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鈣化、功能亢進或減退……你對甲狀腺疾病了解多少?
甲狀腺結節離癌症有多遠?甲狀腺疾病對妊娠有哪些影響?患者在飲食方面該注意點啥?
認識一些甲狀腺
大多數人不知道甲狀腺位於何處,但「粗脖子病」大多數人並不陌生,其實「粗脖子病」就是甲狀腺腫大,是甲狀腺疾病的一種。
這就告訴我們甲狀腺位於頸部,再具體些,大家可以摸著自己的喉結,往下1-2橫指的位置就是甲狀腺,吞咽時可以上下移動。
讓人糾結的甲狀腺結節
好多網友在留言中提到了甲狀腺結節。結節就是腫塊,一般將小的腫塊稱為結節。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內存在一個或多個結構異常的團塊,是甲狀腺疾病最常見的表現。增生、腫瘤、炎症都可以造成甲狀腺結節,腫瘤還要分良性和惡性。
引起甲狀腺結節常見疾病有:結節性甲狀腺腫(增生性病變)、甲狀腺腺瘤(良性腫瘤)、甲狀腺癌(惡性腫瘤)、橋本氏甲狀腺炎(自身免疫性炎症)、亞急性甲狀腺炎(病毒感染)。
甲狀腺結節有哪些症狀?
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患者無明顯症狀。部分病人因咽喉不適或頸部不適去醫院檢查才發現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區疼痛並伴有壓痛性腫塊,有亞急性甲狀腺炎可能。
甲狀腺區見腫塊突然增大且局部疼痛不適,有甲狀腺腫塊內出血可能。
甲狀腺結節短期內迅速增大,並伴有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吞咽障礙或頸淋巴結明顯腫大者,結節有惡性可能。
甲狀腺結節伴腹瀉、面部潮紅者,要警惕甲狀腺髓樣癌的可能。
發現甲狀腺結節後怎麼辦?
1、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2、驗血。確認有無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以及橋本氏甲狀腺炎。
3、明確結節的情況和特點。
B超是甲狀腺檢查的首選方法,迅速、正確;
CT和MRI檢查用於評估甲狀腺巨大腫塊或惡性腫瘤與周圍組織的關係;
同位素掃描適合有甲狀腺結節伴甲亢患者;
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是目前安全、有效及可靠的鑑別良、惡性甲狀腺結節的方法,但有一定的失敗率。
4、根據引起甲狀腺結節的疾病做相應的處理。
其他常見的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是指甲狀腺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增加導致血液中甲狀腺素增多,引起神經、循環、消化等系統興奮性增高和代謝亢進的臨床症候群。
主要表現有:心慌、怕熱、多汗、易激動、焦慮不安、食慾好、消瘦、排便次數增多等。 血液檢測表現為T3、T4升高,TSH降低。
甲亢的原因:
原發性甲亢,如Graves病,最常見,佔所有甲亢的85%左右;
繼發性甲亢,如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
甲狀腺高功能腺瘤。
甲亢不是一種疾病,治療方法根據病因有所不同,主要分三種:
抗甲狀腺藥物治療;
碘-131治療;
外科手術治療,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適應症。
甲狀腺功能減退
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是指甲狀腺激素合成和分泌減少引起血液中甲狀腺素減少或組織利用不足導致全身代謝減低的臨床症候群。
主要表現有:怕冷、少言、淡漠、乏力、便秘、腹脹、浮腫、皮膚乾燥、記憶力差、食慾不佳等。血液檢測表現為T3、T4降低,TSH升高。
甲減的原因:
原發性甲減,佔95%,原因有甲狀腺自身免疫炎症、甲狀腺手術、甲狀腺碘-131治療等;
中樞性甲減:下丘腦、垂體病變,常見誘因有垂體大腺瘤、顱咽管瘤、產後大出血;
甲狀腺激素抵抗症候群。
目前甲減的治療就是補充左旋甲狀腺素(L-T4)。以臨床甲減症狀和體徵消失,TSH、TT4(總T4)、FT4(游離T4)維持在正常範圍為目標。
橋本氏甲狀腺炎
除了甲亢和甲減,還有不少網友問到了橋本氏甲狀腺炎。「橋本氏甲狀腺炎」又稱「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的一種類型。
患者血清中出現針對甲狀腺組織的特異性抗體(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和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甲狀腺組織中有大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導致炎症發生。這種慢性炎症會造成甲狀腺組織逐步損傷,最終甲狀腺素合成能力下降,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
診斷方法:該病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早期臨床表現常不明顯或不典型。若檢查發現有甲狀腺瀰漫性腫大,質地較韌,特別是有峽部椎狀葉腫大,則有可能是橋本氏甲狀腺炎。若驗血檢查顯示血清TPO-Ab、TG-Ab明顯升高,則診斷成立。另外,甲狀腺細針穿刺檢查也有確診價值。
目前尚無針對病因的治療方法,提倡低碘飲食。
患者若甲狀腺功能正常,那麼每半年到一年需要隨訪1次。隨訪主要檢測甲狀腺功能(即驗血查T3、T4、TSH指標),必要時做B超檢查(因橋本常伴有結節,有時並存其他疾病,所以要通過B超檢查了解結節的變化情況)。
如有甲減和亞臨床甲減,可用左旋甲狀腺素替代治療。
橋本伴甲亢一般需要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由於症狀常較輕,甲亢較易控制,治療中易發生甲減。
甲狀腺疾病與妊娠的關係
甲狀腺激素在甲狀腺生產出來,參與了人體的生長發育(如長個子)、能量代謝(知冷暖)、心血管系統、生殖系統等調節。
適量的甲狀腺激素有助於維持女性性腺軸的功能穩定,但如果甲狀腺功能紊亂,無論甲亢還是甲減,都可以通過多個途徑影響到女性的生育功能。
研究表明,嚴重的甲亢可引起月經過多、過頻等而導致不孕不育,而輕中度的甲亢尚不能確定是否導致不孕不育,但會增加自然流產等風險。
甲減,會引起高泌乳素血症,引起閉經、月經過多或頻發、不排卵、黃體功能不足、肥胖等問題,進而引起不孕不育。
臨床上,不孕不育及復發性流產患者中很多都存在甲減或亞臨床甲減,而更多地是甲狀腺抗體陽性(特別是TPO-Ab、TgAb)的患者。
有很多研究已表明,甲狀腺自身抗體可以作為預測復發性流產的一項獨立指標,陽性患者的自然流產率達17%-30%,而陰性者僅8.4%-16%,且不良妊娠結局與抗體的滴度(檢驗報告單上的數值)顯著相關,值越高,風險也越高。
還必須注意的是,甲減還會影響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很多研究已發現母親甲減或亞臨床甲減,會影響孩子的智商及行為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