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六幼2019春季招生開始啦!
最近,天氣逐漸變涼開始進入冬季了,季節交替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冬季裡幼兒常見傳染病有手足口病、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等。今天小編和爸爸媽媽們一起認識這些傳染病,提早警惕,讓大家學會預防。
預防傳染病
1.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曬太陽、勤鍛鍊。
2.生病及時就醫,出現發熱、咽痛、咳嗽等症狀時,戴上口罩,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以免對他人造成可能的傳染。
3.接種疫苗,鼓勵公眾根據自身情況,自願、自費進行疫苗接種。疫苗接種是控制區域性急性傳染病流行最經濟、有效的辦法,每年秋末,高危人群應該接種流感疫苗。老年人特別是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可以接種肺炎疫苗,有效地減少患肺炎的機會;兒童和學生接種流感、腮腺炎、風疹、水痘、流腦等疫苗,可預防呼吸道疾病。
4.避免受涼。當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出門在外要儘量站在空氣通暢的地方,同時儘量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
5.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6.淨化環境。保持空氣流通;儘量不要拉上窗簾讓陽光射進室內,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
1.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種無國界的疾病,易造成暴發性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其發病率佔傳染病之首,每年世界上有10%的人口即6億人患流感。
2、流行性腮腺炎
本病好發於兒童和青少年,尤以5~9歲的,由飛沫傳播。發熱,體溫升高可達39~40℃,腮腺腫大,腫脹區較軟,有脹痛。可發展成腦膜炎、胰腺炎、腎炎等。
3.肺結核
主要由呼吸道感染,飛沫感染為最常見的方式。15歲~35歲是結核病的高發年齡。典型肺結核起病緩慢,病程較長。但多數患者病灶輕微,無顯著症狀,經X線健康檢查時偶被發現。亦有以突然咯血才被確診。
4.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直接傳播,人群普遍易感,尤其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表現為初始可出現低熱、咽痛、咳嗽,繼而突起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皮膚黏膜瘀點瘀斑、腦膜刺激徵。
5.麻疹
傳染力極強。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汙染的物品間接傳播。人群普遍易感,多見於嬰幼兒,以發熱、流涕、咳嗽、眼結膜充血、口腔黏膜柯氏斑及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為主要臨床表現。
6.風疹
主要經飛沫傳播,多見於1~5歲兒童,成人亦可見。症狀為發熱,即而出現皮疹,由面頸部迅速向下蔓延,1天內出齊,部分伴有輕微上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狀,伴有脾腫大及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
7.水痘
易通過呼吸道或日常生活接觸傳播。易感人群主要為學齡期兒童及少數青少年,傳染性強。發病較急,以發熱、頭痛、全身不適、食欲不振、咳嗽等症狀首發,即而出現皮疹。一般首先出現於面部、頭皮和軀幹,呈向心性分布。
8.手足口病
通過皰疹液、咽喉分泌物、糞便汙染的手、玩具、食具等傳播。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4歲以下的兒童。臨床以口腔、手足皰疹伴發熱為主要特徵,極少病人可並發無菌性或病毒性腦膜炎,其症狀是發熱、頭痛、頸直或背痛。一般病程較輕而短,多於1周左右痊癒。
享受成長 愛中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