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地道戰》「高家莊」原型,村內十幾家照相館,攝影師全是村姑

2020-12-17 瑞視覺

這個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西南方向、距縣城15公裡、距保定市30公裡的村子叫冉莊,是電影《地道戰》中"高家莊"的原型。村內十字路口有兩株枯死的古槐,古槐附近方圓百十米有十多個照相館,十幾個村姑攝影師每天忙不停為外地人拍照。(王子瑞 攝)

一位村姑攝影師為抗日戰爭時期打扮的一家三口拍照。抗日時期,冉莊村頭古槐懸掛鐵鐘用以報警,且將此真實的歷史史實再現於《地道戰》電影之中。

村姑攝影師為身著民國風格服裝的一位小姑娘拍照。頗具傳奇色彩的是,1965年拍攝地道戰電影時,它尚存暮年的枝葉,電影拍完後,它似知已完成了自己最後的歷史使命,便枝脫葉落,與世長辭了,而今唯留下不朽的身軀,化作文物,供後人景仰。

村姑攝影師為一位騎在偏三輪軍用摩託車上的持槍「小八路」拍照。冉莊地道始挖於1938年,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大舉南侵,使冀中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戰爭苦難。為了防禦敵人的襲擊,保存自己,抗禦外侮,冉莊一帶人民開始挖地洞,最後挖成地道。

村姑攝影師在古槐樹下為一家三口拍照。地道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華北抗日鬥爭的偉大創舉,也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村姑攝影師為解放軍打扮的一位女性拍照。抗戰時期,冉莊地道長達16公裡,對敵作戰157次,曾榮獲「地道戰模範村」稱號。

古槐附近的「古槐照相部」。冉莊地道戰遺址保護區面積約有20萬平方米,房屋500餘處;現存地道3000米,對遊客開放地道1200米;原有高房、暗室、地堡等各類作戰工事140個,開放19處;地下作戰設施掩體、隱蔽室、地下食堂、搶救室、兵工廠、儲藏室、指揮部、翻板陷阱等23類256處,現開放15處。

古槐附近的「福興隆照相館」。冉莊地道戰遺址基本保持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環境風貌。

古槐附近的「豔春照相館」。冉莊地道戰遺址也是許多影片特別是抗戰影片的拍攝地, 《地道戰》、 《烈火金剛》、 《敵後武工隊》、《平原遊擊隊》等都曾在這裡拍攝。

古槐附近的「高家莊照相館」。1997年,冉莊地道戰遺址成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2003年被河北省政府、省軍區命名為第一批省級國防教育基地。

古槐附近的「根深葉茂照相館」。冉莊地道戰紀念館1959年建館並對遊人開放,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冉莊,每天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

拍攝的照片及時列印,遊客很快就可以拿到。冉莊地道戰紀念館是全國首批愛國教育基地免費開放單位之一,於2008年3月對外免費開放。【《瑞視覺》發布的照片,視角獨特、有溫度,全部是原創作品,歡迎關注、評論、轉發或者收藏!如果你身邊有奇聞趣事、感人故事或者需要幫助的人,請留言。】

相關焦點

  • 北京市民照相館排長隊拍全家福 十幾名攝影師全部停休
    今年春節,到老字號大北照相館拍全家福、紀念照的家庭爆棚,每天接單超過200個,是平時的一倍,十幾名攝影師全部停休。  拍一張全家福要等上3個小時  昨天上午10點,當北京青年報記者推開前門大街大北照相館的大門,被裡面的景象嚇了一跳,竟比外面前門大街還熱鬧。
  • 電影《地道戰》原型周保全打得鬼子不敢進村(圖)
    本報記者 李志華 攝    69年前,1945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正定縣高平村軍民打了一場漂亮的地道戰,擊退了前來襲擊的千餘日偽軍。此後,日偽軍再也不敢靠近高平村。村民們後來把過廟會的日子改到這一天。3個多月後,也就是當年的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中華民族迎來了百年歷史上抵抗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 北京本土照相館之最豐泰照相館 聊聊它的傳奇故事
    豐泰照相館開業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老闆任景豐是遼寧法庫縣人。任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據說他祖上還跟努爾哈赤沾親帶故。青年時代,任景豐東渡日本考察實業,學習了現代的物理學和照相技術。他敏銳地發現,照相業在中國的前景可觀。回國後,他在琉璃廠開設了北京第一家由中國人創辦的照相館——豐泰照相館。
  • 從戰爭遺蹟看古代地道戰
    說起地道戰,諸位看官應該都想到了高家莊,以及經典的《地道戰》電影。高家莊的原型是河北保定的冉莊,事實上中囯古代已多次採用這種戰術,下面介紹幾處著名的古地道遺址。宋遼古戰道位於河北雄縣,於1964年因打井而發現,是楊延昭為抵禦遼軍進攻而建。
  • 王開照相館:在歷史磨洗中永不退色
    王開照相館開設於1920年,它的老闆是廣東人王熾開。初創時主要業務是拍攝人像照、結婚照、合家歡等各類照片,但當時的生意比較清淡。在當時的上海,擁有私人照相機的家庭鳳毛麟角,而且大都是外國人和有錢的華人。對一般家庭而言,到照相館去照像是一件非常鄭重而奢華的事情。
  • 大學生創業開自拍照相館 無攝影師引大批粉絲(圖)
    而今,在下沙,又流行起被贊「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大頭貼升級版自拍照相館。這家自拍照相館的老闆是三名大學生,均來自中國計量學院。  自拍照相館為顧客提供多樣的服裝配飾供選擇,配上單眼相機和大型電子顯示屏,任顧客自由發揮地拍照,然後像KTV一樣按鐘點計費,開業不到一個月,就立馬招來大批鐵桿粉絲。
  • 中國照相館的變與不變
    去過王府井大街的人都知道,中國照相館的店外櫥窗是王府井的一景,吸引不少市民和遊客駐足。不久前,中國照相館迎來了82歲生日。82年來,中國照相館用鏡頭記錄著人們最真實的時光、收藏著人們的歡笑與感動。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人來到中國照相館,共同譜寫著一本時光相冊,譜寫著時光裡永恆不變的愛。
  • 經營照相館35年 8旬攝影師尋60餘張老照片主人(圖)
    經營照相館35年 許多老照片無人認領  八旬攝影師尋60餘張老照片主人近日,銀川80歲的老攝影師張士良在網上發文稱,自己的照相館經營35年來,有很多老照片卻無人認領。張士良說,希望這些老照片的主人們能到照相館取回照片,拾回多年前的珍貴記憶。截至目前,已有一位女士在張士良發布的圖片中找到了自己「30年前的模樣」。  老攝影師尋照片主人  張士良今年80歲,在銀川經營一家照相館。
  • 北京這照相館拍出中國第一部電影,攝影師只顧看戲報廢過兩卷膠片
    1905年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的電影《定軍山》是中國人拍攝的第一部電影。這部影片的拍攝時間與西方國家發明電影(1895年)相差僅10年,其在世界和中國電影史上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任慶泰,字景豐,1850年出生在山東省萊州府掖縣,年幼時隨父親任德魁和母親逃荒來到瀋陽法庫門四臺子村,後來幾經轉折,1892年來到北京,在琉璃廠土地祠附近開設豐泰照相館,做了北京第一家照相館的老闆。
  • 柳翠開辦自拍照相館,創意滿滿月入4萬元
    不想再承受金融證券行業的壓力,於是轉行開起了自拍照相館。傻瓜式的設備、新奇的服裝、自由的拍攝環境受到畢業學生的爭相「追捧」。據統計,武漢目前自拍照相館數量已達十幾家,多分布於學生密布的地段。自拍是90後的鐘愛,金融女突發其想,將「自拍神器」變成了「賺錢神器」。
  • 中國照相館歷史變遷:周總理沒打招呼來照相(全文)
    中國照相館得到了影片劇照的獨家發布權。只要購買其中一張,還附贈20寸的著色照片。這一營銷手段大獲成功。半年之內,陳雲裳的劇照發行超過了5萬張。每天都有許多人專門跑來靜安寺路,看中國照相館櫥窗裡的海報。這得益於老闆吳建屏的商業眼光。他本來是上海另一家知名照相館王開照相館的學徒,後來憑藉妻子的嫁妝開辦了中國照相館。
  • ...拍照去杭州照相館!」說出你和杭州照相館的回憶,我們請你拍全家福
    於是,大家分幾排站好,攝影師調整光線、距離,調動好情緒,咔嚓咔嚓,這個大家族幸福的瞬間就被定格在了相機裡。在杭州照相館裡,還有一樣舊道具——一張寶寶椅子。奶奶、爸爸等帶著一個剛出生100天的寶寶來杭州照相館拍照。進入攝影棚,攝影師讓寶寶坐在寶寶椅子上拍照,奶奶看著笑得特別開心。
  • 「攝影師」關曉彤亮相nova奇遇照相館 現場暖心為粉絲拍照
    作為華為nova的代言人,12月27日關曉彤亮相天津南開大悅城,參加nova奇遇照相館線下活動。從開始的邂逅,到遇見時的心動,nova奇遇照相館本身就是一次浪漫而又甜蜜的奇遇。12月17日華為nova新品發布會於湖南國際會展中心召開,nova4帶著4800萬超廣角三攝驚豔亮相!
  • 「時光照相館」:尋找光陰的故事
    新華社太原5月7日電(記者王菲菲)推門進去,兩個套著藍色布套的單人沙發安靜對立,牆上貼著的「光榮之家」四個大字赫然醒目,整面牆都掛著各式各樣的獎狀,老式立柜上擺滿了老照片。這裡是「時光照相館」,帶著人們溯遊時光之河,尋找光陰的故事。
  • 開照相館賺錢嗎?
    穿上漂亮的衣裳,挽一個精緻的髮型,然後鄭重其事地走進照相館,這曾是很多人記憶裡的片段。如今,隨著數位相機和智慧型手機的風靡,傳統照相館一家家倒閉。與此同時,影樓、個人攝影工作室、新型照相館異軍突起,很多「90後」紛紛入場。開照相館賺錢嗎?
  • 新式照相館廣受歡迎,獨立攝影師成職業新選擇
    從傳統的「藝術照」到當下時尚的「輕寫真」,攝影行業緊隨時代步伐不斷改變,出現了旅拍、輕寫真、主題風格寫真等多種新形式,從而衍生了以「定製化」「多樣化」為賣點的新型照相館。與此同時,以「一人一個工作室」「一人等於一支隊伍」為特點的獨立攝影師也慢慢成為不少年輕人的職業新選擇。
  • 韓國人氣復古照相館
    不如到復古照相館,自己或和朋友們拍張照片,記錄下這個值得銘記的春天吧!今天明日菌就帶大家領略感性復古的5家照相館!關註明日菌的韓國情報站(univ20china)獲得更多實用的信息喲!位於桂洞的專業黑白照相館裝修充滿著古典美,還有各種復古的擺設和北村韓屋村很近,照完照片再去約會也是極好的現在很流行在這家照相館門口和戀人拍認證照從建築的外觀就充滿著「請回答」時代的感性
  • 王府井中國照相館成見證社會變遷風向標(組圖)
    每天都有許多人專門跑來靜安寺路,看中國照相館櫥窗裡的海報。 這得益於老闆吳建屏的商業眼光。他本來是上海另一家知名照相館王開照相館的學徒,後來憑藉妻子的嫁妝開辦了中國照相館。1937年,這家員工不足10人的照相館在上海靜安寺路(後改為南京路)88號開張了。 如今86歲的徐松延是當年中國照相館的學徒工。
  • 老字號——中國照相館
    老字號——中國照相館 誰都知道中國照相館有名,是個老字號,但它位於王府井大街,如果要想有張中國照相館的照片必須到王府井去一趟才行,這對於居住較遠的居民和出門不便的大爺大媽們真成了難題。但現在不一樣了,老字號也放下了架子,中國照相館向小區開出了"社區攝影直通車",將照相館搬進了小區,您就在家裡等著就能照相,就能享受到中國照相館的高檔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