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樂高機械組也追隨著創意高手系列進入了授權時代,恐怕 2020 年的機械組產品得有近一半都是授權款。
在第一次看到 42111 的諜照的時候,根據我們的思維定式他應該作為創意高手的車模產品發布。因為前面既有 10262 這種電影授權款的主角座駕,又有 10265 這種造型和功能兼備的經典車型的出色還原。
為何 42111 必須要以機械組的身份登場呢?我們就從模型結構上來看一看 42111 的特點吧。
拼搭從後懸架開始。
一個半框式的轉向球節零件顯得非常特殊,因為這是這個零件從 2015 年以後首次再次亮相機械組。但在之前,這個零件也僅使用在了有限的幾套機械組產品中,包括 8110、9398、41999。這可以算作是絕版零件的回歸。
一個萬向節零件嵌入球節中,另一個配套的半球零件將萬向節封閉在球體中。
萬向節的前後可以在兩個維度上進行扭曲,這樣可以構建出可變的懸架。
後驅動軸是標準的差速器形式,並帶有一對從 2000 年的 8458 銀色冠軍就開始使用的黃色短彈簧。所以彈簧避震是 42111 與那些創意高手系列的車模的一個很大的區別。
後懸架與一個 11x15 格的大尺寸框架零件相連。這個大型框架零件是 2020 年全新加入的零件,42111 是它首次亮相機械組。
這個零件可以大大節省機械組模型底盤的零件數,既能具備足夠高的穩定性,又可以更方便地在底盤中布置各種複雜結構。
42111 就將車頭抬起的彈射結構連杆放置在框架正中,並通過位於駕駛室中央檔杆位置的一個拉杆來觸發。
當拉杆往後拉的時候,L 型 1/4 弧薄梁聯合 5 孔孔梁組成的連杆結構將底部的 11 孔孔梁向下推起,讓車頭抬起。當 5 孔孔梁經過結構中心點後,整個結構就會穩定地將車輛撐起。
這時候,兩個 11 孔孔梁中間的一對小滑輪和後輪一起撐起整臺車。小滑輪也保證了我們可以在車頭抬起的狀態下推著車輛行走。
這組連杆機構在機械組中非常常見,例如 42035 礦山卡車的翻鬥就和這個非常類似。
前懸架使用了新的緊湊型 3 球頭轉向零件,這個零件並不是經常出現在機械組中,反而更多被用到了那些小顆粒零件的產品上,例如 10265 那輛福特野馬就用到這個零件。
而新的 5 格的轉向臂零件則是 2019 年才誕生。所以在日後不排除我們會經常在機械組中看到類似 42111 這種前懸架的搭建形式。
前軸避震器被固定在轉向臂零件上,同後軸一樣為黃色短彈簧,所以真就避震,42111 的用料還是合格的。
轉向通過傳統的齒條配合拉杆零件,無疑這只是普通的轉向,不可能具備阿克曼轉向幾何。
42111 非常讓我失望的地方是,他沒有提供方向盤聯動前輪轉向,使用的是機械組再普通不過的「上帝之手」旋鈕。要知道 10265 都提供了方向盤轉向,作為機械組,同時提供方向盤以及旋鈕轉向也並不是一件難事。作為一輛授權款的車模產品,僅有旋鈕轉向實在說不過去。
旋鈕位於後軸的上方。轉向傳動軸很長,幾乎和車輛軸距相當。
轉向傳動軸和主傳動軸在車輛中央上下布置。在發動機後,兩者通過一個紅色惰輪交叉通過。
發動機必須是 V8 的,動力出來直接通過一組齒輪下降到底盤下部最終進入後差速器。所以這個 V8 發動機並沒有通過車頭前部的那組鏈條和主傳動軸相連。車頭伸出發動機艙蓋的那個紅色惰輪以及模擬皮帶的鏈條,單純的和發動機前部曲軸端零件聯動,所以它是可以隨發動機運轉的,並不是單純的裝飾作用。
唐老大那臺 Charger 最搶眼的就是伸出發動機艙蓋的那個巨型增壓器,這部分 42111 同樣通過機械組零件模擬了出來。效果和 10265 野馬那個很類似,只不過野馬是用的小顆粒零件,這裡可謂殊途同歸。
可惜的是,這個增壓器是純靜態的裝飾,不具有任何可動的效果。
42111 的車身使用了大量的面板零件覆蓋,車身的覆蓋度非常高。除了車頭的鏈條以及遮遮掩掩的 V8 發動機,我們幾乎很難再從外部看到機械結構。
而機械組的沒有擋風玻璃的特徵在這裡仍然是一個問題。
前擋風和車門處使用了很多實心和空心管來塑造線條,這種搭建方式其實並不是經常出現在近期的機械組車模中,反而是一些 10 年前的老產品使用較多。
原車的那個車門的三角窗被還原了出來,但實際效果總覺得還是差了點兒意思。左側的反光鏡沒有做出來絕對是一個敗筆。
車廂內部的內飾幾乎沒有,更不要提還原,除了一張座椅、一副方向盤以及一個紅色滅火器,就在也沒有其他東西了。這內飾效果直逼 90 年代的機械組模型。方向盤尺寸極大,距離駕駛座非常近。索性的是防滾架沒有被遺漏。
但是 C 柱這塊,直接用 5、6 號面板來填充是在有些敷衍。後擋風可以說完全不存在,轉向旋鈕就這麼赤裸裸的展示在這裡。
我很清楚機械組的零件確實比較難還原擋風玻璃這種效果,但我在拼搭完成後的模型上看到的是,設計師完全沒有嘗試去為後擋風做任何的改善性的設計,完全是一种放棄治療的狀態,這部分說是一輛皮卡我認為也不過分。
車身側面對原車的還原還不錯。輪拱是比較有特點的地方,這裡並沒有使用機械組跑車車模經常用到的輪拱零件,而是用孔梁和面板配合塑造輪拱造型,實際的效果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車頭格柵部分是用了貼紙,周圍一圈造型用了 SNOT (Studs Not On Top,凸點不位於頂部) 技術,另外他使用了半栓零件插入孔梁栓孔,來讓機械組零件與小顆粒可以組合搭建在一起。
整個車頭造型的還原總體是合格的。但淺灰色零件模擬的鍍鉻框感覺有些廉價,可惜樂高早已不再生產鍍鉻零件了。
車尾的還原我認為比車頭更好,貫穿式尾燈比較有質感。這裡仍然用淺灰色零件模擬鍍鉻條。車牌的貼紙也和「速度與激情」電影中的車牌一樣。
但如果將視線再往上看過去,簡陋的後風擋瞬間將車尾的整體印象拉低很多。
42111 的可動部分,除了前面提到的轉向、發動機以及車頭抬起機構,剩下的幾乎都不算是純機械結構了。左右車門的開啟純靠栓零件,與 10265 用磚塊模擬的合頁相比遜色很多。
發動機蓋打開後整個 V8 發動機全部可見,發動機艙內可以看到少許的發動機部件的模擬,比如進排氣,但這也並沒有太多可誇獎的地方。
後備箱蓋打開後可以看到兩個藍色的氮氣加速罐,除此之外也就再也看不到其他的內容了。
最需要批評的地方就是 42111 最關鍵的一個功能,車頭抬起。控制車頭抬起的扳手在整車拼搭完成之後,需要打開右側車門,用手指很費勁的去扣動。這個設計讓這個 42111 唯一的一個特色功能的使用變得非常雞肋。
所以,針對 42111 的官方設計,我認為他最佳的玩耍場景可能還是靜態觀賞。但對於一個適合靜態觀賞的車模,我們真的需要他出自機械組嗎?
機械組面板上栓孔無法給車模一個平滑圓潤的車身,但我們這麼多年為什麼仍然對機械組保持著這麼高的興趣和關注度?原因就在於機械本身。我很想能夠喜歡上這套作品,然而外觀上的固有缺陷,再加上機械功能的缺失,讓我很難真正喜歡上他。
10265 福特野馬是一套示範級別的精緻車模,他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 20 年前模型小組產品帶給我們的震撼效果。然而通過機械組誕生的 42111 卻又變成了一本反面教材。
我認為,也許錯的不是這輛唐老大的 Charger,也不是這個產品本身,而是我們對一套樂高機械組精緻車模的評判標準吧。
也許 Creator 仍然是這類車模的最佳產品線。
此外,在 2020 年,42111 這類授權車模,也不用幻想他的 B 模式了。這真的是我們需要的機械組嗎?所以後續,我會考慮為 42111 做一下電動化改裝,也許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他機械組的身份吧。
你對這套 42111 的機械組產品如何評價?歡迎評論或私信告訴我們。這裡是《磚加號》,我們下一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