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政治考前預測: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2020-12-24 中國網教育

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一、北洋軍閥的統治

北洋政府統治下的中國在形式上是統一的。從1912年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到1928年奉系軍閥垮臺,北洋軍閥統治中國達16年之久。他們以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作為自己的主要社會支柱,以外國帝國主義作為自己的主要靠山。袁世凱死後,中國陷入了軍閥割據的局面,形成這種局面的深刻原因是:

1.中國主要是地方性的農業經濟而沒有形成統一的資本主義經濟市場;

2.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採取劃分勢力範圍的分而治之的分裂剝削政策。

北洋政府統治時期是中國近代政治最黑暗的時期之一。

二、新文化運動與思想解放的潮流

1.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但是,民國的成立沒有給人們帶來預期的民族獨立和社會進步。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在反思中認識到要確實改造中國,必須進行一場思想啟蒙運動,以期廓清蒙昧、啟發理智,使人們從封建思想的束縛中即蒙昧狀態中解放出來。這個運動後來被稱為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是從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後改名《新青年》)開始的。1918年1月,《新青年》由陳獨秀個人主編的刊物改為同人刊物。李大釗、魯迅、胡適等參加編輯部並成為主要撰稿人。《新青年》雜誌和北京大學成了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2.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

新文化運動提出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個性解放,反對封建禮教。新文化運動提出的基本口號是民主和科學,即德先生(Democracy)和賽先生(Science)。

3.五四以前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1)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啟蒙運動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

(2)它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衝決了禁錮人們思想的閘門,從而為外國各種思想流派傳入中國敞開了大門,激勵著人們去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

4.五四以前新文化運動的局限

首先,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批判孔學,是為了給中國發展資本主義掃清障礙。但是,由於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行不通,所以從根本上說,提倡資產階級民主主義,並不能為人們提供一種思想武器去認識中國,去有效地對中國社會進行改造。

其次,他們把改造國民性置於優先的地位。但是,離開改造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環境的革命實踐,僅僅依靠少數人的吶喊,依靠有限的宣傳手段,要根本改造由這種社會環境產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國民性,是不可能的。

再次,那時的許多領導人物,還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他們使用的方法,一般地還是資產階級的方法,表現為肯定和否定一切。他們中有的人看問題很片面。這種形式主義地看問題的方法,影響了這個運動後來的發展。

三、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1917年俄國爆發的十月革命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世界性的歷史事件。它推動了中國的先進分子從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轉向社會主義。原因是:

第一,十月革命給予中國人的一個啟示是: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也可以用社會主義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十月革命誕生的社會主義俄國號召反對帝國主義,並以新的平等的態度對待中國,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

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國工人、農民和士兵群眾的廣泛發動並由此贏得勝利的事實,給予中國的先進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啟示,推動他們去研究這個革命所遵循的主義。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用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

在中國大地上率先舉起馬克思主義旗幟的,是李大釗。1918年7月,他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一文,向中國人民第一次正確地闡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質。11月、12月,相繼發表《庶民的勝利》、《Bolshevism的勝利》兩篇文章,他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紀中世界革命的先聲」,確信「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中,明確地把馬克思主義稱為「世界改造原動的學說」,並且對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剩餘價值學說和階級鬥爭理論作了比較系統的介紹。這表明,李大釗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值得注意的是,五四前信仰馬克思主義的還只是李大釗這樣的個別人物。

四、五四運動的發生和發展

1919年5月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劃時代的事件。這個運動是在新的時代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下發生的。

首先,新的社會力量的成長、壯大。在1914年至1918年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相當迅速的發展。中國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力量也進一步成長起來。

其次,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受到這個潮流影響的年輕一代知識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為五四運動準備了最初的群眾隊伍和骨幹力量;

再次,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線,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五、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五四運動是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發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為代表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所不具備的一些特點。主要是:

第一,五四運動表現了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

第二,五四運動是一次真正的群眾運動。五四時期的中國工人階級已經成為中國政治舞臺上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開始走上領導中國革命的新階段。中國工人階級的這一重大發展,為不久之後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奠定了階級基礎。

第三,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準備。

第四,五四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發生在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新時代,客觀上就成為無產階級社會主義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五四運動具備了上述新的歷史特點,成為了中國革命的新階段即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開端。所以五四運動成為了新舊民主革命的分水嶺。

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一、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

1.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隊伍

中國早期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人物,主要有三種類型:

一是五四以前新文化運動的精神領袖。其代表為李大釗、陳獨秀。

二是五四愛國運動的左翼骨幹。其代表為毛澤東、周恩來等。

三是一部分原中國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時期的活動家。如董必武、林祖涵、吳玉章等。

2.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

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在中國掀起了一場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運動。這個運動一開始就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從一開始就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原則和正確方向,明確地同第二國際的社會民主主義劃清界限。

第二,注意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去研究和解決中國面臨的實際問題。

第三,開始提出知識分子應當同勞動群眾相結合的思想,主張知識分子「向農村去」、「到民間去」。

3.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中國的先進分子在接受馬克思主義之後,繼承了五四運動的科學和民主的精神,並賦予它們以新的含義。民主不再是指狹隘的資產階級民主,而是指多數人的民主、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民主。科學,除自然科學外,就對社會的研究來說,主要是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社會革命論。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並沒有中斷或取消五四以前開始的反封建的思想啟蒙工作。中國的先進分子以唯物史觀為武器,從反對封建思想人手,進而提出必須反對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制度;把反封建思想的鬥爭的立足點,從爭取個人的個性解放,擴展到爭取人民群眾的社會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鬥爭方式,從少數人進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地發展為人民群眾的革命實踐。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啟蒙者的弱點,把反封建的啟蒙運動有力地推向了前進。

如果說,五四以前的新文化運動主要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新文化反對封建主義的舊文化的鬥爭,那麼,五四以後的新文化運動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馬克思主義開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發揮指導作用了。

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1.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

隨著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建立一個工人階級政黨的任務被提上了日程。

1920年1月,有人在報刊上發表《勞動團體與政黨》一文,呼籲「勞動團體應自己起來做一個大政黨」。

1920年4月,經共產國際批准,俄共(布)遠東局派維經斯基來華,會見了李大釗、陳獨秀,明確中國可以組織共產黨,這對中國共產黨的建立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1920年8月,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組織在上海建立,成員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等,會議推選陳獨秀為書記。1920年10月,李大釗、張國燾等在北京成立共產黨北京支部,李大釗任書記。從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漢,毛澤東、何叔衡等在長沙,王盡美、鄧恩銘等在濟南,譚平山、譚植棠等在廣州,都成立了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在日本、法國留學的中國先進分子,也成立了這樣的組織。

2.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活動

各地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以後,主要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其一,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

1920年9月,《新青年》雜誌成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機關刊物,公開宣傳馬克思主義。11月,上海黨的組織創辦了半公開的《共產黨》月刊。這個刊物第一次在中國樹起共產主義的大旗,指明了中國革命的共產主義方向。

在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前,針對胡適提出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的主張,李大釗在1919年8月發表《再談問題與主義》一文。1920年底,張東蓀、梁啓超挑起關於社會主義的論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員還同黃凌霜、區聲白等無政府主義者進行了論戰。

其二,在工人中進行宣傳和組織工作。

其三,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

其四,進行有關建黨問題的研究和討論。

三、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及其歷史特點和偉大意義

1.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大會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綱領是: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採用無產階級專政以達到階級鬥爭的目的——消滅階級,廢除資本私有制,以及聯合第三國際等。大會在討論實際工作計劃時,決定首先集中精力組織工人。大會選舉產生了由陳獨秀、張國燾、李達組成的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以陳獨秀為書記。

2.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歷史特點

中國共產黨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成立的。中國共產黨一開始就是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為基礎的黨,是一個區別於第二國際舊式社會改良黨的新型工人階級革命政黨。

一方面,它成立於俄國十月革命取得勝利,第二國際社會民主主義、修正主義遭到破產之後。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工人運動的基礎上產生的。

但是,新生的中國共產黨不能不受到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嚴重影響。同時,它是在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情況複雜、經濟文化落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始自己的活動的。因此,它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全面地、正確地結合起來,制定出適合中國情況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不能不經歷一個曲折的探索的過程,一個在黨和人民集體奮鬥的基礎上逐步積累經驗的過程。這些情況表明,中國共產黨要勝利地擔負起自己的歷史使命,就必須切實地、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建設。

3.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意義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第一,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可以信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

第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

第三,黨所提出的綱領和奮鬥目標,代表著中國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代表著中國無產階級和其他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也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並溝通了中國革命和世界無產階級革命之間的聯繫。中國革命的面目從此煥然一新。

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綱領,發動工農運動

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分清敵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以往的鬥爭之所以成效甚少,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對於這個在長時間裡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中國共產黨成立不久,就給予了一個基本的解決。

首先,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綱領,為中國人民指出了明確的鬥爭目標。大會通過對中國社會經濟政治狀況的分析,明確地指出,加給中國人民「最大痛苦的是資本帝國主義和軍閥官僚的封建勢力」,因此,「反對這兩種勢力的民主主義的革命運動是極有意義的」。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它在當前階段的綱領應當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民主共和國。

其次,中共開始採取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政黨和政治派別沒有採取過、也不可能採取的革命方法,即群眾路線的方法。

2.發動工農群眾開展革命鬥爭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黨的工作重點在發展工人運動方面。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組織、推動下,從1922年1月香港海員罷工到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罷工,中國掀起了第一個工人運動的高潮。在13個月的時間裡,全國發生了包括安源路礦工人罷工、開灤五礦工人罷工等在內的大小罷工100餘次,參加者在30萬人以上。

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也開始從事發動農民的工作。1921年9月,經過共產黨人的努力,浙江蕭山縣衙前村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民協會,開展反抗地主壓迫的鬥爭。1922年6月,彭湃來到家鄉廣東海豐縣赤山約,經過艱苦的工作,成立了農會。次年元旦,召開海豐全縣農民代表大會,海豐總農會宣告成立,全縣範圍的農民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展了起來。這種新式的農民運動,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也是不曾有過的。

二、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與大革命的興起

1.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

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主義勢力又捲土重來,國內各派軍閥之間的紛爭也進一步擴大,社會矛盾日益加深,人民生活更趨惡化,「打倒列強,除軍閥」已成為全國人民的強烈願望。

其次,1923年2月7日京漢鐵路罷工遭到北洋政府的血腥鎮壓,中國共產黨由此認識到,中國無產階級如果單憑自己一個階級的力量,是不能取得勝利的。而要勝利,他們就必須在各種不同的情形下團結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階級和階層,組織革命的統一戰線。

再次,中共二大提出「聯合全國一切革命黨派,聯合資產階級民主派,組織民主的聯合戰線」。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決定全體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建立統一戰線。

最後,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新三民主義的政綱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基本一致,因而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大會實際上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革命政策。國民黨一大的成功召開,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在民族主義中突出了反帝的內容,強調對外實行中華民族的獨立,同時主張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權主義中強調了民主權利應「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應為「少數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義概括為「平均地權」和「節制資本」兩大原則(後來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張),並提出要改善工農的生活狀況。

2.大革命的興起

國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國革命前進的步伐。1924年,工人運動開始復興,農民運動也有了初步開展。國共合作創辦了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為未來的革命戰爭準備了軍事力量的骨幹。

1925年5月,以五卅運動為起點,掀起了全國範圍的大革命高潮。在此基礎上,舉行了勝利的廣東戰爭,徵討地方軍閥陳炯明、鄧本殷,統一併鞏固了廣東革命根據地。1925年7月1日,國民政府在廣州建立。

三、北伐戰爭的勝利進展

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為目標的北伐戰爭開始。

國民革命軍在工農群眾的支援下,採取各個擊破的戰略,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先後基本上摧毀了北洋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的主力,革命勢力發展到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區。隨著北伐的勝利進軍,中國形成了歷史上空前廣大的人民解放運動。以湖南為中心,廣大農村掀起了大革命的風暴;工人運動迅速走向高漲;國民政府進行了收回漢口、九江的英租界的鬥爭;上海工人舉行了三次武裝起義。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統治受到嚴重的打擊。

1925年至1927年中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群眾的動員程度更為廣泛,鬥爭的規模更加宏偉,革命的社會內涵更為深刻,因此被稱作大革命。

四、大革命的意義、失敗原因和教訓

1.大革命的失敗

1926年3月,蔣介石製造了中山艦事件,打擊共產黨和工農的力量。他的立場就轉到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方面,變為新右派」。

1927年3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南京後,遊弋在長江江面的英、美軍艦藉口保護僑民,猛烈炮轟南京,使中國軍民遭到重大傷亡。南京事件加速了蔣介石同帝國主義勢力勾結的步伐。

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共政變,以「清黨」為名,在東南各省大規模捕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

7月15日,當時任武漢國民政府主席的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並在其轄區內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實行搜捕和屠殺。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終失敗。

2.大革命失敗的原因

(1)從客觀方面來講,是由於反革命力量的強大,大大超過了革命的力量;資產階級發生嚴重的動搖、統一戰線出現劇烈的分化,是由於蔣介石集團、汪精衛集團先後被帝國主義勢力和地主階級、買辦資產階級拉進反革命營壘裡去了。

(2)從主觀方面來說,是由於:

①中國共產黨的中央領導機關在大革命的後期犯了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放棄了無產階級對於農民群眾、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領導權,尤其是武裝力量的領導權;

②當時的中國共產黨還處於幼年時期,在統一戰線、武裝鬥爭和黨的建設三個基本問題上都沒有經驗,對於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社會狀況、中國革命的特點、中國革命的規律都懂得不多,不善於將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

③共產國際不了解中國的具體情況,對於中國革命作出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指導,影響了中國共產黨對許多問題的決斷和有關方針政策的實施。

3.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

首先,中國的民主革命必須建立包括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在統一戰線中必須堅持無產階級的領導權,對資產階級實行又聯合又鬥爭的政策。

其次,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無產階級必須發動廣大農民群眾,滿足農民土地要求,建立鞏固的工農聯盟,才能保證革命的勝利。

再次,中國革命的主要鬥爭形式是武裝鬥爭,主要組織形式是軍隊,無產階級要實現對革命的領導,必須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裝。中國共產黨如果沒有一支自己掌握的軍隊,革命不能取得勝利。

最後,領導中國革命的中國共產黨必須不斷加強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建設,善於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制定和實行正確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這是革命勝利的根本保證。

4.大革命的意義

首先,大革命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統治。

其次,大革命教育和鍛鍊了各革命階級,當領導的工農大眾經受了革命的洗禮,提高了政治覺悟,為後來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的開展奠定了群眾基礎。

再次,大革命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人民中的政治威望,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制定民主革命綱領,發揮了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

相關焦點

  • 2021考研政治考前預測必背20題
    2021考研政治考前預測必背20題 2020-12-24 14:31:07來源:新東方在線
  • 2014考研政治真題解析:論述題創新開放式提問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4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政治科目於1月4日舉行,為廣大考生帶來2014考研政治真題試卷評析!中國教育在線考研頻道會在考後第一時間公布2014年考研真題答案及解析,並邀請一線考研名師團隊進行考後試題點評,請同學們密切關注2014年碩士研究生考試真題解析專題 |研究生考試現場報導專題。(新浪微博@中國教育在線考研頻道,或登錄中國教育在線論壇進行現場互動,了解考試動態)。
  • 2021考研政治押題終極預測
    2021考研政治押題終極預測   2021考研政治考試時間為2020年12月26日上午8點30分,考前大家都希望能看到各輔導老師的2021考研政治押題終極預測,下面為大家搜集整理了一些,
  • 考研政治英語考前押題班開課時間..
    考研名師政治/英語/數學衝刺提分實戰班、密押班、
  • 《2017考研政治/英語作文預測必背20篇》
    2017考研英語作文考前預測必背20篇 《考研英語作文考前預測必背20篇》(又名「小黃書」)連續成為2013-2015年英語寫作點題類全國暢銷書。 周兆鑫: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優秀教師;雲南新東方學校考研名師工作室骨幹教師;雲南新東方學校高分導師。連續三年命中考研英語作文真題。獨創高效的語言習得方式「ECCE學習方法」「小作文八句作文法」「圖畫作文十二句作文法」和「圖表作文十句作文法」,深得學生好評。
  • 2014年考研英語大作文考前模擬題(壓力山大)
    2014年考研英語大作文考前模擬題2014年的考研越來越近,各位考生最關注的就是寫作會考什麼話題呢?萬學海文會陸續為大家提供最新的考研話題預測。萬學教育海文考研公共課教研中心 英語教研室
  • 2014年考研政治考前預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2014年考研政治考前預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及其歷史進程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1)黨的早期領導人李大釗等都曾經提出過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應用到中國的實踐當中去的思想。
  • 2014年考研英語大作文考前模擬題(交通擁堵)
    2014年考研英語大作文考前模擬題2014年的考研越來越近,各位考生最關注的就是寫作會考什麼話題呢?萬學海文會陸續為大家提供最新的考研話題預測。萬學教育海文考研公共課教研中心 英語教研室
  • 2014考研政治:預測題之客觀唯心主義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試題>模擬題>政治>正文2014考研政治:預測題之客觀唯心主義 2013-04-24 11:44 來源:網際網路
  • 新東方教師:2015考研英語作文考前預測
    2015考研初試在即,考研英語作文是考前最容易提分的一項,建議大家在考前多關注與社會熱點相關的範文,開拓寫作思路。下面是:新東方潘贇老師對2015考研英語作文做出的考前預測,供考研考生們參考。
  • 2014年考研政治考前預測試題
    這一基本制度的確立()(2013年第30題)A.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B.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C.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的完成D.使廣大勞動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答案及解析一、單選題:下列每題給出的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2019考研政治史綱時間軸:1919年—1949年大事記
    2、1921年,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第一,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可以信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   第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   第三,黨所提出的綱領和奮鬥目標,代表著中國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
  • 考研政治上熱搜,簡答題寫錯地方,條形碼貼錯,嫌老師預測不準
    第一天考研政治結束後就上了熱搜,有很多考生吐槽肖老師今年的資料預測不夠準,答題過程中就只知道抄材料了。考研究竟在考什麼?考研政治在考什麼?是考的我們預測真題的能力嗎?是考的我們花錢報一個可以讓你信心滿滿地走向考場的輔導班嗎?你的答案是什麼?在老師的微博下面,有很多考生在顧慮著自己因為失誤可能帶來的影響,如下圖所示。有人因為簡答題填錯地方而擔心不得分,有人因為條形碼貼不對而擔心。
  • 2016考研公共課分數線分析預測
    2016年考研公共課初試分數線的分析與預測,希望大家提前做好準備。   二、公共課分數線分析與預測:   ▶政治   往年分數線變動趨勢:近五年的政治平均分一直維持在57-59之間。   1、2016年全國考研報考人數為177萬人,其中報考專業學位人數為85萬,報考學術學位人數為92萬。
  • 法律碩士2014年考研國家線預測分析
    在2014年考研複試分數線基本要求中,全國34所自主劃線高校法學及非法學複試最高分數線是北京大學的360分,法學最低分數是300分出自中國農業大學,非法學最低分數300分出自蘭州大學。農業大學由去年的320分降至300分成為全國最低線。
  • 考前抱佛腳:政治英語名師押題統計匯總
    :2020考研初試時間即將到來,在最後的關鍵期,身邊的小夥伴都全力以赴,只為一個好結果。每年到這時候,大家都會瞄準各種預測卷,期望通過這些模考試卷測試出自己的備考水平,除此之外,英語大小作文考查主題及政治考查知識點,成為歷年考生關注的重點,歷自然也是各位名師預測的重點。   鑑於市面上各類名師卷較多,各位小幫主備考時間極為珍貴,考研幫小編為大家梳理了熱門模考試卷中出題頻度較高的英語作文主題及政治知識點,幫助大家在最後的備考時間裡,更有針對性的學習。
  • 2015年考研數學線性代數類型考前預測
    對於正在忙碌考研的考生來說,試題所考什麼樣的類型是很關心的。也有不少同學做了自己的預測,也就是所謂的押題!在這裡老師們依據最近幾年的考研數學考試大綱以及真題所考類型,概括出以下幾個重點題型來供大家參考,助同學們考研成功!
  • 考研政治 | 今年時政考什麼?答案很可能就是這些!
    雖然離考試越來越近  可還是有很多要背的知識點  尤其是政治要記憶的內容零碎又繁多  當然要靠考前時政預測來拯救!  1.回復:【政治考點】,領21年考研政治考點大全  2.回復:【腿姐】,領21考研腿姐政治押題四套卷及選擇題精簡版  3.回復:【王江濤】,領21年考研王江濤高分寫作考前預測20篇  4.回復:【口袋書】,領21年考研英語高分語料電子版  5.回復:【五中全會】
  • 《2016考研英語作文考前預測必背20篇》圖書介紹
    購買連結點擊進入【教材名稱】2016考研英語作文考前預測必背20篇(朱偉老師考前30天的終極預測利器小黃書:保證人人都能DIY屬於你自己的最終寫作方 購買連結>>點擊進入   【教材名稱】2016考研英語作文考前預測必背20篇 (朱偉老師考前30天的終極預測利器「小黃書」:保證人人都能
  • 有道學堂發布2016年考研公共課解析:英語難度穩中有降 政治命中五...
    近日,在線教育平臺有道學堂考研專家團隊——有道考天下發布了2016年考研三大公開課解析,在各大論壇引起了考生的廣泛關注。來自有道考天下團隊的李玉技老師第一時間給出有關今年考研的最新分析:「在此前連續兩年考研人數下降的情況下,2016年考研人數逆勢出現較大幅度增長,據教育部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消息,2016年考研的報考人數為177萬人,比2015年增長7%,打破了2014 年及2015年報考人數兩連降的勢頭,而專碩報考勢頭強勁、經濟下行導致就業困難等原因,或成為考研人數實現逆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考研初試的競爭將更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