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孩子身高122釐米,遠超同齡娃,或許是這三方面的「功勞」

2020-08-10 禾禾是個小姑娘

每次帶孩子出去玩,經常會被別家父母詢問:你家孩子上小學幾年級了?這個子真不矮!其實我家女兒才上幼兒園中班,被誤以為上小學的原因,估計是因為她的身高,因為剛滿5周歲的女兒,身高已經達到122cm,在班裡也是最高的一個。

本月剛滿5歲的女兒和大她9個月的哥哥(妹妹家的兒子)

聽到我說女兒才5歲,很多人都會說,肯定是孩子的爸爸長得高,猜測女兒是遺傳了老公的好基因,其實不然,我和老公的身高都不高,我身高160cm,老公173cm,都是一般水平。

為什麼身高一般的父母,能養育出高個子的孩子呢?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身高發育的關鍵,然後再根據關鍵,知道促進孩子身高發育的方法!

01、影響孩子身高的三個關鍵!

眾所周知,孩子的身高受父母遺傳的影響,但是遺傳卻不是孩子身高唯一的決定因素!

《協和專家說長高:讓孩子多長10釐米》裡提到,遺傳因素只能決定身高的70%,而營養、睡眠、運動、情緒這些後天因素,對身高的影響能達到 30%。千萬別小看這 30%,它意味著平均身高只有1.60米的父母,也完全可以讓孩子的身高達到1.80米。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遺傳並非身高的唯一因素,還受營養、睡眠、運動後天因素的影響。

1.運動

有些孩子天生安靜,不愛出去玩,也有些孩子想出去玩,但是家長沒時間帶孩子出去,孩子一哭一鬧就直接打開電視或者是扔個手機給他們,讓他們待在家裡看電視、玩手機,這些行為除了影響孩子視力,其實還會導致孩子越來越懶得動,影響長高。

2.睡眠

經常在媽媽群裡看到一些媽媽抱怨說自家孩子現在睡「顛倒」了,白天呼呼睡大覺,晚上凌晨一兩點也不睡,還有些媽媽抱怨自家孩子是「睡覺困難戶」一到晚上睡覺時間就開始興奮,這些不良睡眠習慣導致孩子喪失了最佳睡眠時間,從而影響生長激素分泌,影響孩子長高。

3.營養

對於營養缺乏,很多父母覺得不能理解,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好吃好喝都會買了給孩子吃,他們為什麼還會缺乏營養?其實我說的缺乏營養是指缺乏促使孩子生長激素分泌的營養,諸如鈣和磷、維生素D、鋅和硒等等,孩子挑食,當然不能全面的攝入這些營養物質。

02、要想孩子長高,請從這3方面下手

既然身高受營養、睡眠、運動的影響,那麼當爸爸媽媽個子不高,擔心孩子長不了大高個,或者想要孩子的身高更上一籌,完全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下手。

1.想要長得高,運動不能少

關於運動對身高的重要性,我覺得我自己特別有發言權,因為我和妹妹在生活條件、生活環境、遺傳因素都相同的情況下,卻整整比她矮了十幾釐米,這十幾釐米的差距在哪裡?我想了下就應該是自己小時候喜歡安靜,不愛動,而妹妹恰好與我相反,她是一個愛動又調皮的小姑娘,所以這十幾公分的差距就被活生生的拉開了。

想要讓孩子長得高,最好是能夠讓孩子每天堅持適當的運動,尤其是跳躍運動或者伸展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讓骨組織得到更多的營養,使骨質堅固,更可以對骨骼起到刺激作用,從而加速骨骼特別是長骨兩端的骨骼生長,有助於身體長高,所以作為父母就算再忙也要抽時間帶孩子出去玩耍,不要讓他養成不愛動的習慣。

2.孩子睡得好,發育更完善

作為成年人,我們都知道,如果睡不夠會一整天沒有精神,並且大腦思考問題也會變得遲鈍,那麼如果處於生長期的孩子睡眠不足的話,其中的危害是我們無法彌補的,對於已經上學的孩子來說,睡眠不足會導致他們上課總是打瞌睡,很難集中注意力,嚴重的話會影響智力發育。

另外促進孩子生長的生長激素主要是在晚上10:00到凌晨01:00分泌的,當孩子熬夜或者晚睡的話,就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所以作為父母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作息表,到了睡眠時間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睡眠空間,到了第二天早晨不要讓孩子賴床,早睡早起,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3.五種營養要補充

關於營養對孩子身高影響的重要性,我們不難從近年來「子女普遍高於父母身高」這個現象看出來,因為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少年兒童生長過程中所攝入的營養物質也越來越豐富,所以才會出現這種「一代更比一代高」的現象。

很多人都知道我們人類骨骼中三分之二的礦物質中,99%是由鈣、鎂、磷三種礦物質構成的,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想要正常生長,必然要滿足促進骨骼發育的營養(維生素D、鈣和磷、碘和鋅)全面得到補充,當孩子體內所需營養供給不足時,骨骼生長發育的速度就會減慢,從而影響孩子的身高生長,如果長期營養不足,就會造成孩子個子矮小。

03、輔食吃得對,長高很簡單

不過想要長高,並非吃好睡好運動好這麼簡單,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比如甜點、可樂與果汁等食物含有的糖份比較多,會阻礙鈣的吸收,所以要少吃;運動過度,可能會傷害寶寶的骨骼,造成反效果,所以運動要適量,最好按照寶寶的發育,選擇適合的運動,千萬不要拔苗助長……

對於孩子長高,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秘籍,就是這本《兒童長高食譜》

這本長高食譜,我在女兒不到2歲的時候就已經入手了,這本書不僅從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分別詳細介紹了每個時期對應的長高食譜,還分食材詳細講述了促使兒童長高的原理;

例如銀耳作為一個常見增高食材,到底該怎麼搭配才能更好的促使兒童長高呢?

……

兒童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骨短粗從而壓迫經過骨骼的神經,而銀耳中的維生素A可以很好的彌補這一現象,另外銀耳中的鋅還會防止兒童發育遲緩。

另外銀耳搭配鴨蛋可以補腦,搭配山藥可以潤肺,搭配雪梨可以止咳,搭配菠菜卻可以導致消化不良,了解了這些,你可以給孩子做一道美味的「冬瓜銀耳煲瘦肉」。

銀耳的功效及搭配宜忌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有193道長高食譜,而且這些食譜中所需要的食材,都可以從生活中所常見的38種增高食材中選到,不會讓各位父母在做輔食時因為湊不齊食材而發愁,另外書中每一道輔食,都詳細標註了食材、做法、功效,讓媽媽清楚知道這些輔食是如何一點點促進孩子長高的,做起來既簡單又有底氣。

銀耳冬瓜煲瘦肉

同時,《兒童長高食譜》還提供了一些輔助兒童長高的被動操、普拉提等等運動增高法,讓孩子從後天的飲食與鍛鍊中彌補先天不足,讓各位父母不再為孩子個子矮而唉聲嘆氣!

有興趣的父母,可以點擊下面「看一看」購買,僅需29.8元就可以帶回家啦~

相關焦點

  • 寶寶1歲前有多個猛漲期,抓住了一個,往往能比同齡娃多長十釐米
    執筆:毛婷編輯:劉穎娟定稿:蘇子後寶寶在1歲之前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生長速度快到讓寶媽都感覺是「忽然長大了」,其實這就是他們的「猛漲期」,好好把握住,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1歲內寶寶有七個猛漲期研究顯示:新生兒在1周歲內身高約能長25釐米;其中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前6個月每月平均長高2.5-3釐米,體重增加至少600克,後6個月身高增速約1-2釐米,體重增加約300克。
  • 男孩青春期身高一年飆升15cm,醫生:正常,父母這件事功勞大
    14歲男孩身高一年飆升15釐米,醫生卻說:這很正常,父母的功勞很大!寧寧以老師和同學肉眼可見的速度長高,這著實讓大家感到意外。當然,對於寧寧長高這件事,寧寧媽是最有話語權的,"之前的褲子穿上之後短了一大截,現在孩子穿的都是新買的!" 至於寧寧長高的秘訣,寧寧媽覺得這都是她每天給孩子喝牛奶的功勞。"孩子正是長高的年紀,每天多喝點牛奶,可以多補鈣!"
  • 2歲男孩挑食、不愛吃飯,身高卻超95釐米,飲食可不只關乎身高
    2歲男孩挑食、不愛吃飯,身高卻超95釐米,飲食可不只關乎身高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很多,但大多數父母們都認為:「飲食是最影響孩子身高的一大因素」。因此,在孩子的飲食上,父母們都會特別注意。2歲的時候,身高就有95釐米,這比標準的身高88.5cm高出了不少,很多網友更是誇她把孩子養的真好,她也因此開心了好一段時間。
  • 2歲孩子不愛吃飯還挑食,身高卻超95釐米,飲食可不僅關乎身高
    文|凝媽二寶2歲的時候,身高91釐米,被不認識的朋友誇讚「養得真好」,內心還有點美滋滋的,比標準88.5釐米高出不少。前幾天又曬了一次,沒想到這個身高都能墊底,2歲孩子的身高都超乎我們想像。這樣看來,如果2歲孩子身高不到91釐米,都要有危機感了。在我們的傳統意識裡,孩子吃得好,就會長得好,但是有幾位家長不無自豪地表示:在飲食上並沒有特別在意,孩子不愛吃飯、還挑食,但是一點不影響長高,主要是基因好、吸收好。
  • 孩子每年長高不足5釐米要警惕是不是患上矮小症
    本報長沙訊  身高遠低於同齡人,每年生長速度低於5釐米。對於這樣的兒童,要警惕矮小症的可能。8月1日,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兒科,9歲的悅悅(化名)就是這樣一名「矮小症」患兒,目前正在接受生長激素的替代治療。    悅悅來自湘西一個偏遠的山村,今年9歲,身高122cm,遠遠矮於同齡人。
  • 杭州14歲男孩急哭,身高恐難超155釐米!別再以為孩子只是「晚長」
    孩子的身高,可是每個當媽的「心頭大事」。最近每到周末,就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趕到醫院報到。前些日子,國家發布了《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報告顯示,我國18-44歲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
  • 兒童身高報告:超5成兒童未達到遺傳身高,可能是錯過發育首班車
    為了能讓孩子長出高個子,父母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可最終的結果,卻總是不那麼讓人稱心如意。兒童身高報告表明:超5成兒童未達到遺傳身高父母為孩子身高做出的努力到底有沒有效果呢?或許這份兒童身高報告能揭曉答案。
  • 這條線決定孩子身高!多長5-10釐米不是夢!
    關於長高,我們寫了很多次,因為這實在是大家太關注的話題了。眾所周知,身高70%是由遺傳決定。可是,有些父母不解,我和老公都不矮,孩子怎麼比同齡人矮半個頭?還有一些父母很著急,我跟孩子他爸都不高,好擔心孩子將來長不高啊。莫慌,孩子身高七分是天註定的,另外三分還要靠打拼。你看,林書豪父母不到168cm,他躥到191cm,靠的可不是運氣。再來算一下,如果孩子成年身高170cm,按後天佔30%計算,差不多有51cm是後天貢獻的,你說重要不重要?所以啊,只要通過後天」努力」,孩子多長高10cm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啊。
  • 1歲孩子身高83釐米,都說養得好,媽媽精心養育,娃發育好
    文|檸橙媽媽孩子在小時候最重要的發育指標就是身高和體重,在外人看來,誰家孩子長得高、胖乎乎,誰家孩子就養得好。妹妹家的女兒現在1歲,身高83釐米,體重22斤,看上去肉肉的、壯壯的,很可愛,在院子裡玩的時候,帶孩子的鄰居奶奶們都會投來羨慕的眼光。妹妹說最近去醫院體檢,醫生說孩子各項發育指標都很好,表揚她餵養做得很到位。
  • 趕緊給孩子系統監測管理吧,遺傳身高有望提升6.5釐米
    大致的計算方法如下:女孩終身高=(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2釐米)/2男孩終身高=(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2釐米)/2毛景霞介紹,這個數據也被稱為靶身高,在靶身高的基礎上還有約上下加減6.5釐米的範圍,這個「加減6.5釐米」就主要是30%的環境因素起作用。
  • 7歲小姑娘身高超140釐米竟是性早熟 或因她太愛吃雞
    身高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在成長的各個階段應如何正確監測?在餵養的過程中飲食應怎樣科學搭配?家長們紛紛拿出紙筆認真記下來。  7歲多小女孩身高超140釐米  喜人長勢背後竟是性早熟  多數家長找到任主任,是因為孩子長不高,可圓圓媽媽卻恰好相反,她煩心的是女兒長太高。
  • 腿部有這兩種特徵的寶寶,身高「後來居上」,附0-18歲身高參考表
    據統計,就世界平均水平來看,青少年的平均身高一般每10年增高1cm,體重增加0.5kg,我國的青少年10年增高3cm,已經遠超國際水平。80%的網友選擇了長高10釐米。因為很多人認為,身高是「硬傷」不是可以靠著自己的努力改變的,減肥這件事兒努努力還是有希望的。所以,在孩子的成長期間,家長最在意的往往就是身高。
  • 孩子有這「3個信號」,說明身高正在猛長,把握機會能多長5釐米
    孩子有這「3個信號」,說明身高正在猛長,把握機會能多長5釐米現在孩子的身高普遍都能夠迅速地超過父母,然而有一些家長卻擔心自己的孩子長不高。其實,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到了年齡之後會出現某些特徵的話,也就能夠代表孩子的身高正在發育中了。
  • 「高三代」寶寶三歲身高一米五!做到這些,孩子真的能多長10釐米
    三五父母聚在一起帶娃的時候,沒事就把孩子拉過來比身高,從0歲到3歲,再到小學、初中、高中,不厭其煩的比…家裡牆上的身高貼可以算標配,方便全家隨時監控娃的生長進度,以便不斷提升飼養水平。所以說這一屆的父母是打了雞血的!
  • 4歲男孩100釐米,身高不達標?「拔高期」家長要抓住這3個關鍵
    經常有寶媽會說:「看那個孩子多高,我家孩子個兒真低吶。」「同樣的年紀,怎麼我家孩子比人家低半頭呢?」前天我看到了兩個4歲的男孩兒,一個身高110釐米,一個身高100釐米,同樣的年紀,差的真不少呢。低個子男孩兒的媽媽說:「前天帶孩子去體檢,身高不達標,真發愁。你家孩子吃飯是不是很好呀,看這大個子,可比我家的高一頭呢。」
  • 孩子長身高有規律 每年少於4-5釐米應看醫生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小兒內分泌專科副主任醫師朱順葉父親的身高有173釐米,母親161釐米,但是10歲的兒子卻還不到130釐米,跟同齡的朋友站在一起是最矮的一個,在學校全班站隊的時候陳先生夫婦對兒子「矮小」的身高憂心忡忡,懷疑孩子患上了矮小症。據記者了解,目前在各大醫院的兒科內分泌科裡,像陳先生帶孩子看矮小症的情況十分常見。小兒內分泌專家稱,如果兒童期(3歲-青春期)每年長高少於4-5釐米都應該到醫院就診。怎樣才算是矮小症?
  • 14歲男孩身高221釐米,獲得吉尼斯紀錄,父母身高皆超一米九
    14歲的男孩子才剛剛進入青春期,身高還沒有開始拔尖,一般就是一米六五左右。但是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讓我們仰望的身高,四川有一個叫小宇的男孩,14歲身高卻已經高達了221釐米。姚明是我國著名的籃球運動員,也因為身高的優勢得以打入了NBA,在NBA高手如林的籃球場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他的身高是226釐米。所以在很多的場合上看到姚明跟其他的人站在一起,都是高人一等。而這個四川樂山14歲的男孩還在上初中,身高已經有221釐米,只比姚明矮了一點點,可以說跟姚明站在一起也毫不遜色。
  • 如何讓寶寶擁有理想身高?抓住關鍵期,注重5個方面,長高並不難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一個理想的身高。在身高的決定因素中,先天遺傳因素佔到了70%,後天因素雖說只佔30%但有時比先天因素更為重要,如果利用得當還能夠讓孩子改變劣勢變優勢。NBA華人明星林書豪就是一個代表性的案例,他的父母身高只有168cm,而他通過營養和運動的幹預,成年後身高達到了191釐米。
  • 15歲男生很苦惱 身高187釐米小雞雞卻不到3釐米
    15歲的小華(化名)身高187釐米,體重200多斤,可他的內心卻不像身材那樣彪悍,因為在青春期猛長身體的時候小雞雞似乎沒怎麼長大,在8歲的弟弟面前都沒什麼自信,更別說是在同齡人面前。他苦思冥想找不到答案,最後跑去問媽媽:「為什麼我跟別人不一樣?」
  • 四川一男孩14歲身高221釐米,三歲就1米五,和姚明差5公分
    近日,家住四川樂山的初中生小宇今年14歲了,在他生日的當天,他決定參加金氏世界紀錄「最高的青少年(男性)」的挑戰,看到這裡大家肯定好奇14歲的初中生能有多高,怎麼還參加金氏世界紀錄,但是小小年紀的小宇現在身高已經高達221釐米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