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都落盡 ,一樹紅葉燒,秋日裡,一場人與自然的角力悄然進行著,漫山遍野、層林盡染的楓,庭院流水前、空山古寺裡的旅人……
不知是我們在追尋楓的腳步,還是楓林在追逐我們的旅程。十一月,秋楓濃,紅葉狩,風雅頌。
沉醉在層林盡染的日本山林
從九月開始,所有的日本人都會趕往山間,觀賞或拍攝漫天的紅葉,日本人把這稱之為「紅葉狩」。
在日本人眼裡,楓葉有點兒像一頭毛色華麗的野獸,當它嗅到一絲秋天的氣息,就迅速從北到南跑遍全日本,把這個狹長的島國籠罩在它的影子裡。
所以人們不得不像獵人一樣,扛著相機追尋它的足跡,「狩獵」美顏的秋楓。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從9月份開始,山林間、溪流畔,到處都是紅黃相間的色彩,與山明水秀的風土相得益彰。
高山童話,桃源秘境
岐阜縣素有日本「森林與溪流之地」美稱。
合掌村就坐落在岐阜縣白川鄉的山麓裡,是一個青山和森林孕育的詩意世界。
三層樓高,被茅草覆蓋的人字形屋頂,是白川鄉合掌村的代表,也是這裡為之驕傲的「世界文化遺產」。
「合掌造」房屋建造於約300年前的江戶至昭和時期。為了抵禦大自然的嚴冬和豪雪,村民創造出的適合大家族居住的建築形式。
秋天的合掌村,稻田呈現出一派金黃,田埂間的芒草潔白如雪,柿子成熟了,秋櫻花也開了。紅葉爛漫,與茅草屋頂相映成趣,漸生暖意。
日本庭院裡的日日夜夜
作為日本三大名園之首的兼六園,至今扔完整保留了江戶時代代表性的林泉特徵。
兼六園在大量採用「回遊式」造園元素的同時,也綜合運用了諸多時代的造園手法,集眾家之所長於一身。
兼六園的中央以大池貫穿,隨處可見日式假山與涼亭,日本特色的庭園之美表現的淋漓盡致。
兼六園雖然是由歷代加賀藩主歷經長年累月修建而成,但其造園的基本思想始終一致,即他們所崇尚的神仙思想。將大的池塘視為大海,在海中配以長生不老的神仙居住的小島。
兼六園裡最具不能錯過的賞楓點要數霞之池。池中有三個小島,寓意為大海中的三個神仙島:蓬萊、方丈以及瀛洲。
在兼六園內有一座日本最古老的噴泉。造於江戶時代末期,巧妙的利用了地形差的原理,使得噴泉的噴水可以達到3.5公尺的高度。
另外一個特別點:兼六園是賞夜楓的好去處,每年到了紅葉盛期,六義園都會延長開園時間,並在夜晚舉辦點燈活動。
秋色應如是,嵐山萬千楓
嵐山經常出現在歷史故事與古典文學作品之中。到了秋季,大面積的楓林可觀賞,是不可多得的特色賞楓地。
過去的王公貴族經常在嵐山腳下的大堰河輕舟蕩漾,欣賞嵐山四季的美麗景色。淡紅嬌嫩的櫻花令人陶醉,豔麗如火的楓葉猶如懸掛的浮雲。154米的渡月橋架設在保津川上,成為嵐山的象徵。
大堰川繞嵐山腳下潺潺流過,兩岸山上楓林陣陣。渡月橋下波光粼粼,不洶湧澎湃,也沒有寧靜如鏡,只是氣定神閒地流淌著。
你可以選擇漫步嵐山,抑或追尋古人的足跡,泛舟嵐山或是人力車遊覽,還可以選擇坐嵯峨野遊覽小火車。
嵐山景區內其他賞楓地如紅葉環繞的世界文化遺產天龍寺;石階連綿、紅葉蔽日的常寂光寺;布滿青苔、綠竹紅葉錯落有致的祇王寺……
曲徑通幽處,仙溪和楓林
比起前面幾處聞名遐邇的賞楓聖地,北陸第一美溪鶴仙溪顯然小眾的多。
這條位於山中溫泉的小溪,上遊源自於大聖寺川,與溫泉街並行而流,步道總長1.3公裡,是一條非常休閒愜意的絕美小徑。
秋末的鶴仙溪樹木被染上紅色或黃色,可觀賞到最自然的秋季紅葉美景。這裡處於山林之間,沒有熙熙攘攘的遊客,只有微涼的清風、涓涓的溪水,以及美麗的楓情。
陽光從樹梢灑下,呼吸著新鮮空氣,感受著森林的環抱、欣賞著安詳美麗的畫面,讓人忍不住放慢腳步,流連忘返。
供奉松尾芭蕉的芭蕉堂、武士住宅、展示江戶時代名畫家尾形光琳作品的無限庵,都散布在鶴仙溪周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合二為一,精彩紛呈。
鶴仙溪有三橋,步道起點的蟋蟀橋是其中代表。古木鍛造的小橋與周圍的楓林,以及附近的老旅館,營造出一種詩意且幽遠對的昭和風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