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麗晶教授的講座為我們的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讓我飽享了高規格的"文化大餐",史教授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讓我們從課程開發目標的設定、課程的實施再到課程的評價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讓我們對課程開發作出了重新的審視和定位,為我們今後進一步課程開放,提供了明晰的思路和清晰的指引。荀子說過:學不可以已。我想,應當把它作為教育路上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不安於現狀,做一名終身學習的教師。——Snow
聽完史麗晶博士的講座後腦子裡閃過一句話:聽君一言,勝讀十年書。遊戲中讓我們動手實踐解說了我們難以理解的名詞詞義,通過博士精彩的講座讓我們受益匪淺。當講起她的大學授課情況讓我有種想回到大學當她的學生的衝動,博士講得太棒了。——Kiky
教師已經不僅僅是過去那樣只教授課本知識,新時代的教師要開發屬於自己的特色課程,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走出一條新大路,開闢一片新天地。——Rosita
聽了史麗晶博士的分享,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我覺得對我的幫助不僅是教學技巧的提高,更多的是觀念的改變,也為博士的敬業精神所感動。——Linda
本次史老師的培訓是一次純乾貨的學習,從「學生為中心」建構主義的核心理念中,一個目標、2個關鍵、3個轉變、4個要素、5個原則,到課程設計的要點,史老師把所有內容從繁到精,從精到簡,讓我的音樂課程改革有了新的想法,令我最感動的是史老師站在講臺上的那份從容和執著。最後感謝學校給了一次這麼好的學習機會,讓我們真正明白「成長在路上——風雨無阻」的重要性。 ——ken
史教授的講座乾貨特別多,舉例生動生活化,令人難忘!關於用碎片化學習解決「系統化」問題的觀點,在老師日後的教學與日常生活中都會很有用。——Genia
史教授的一席話讓一線教師如夢初醒,讓我們的教育意義不再局限在小小的三尺講臺。課程資源的開發讓老師在不斷提高對教育教學的認識水平,同時也培養了老師開放的思維和意識,是影響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因素。——Rose
史教授的講座讓我初步了解了如何去做開發課程,如何更好地進行學科課程的系統規劃,收穫很多。——Evelyn
其實學習就像摺紙,看五十遍摺紙的過程,不如自己動手摺一折。讓學生單純的聽課,是達不到我們想要的成績的,要讓學生在教授他人的過程中逐步提升。這正好與我們研學後教的思路相吻合!!!——Ada
提到課程的開發、校本課程的建設等,似乎一直在跟隨別人的步伐前行,就好像摸著石頭過河沒有什麼方向與見地。有幸聆聽了史麗晶教授的一番講解,從目標的確立到實施的科學性、流程化以及分析方法等方面給我們以指引,讓身處一線教師的我對課程開發有了系統的認識。——Deep
史教授的課,不僅是一節專業知識指導課,也是教師上課的示範課,更是一場教師心靈洗滌之旅。深度的課程理論知識,引人入勝的情景模擬,發人深思的活動情節,打開了如何構建課程體系的大門,指明了一線教師思考的方向。——Miya
史教授的講座既接地氣兒,又與教育前沿並行,指導性、可操作性蘊含其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題的課堂再次使我們內化為自己的教學常識。最讓我為之喝彩的是:史教授的學生敢於去研究「死亡教育」這個課題,這在國外已基本成為常態化教育課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小學生也能勇敢而坦然地面對這個屬於挫折教育之一的話題。——Jally
史教授的講座中向我們展示一些她學生的作品,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手藝》這門課程設計。它清晰地向我們介紹了泰勒的目標模式課程設計,從目標——內容——方法——評價(怎麼做——動手做——主動做),這種課程框架的學習我覺得有助於學校老師在個性選修課程的開發和設計,受益良多。——Jennifer
史教授的講座為我們一線教師拓寬了思考空間,課程的設計結合建構的思想,走在教育前沿。如何在同一門課程中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模式,在不同的課程中又有何共性,值得我們深入思考,不斷探索前行。——Lily-Huang
聽了史教授的講座之後,我有一種剝開雲霧見陽光的感覺。一直覺得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內心感到膽怯,但是聽過之後卻有一點頭緒,覺得也不是那麼的難以勝任了。也許實施起來還是會手忙腳亂,但相信有史教授的精彩分享之後我們會慢慢的越走越穩。——Joy
史老師的講座就像是一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史老師通過精彩的講解把自己建構教程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可謂是異彩紛呈。首先是通過對框架的講解,讓我們大家清楚的知道了課程建設的的流程。——Will
有幸聽了史教授的講座,別具一格的講授風格和獨特視角的教授內容讓人印象深刻。其中設計課程篇章,史教授從七個步驟「手把手」教我們怎樣系統的設計課程,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對一線教師來說,課程開發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可以觸摸到的教學理論。——Alisa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家庭教育對於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但研究表明,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填鴨式的教育,註定是不適合教育教學的發展,放手大膽讓孩子們去探究,去研究,讓孩子們從被動學習轉化成團隊學習,參與式學習,才是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Lulu
我在史教授講授的《基於任務的課程開發技術》中受益良多,系統化地了解到了如何快速有效的進行一個新的課程開發與整合。史教授講到如何分析解決創編困難,碎片化的學習新常態、課程開發的建構主義種種,為我接下來的課程創編帶來頓悟。 ——Nic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