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西南方向、距縣城15公裡、距保定市30公裡的村子叫冉莊,是電影《地道戰》中"高家莊"的原型。村內十字路口有兩株枯死的古槐,古槐附近方圓百十米有十多個照相館,十幾個村姑攝影師每天忙不停為外地人拍照。(王子瑞 攝)
一位村姑攝影師為抗日戰爭時期打扮的一家三口拍照。抗日時期,冉莊村頭古槐懸掛鐵鐘用以報警,且將此真實的歷史史實再現於《地道戰》電影之中。
村姑攝影師為身著民國風格服裝的一位小姑娘拍照。頗具傳奇色彩的是,1965年拍攝地道戰電影時,它尚存暮年的枝葉,電影拍完後,它似知已完成了自己最後的歷史使命,便枝脫葉落,與世長辭了,而今唯留下不朽的身軀,化作文物,供後人景仰。
村姑攝影師為一位騎在偏三輪軍用摩託車上的持槍「小八路」拍照。冉莊地道始挖於1938年,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大舉南侵,使冀中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戰爭苦難。為了防禦敵人的襲擊,保存自己,抗禦外侮,冉莊一帶人民開始挖地洞,最後挖成地道。
村姑攝影師在古槐樹下為一家三口拍照。地道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華北抗日鬥爭的偉大創舉,也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村姑攝影師為解放軍打扮的一位女性拍照。抗戰時期,冉莊地道長達16公裡,對敵作戰157次,曾榮獲「地道戰模範村」稱號。
古槐附近的「古槐照相部」。冉莊地道戰遺址保護區面積約有20萬平方米,房屋500餘處;現存地道3000米,對遊客開放地道1200米;原有高房、暗室、地堡等各類作戰工事140個,開放19處;地下作戰設施掩體、隱蔽室、地下食堂、搶救室、兵工廠、儲藏室、指揮部、翻板陷阱等23類256處,現開放15處。
古槐附近的「福興隆照相館」。冉莊地道戰遺址基本保持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環境風貌。
古槐附近的「豔春照相館」。冉莊地道戰遺址也是許多影片特別是抗戰影片的拍攝地, 《地道戰》、 《烈火金剛》、 《敵後武工隊》、《平原遊擊隊》等都曾在這裡拍攝。
古槐附近的「高家莊照相館」。1997年,冉莊地道戰遺址成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2003年被河北省政府、省軍區命名為第一批省級國防教育基地。
古槐附近的「根深葉茂照相館」。冉莊地道戰紀念館1959年建館並對遊人開放,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冉莊,每天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
拍攝的照片及時列印,遊客很快就可以拿到。冉莊地道戰紀念館是全國首批愛國教育基地免費開放單位之一,於2008年3月對外免費開放。【《瑞視覺》發布的照片,視角獨特、有溫度,全部是原創作品,歡迎關注、評論、轉發或者收藏!如果你身邊有奇聞趣事、感人故事或者需要幫助的人,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