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彩杏、汪培珽、吳敏蘭,三大啟蒙書單終極PK與定級!

2022-01-10 小麥親子英語

這是一個值得關注和置頂的公眾號。

現在加小麥微信yangxiaomai08,

可獲得英語啟蒙資源大禮包。

今天的正文開始之前,先嘮點題外話。

最近一段時間,我經常收到朋友們發過來的連結:

「小麥,看!這好像是你的文章!」

是的,打開連結,文字是我的,表格是我的,唯獨作者不是我。

還有的,把我們辛辛苦苦整理出來的分級表堂而皇之地去掉水印,換上自己的芳名。

是喜是憂?有人抄我的文章了,這是要火??

歡迎喜歡我文章的朋友大大方方地申請授權轉載、註明出處。

重災區的文章包括以下幾篇:

《用原版練習冊擴充詞彙量,選對才是關鍵!》

《英文寫作原版教材與練習冊解析,選擇很多,卻也很少》

感謝火眼金睛小夥伴認出我的文字並告知。

一經發現,立即投訴。

===我是正文的分割線===

內容提要:

英語啟蒙界三大咖理念介紹

三大書單比較

難度分級及匯總重編

中國的英語啟蒙界有三位來自臺灣的大咖,相信雞英語的老母親們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她們就是廖彩杏、汪培珽、吳敏蘭。

吳敏蘭、廖彩杏、汪培珽

以下三本書是她們的著作。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汪培珽,2011年3月第一版,外研社

《繪本123:每個媽媽都能勝任的英語啟蒙》,吳敏蘭,2016年1月第一版,外研社

《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廖彩杏,2017年3月第一版,譯林出版社

三位大咖在各自的書中詳細論述了英語啟蒙經驗和理念,並分別整理出一份啟蒙書單,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大書單」—— 廖彩杏書單、汪培珽書單、吳敏蘭書單。

好了,下面讓我猜一下老母親們的問題:

三個書單都要用嗎?

哪個書單更適合我家娃?

哪個更適合英語沒自信的家長?

裡面的所有書都需要備齊嗎?

必須按書單計劃走嗎?

解決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三位大咖的學習理念。

廖彩杏老師畢業於臺灣政治大學和中正大學外文研究所,兒童語文發展碩士。曾任英語教師,現在是一對雙胞胎女兒的全職母親。專業領域為英語教學和兒童英語文學。根據學理和實際教養經驗,為孩子挑選合適的有聲書。

成功案例

一對雙胞胎女兒,5歲開始啟蒙,平均一年接觸150本英文故事。聽有聲書的第三年,女兒輕鬆讀完《The Chronicles of Narnia》全套七本。第五年,能開心地閱讀霍金撰寫的少年科幻小說《George’s Secret Key to the Universe》。第六年,女兒參加託業(TOEIC)考試,總成績985分(差5分滿分),其中聽力測驗獲滿分495分。

理念精華

廖老師認為幼兒學習語言是通過耳朵進行的。她提出「四不一沒有」:不必先認單字,不必先學音標,不必先學文法,不必中文翻譯。

她說自己在啟蒙過程中其實做的的很簡單:「就只是買好書放在家裡,實驗性地安排英語有聲書的順序,每日不間斷的持續播放而已。」

選取合適的「材料」(Materials)後,再使用恰當的「方法」(Methods),即MM法則,能讓英語學習事半功倍。

關鍵詞之一「重複」。

這裡的重複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語句重複。英文初級故事裡特別設計的重複句,是作者將重要訊息安排成容易吸收的形式,讓孩子們可以練習自行閱讀,以增加對英語的自信心與成就感。重複句讓孩子從陌生到熟悉再到完全掌握。

二是指操作時的重複播放。同樣內容,聽七次以上才會有聲音記憶。持續不斷地聽,是為了建立聲音記憶。無論句子結構簡單或複雜,只要有不斷重複的語言輸入,慢慢內化,都可以在意識中形成「記憶」,最後達到無意識脫口而出的境界。廖老師建議把有聲書播放納入規律的家庭生活中,比如一日三餐時、乘車時、早晨起床後、晚上入睡前都可以用來循環播放音頻。

播放定時、定量、循環。每天3次,每次30分鐘,每周3本持續地播放有聲書給孩子聽,每月12本,之後的兩周再將本月的12本重複播放一次。

關鍵詞之二「圖文合一」。

講英文繪本要不要翻譯是很多老母親的困惑。

廖老師說:

只要選擇的內容在水平之上,相信孩子的能力,他們真的可以懂。

原因在於,好的兒童繪本幾乎都有一個特色:圖文合一。

一位才華洋溢的兒童繪本插畫家,為了充分傳達故事細節,不同畫面往往會採用不同構圖角度,帶領孩子從四面八方觀察,幫助認字不多的孩子了解故事情節發展。

孩子光看插畫,就能「猜」故事。

小麥心得

廖單的52周計劃表可操作性強、便於執行,適合英語啟蒙輸入積累期。

書中強調的重複和循環,非常贊成。只有大量的重複才能將內容熟悉、吸收,轉化為內在基礎,成為真正的有效輸入。

 

汪培珽,美國紐約聖約翰大學MBA,在銀行工作九年之後成為全職媽媽。知名教養孩子、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專家。著有《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等作品。

成功案例

兒子4歲時,將美國小學二年級程度的300字英文故事書,一字不漏地說出來。女兒7歲時,用英文講了30分鐘自己即興編出的故事,讓弟弟聽得興味盎然。聽完31卷共49小時的《哈利波特》錄音帶之後,念小四的女兒開始閱讀700多頁的英文版第五集…… 

理念精華

真正引發孩子聽英文故事書的,是「故事」,而不是「英文」。

2. 語言學習的自然法則是「聽說讀寫」,先聽,再說,再讀,後寫。不用急著讓孩子認字。

3. 可多幫孩子選購系列作品,當孩子對系列作品的主角熟悉了以後,就會像認識一個好朋友一樣,想要再多知道一點其他的故事。

4. 中文英文的故事書要一樣多。

5. 不對孩子考試,不要懷疑孩子學到了什麼,也不用問孩子聽懂了沒。只要孩子願意聽完故事,就算大功告成。

6. 先讓孩子愛上故事,再聽英文。書買來後,應該先由父母念給孩子聽。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這項中文的翻譯工作,只需要做三次,以後只念英文。可以藉助有聲書、音頻。

7. 對嬰兒念英文故事書,不需要翻譯。

小麥心得

汪培珽提議的中英文並重,我很贊同,孩子學習外語不應以捨棄母語為代價。但對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讀法,持保留意見。可以理解其初衷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孩子理解,但個人認為這種讀法不利於思維的連貫和流暢。我的做法是先用中文講講整個故事,其中包括讀圖、問問題互動等,整個故事過了1-3遍後,孩子理解了,再進入英文的連續朗讀階段。 

汪培珽的書單中標註是針對0-5歲的孩子,但其實裡面0-2歲推薦的書不是很容易,比如I CAN READ 1級很多是長句子開始。可能這是導致本書實操性略差,評分略低的原因吧。我比較建議原書年齡再+3歲。

吳敏蘭,兩個孩子的媽媽,現任凱斯教育機構執行長,美國哈佛大學雙語教育碩士。小時候跟著外交官父親遊走各國,受過六個國家不同文化的洗禮,學過七種語言。美國哈佛大學跨文化雙語教育碩士,並擔任美國麻州雙語教育(MABE)研究員。

理念精華

看不懂英文,可以看圖說話

幼兒的閱讀發展,是圖像先於文字,所以父母在帶讀時,千萬不要忽略了引導孩子觀察圖畫。如果遇到詞彙或句型比較困難的繪本,父母甚至可以用孩子能理解的語彙「看圖說話」就可以了。

2. 互動式閱讀,英語閱讀的敲門磚

選擇「互動式」繪本,允許孩子用感官來探索書的樣貌,不論是撕、拉、剝、咬、摸,孩子的感官可以真實地感受到書本給他的樂趣。

3 . 不要用繪本說教

不要過度解讀故事想要傳遞的價值意義。如果親子共讀時,爸媽一直想要透過故事「教導」孩子特定的價值觀,孩子以後看到書一定逃得遠遠的,因為對他來說,書等於是另一種形式的說教。

4 適當運用有聲書

使用有聲書可以減輕家長的壓力,好的有聲書,聲音必須有表情,也會依著故事情節搭配合適的音效。有些有聲書甚至是專業演員配音,從這類的有聲書學到很多講故事的技巧。

小麥心得

吳敏蘭的書單很注重趣味性和互動性,注重興趣引導、適合幼兒期啟蒙強調一邊讀一邊玩的過程,讓孩子覺得學習英文是件有趣的事。以故事為主,語言學習和價值傳遞是附屬品。低幼啟蒙期用這套比較合適,能很好地保護孩子興趣。

以上介紹了三位大咖的啟蒙理念,了解之後更能理解她們在選書時的出發點。

小麥花了2周時間,詳細整理了三大書單的內容,對它們從適合年齡、選書特點、難度分布(採用AR值和藍思)等方面進行比較,現在分享給大家。

吳敏蘭書單共計123本,分為四個階段。收錄的書目互動性好,採用布書、指偶書、繪本等多種形式,對0-2歲的低幼寶寶也有所覆蓋:

0-2歲:閱讀起步書、生活啟蒙書、培養英語耳朵的書、玩出想像力的書、親子互動手偶書,23本;

2-3歲:小小孩也愛看的無釐頭書,Fun & Silly,15本;

3-6歲 :顏色、123數數、衣服等幼兒主題書,53本;

5-6歲:睡前故事、上學前的心理準備書、環遊世界、經典繪本,32本。

廖彩杏書單升級版共計130本書,分為四個階段,共計52周完成。書單大量採用童謠、押韻、重複性高的韻文繪本,基本上每本書都能唱出來,有配套音頻,有朗讀等,也比較適合低齡寶寶啟蒙(文末有資源下載)。

第一階段:1-12周,22本;

第二階段:13-24周,24本;

第三階段:25-36周,34本;

第四階段:37-52周,60本。

汪培珽書單共計225本書,分為五個階段。以分級讀物為主,名家繪本為輔,比較適合至少3歲以上且有一定輸入基礎的孩子(在書單標註基礎上+3歲)。

第一階段:0-2歲,28本

第二階段:2歲,作者認為2-6歲亦可,39本

第三階段:3歲,作者認為3-6歲亦可,72本

第四階段:4歲,42本

第五階段:5歲以後,44本

再來看看文本難度分級。這裡以AR值為主線來說明。廖單AR值區間在0.6到3.9之間,汪單在0.9-4.9,吳單0.7-3.4,顯然吳敏蘭書單的平均難度是最低的,廖單次之,汪單平均難度最大。

總體來說,年齡和難度排布是這樣的順序:

吳敏蘭 < 廖彩杏 < 汪培珽

另外,三個書單中的書序並不是完全按照難度分級來的,比如廖單總體AR值區間在0.6-3.9之間,但是第1階段中就出現了AR 2.9這樣難度的書,第4階段反而有AR 1.4的書。

這個問題在三個書單中都有出現,這也就是老母親們跟我說廖單每本書難度有跳躍、不太好把握的原因。當然我們讀書並不需要刻板的一定按照難度分級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上,但是在英語啟蒙初期,從孩子吸收效果和家長操作難易的角度,還是按照級別來更容易進行。

考慮到老母親們的需要,我把廖單升級版、汪單、吳單分別做了書單列表,整理廖單升級版130本(網上52周計劃表多為100本的版本)和吳敏蘭書單列表可是費了我好多的功夫哇!

然後我又查詢了每本書的AR值和藍思值,並標註了該本書在AR系統中的quiz是否有語音讀題、字數、quiz號碼,都一一列在表中。

廖單第一階段。完整版可在文末下載。

最後,我又把有AR和藍思數據的書混在一起,按照歐美分級讀物系統給大家梳理了一遍。(所以,知道我這3周沒更新都在忙啥了吧!)

經過匯總重編的新表一共分為四個階段。需要說明的是匯總新表中只列出了能查到AR值的書,排列順序也是按照AR值來的。

第一階段為例,參考RAZ官網分級標準,這個階段叫做早期萌芽期(EARLY EMERGENT),也是我們二語學習者的啟蒙初期,ATOS (也就是我們俗稱的AR值)範圍在0.1-1.5,大概可以閱讀的分級讀物對應如下:

RAZ: aa-C級

海尼曼:GK-部分G1

牛津樹:1-5級

在這個區間,可以配套的廖單、汪單、吳單書籍我分別進行了列表,並按AR值進行了排序。大家可以根據手頭的資源情況和孩子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書。

第一階段包括廖單25本,汪單5本,吳單12本,其中廖單和吳單重複的4本。廖單和吳單都有很多低幼的書,但因為題材等原因查不到AR值,因此還有部分沒有列入,而汪單本身低階數量相對較少。

完整版可在文末下載。

第二階段:萌芽閱讀期(EMERGENT):

ATOS: 1.6-3.3

RAZ: D-J級

海尼曼:G1-部分G2

牛津樹:6-9級

第二階段包括廖單60本,汪單162本,吳單45本。其中廖單和吳單重複2本。

相比廖單總量130本、汪單225本、吳單123本,可以看出這三個書單大部分書都集中在了這個階段。

第三階段:早期流利閱讀(EARLY FLUENT):

ATOS: 3.4-4.2

RAZ: K-P級

海尼曼:G1-部分G2

第三階段包括廖單3本,汪單25本,吳單3本。其中廖單和吳單重複2本。

第四階段:流利閱讀(FLUENT):

ATOS: 4.3以上

RAZ: Q-Z2級

海尼曼:G3

最高階段的書基本就是汪單的天下了,共8本。

經常會有朋友問我RAZ 讀到多少、AR多少可以考KET、PET?在這裡我綜合多方數據後建議,進入第三階段的孩子,基本就可以備考KET了;而進入第四階段的孩子,可以備考PET。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

1.  三個書單都要用嗎?裡面的所有書都需要備齊嗎?

 可以在小麥匯總重編的新表中,結合自己手中的資源,挑選難度適合、符合孩子興趣的書籍,不必所有都收齊。

2.  哪個書單更適合我家娃?

根據孩子的英語水平來,對應小麥匯總表中的階段,書單可以混搭選則和使用。

如何知道孩子水平?零基礎或啟蒙時間不長的,從第一階段開始。有一定基礎的,根據孩子目前讀的難易合適的分級讀物級別來判斷,如RAZ或牛津樹讀到哪個級別;或者做STAR & AR 閱讀能力測試。

3.  哪個更適合對英語不自信的家長?

個人認為廖單相對比較解放家長,因為國內很多引進的廖單資源都帶點讀,而且配套的音視頻資源也最容易找到。親子共讀過程中不必過於糾結語言,可以用中文和孩子討論圖片,如觀察細節、預測情節等。

4.  必須按書單計劃走嗎?

不需要。廖單的52周表格安排很好,但是裡面的書未見得適合所有人,可以參考她的格式,選擇自己合適的書籍,制定自己的計劃表。

5. 分級和繪本究竟用哪個呢?

小麥的建議是中小童(0-5歲)以繪本以主,搭配1套分級,學習語言的同時兼顧語言和藝術之美;5歲以上啟蒙可以考慮以2-3套分級讀物為主,搭配繪本。因為這個時間的孩子面臨幼升小、小學學習等壓力,分配給英語的時間不多,而分級讀物主要功能就是針對語言學習,效率較高,可以較快進入正軌。

作者簡介:

小麥,博士媽咪,關注親子英語教育,用理性的思維,寫細膩的文字。

相關閱讀:

文中三大書單及匯總重編書單、廖單配套音視頻資源,可按以下步驟下載:

第一步: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並配上感人肺腑的推薦語(分組或秒刪不回復);

不方便分享朋友圈的,也可分享至100人以上的親子群;

第二步:

截圖發送至公眾號後臺;

第三步:

後臺對話框回復「三大書單」,和截圖二者缺一不可。

本資料僅用於家庭學習交流使用,請勿商用。

©文章來源:本文為原創文章。其他平臺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朋友圈轉發隨意。

個別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喜歡本文就點個「在看」好啦~

相關焦點

  • 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三大英文啟蒙書單丨乾貨分享8
    ,相信雞英語的老母親們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她們就是廖彩杏、汪培珽、吳敏蘭。在國內,親子閱讀圈內流傳著不少書單,其中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三位臺灣英文啟蒙界大咖的書單最為知名,他們三人也代表了不同的英文啟蒙體系,各有千秋。 相信很多寶爸寶媽都有這樣的疑問:哪位老師的書單更適合我家孩子呢?今天,我們就分別從三位老師的閱讀理念、閱讀方式和繪本推薦這三個方面,來和大家聊一聊。
  • 正統英文啟蒙三大體系(廖彩杏、汪培珽、吳敏蘭)
    說到英文啟蒙,那就不得不提到三個人:廖彩杏、汪培珽、吳敏蘭。她們都是臺灣英文啟蒙界的大咖,在觀念、書單上各有千秋。吳敏蘭觀念是通過一邊讀一邊玩的過程,讓孩子覺得學習英文是件有趣的事。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涉及五感的學習會讓他們印象非常深刻。
  • 【重磅】| 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英語啟蒙界的三大超級英雄
    廖彩杏(中)吳敏蘭(左)汪培珽(右)廖彩杏廖彩杏老師堅持的「四不一沒有」原則「不必先認單字廖單廖彩杏書單真的是混齡通吃!,水平比較基礎,也推薦廖彩杏可以上學放學路上,吃完飯休息的時候,周末等零碎時間邊聽、邊唱、邊學儘管啟蒙晚,但自律性、學習能力卻更強了吳敏蘭吳敏蘭老師為我們推薦了123本非常不錯的英文繪本
  • 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小朋友的英語啟蒙實用計劃2分鐘搞定!
    汪培珽老師的理念:汪培廷老師的英語啟蒙理念有一點不適合中國的國情,書單更像是一個分級閱讀體系,主要是以英文系列為主,大部分都是字數較多,故事情節較完整的讀物。,建議每個寶媽在用書單之前花幾天的時間先認真閱讀以下3本書,幫助你和孩子在英語啟蒙的路上走的更順暢一些。
  • 【英語啟蒙】廖彩杏、汪培珽、吳敏蘭三大老師哪家強?
    >需要進 英語啟蒙交流群 的爸媽們加 travelw 拉進群三個都是大家熟悉的名字,對於他們的英語啟蒙理念有興趣的,可以看看他們的著作:1,吳敏蘭《繪本123,用五感玩出寶寶的英語好感度》2,廖彩杏《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一年52周100本英文繪本閱讀計劃》
  • 一篇文章讀懂廖彩杏、汪培珽、吳敏蘭,英文啟蒙就抓這三點!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這年頭,凡是當了媽,基本上都聽過英文啟蒙的三大體系吧,廖彩杏、汪培珽、吳敏蘭。她們都是臺灣英文啟蒙界的大咖,在觀念、書單上各有千秋。三位老師的書我都翻爛了,所有我們公司的小夥伴,都得讀一遍這三本書,考試合格才能入職,哪怕工作內容不太相干的小夥伴,至少也得讀一遍廖彩杏的《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廖彩杏、汪培珽、吳敏蘭哪家強
  • 獨家 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的英文啟蒙體系哪家強?
    關注孩子英語教育的家長或許都聽說過這三個人,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
  • 英語啟蒙書單那麼多,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究竟誰的更好?
    一 網上流行的幾大書單之比     關注孩子英語教育的家長或許都聽說過以下三本書,分別是汪培珽的《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廖彩杏的《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一年52周100本英文繪本閱讀計劃》以及吳敏蘭的《繪本123,用五感玩出寶寶的英語好感度》。
  • 吳敏蘭書單:英語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
    很多注重孩子英語啟蒙的爸爸媽媽們一定都知道「三大英語啟蒙體系」——廖彩杏、吳敏蘭和汪培珽。之前寶媽也和大家分享過廖彩杏書單的繪本資料,今天寶媽和大家分享的是吳敏蘭書單推薦繪本資料。吳敏蘭書單詳細列了0-6歲的階段分類吳敏蘭的分類較為客觀,有對書籍詳細介紹和推薦理由。從0歲就可以開始讀,一共120多本書。她的書的特點是趣味性強,異型書多。寶媽建議,應當先讀完廖彩杏,學會方法,打好基礎,再讀吳敏蘭推薦的書單。
  • 小小孩的英文路-吳敏蘭、廖彩杏和汪培珽英語啟蒙指導的區別何在?(轉載)
  • 小小孩的英文路-吳敏蘭、廖彩杏和汪培珽英語啟蒙指導區別何在?
  • 吳敏蘭、廖彩杏和汪培珽的區別
    廖彩杏專長兒童語言學發展、兒童文學,是兒童語文發展碩士,曾任英文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根據學理和實際教養經驗,為孩子挑選合適的有聲書。每一片專業錄製的CD,不但聲音表情豐富、節奏掌握得宜,而且情緒營造恰當,完整傳達語言的精緻內涵。 汪培珽—美國紐約聖約翰大學MBA,知名教養孩子、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專家。
  • 如何花400元不到看完價值5000元的廖彩杏繪本書單
    自從當了媽,關於英文啟蒙是一定要了解的了,在臺灣英文啟蒙界,有三位大咖,廖彩杏、吳敏蘭、汪琣珽,他們創造了英文啟蒙的三大體系,在觀念、閱讀書單等方面各有特點~對於剛開始學習英文啟蒙的寶寶,小鯨建議先把廖彩杏推薦書單學完(因為最經典、最容易引起興趣學會方法
  • 0-6歲繪本推薦:吳敏蘭英文啟蒙書單為何深受家長們的喜愛?
    如果您已經了解了吳敏蘭,則可以直接拖到最後看我整理的書單。直到在寶寶快2歲的時候,我才在一家繪本館發現許多人可能都聽過的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系列,這三位媽媽各自出過自己的書籍,都是專門介紹英語啟蒙和推薦繪本。
  •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英語啟蒙之汪培珽書單
    前面介紹了廖彩杏,吳敏蘭書單,這次肯定輪到汪培珽老師了,畢竟這三位老師是臺灣英語啟蒙界的三位大咖,哪個英語啟蒙的家長沒有聽過她們的名字呢?她們的啟蒙理念影響了許多家長,引領了家庭式英語啟蒙的潮流。汪培珽老師,美國紐約聖約翰大學MBA學歷,在銀行職場工作九年,後決定成為全職媽媽,這個勇氣也不是哪個媽媽都能做到的。汪培珽老師的英語啟蒙理念有一點不適合中國的國情,書單更像是一個分級閱讀體系,主要是以英文系列為主,大部分都是字數較多,故事情節較完整的讀物。書單裡面大部分是帶插畫的書,不是繪本。
  • 深度了解吳敏蘭、廖彩杏和汪培珽英語啟蒙指導的區別,附全網最全資源分享
    」,廖彩杏的「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一年52周100本英文繪本閱讀計劃」,以及汪培珽的「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汪培珽—美國紐約聖約翰大學MBA,知名教養孩子、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專家。她所開列及建議給孩子閱讀的中英文書單,家長爭相購買。
  • 廖彩杏都不知道,還怎麼給孩子做英語啟蒙?
    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看到真人照片,能說出她們誰是誰嗎?實際上,我估計有不少媽媽至少知道這三個名字中的一個,但是再往下細聊,能明明白白說出這些名字背後故事的媽媽,應該就不多了。這三個人都是二寶媽,也都是英語啟蒙方面頗有心得的專家,每個人都有一份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書單」,在雞娃老母親中廣為流傳。廖彩杏是一個英語老師,有一對雙胞胎。她很強調有聲書的功效,「廖彩杏書單」一共130本繪本,全部都有請專業的老師來錄製音頻。
  • 汪培珽的英語啟蒙之路,也太艱辛了吧
    臺灣兒童英語啟蒙界,比較出名的雞母有三個,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 這三個人寫的書,風格迥異。吳敏蘭對家長的要求不高,理念是讓家長陪小孩玩英語,推的書單重複多,夠簡單,朗朗上口。代表作有《繪本123,每個媽媽都能勝任的英語啟蒙》。
  • 跟著廖彩杏書單聽英語,學渣也能帶出英語牛娃
    目前,在中國幼少兒英語教育市場上,想必每個媽媽基本上都聽過英文啟蒙的三大體系吧,廖彩杏、汪培珽、吳敏蘭。她們都是臺灣英文啟蒙界的大咖,在觀念、書單上各有千秋。廖彩杏是兒童英語啟蒙圈內教母級人物。廖彩杏創造的英文教學方法,稱之為「英文有聲書學習法」,就是通過大量的英語聽力的輸入,自然而然的學會英文。
  • 心寶用過的英語啟蒙書單
    所以,英語啟蒙就提上了日程。主要也是為了讓心寶不要走我們學英語的老路子,太吃力,太艱辛了。於是在寶寶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在研究關於英語啟蒙,同時也研讀了大量優秀前輩們的著作。只為給心寶一個清晰的英語啟蒙路線。目前心寶已經2歲半,牛津樹刷完了前3階,海尼曼刷到了G1,英語學習的路還很長,但前期的輸入,也讓我們逐步看到反饋和成果了,還是十分欣慰。這個過程就是痛並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