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信息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世界各國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相互之間依存和協作的程度越來越高。英語已成為21世紀各國溝通交流的最主要工具。在國際英語教育研究領域,大家也許聽說過英國的國際英語外語教師協會(IATEFL: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和美國的世界英語教師協會(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它們雖然是國際業界最有影響的英語教師國際組織,但卻都主要致力於西方外語教學研究與交流。而現在,亞洲英語教師自己的組織Asia TEFL正逐漸成為亞洲英語教育的推動和支持力量,推進著地區性外語教育理論的研究與交流, 並對國際英語教育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
「外語教學研究與發展中心」是高等教育出版社(集團)發起並資助的非營利性學術研究機構,其宗旨是通過開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促進中國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通過科研立項研發外語教學成果。該中心的國內外外語教學專家、學者正積極致力於外語教育事業的發展。
《中國外語》創刊於2004年9月,是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集團)主辦的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期刊。自出版以來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積極評價和首肯。該刊物涵蓋外語教育政策研究、外語教學研究和語言理論研究等3個方面,把中國外語教學改革與科研創新擺在首位,讓國際學術界聽到中國學者的聲音。
「外語教學研究與發展中心」名譽主任、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胡壯麟教授擔任本次大會主席,「外語教學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劉援任大會執行主席。大會組委會就辦會細節和注意事項進行了研討,對主要工作進行了分工。據析,2005年來自中國的英語教師和學者將成為亞洲英語教師協會的最大軍團,因此,會議既要符合國際會議的慣例,又要充分考慮中國教師的參會習慣。同時,要舉辦高質量的會議,吸引世界的目光,會議的內容質量是第一位的,其次形式上也應滿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要求。
大會涉及的內容領域包括:
1. 英語作為外語教學的理論與方法(TEFL Theory and Methodology)
2. 語言能力及評估(Proficiency Goals and Assessment)
3. 教育政策(Education Policy)
4. 課程/教材開發(Curriculum/Materials Development)
5. 國際/跨文化交流(International/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6. 教師教育(Teacher Education)
7. 少兒英語教學(Teaching Young Learners)
8. 多媒體輔助語言教學(Multimedia-assisted Language Teaching)
以上內容涵蓋下列領域:
1. 小學教育(Elementary Education)
2. 中學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
3. 大學教育(College/University Education)
4. 測試與評估(Testing and Evaluation)
5. 課程設計(Curriculum Design)
6. 教材編寫與設計(Materials Writing and Design)
7. 教師培訓與進修(Teache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8. 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及其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CALL and Its Role in the Classroom)
9. 以課堂教學為基礎的行動研究(Classroom-based/Action Research)
10. 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與文化意識(Language/Culture Awareness in the Classroom)
11. 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
12. 課堂教學中的音樂、藝術與文學(Music, Art, and Literature in the Classroom)
13. 用英語講授英語(Teaching English Through English)
14. 其他可供選擇的教學法(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Methodologies)
此次大會不僅是亞洲國家英語教育界,也是世界英語教育界的大事,是各國代表濟濟一堂,開展學術交流和增進友誼的大好時機。屆時,世界知名的英語教育專家胡壯麟、Bernard Spolsky 、David Nunan、Richard Day, Claire Kramsch、 Donald Freeman、Michael McCarthy 、楊惠中、Peter Medgyes等將做主旨發言。來自中國、韓國、俄羅斯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各國專家將做特色發言(featured presentation),此外,來自30多個國家近500位英語教師和學者將在分論壇上發言,交流他們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會後,大會組委會還將組織學術委員會對發言論文進行評選,優秀論文將收入會議論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3rd Asia TEF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論文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集團)出版。部分優秀論文還將被推薦刊發在《中國外語》和The Journal of Asia TEFL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
本次會議得到了國內外英語教師和學者的廣泛關注,他們積極投稿,參會熱情很高。共收到1 200多份投稿論文,其中國內600餘篇,其他國家和地區400餘篇。由20名國內外專家組成的專家學術委員會對論文進行匿名評審,最後共評審出大會發言論文近500篇,其中國內近200篇。
為了舉辦好此次大會,大會組委會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兩次在京召開由協會中外代表參加的籌備會議,共同協商第三屆大會的相關籌備工作。包括邀請主題發言人、專題發言人,確定大會總體參會人數、各國比例等。並下設秘書組、論文組、宣傳組、會務組等機構,確定相關負責人員,確保籌備工作落實。
無論參會國家和地區數量、參會人數、論文投稿數量、論文涵蓋範圍及層次、大會報告人知名度及學術成就,主會場及分會場報告數量,本屆大會都達到最高規模。中國著名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專家、《中國外語》編委會主任桂詩春先生說過:「中國是一個外語教學的大國,單學英語的人數比美國的總人口還多。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偉大的教育和科學的實踐……」我們「面臨的一個富有挑戰性的任務是怎樣用科學的精神和方法來武裝我國的廣大的外語教學的師資隊伍,並指導這個偉大的實踐!」桂先生一席話,道出首次在中國主辦這樣一個國際性的英語教師盛會的深遠意義,這次大會必將對中國外語教學走向世界,促進中國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促進世界各國英語教育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和影響。這將在亞洲英語教師協會的發展史上成為裡程碑式的一步。
除了大會學術交流,組委會還為參加大會的各國代表安排了富有中國特色、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各國代表將領略到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責任編輯:許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