為孩子的學習和精神夥伴,學會在音樂中表達, 用音樂發聲,借力音樂融入社會、認識理解多元文化,建立紮根中國,放眼世界的全球觀,以音樂推動社會公益行動。
亮點六:跨區域觀摩學習,甘肅會寧老師千裡赴鹽湖
本次在鹽湖區舉辦的夢想課程教研活動,除了鹽湖區700多位校長老師參與外,還吸引了甘肅省會寧縣和運城市臨猗縣等30多名教育局及夢想教師前來觀摩學習。這是繼2014年會寧縣第一次帶隊來鹽湖區交流後,6年後再次與鹽湖區夢想家人進行交流學習。
2012年,真愛夢想與會寧縣教育局時任局長張啟業在全國首先開啟了與教育局配資建設夢想中心的「會寧模式」,並實現該縣夢想中心項目的全覆蓋;2019年3月,鹽湖區與真愛夢想合作開啟了整區推進夢想中心第二輪合作升級,「鹽湖模式」也開始引領全國項目合作區縣。那麼時隔6年的再次相遇,會寧縣的老師們有何感觸呢?
參加過2015年「夢想旅行團—馬來西亞研學」的會寧縣翟家所小學王鶴群老師說:「這次學習,再一次給我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不論多大的困難我會克服掉,重新思考今後在夢想課程方面如何做?怎麼做? 做什麼?再一次穿上我的紅色戰袍,再一次將頭髮高高盤起來,再一次將夢想課上到高潮,再一次找回我和孩子們的自信,從容有尊嚴。」
會寧縣楊集初中吳佩篤校長說:「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我們應該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開發,不斷創新,促進自身成長,走出一條符合本校實際的'夢想空間'、'夢想課程'之路。為了山區的明天,為了孩子的未來,請讓孩子們擁有做夢的權利,請給孩子們做夢的空間。」
鹽湖區教科局局長杜尚衛在研討會上說,要以特定夢想課程為核心,協助學校統整學科領域,立足本地文化與特色,實現夢想課程校本化發展,創造學校的特色課程體系,並支持教師隊伍立足課程開發,實現專業發展,從而實現鹽湖區教育品質的全面提升。
本次課程教研活動是應運城市鹽湖區夢想課程品質提升發展階段的需要,同時也是夢想課程在一個深耕服務區縣實踐的展示和研討。針對性地解決夢想課程、學科教學中的痛點,引發了教育教學新思考、新實踐,我們暫不確定這一次教研活動能做到何種程度,取得何種效果,讓我們拭目以待,它在鹽湖區教育教學這池春水中激起來的「浪花」有多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