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四相是什麼?為何說還有四相的人,並非菩薩呢?

2021-01-11 問過藍天

在佛教之中,有一個概念非常重要,為什麼說它這麼重要呢?因為它是判斷修行之人是否有所成就的標準。這個概念就是四相,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共四相。

那麼,如何理解這四相呢?

佛像

第一相是我相,有我之相,凡是有我之相者,皆是我相。在現實當中常常表現為以我為中心的那些所行所見。

第二相是人相,因為有了我相,也就有了對待他人之相。

第三相是眾生相,因為有了對待他人之相,而他人並不只是一人,而是多人,因而也稱為眾生相。

佛像

第四相是壽者相,我相一直處於妄念之中,念念不忘,一個念頭剛走,另一個念頭又接踵而至,也就是執我見並持續不斷,這就叫壽者相。

佛教認為,人因常有四相,也就是有了分別心,因此,是凡夫,不是菩薩。但四相當中,最關鍵的最重要的是我相,因為我相是後面三相的來源,沒有了我相,也就是沒有了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佛像

因此,所謂的修行,其實就是降伏我相,我相不滅,眾相皆起,又怎能稱為菩薩呢?

所以,在《金剛經》中,佛對須菩提說:「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佛像

佛告訴須菩提說,一個人若是自稱是菩薩,那就是還有分別心,有分別心的人,即還有我相與人相眾生相壽者的區別,就不是真正的菩薩。

因此,一個人要成就菩薩,就必須遠離四相,而遠離四相最關鍵的是我相。因為我相即我見,我見即妄見,也就是我所見到的感知到的並執著的都是我妄見。也就是佛教中常說的幻象,並非實有。

佛像

所以,所謂的菩薩,其實就是不執著於幻象的人,戓者說能夠不執著於我相的人就是菩薩。

我想這就是佛告訴須菩提這句話的真實用意。

相關焦點

  • 老祖宗識人術:「人看四相,富貴難忘」,指的是哪「四相」?
    老祖宗曾留下這樣一個識人術:「人看四相,富貴難忘」,那麼句中的四相是指哪四相?為什麼從中能看到人之富貴吉兇呢?有沒有道理?聽我一一道來!人看四相,富貴難忘早在上古三黃五帝時期,相術的萌芽已經開始出現了,《大戴禮記》曾記載:「昔堯取人以狀,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
  • 蜀漢四相中除了諸葛亮,另外三個都是誰,他們有什麼貢獻?
    曹魏有五子良將,東吳有四大都督,蜀漢除了我們熟知的五虎上將之外,其實還有蜀漢四相的說法。所謂蜀漢四相是指蜀國四位有名的治國能臣,都懷相國之才,分別是: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二十九年的命運。
  • 根據大德講述,告訴你什麼是真的不執著
    所以我們就不敢自稱是菩薩,菩薩是什麼,菩薩要做到無眾生相,換句話說,菩薩就是沒有執著的大德。是能夠對待眾生一視同仁的存在,你想一下,你能夠做到嗎?如果可以,那沒問題,你可以稱自己為菩薩。為什麼在《金剛經》中佛陀講法要叫上須菩提呢?因為須菩提已經證得了菩薩相,假設菩薩有我相,有眾生相,有壽者相,那你想他還能夠利益眾生嗎?
  • 《金剛經》上講的「無相布施」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知道《金剛經》上講的「無相布施」,這是佛教修行布施的最高境界,那究竟什麼是「無相布施」呢?意思就是說我們在修布施的時候,一定不要著相,尤其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個四個相,否則的話,布施的功德,就會大打折扣了。
  • 佛教中佛祖,菩薩是怎樣的存在?
    佛,菩薩是有神位有法力的類似上帝,真主,奧林匹斯眾神這樣的神?還是類似孔子,默罕默德這樣的先賢?還是耶穌這樣的神的人化身?也就是說按照佛教觀點,佛祖和菩薩能不能影響現實世界?按照我對佛教淺薄的認知(我家鄉這裡沒有宗教氣氛),佛祖釋迦牟尼是一個博學的長者,他教導弟子和世人貼合世界規則(因果論之類)的做事方法。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會有信佛人去寺廟許願?反正佛祖菩薩他們不管事,還不如抓緊時間自己好好讀佛經,更能得到好結果。
  • 封神大戰中,文殊、普賢、觀音菩薩都曾現身,為何獨不見地藏王?
    佛教有四大菩薩,他們分別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封神榜》其實可說是《西遊記》的前傳,即為道教的地位正名,也為佛教的傳播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促進了三教的融合,所以幾百年來一直受到許多人的推崇和喜愛。以至口口相傳,影響深遠。
  • 科普佛教中菩薩的分類
    藥師佛的左右脅侍: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還有彌勒菩薩和地藏菩薩。這些都是佛經上有名的菩薩,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菩薩畫在佛的身旁,也稱為脅侍菩薩。 供養菩薩實際上為佛陀和宣揚佛法服務的菩薩。常畫在佛座下面或脅侍菩薩、佛弟子的兩邊。姿式有站,有坐,有蹲、有跪,形象眾多。如奏樂菩薩、歌舞菩薩、獻花菩薩、敬香菩薩、燃燈菩薩、跪拜菩薩、持經菩薩、赴會菩薩、聽法菩薩、思維菩薩,禪定菩薩等都可以說是供養菩薩。供養菩薩不像脅侍菩薩有一定的法相和手印規定,畫家們可以任意創造,所以供養菩薩的形態比脅侍菩薩多,數量也比脅侍菩薩大。
  • 《金剛經》中最智慧的十句話,讀一次是一次的修行!
    《金剛經》是佛教的重要經典,全稱為《金剛般若波羅經》。是早期大乘佛教經典,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經書之一,經題的意思為:「以金剛不朽之身和超卓智慧之志,渡達彼岸。」以下經句為其精華,讀通此經,即可開悟。2.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布施時無諸法相,即樓上所說無施者、中無施物、下無受者,同時不執於某一具體的布施方法,就叫「不住相布施」了。「其福德不可思量」,是針對「住相而布施」所說的,既是說不住相布施則福德無邊。3.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 在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中,為何國民度最高的是觀音菩薩?
    佛教裡有四大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相傳四位菩薩的道場都在中國,山西五臺山曾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浙江普陀山曾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安徽九華山曾是地藏菩薩的道場,故稱之為「佛教四大名山」。
  • 佛教經典中,地藏菩薩的來歷
    地藏菩薩在中國佛教諸菩薩中久負盛名,與觀音、文殊、普賢合為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並稱於世。地,「 住處」之意;藏,「含藏」之意。佛教中說,地藏受釋迦牟尼的付囑,在釋迦既滅,彌勒菩薩未生成佛之間的無佛時代,自誓度盡六道眾生,拯救諸種苦難煩惱,「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 為何千萬不要拜地藏王菩薩?
    生活中有許多親近佛教的人,會選擇在家裡供奉菩薩,祈求家人平安、事業有成。很多人對請菩薩進家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多的是過去無量劫以來,成為菩薩的眾生無邊無量,到底該請多少位菩薩?其實,禮拜菩薩只是表示對佛法的虔誠,發心慈悲、虔誠的人,請一尊即是請萬尊;對於心懷不軌的人,即使請一萬尊,也不會得到菩薩加持。
  • 佛教人物第六:地藏王菩薩——和我們這個世界最有緣的大菩薩
    今天咱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地藏王菩薩的幾處殊勝,也算回答幾個問題——為何說他和我們最有緣,他的法門為何接地氣,以及他為何和另外三大菩薩不同,經常示現比丘身。看完之後您應該就對這位大菩薩有一定的了解了,同時也會非常感動和敬佩,畢竟這是一位主動發下「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大願的聖者。
  • 中國佛教寺院中的地藏菩薩
    願是十度中第八願波羅密。《瑜伽師地論》說:「由此願故,煩惱微薄,能修精進。是故我說願波羅密多與精進波羅密,而為助伴。」願是精進的動力,精進是達到願力的志趣。實賢大師說:「常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無益。」願有總願和別願,四弘誓願是總願,無論發什麼願,都離不開四弘誓願。
  • 證嚴上人:荒漠湧甘泉
    上人讚嘆非洲慈濟人以真誠大愛扶助苦難人,有許多值得呈現的故事和成果,期待能廣為傳揚,在全球擴展愛的能量,接引更多人間菩薩同行。 1966年慈濟創立時,臺灣總人口約八百多萬人,四十八年後的今天,已有兩千三百多萬。上人指出,欲加強淨化人心的力量,除了廣招人間菩薩,應眾生所需而救助;「許多人生活無虞卻缺乏心靈財富,也要啟發他們內心真誠無私的大愛,共同為世間苦難人付出心力。」
  • 清淨大海眾菩薩是什麼菩薩呢?
    其中呢就是磕頭最為恭敬,最能減罪得福的,還有我們念佛的時候呢,只要成心跪,站,走,坐。都可以念。還有一個早晚課程,每天早上起床或者晚上就寢,洗手漱口後。我們到佛前焚香獻水,合掌恭敬禮佛念佛。我們禮佛的一些儀軌《早晚功課》還有《佛教念誦集》有講的,大家可以去請一部,回來修習。那麼我們今天接著講,我們為什麼要念這些菩薩名號,回向偈有什麼作用,回向偈每一句都是什麼意思。
  • 跟著易中天說禪(16),什麼是佛教中的「不二」法門?
    在俗世的許多地方,無論是形容物還是形容人,「二」都是一個不怎麼好的詞。比如說二貨,二球,二蛋,二楞子,二桿子,二傻子、二流子等等。其實在清靜佛門當中,「二」也很不招人喜歡,說誰「二」就等於打誰的臉。據說在八萬四千個佛教法門中,「不二」為第一法門,修行者入得此門,便進入了佛教的聖境,可以直見聖道,也就是達到了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那什麼是「二」,什麼又是「不二」呢?「二」本義為由混沌分出的天、地兩極,後引申為一加一的和、排列順序中第二位,以及「有分別、不專一、不忠誠、不確定」等。佛家的「二」就是有分別,即分別心。
  • 八大菩薩分別是誰?佛教八大菩薩的來歷
    在佛教的眾多菩薩中,觀世音菩薩也最為民間所熟知和信仰。  唐寧以來,民間信仰的有三十三變化觀音。密宗造像有六觀音、七觀音等變化。六觀音是十一面觀音、不空羅索觀音、千手千眼觀音、如意輪觀音、馬頭觀音和準提觀音。另外加上聖觀音,稱為七觀音。觀音的造像很多,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二臂、三面八臂等;三十三體變化的觀音中,特別受歡迎喜愛的是白衣觀音。
  • 夢見菩薩有什麼預兆?有三種極好!還有八種你所意想不到的!
    經常有朋友對陳鵬解夢說,「我夢見菩薩了,應該是好夢吧。」確實,有很多夢是好的,如夢見自己遇到風險的時候,菩薩出面幫忙解決。但也有為數不少的人夢見菩薩,預示卻很糟糕!陳鵬解夢在此文中將大家夢見的菩薩設定為慈悲為懷、救苦救難的形象,這也是大部分人夢裡見到的菩薩的形象。也設定做夢人平時有遇見廟裡的菩薩會去拜一拜的習慣,即做夢人都承認有一定的佛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