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秋風襲來,讓人不禁感到有些寒意,但這絲毫阻擋不了龍旺莊街道鹿格莊村村民內心的「火熱」。在鹿格莊村的煙薯25種植基地裡,一排排紅彤彤的地瓜整齊的躺在壟溝裡,30多名村民正在緊張有序的分揀,一派繁忙景象。地頭,幾輛大貨車已經等在那裡,準備將新鮮的煙薯25運往全國各地。
近年來,鹿格莊村堅持以農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發展,成立了由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萊陽市龍旺莊鳴鹿果蔬專業合作社,推行「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把閒置資源利用起來、把黨員群眾組織起來,以抱團發展推進強村富民,抒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閒置資源」獲新生,河灘地裡挖出「金蛋蛋」
近日,鹿格莊村村南成片的地瓜種植地格外引人注目。田地裡,一排排地瓜被拖拉機翻出地面,村民們按照大小進行挑選、裝箱。
種植地瓜的田地全是沙質土壤,十分鬆軟。村黨支部書記隋慶介紹,這裡原本是一片200多畝的河灘地,無法種植其他農作物,過去一直栽種著楊樹,因楊樹生長慢、獲益少,這片地幾乎成了「閒置資源」。
2018年年底,看著這片沙土地,隋慶覺得不能再讓土地荒廢下去,心裡琢磨著如何「變廢為寶」,使其發揮效益。通過召開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大家研究決定,將280畝河灘地進行重新規劃,發展「短平快」項目:種植新品種地瓜煙薯25。
地頭,客戶宋少雷坐在地上,翻看著面前裝滿地瓜的筐子,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我在東山那有個超市,自己還開了個網店,每年秋天我都要賣煙薯25,以前都是到遠一點兒的鄉鎮或外地去拉地瓜,成本比較高,今年聽朋友說這裡也種的煙薯25,就過來看看,品質不錯,3兩—6兩的地瓜我全包了。」宋少雷笑著說道。和宋少雷一樣來地裡拉地瓜的還有青島和煙臺的客戶,村裡種植的160畝地瓜還沒刨完就已經全賣出去了。「今年地瓜分了三個檔銷售的,1兩—3兩是一個檔,3兩—6兩是一個檔,6兩—2斤是一個檔,價格是9毛錢一斤。」隋慶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按照一畝地產4000斤算,這160畝可獲益57萬元。
長遠謀劃發展高效特色農業項目
「今年4月份,我們學習了煙臺市委組織部于濤部長的講話後,深受啟發。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村民只注重個人利益,集體意識淡薄,煙臺市大力推行的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能夠將村民和村集體有效融合,真正實現了『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集體增收入』。」隋慶說。今年,該村成立了由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通過外出考察學習,結合自身實際,下一步,鹿格莊村決定充分利用好這280畝河灘地,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發展項目,種植秋月和韓國新高兩個品種的梨樹,並與企業進行合作,收穫的梨將全被企業收購。「今年,鹿格莊村發展『短平快』項目,村集體見到了收益、群眾得到了實惠,同時也積累了一些寶貴的辦社經驗,但這種項目受市場波動性比較大,村莊必須有屬於自己的規模特色產業,才能發展長遠。」編辦駐龍旺莊街道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指導組成員姜波如是說。據了解,發展該項目需要300萬元資金,村裡申請到上級扶持資金100萬元,企業出資100萬元幫扶,還差100萬元需要合作社社員共同出資。最初時,村民們都不支持不理解,沒人願意花錢入股,村「兩委」成員便挨家挨戶做工作,並給每位村民發了一封致村民的信,信裡將種植梨樹的原因、好處、收益等寫的明明白白,給村民算了一筆「實在帳」。村「兩委」成員的誠心付出也換來了村民的真心回報,目前,已有400位村民加入了合作社,100萬元資金也全部籌資完畢。
駐村指導組為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出謀劃策
為深入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工作,今年7月,市委組織部選派36名幹部下沉服務到鎮村,組建18支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駐鎮村指導組,配合鎮街推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工作,全程指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成立、管理、運營,姜波、秦蘭麗就是其中一員。
「很多村莊成立合作社後,不知道該如何管理,我們通過幫助他們規範合作社章程、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挖掘優勢資源、宣傳擴大特色產品知名度等方式方法,讓合作社工作能夠做到實處,取得實效。」姜波說道。
據了解,龍旺莊街道通過打造示範點等多種舉措,擴大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覆蓋面,目前,街道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村莊已經由過去的10個發展為19個,覆蓋率達50%以上。
來源:龍旺莊街道黨工委 編輯:王心雨
審核:袁濤 編輯:張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