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史綱時間軸:1919年—1949年大事記

2020-12-15 新東方網


  考研政治史綱要謹記時間線,把握歷史大事。新東方網考研頻道整理分享史綱時間軸,下面看一看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大事:

  二、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一)主要矛盾

  ①1919年5月4日—1927年7月15日,此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表現為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與人民大眾的矛盾。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帶領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進行了1924年—1927年的國民大革命,這就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②1927年7月15日—1937年7月7日,此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表現為以蔣介石為首的新軍閥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中共建立工農民主統一戰線,帶領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進行了土地革命,這就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也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或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③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此時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帶領全國人民進行了抗日戰爭。

  ④1945年8月15日—1949年10月1日,此時中國的主要矛盾表現為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大資產階級大地主階級與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共建立了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帶領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進行了1946年到1949年的解放戰爭,這是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總論:這一階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國人民同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後來又有官僚資本主義)的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務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使人民當家作主;在不同時期,社會主要矛盾表現形式不同,革命任務也有所區別。

  (二)重要時間節點及周年紀念

  1、1919年,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第一,五四運動表現了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第二,五四運動是一次真正的群眾運動。第三,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第四,五四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發生在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新時代。

  2、1921年,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第一,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可以信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

  第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

  第三,黨所提出的綱領和奮鬥目標,代表著中國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

  第四,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也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並溝通了中國革命和世界無產階級革命之間的聯繫。中國革命的面目從此煥然一新。

  3、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綱領,為中國人民指出了明確的鬥爭目標。

  提出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它在當前階段的綱領應當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民主共和國。

  4、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建立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問題。

  5、1924年,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

  在民族主義中突出了反帝的內容;在民權主義中強調了民主權利應「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應為「少數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義概括為「平均地權」和「節制資本」兩大原則(後來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張),並提出要改善工農的生活狀況。國民黨一大的成功召開,就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6、1925年,大革命

  ①群眾的動員更為廣大,②鬥爭的規模更加宏偉,③革命的社會內涵更加深刻。中共四大提出堅持統一戰線中無產階級革命領導權的問題。

  7、1935年

  (1)遵義會議:集中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挽救了中國共產黨、挽救了中國工農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2)瓦窯堡會議:闡明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政策,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首先闡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可能性。其次,批判了「左」傾關門主義錯誤,強調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領導作用。再次,規定了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具體政策。決定將「人民共和國」口號代替「工農共和國」。

  (3)一二九運動:喊出「反對華北自治運動」、「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口號。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標誌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8、1936年,紅軍的長徵勝利。

  紅軍長徵,鑄就了偉大的長徵精神。

  長徵精神:①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②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③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④就是顧全大局、平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⑤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

  長徵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長徵一結束,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就開始了。

  9、1936年,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年內戰的局面由此結束,國內和平基本實現。

  10、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的重大事件)

  (1)戰略防禦階段(1937年7月7日——1938年10月26日)

  a、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中華民族的全面抗戰開始。

  b、1937年8月洛川會議:制定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強調要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關鍵在於使已經發動的抗戰成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會議強調必須堅持統一戰線中無產階級的領導權。

  《抗日救國十大綱領》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民戰爭路線,是徹底的抗日綱領。

  c、1937年9月平型關大捷:取得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次大勝利。

  d、1938年3月臺兒莊大捷:國民黨正面戰場取得的第一次勝利(防禦階段國民黨軍隊組織了四大會戰:淞滬會長、忻口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

  e、1938年5月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①批判了「亡國論」和「速勝論」;

  ②分析中日雙方矛盾的四個特點是敵強我弱、敵小我大、敵退步我進步、敵寡助我多助;

  ③預測了將經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其中,戰略相持階段,是中國抗日戰爭能否取得最後勝利的最關鍵的階段。

  (2)戰略相持階段(1938年10月26日——1944年底)

  a、1939年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決定成立「防共委員會」,確定了「溶

  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針。日本改變了「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對國民黨政府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

  b、百團大戰:1940年8月至12月初,八路軍,對華北日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

  的以破襲敵人交通線為重要目標的進攻戰役。削弱敵人、壯大自己,逐步改變敵強我弱的態勢、為實行戰略反攻準備條件。

  c、抗日根據地的建設:1940年,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提出了比較完整的新民主主義建設的基本綱領、基本政策。(1)三三制的民主政權建設。(2)減租減息,發展生產。(3)文化建設與幹部教育。

  d、延安整風運動:《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

  整風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其中,反對主觀主義是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主觀主義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尤其教條主義是整風運動的重點。

  毛澤東指出,學風問題是領導機關、全體幹部、全體黨員的思想方法問題。是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問題。是全黨同志的工作態度問題。

  (3)戰略反攻階段(1944年底——1945年8月15日)

  a、創立聯合國:1945年4月,聯合國制憲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舉行,包括中國

  共產黨代表董必武在內的中國代表團出席了會議。中國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b、中共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

  會在延安舉行。七大將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所創造的理論成果,正式命名為毛澤東思想,並將毛澤東思想規定為黨的一切工作的指針。

  c、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重要標:194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臺灣舉行受降儀式。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被日本佔領50年之久的臺灣以及澎湖列島,由中國收回。這成為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重要標。

  d、重慶談判: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對時局的宣言中明確提出「和平、民主、團結」的口號。重慶談判從8月20日到10月10日結束。雙方籤署《政

  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確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同意「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

  11、1946年

  (1)全國性內戰開始的標誌: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以進攻中原解放區。

  (2)《關於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史稱《五四指示》):這就將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實行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為實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這一政策的提出,標誌著解放區在農民土地問題上,開始由抗日戰爭時期的削弱封建剝削,向變革封建土地關係、廢除封建剝削制度的過渡。

  12、1949年

  (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開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被認為是新中國奠基的3個歷史性文件。《共同綱領》在當時是全國人民的大憲章,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

  (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①標誌著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的勝利,②標誌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社會在全國範圍內的建立,③標誌著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務基本完成了。


熱門關鍵詞推薦

考研成績查詢  考研大綱  考研分數線  考研複試  2020考研參考書  2020考研專業目錄  2020考研報考點  2020考研報考點設置  考研招生信息  考研英語真題  考研真題  考研政治真題  考研數學真題  考研數學大綱  考研英語大綱  考研政治大綱  2020考研大綱  考研英語答案  歷年考研真題

相關焦點

  • 史綱 |21考研史綱時間軸:1919年—1949年大事記
    2021考研史綱時間軸:1919年—1949年大事記🚩二、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主要矛盾①1919年5月4日—1927年7月15日,此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表現為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 史綱複習中「時間軸」的巧用(一)
    沒錯,「史綱「這門學科主要是講述百年中華屈辱史和中國史,大小事件紛繁複雜,各種原因、背景、思想、評價、意義像熱戀的愛人般交織纏綿,讓人頭疼不已。今天來告訴大家如何梳理「史綱」的時間軸,化繁為簡。首先,準備好幾張A4的紙,長邊在上,然後對摺,這個摺痕就是我們要畫的軸線。從左往右開始按照比例把歷史事件的年份標記在軸線上,就形成了歷史區間。
  • 史綱時間軸及重大會議匯總(收藏背誦版)
    史綱可以說是考研政治5門課裡最輕鬆的一門,它考察的邏輯是歷史事件的「背景——時間——地點——人物——經過——評價」。所以只要你熟悉掌握了時間軸,很大程度上就掌握了史綱。之前放過下面的時間軸,有同學反映不清晰,這個可以了吧?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英文版)出版發行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一書英文版,近日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已於2019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天津外國語大學翻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欣然)近日,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一書英文版,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由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承擔翻譯工作。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英文版誕生記
    用拼命姿態,跑出「天外速度」自10月2日接到英文翻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的任務後,李晶顧不上片刻休息,立即組織青年骨幹教師、基地博士生組建團隊,國慶節期間,他們有的在外地,有的忙著重要翻譯任務,有的忙著博士論文開題,無論他們在哪,做著什麼,接到任務那一刻,
  • 大喵說考研|失效資源更新完畢!宇哥暑期複習指導!湯神強化更新!劉曉豔教你解決翻譯難題!蔣中挺史綱解讀!管理類聯考大量更新!
    政治經驗蔣中挺老師預測2019年政治考研大綱將在9月15日左右發布,現階段的複習資料參考的是教材大綱,同學們不用擔心,因為考綱和教材大綱是同心圓的關係,大體內容和框架基本一致,考綱出來後大家著重注意變化的部分就OK了。
  • 中國官媒播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電 中國官方媒體27日播發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簡稱《大事記》)。根據《大事記》,一九四九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21考研|從″918″到考研政治史綱
    2020考研倒計時98天!我是暨苒德考研的小愛學姐❤今天是9月18日,也是&34;89周年。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考研政治中關於918的考點:918事變出現在近代史綱第六部分革命中,關於近代史綱第六部分的知識點課代表已經整理出來了,請大家注意查看一、章節特點
  • 南極光寄宿考研政治名師石磊:關注時事是重點
    南極光考研政治名師石磊:重視時事是重點考研政治時效性很強,這是廣大考研人都知道的事兒,因此考研當年發生的工作,或者和考研當年能建立起某種時間聯繫的以往政治大事情,就很值得考研人重視。南極光考研政治名師石磊,以下是如何梳理和時間有關的考點的辦法。
  • 2020考研政治:近代史時間軸(全)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英法俄為首協約國勝利,以德奧意為首的同盟國失敗。   1919年3月,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誕生。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導火線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 2019考研政治:中國近代史大事年表
    2019考研初試12月22~24日進行,2019考研初試情況(點擊查看》》2019考研初試真題及答案解析專題),第一時間為考生提供考研真題答案及答案解析內容,同時新東方考研教師將為考生提供視頻直播解析。
  • 政治英語最優進度;政治選擇題測評;政治歷年真題分章節版;史綱大事件年表18頁;腿姐:模擬預測卷如何使用?時政補充;
    二、考研政治《史綱》考點大事件年表共18頁線索目錄如下:(1)1840-1918年: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2)1919-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①1925-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國民大革命時期     ②1927-1937年: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土地革命時期     ③1931-1937-1945年: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時期     ④1946-1949年: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3)1949-1953-1956年:社會主義革命/改造時期
  • 2019年重大周年紀念日 中國2019政治大事件一覽
    2019年重大周年紀念日 中國2019政治大事件一覽  2019年趕上哪些周年大事件,現在就先隨小編看看是哪些事件吧!2019年是建國七十周年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
  • 2019考研政治史綱核心考點速成(七)
    民主黨派的某些領導人物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政治主張是建立一個名副其實的資產階級共和國,以便使資本主義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發展,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的資本主義社會。新民主主義社會  新民主主義社會在政治上,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政治制度;在經濟上實行國營經濟領導下的合作社經濟、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五種經濟成分並存的經濟制度;在文化上發展以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 衝刺階段,考研政治各科高效複習秘籍
    摘要:距離考試還有七十多天,考研幫小編了解到大家對於現階段如何進行短期政治的備考衝刺有較為強烈的需求,下面為廣大考研er提供一些備考方法   摘要:距離考試還有七十多天,考研幫小編了解到大家對於現階段如何進行短期政治的備考衝刺有較為強烈的需求,下面為廣大考研er提供一些備考方法和複習建議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英文版)出版發行
    本報訊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一書英文版,近日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已於2019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2018考研政治史綱基礎習題及答案:解放戰爭(1)
    2018考研政治暑期複習開啟,下面整理中國近代史綱要解放戰爭的相關習題,同學們可以檢測下自己的基礎複習效果!   2018考研政治史綱基礎習題及答案:解放戰爭(1)   單項選擇題:   1.抗戰勝利後,經過重慶談判國共雙方為確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同意「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而達成的協議是   A.《雙十協定》   B.《共同綱領》   C.
  • 2019年中國有哪些大事發生
    國考時事政治:時事政治頻道更新國內國際時事政治熱點,並提供時事政治熱點政策解讀、理論觀察、時事大事記及時事政治熱點匯總等。本文整理搶先看!2019年中國有哪些大事發生。更多國考公務員考試信息,請點擊國家公務員考試頻道。
  • 初中歷史時間軸匯總
    初中歷史考試需要學生們熟記時間軸,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初中歷史時間軸吧!希望給學生們帶來幫助!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 1900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年《辛丑條約》籤定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 1911年 保路運動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義 1912年(民國元年) 中華民國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