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打卡賺錢、走路賺錢……詐騙團夥是如何讓你成為騙子幫兇的?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防騙大數據

面對這些既能自律養成良好習慣,又能賺錢的宣傳,你心動了嗎?然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在入了「打卡賺錢」的坑後,才知道背後的水有多深。

1、在線學習可提現7.5萬?多人慘遭「套路」被騙

今年10月初,宿遷警方接到市民報警,表示自己在「數商中國」平臺內被騙了。

該平臺宣稱,只要在上面註冊帳戶並進行學習,就可以獲得數字積分,拿到0.25積分並通過考試,就可提現7.5萬元人民幣。

既能學到知識還能夠賺大錢?這款打著「中國」字眼的APP究竟是什麼來頭,何至於如此財大氣粗?

按照平臺的介紹,國家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數字貨幣,專門開發建設了「數商中國」的平臺。參與者按照要求要下載他們的APP後進行實名認證,並且每日在平臺內進行籤到,學習之後通過考試提現數字貨幣。但前提條件是每人必須先花費138元購買安全U盾才能進行正常的課程學習。

花費138元就能賺7.5萬?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不少人紛紛填寫了詳盡地個人信息併購買了所謂安全優盾。可結果卻是要麼無法賺取到足夠的積分,要麼就是錢根本無法提現,整個APP從始至終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據警方調查,早在8月中旬的時候,詐騙團夥以拉人頭、組建群聊的方式,在群內實行層級管控,涉案金額超220萬元。

2、打卡類APP蓬勃發展的背後,涉嫌傳銷、詐騙多種違法行為

此類「打卡賺錢類APP」近幾年來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與遊戲和新聞資訊等元素相結合,還衍生出了多種「答題賺錢」、「玩遊戲賺錢」、「搜索賺錢」、「看新聞賺錢」等多種層出不窮的方式,其中最臭名昭著的當屬宣稱「走路賺錢」的趣步APP。

趣步APP聲稱通過走路的步數,將被記錄在APP內產生「糖果」,也就是平臺上的一種虛擬貨幣,「糖果」可以用來兌換各種優惠券,也可以提現。通過趣步賺錢的辦法眾多,有成為達人,獲取糖果交易手續費提成;賺取或直接用資金購買糖果,然後賣出去賺取差價;把糖果兌換撐趣步發行的數字貨幣GHT(桂花糖),等待貨價上漲後出售。

看似很美好,但實際操作起來確實困難重重,「越來越難獲取的糖果」、「高額的手續費」、「平臺頻繁更改規則阻撓用戶兌現」等問題都讓用戶單純靠走路「賺大錢」幾乎不可能。

而平臺的活躍機制也決定了用戶要想賺錢快,就必須拉人頭提升活躍度,拉人頭獲得的獎勵遠遠高於走路,還可以參與分紅,這就導致很多用戶含辛茹苦地走了上千步,還沒有別人拉個人頭來錢快,於是,為了賺取更多糖果,許多人瘋狂拉人頭發展下線,用後入局人的錢來補上前面人的坑,總有人要虧錢「買單」,傳銷的性質昭然若揭。

在2019年10月15日,因涉嫌傳銷、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行為趣步被長沙市相關單位正式立案調查。後隨著相關部門的介入,趣步從各大應用平臺上下架,近一年時間過去了,負面纏身的「趣步」似乎並沒有被擊垮,改名為「贊麗生活」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當中。而趣步的後續處理,官方回應稱因案情複雜,還在調查當中。

無獨有偶,還有一些APP表面上看與打卡毫無關係,其發放「福利」的方式卻十分吸引眼球。曾被媒體多次曝光的號稱「免費的網購報銷瀏覽器」的葡萄瀏覽器,就是其中之一。

會員通過葡萄瀏覽器的「淘」搜索「券加報銷」裡面購買可以報銷購物款,最高可報銷80%費用,乍一聽這簡直就是省錢神器。可真相是怎樣的呢?我們先看看該瀏覽器是如何進行宣傳的。

在這些信息中我們可以提煉出關鍵的兩點:即註冊、每天籤到有報銷和推廣能夠掙錢。

註冊、籤到有報銷福利和之前「打卡賺錢」的APP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而之後一系列的「推廣賺錢」、「分紅」、「代理」、「會員」等字眼更是充滿了濃鬱的傳銷韻味。

因涉嫌傳銷,該公司在2020年5月28日被莆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8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務81.85217萬元。

這條處罰聲明,也相當於對該瀏覽器的「傳銷性質」定了性,但市面上仍存在大量的「賺錢」APP有待整治,它們大多打著法律的「擦邊球」,遊走在灰色地帶,整治之路任重而道遠。

3、「打卡賺錢」投資有風險,「輕鬆躺賺」蠱惑人心

縱觀這些「打卡賺錢」類APP,基本套路有很多相似之處,同時也埋下了諸多陷阱:

套路:以「賺錢」為噱頭,吸引用戶下載體驗

在廣告中使用「首次註冊獎勵多少元」、「無需門檻就能提現」等極具誘惑力的宣傳語,吸引用戶下載。許多用戶擔心即使賺到了錢,也無法進行提現,所以一些APP在說明中會強調"1元起快速提現」,來打消用戶的疑慮。

陷阱:平臺可能包含木馬程序

這類APP良莠不齊,很多無法通過正規渠道下載,可能攜帶木馬病毒,如果沒有監測出來,用戶下載安裝後極有可能面臨手機被惡意修改、信息被竊取的風險,從而對個人的隱私和財產造成極大的威脅。

套路:安裝無門檻,初期獎勵豐厚

安裝註冊成功後,初期獎勵比較豐厚,以便留住用戶,後期賺錢門檻越來越高。同時設置複雜的收益規則,用戶需要完成繁瑣的任務才能得到相應獎勵。

陷阱:安裝註冊時要求填寫大量個人信息,存在風險

安裝後平臺會要求用戶通過實名認證,軟體可能會套取用戶的姓名、身份證、銀行卡等隱私信息,如果還需要人臉識別、掃描身份證等操作則更加危險,這些信息可能會被出售其他不法渠道進一步牟利。

套路:設置豐厚的推薦獎勵,鼓勵老用戶拉新

有些平臺需要老用戶邀請新人之後才能提現,之後會讓新手繼續發展下線。通過這種方式,軟體能夠獲得更多註冊量,再以廣告等形式實現盈利。

陷阱:涉嫌傳銷,用戶淪為不法分子幫兇

不斷地傳播、推廣每天耗費用戶大量的時間。涉嫌傳銷犯罪、成為不法分子幫兇的同時,如果平臺發生「暴雷」,也間接性地對拉來的人頭構成了詐騙,可能會遭到法律的制裁。

同時,如果平臺陷入了危機,一些用戶為了讓平臺繼續維持下去,資金鍊不發生斷裂,他們能夠繼續享受分紅,便極力進行洗白。平臺「擊鼓傳花」的性質意味著平臺如果正常運轉得下去必須得有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加入。

趣步用戶瘋狂留言

除此之外,如果說一些「打卡賺錢」的平臺是打著「法律的擦邊球」進行具有傳銷性質的推廣,是否為騙局還有待商榷,但市面上還存在著大量的要求你先交錢,再打卡、做任務的APP,詐騙後直接進行跑路,用戶也只能白白承擔損失。

騙局仍在不斷翻新,但都抓住的是人們「貪心」的心理,所以我們要記住,任何宣稱「零投資高回報、輕鬆賺大錢」的都可能是騙局,不要讓初衷是規範自己行為的「打卡」變成給騙子「打錢」的悲慘教訓。

(原標題:在線學習可賺7.5萬?「打卡賺錢」的APP是怎樣套路你的)

內容來源:本文由防騙大數據(FPData)轉載於守護者計劃,特此鳴謝!

轉載聲明:轉載者請遵守CC協議!

編輯校對:白茂生(主編)、不知火煮(審核)、凌峰(製圖)

反詐騙小程序

相關焦點

  • 「打卡賺錢」騙局暫露頭腳
    「早起打卡,積極鍛鍊,強身健體還能賺錢!」「下載這款app,走路也能賺錢,睡覺也能賺錢!」「低價買課,30天每天打卡一小時,學費全額返!」面對這些既能自律養成良好習慣,又能賺錢的宣傳,你心動了嗎?然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在入了「打卡賺錢」的坑後,才知道背後的水有多深。在線學習可提現7.5萬?
  • 「打卡賺錢」的APP是怎樣套路你的
    「早起打卡,積極鍛鍊,強身健體還能賺錢!」「下載這款app,走路也能賺錢,睡覺也能賺錢!」「低價買課,30天每天打卡一小時,學費全額返!」面對這些既能自律養成良好習慣,又能賺錢的宣傳,你心動了嗎?然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在入了「打卡賺錢」的坑後,才知道背後的水有多深。在線學習可提現7.5萬?
  • 案件偵破 | 學生出租微信賺錢 成為電信詐騙幫兇
    案件偵破 | 學生出租微信賺錢 成為電信詐騙幫兇 2020-12-20 1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們如何淪為網絡詐騙團夥的「幫兇」?浙江杭州警方持續一個月開展...
    幫人辦張卡,拿點小錢,就會成為詐騙團夥的「幫兇」嘛?答案是——當然會!7天被騙20餘萬元警方深挖出20餘名販卡人員「專家指導,穩賺不賠」「每日返利,隨進隨出」,充滿誘惑的廣告詞,讓許多人蠢蠢欲動,卻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落入騙子的圈套。今年9月,臨安的許女士被網友拉進一個投資理財的微信群。
  • 小心成為詐騙團夥幫兇!
    小心成為電信網絡詐騙團夥幫兇!題圖:資料圖近日,北海市海城公安分局打擊電信網絡犯罪專業隊在工作中發現,一個以「網絡借貸」為由的電信網絡詐騙團夥的犯罪資金在北海中轉。該團夥高價借用他人微信號,實現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資金轉移。警方經抽絲剝繭、拓展關聯、層層推進,一夥借用他人微信號轉移犯罪資金的團夥逐漸浮出水面。該團夥通過朋友介紹、網絡發布回收、招工信息的形式,高價吸引他人出借微信號,為電信網絡詐騙團夥完成犯罪資金轉移。
  • 股票賺錢虧錢全由騙子說了算
    近日,武漢、杭州警方聯手,破獲一起特大利用虛假股票平臺實施詐騙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44人。雖然全國各地有不少人被騙,但鮮有報案者,而是像肖先生一樣自認倒黴。殊不知,他們掉進了騙子的陷阱,賺錢還是虧錢都是騙子說了算。  民警上門才知被騙  四川省綿陽市的肖先生是一名老股民。
  • 「走路、打字、看廣告……賺錢」 能賺錢的App背後藏著什麼貓膩?
    趣步App憑著一句「讓汗水不白流」的廣告詞,讓很多人認為「反正平時要走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加入其中。殊不知,從註冊使用到現金提現,整個過程套路滿滿。目前,這款App已被多個應用平臺下架。而「走路賺錢」「打字賺錢」「看廣告賺錢」等一系列「不勞而獲」式的生態鏈也被更多地投以懷疑和審視的目光。
  • 警方曝光「致富手冊」,活該騙子賺錢…
    警方公布的案情顯示,從今年5月開始,一夥70人的詐騙團夥,在境內外通過一系列分工明確的騙術操作,誘導大批人買入指定港股,自己趁機將前期低價買入的籌碼高位套現。 現在得再加上一句:最怕騙子賺的比你多,還比你更勤奮。
  • 出租微信、QQ賺錢,可能要坐牢!
    「躺著賺錢」,無本生利,而且對方承諾不影響使用,各種保障聽起來十分可靠,十分讓人心動。1 非法活動,成為幫兇在租用帳號前,對方一般都會要求提供帳單交易記錄以確定佣金以及是否具有租藉資格,實際上他們是在查看你是否有異常的交易記錄,便於他們用於拆分、「洗白」手上的贓款,逃避監管部門和警方的監控
  • 「走路就能賺錢」APP終於栽了!
    近日,這家App更因涉嫌傳銷、非法集資、金額詐騙等違法行為被長沙市相關單位正式立案調查。一個看起來「躺著就能賺錢」的機會背後究竟暗藏了什麼樣的陷阱?其又是如何潛移默化斂財的?號稱「走路就能賺錢」趣步APP涉嫌傳銷、金融詐騙被查趣步App是一款號稱「走路就能賺錢」的手機軟體。軟體號稱擁有3000萬的用戶,用戶只需要安裝趣步App,每天記錄步數,就可以獲得數量不等的「趣步糖果」,這種「糖果」就是平臺上的虛擬貨幣,可以用來換購商品,也可以直接提取現金。
  • 開「直播」手把手教你「翻倍賺錢」 上海浦東一詐騙團夥被公訴
    正義網上海12月2日電(通訊員張馨月)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以詐騙罪對一實施網絡平臺投資詐騙的彭某等50餘人提起公訴,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對王某提起公訴。這一詐騙團夥分工明確,有著一整套成熟的運作體系,大區運營、代理商、講師版塊、技術版塊、拉粉板塊……環環相扣讓投資人一步步掉入陷阱。近年來,網絡投資理財詐騙頻發,騙子不僅「專業」且緊跟潮流。
  • 【天下無詐】涉案2億多元的詐騙話術劇本大揭秘
    月10日,白雲公安通報了一起破獲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全鏈條打擊7個「殺豬盤」(一種誘導股票投資、賭博等類型的詐騙方式)類跨國特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涉案金額2億多元人民幣。今天,我們就來揭秘股票群裡的套路。
  • 樂清警方摧毀特大境外詐騙團夥,揭秘「殺豬盤」騙局
    6月12日,該犯罪團夥被樂清警方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甜蜜邂逅,引你深陷詐騙圈套2019年10月,小夢(化名)通過交友軟體認識了一名男性網友巫某。緣分突如其來,關心無微不至,巫某通過字裡行間透露出的紳士風度讓小夢一下子淪陷。
  • 崑山搗毀一詐騙團夥,抓獲16人扣押手機百餘部涉案資金近2千萬
    3、對方找一切藉口拒絕視頻語音聊天或見面等能留下真實身份信息的機會 4、在所謂『』戀愛過程中『』對方提及「博彩遊戲、系統漏洞、包賺錢項目、數字貨幣」等等相關信息 5、對方盛情邀請你一起進行投資、掙錢、拉人頭、涉及到身份隱私信息等等一切需要你掏錢或暴露隱私信息行為
  • 詐騙團夥要抓,幫助犯罪的團夥也別想跑!
    能賺錢?有意思,我再看看。騙得你血本無歸,他們盆滿缽滿浙江永康的程女士就是這樣越陷越深1、程女士在被誘導下載APP後,先是投入5萬元錢。經過縝密偵查,在晝夜不停的調查取證和周密部署後,6月11日上午,警方在湖南長沙、江蘇南京、福建龍巖三地同時收網,成功將主犯蘇某和孫某在內的詐騙團夥一網打盡,實現了對網絡詐騙「制」「販」「騙」 完整犯罪環節的全鏈條打擊。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0人,扣押作案手機數十部、銀行卡若干、伺服器60餘臺、車輛4輛,涉案金額400餘萬元。
  • 走路就能賺錢?花樣百出的詐騙App你能辨別嗎?哈市警方做出提醒
    「在家坐著就能賺錢」、「看看視頻月入幾千」,當你看到這些廣告詞的時候會不會心動呢?請注意,這些極有可能是電信網絡詐騙的新套路。隨著科技手段的不斷進步,一些看似正常的App軟體也會暗藏許多陷阱。今天哈爾濱市公安局反詐小衛士為大家講講這些不靠譜的「App」。
  •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手段」系列大揭秘 |(3)既使被騙的精光 卻依然...
    為此,在「雙十二」「元旦」「春節」到來之前,牡丹江市公安局將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和新媒體平臺全方位開展「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手段」系列大揭秘普及宣傳,每天揭露一種不法分子實施詐騙的常用「伎倆」,幫助百姓增強防範意識和能力,守好群眾的「錢袋子」。 近日,S市的小單姑娘在遊戲群裡結交了一位「情投意合」的男網友。
  • 「殺豬盤」「殺鳥盤」「殺魚盤」騙局全揭秘,事關每一個...
    康巴傳媒「殺豬盤」「殺鳥盤」「殺魚盤」……騙局全揭秘「三種盤」新型電信網絡詐騙防騙指南在騙子眼中,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是可以相伴終身的愛人?是兼職賺錢的上進青年?還是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的可憐人?不,都不是!在他們心中你只是任人宰割的豬、鳥、魚無論電話那頭聲音如何甜美,態度如何誠懇,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騙錢!
  • 央視曝光最新網絡詐騙手段,動動手指就能賺錢?
    01、 「刷單」詐騙高發,成為網絡詐騙新手段 近日,央視財經曝光了兩起刷單網絡詐騙案,為我們解析了「刷單」 行為到底如何騙錢。詐騙團夥一步一步騙取參與者信任,最後使人血本無歸。
  • 你不提防真不行!金融詐騙團夥拼的是學歷、套路與團隊智商
    金融詐騙看似很遠,實則就在自己身邊。隨著年關將近,金融詐騙迎來新一輪高峰,騙子需要「風光」回家過年,普通民眾可得提高警惕。那麼該如何識別金融詐騙伎倆,守護自己的「錢袋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