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在杭州國貨路青年路的轉角,你遇見了那幢紅磚牆與玻璃結合的別致小樓嗎?
它就是浙江老字號——杭州照相館,7月29日,91歲的她搬到了這裡。
曾經,它是很多杭州家庭拍攝全家福的不二選擇,傳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愛。老店新開之際,它攜手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為大家送上福利(看此前報導請戳這裡)。
▲徐彥 攝
說起杭州照相館,是很多老杭州滿滿的回憶。
今年春節前夕,住在杭州市郊的一個大家族人聚齊了。老父親給杭州照相館打來電話,想給這個30多個人的家族拍張全家福。這是他這輩子的一個心願。
照相館有些犯難了,因為館內攝影棚比較小,容納不了這麼多人拍全家福,「要不我們上門來拍吧?」
老父親很堅持,一定要全家人聚到杭州照相館拍攝。
這一天,一輛大巴車開到了位於青年路上的杭州照相館門口,真的就從大巴車上下來了30多個人,一個大家族老老少少,全都到齊了,隊伍浩浩蕩蕩。
老父親下車後,看到杭州照相館幾個字時,特別激動,一定在這個招牌下面照一張全家福。
於是,大家分幾排站好,攝影師調整光線、距離,調動好情緒,咔嚓咔嚓,這個大家族幸福的瞬間就被定格在了相機裡。
在杭州照相館裡,還有一樣舊道具——一張寶寶椅子。
奶奶、爸爸等帶著一個剛出生100天的寶寶來杭州照相館拍照。進入攝影棚,攝影師讓寶寶坐在寶寶椅子上拍照,奶奶看著笑得特別開心。大家覺得有點奇怪,就問奶奶。奶奶指了指寶寶椅子,對兒子說:「你小時候也是坐在這張椅子上拍照的,沒想到你兒子今天也會坐在你坐過的椅子上拍照。」
這下,大家才恍然大悟。
杭州照相館的老攝影師兼辦公室主任姚志明說,這樣的故事在杭州照相館裡還有很多。
而給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留言的沈女士告訴記者,她記得小時候媽媽剪頭髮要去時美,買皮鞋要去小呂宋,拍照則一定要去杭州照相館。「這就是那個時代的時尚。」
所以沈女士每年過生日,除了生日蛋糕外,爸爸媽媽都會帶她去杭州照相館拍照,「一張單人照,一張三口之家的全家福,每年一次,雷打不動。」
後來學業漸漸緊張,杭州照相館也搬遷了,沈女士一家就沒再去了。「記得有一張,我穿了一條自己特別喜歡的紅裙子,凹了一個打電話的造型拍的。後來,我去上大學了,媽媽一直把這張照片擺在客廳的茶几上。爸爸偷偷告訴我,我上大學去的第一天,媽媽看著這張照片一直哭。而媽媽則說,我不在的時候,爸爸常常會拿出我小時候這些照片,翻看了一遍又一遍。」
有了手機後,人人都是攝影者,但要拍一張「有追求」的照片,老一輩的杭州人還是篤信杭州照相館這個老字號。當新杭州人問起,哪裡拍照好?他們推薦杭州照相館就像推薦西湖一樣得自然而然。
你和杭州照相館有故事嗎?她讓你想起了誰?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和杭州照相館一起,面向杭州徵集曾在杭州照相館拍攝過的老照片和老照片背後的故事。
歡迎留言或者撥打錢江晚報熱線96068與我們聯繫,被選中的8個家庭,將獲得由杭州照相館提供的「新全家福」主題(3~5人)拍攝機會。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