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孩子不愛吃飯還挑食,身高卻超95釐米,飲食可不僅關乎身高

2020-08-21 凝媽悟語

文|凝媽

二寶2歲的時候,身高91釐米,被不認識的朋友誇讚「養得真好」,內心還有點美滋滋的,比標準88.5釐米高出不少。前幾天又曬了一次,沒想到這個身高都能墊底,2歲孩子的身高都超乎我們想像。

在24個報身高的留言中,2歲超過95釐米的有16個,佔67%,其餘也都在91釐米以上,孩子們個個都是大高個。這樣看來,如果2歲孩子身高不到91釐米,都要有危機感了。

在我們的傳統意識裡,孩子吃得好,就會長得好,但是有幾位家長不無自豪地表示:在飲食上並沒有特別在意,孩子不愛吃飯、還挑食,但是一點不影響長高,主要是基因好、吸收好。

看到這樣的說法,心裡有些默默擔憂,身高受多方面因素影響:

  • 遺傳
  • 孕期營養
  • 後天營養
  • 睡眠
  • 運動
  • 心情

雖說吃飯不好也沒影響身高,可不代表這樣是對的,因為有的孩子遺傳得好、有的遺傳得差,有的長得早、有的長得晚。但是營養可不僅僅關乎孩子身高,會影響到整體生長發育,如果從小不重視營養,將來出現問題就會追悔莫及。

孩子飲食,不僅關乎身高

孩子不好好吃飯,也照樣發育得很好,這樣的話恐怕只是騙騙自己、尋求自我安慰罷了。民以食為天,沒有足夠的營養,孩子想長得好,也許是童話故事。

《協和專家說長高:讓孩子多長10釐米》中提到,關於飲食對孩子身高的影響,做了600餘例門診病例調查,其中有超60%的矮小兒童都存在飲食問題。最典型的就是挑食偏食、暴飲暴食、以及愛吃零食。

也有研究表明,營養豐富、均衡的孩子比普通兒童身高每年多增長3-5釐米,可見飲食對於身高的重要性。

也許孩子在小時候身高佔優勢,但是大了可不一定延續優勢。有媽媽表示,孩子2歲的時候,長得很好,但是後來因為偏食挑食,身高開始落後於同齡人。本來引以為傲的身高,也變成讓人發愁的難題。

飲食除了普遍影響身高以外,還對大腦發育以及免疫力有顯著影響。

1、大腦發育

科學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發育需要營養基礎,蛋白質、脂肪、微量元素充足,才能滿足神經系統的發育。

《你的寶寶是天才》中提到,孩子出生時頭圍為35釐米,從出生到兩歲半,增長15釐米,從兩歲半到成人,再增長5釐米,其中絕大部分是在6歲以前增長的。

頭圍的增長和大腦發育有關,大腦發育的高峰期集中在6歲以前,尤其是0-3歲這個階段,只要抓住大腦發育黃金期,補充足夠的營養,孩子將來就會很聰明。

2、免疫力

孩子的免疫力同樣和營養狀況密切相關。孩子在胎兒期,主要靠從母體吸收抗體獲得免疫力。孩子出生後,主要的抗體來源是母乳。我們都有這樣的發現,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的孩子,抵抗力最強,很少生病。

6個月之後,如果輔食添加不當,和母乳沒有做好銜接工作,孩子很容易生病。從理論上來說,假如孩子缺乏蛋白質,胸腺體積變小,重量減輕,T細胞數目減少和吞噬細胞殺滅細菌的能力降低,免疫力就會下降,孩子很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所以,合理的飲食對孩子的整體健康起著至關作用,並非只關乎身高那麼簡單,我們不能因為孩子不吃飯也沒有影響身高而沾沾自喜。

孩子不愛吃飯還挑食,家長要負責

孩子出生後都是零基礎,處於同一水平線上,並沒有天生就挑食的孩子,只有沒好好調整孩子飲食的家長,我們要擔負起給孩子提供正確飲食的責任。孩子之所以不愛吃飯、喜歡挑食,主要是我們在一些方面出現了失誤。

1、輔食添加不到位

雖說現在家長都很重視育兒,但是也有很多家長在輔食添加上不得要領。

有一次帶孩子去打疫苗的時候,遇到一個家長,孩子已經10個月了,孩子沒有給孩子吃蔬菜,只是吃了米粉。當時感覺很驚訝,可家長自己倒沒覺得有問題,把吃米飯等同於添加輔食的全部。

在知乎上也看到一個提問:寶寶一歲了,只吃米粉和母乳,爛粥和麵條都不吃,吃水果都會吐,根本不咀嚼不吞咽。錯過了最佳時期,再糾正會相當困難。

2、做飯花樣少

我們雖然吃了很多年飯,但是真正會做飯的人很少。年輕人平時飢一頓飽一頓,吃食堂、點外賣,沒正經自己做過飯。當有了孩子的時候,就會手忙腳亂,不知道如何做飯。

我們都是小白媽媽,只會簡單的炒熟、蒸熟、煮熟,花樣也很有限,孩子吃第一次還可以,第二次就不想吃了。看到孩子不想吃飯,我們就把責任歸結到孩子身上,沒有思索是自己的問題,所以不會有進一步的改善,孩子只能越來越不愛吃飯。

3、疏於引導

我們缺乏一些營養均衡的理念,總是大量給孩子提供自己認為好的、和孩子愛吃的食物,很少引導孩子均衡飲食。

我們大部分人經歷過生活不好的年代,那時候很少吃肉,很少吃麵包,就認為肉和麵包是好東西,自己有了孩子,總是給孩子提供這些食物。

我們都很愛孩子,看到孩子喜歡什麼食物,就會特別賣力地做這種食物,讓孩子可勁吃,把孩子的胃口餵偏了。

在這些前提下,孩子形成了不好的飲食習慣,沒有及時得到糾正,只能在偏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孩子不愛吃飯挑食怎麼破?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會認識到,孩子不愛吃飯、挑食是家長的責任,家長自然也有責任將孩子的飲食調整到正確軌道上。

1、重視輔食添加過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7-24 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中指出:滿6月齡起添加輔食。

一般從第7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也有的會從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添加輔食的時間要根據個人情況決定,如果孩子有這些表現就可以添加輔食:

  • 可以穩穩地坐在餐桌椅上,頭部直立。
  • 看到勺子靠近,能有意識張嘴。
  • 看到吃飯的場景,會身體前傾,向食物挪動。
  • 吃了食物後,能遠離勺子。
  • 體重達到出生時的兩倍或6公斤以上。

二寶是從第7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第一口輔食是米粉,而後逐漸增加了各種蔬菜、蔬果、肉類、水產。

開始添加輔食時,需要特別有耐心,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鮮食物,每種食物嘗試3天,3天後如果沒有過敏就作為可添加的食物記錄下來。

就這樣一樣一樣的嘗試,讓孩子嘗盡了各種食物的味道,並適應和喜歡上了各種食物,為以後的不挑食埋下伏筆。

2、讓孩子愛上媽媽味

人氣博主蜜糖說:成為母親,才知道媽媽味兒這麼好吃。

想讓孩子好好吃飯,就要學著變著花樣、做各種食物,讓孩子愛上媽媽做的味道,不僅滿足身體的需要,還能滿足情感的需要。

  • 色:每頓飯都要注意顏色搭配,有紅色、綠色、黃色、白色等各種顏色,從感官上引起孩子的興趣。不同顏色的食物也代表不同的營養,會滿足營養均衡的需求。比如紅色的肉和西紅柿、綠色的菠菜、黃色的胡蘿蔔和玉米、白色的蘑菇和蘋果,包含了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碳水化物等多種營養。
  • 味:不同食物採用不同的烹飪方法,同一食物也可以採用多種烹飪方法,加上合適的調味料,讓食物有滋有味。比如菠菜有澀味,要先焯水去掉草酸,再進行炒制,就會變得很可口。蘑菇不需要焯水,就會保持自然鮮香。土豆可以和胡蘿蔔一起炒絲,也可以和芸豆一起燜,當然也可以做成土豆泥、烤成薯片。
  • 形:孩子是視覺動物,對形狀有天然的好感,如果把食物做成各種造型,會讓孩子大快朵頤。比如做饅頭可以做成小豬、小兔子、小刺蝟、小熊、小狗、玫瑰花等可愛的形狀。把不同顏色的蔬菜榨成汁和麵粉混合,營造出和造型搭配的顏色,更受孩子歡迎。

我們做食物的用心程度,決定著孩子對事物的熱愛程度。

3、糾正不良飲食習慣

我們要有飲食均衡、良好飲食習慣的科學理念。給孩子提供天然、營養豐富、多樣化的飲食,而不限於我們的喜好、孩子的喜好。

多吃肉、多吃甜食、暴飲暴食、偏食挑食並不是科學的飲食方式,我們要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讓孩子做到健康飲食。

我們的行為決定著孩子未來的健康狀況,為了孩子的健康,哪怕開始讓孩子不高興,能讓孩子轉入合理飲食的軌道上來,也是值得的。

怎麼給孩子做輔食

很多媽媽表示,知道給孩子吃什麼,就是肉、奶、蛋、主食、水產合理搭配,但是具體怎麼搭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愛吃,操作起來有難度。

我們都是從新手媽媽過來的,非常理解這種艱難。我當時也是一窮二白,在朋友的悉心指點下,又看了一些輔食書,通過不斷實踐,終於做出了孩子愛吃的飯菜。

我常用的輔食書是《好吃易做寶貝餐3288》,作者是點擊率超過555萬次的人氣博主蜜糖,她把自己的實際經驗全部灌注到這本書裡,很有可操作性。

這本書共分為7個章節,有料理錦囊、蔬菜篇、肉蛋篇、海鮮篇、麵食篇、米飯篇、西餐篇。

還有詳細的配料和操作說明,以及實景步驟圖。多達1200張精美圖片和1533條暖心貼士,媽媽們對照文字和圖案就能做出和上面一樣的輔食,不會失手。

書中的食譜種類繁多,當你不知道給孩子做什麼飯的時候,翻翻書,就會找到靈感。

孩子2歲多了,還在用這本書,孩子很喜歡吃我對照做出來的食物,還喜歡看上面的圖畫和文字,對每個食譜如數家珍,也算是一本活靈活現的繪本了。

這本書原價39.8元,現價29.9元,一書在手,解決媽媽們做輔食的煩惱。

結語

孩子不愛吃飯還挑食,照樣比同齡人高,並不是我們炫耀的資本。從孩子總體健康來說,還是要需要營養均衡,讓孩子愛上吃飯才是王道。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千萬不要大意,還是好好調整孩子的飲食吧。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2歲男孩挑食、不愛吃飯,身高卻超95釐米,飲食可不只關乎身高
    2歲男孩挑食、不愛吃飯,身高卻超95釐米,飲食可不只關乎身高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很多,但大多數父母們都認為:「飲食是最影響孩子身高的一大因素」。因此,在孩子的飲食上,父母們都會特別注意。2歲的時候,身高就有95釐米,這比標準的身高88.5cm高出了不少,很多網友更是誇她把孩子養的真好,她也因此開心了好一段時間。
  • 協和專家:60%矮小兒童存在飲食問題,讓孩子愛上吃飯促健康發育
    文|凝媽二寶2歲的時候,身高91釐米,被不認識的朋友誇讚「養得真好」,內心還有點美滋滋的,比標準88.5釐米高出不少。前幾天又曬了一次,沒想到這個身高都能墊底,2歲孩子的身高都超乎我們想像。在24個報身高的留言中,2歲超過95釐米的有16個,佔67%,其餘也都在91釐米以上,孩子們個個都是大高個。這樣看來,如果2歲孩子身高不到91釐米,都要有危機感了。
  •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對於此階段的孩子來說,父母若能正確監測孩子的身高,就能真正了解到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然後再根據飲食、睡眠、運動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讓孩子長出理想的「身高」。 關於監測身高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測量身高最準確的還屬於測量床,但很多家庭並沒有測量床,父母可以通過觀察法、比較法以及計算法,來評估孩子的生長發育是否異常。
  • 7歲小姑娘身高超140釐米竟是性早熟 或因她太愛吃雞
    身高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在成長的各個階段應如何正確監測?在餵養的過程中飲食應怎樣科學搭配?家長們紛紛拿出紙筆認真記下來。  7歲多小女孩身高超140釐米  喜人長勢背後竟是性早熟  多數家長找到任主任,是因為孩子長不高,可圓圓媽媽卻恰好相反,她煩心的是女兒長太高。
  • 2歲寶寶身高95,寶媽常用4個增高秘訣,看看做到幾個
    但事實上,對於0~3歲的孩子,家長應當儘可能地給孩子選擇一些寬鬆的衣服,這樣能夠更好地促進孩子體內血液循環,同時也能夠有效地幫助孩子的身體發育。3、抓住孩子身高黃金期一般3歲以下的孩子,在出生後的第1年生長可達25釐米;第2年可增長12釐米;第3年可增長10釐米左右;而孩子3歲之後每年身高一般增長5釐米左右;到了孩子青春期,孩子一年可增長7~12釐米。
  • 擔心孩子長不高?把握孩子身高發育的「分水嶺」,飲食是關鍵
    鄰居李姐的兒子亮亮,身高不管是在小區同齡孩子中,還是在學校裡,都是屬於偏矮的。她的身高是167釐米,丈夫的身高是180釐米,算是比較標準的身高了。所以,李姐從沒有擔心過亮亮會長不高。她只是認為亮亮還沒有到發育期,等進入了青春期之後,自然就能長高了。
  • 兩個10歲女孩身高一樣 成年後卻相差15釐米
    兩個10歲女孩,身高都是139釐米,但成年後,兩個女孩的身高卻大不相同。因為骨齡不同,一個成年身高應該可以達到165釐米,而另一個大約只有150釐米左右。進入春季,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諮詢孩子長高的家長多了起來,孩子已經比同齡人矮半頭了又該怎麼辦?
  • 雙胞胎兄弟,一人挑食,一人愛吃,兄弟身高相差6釐米
    ,不愛吃飯的時候,往往都會採取追在後面哄、暴力逼迫孩子吃、氣急就放任不管,殊不知這樣反而會讓小孩更加拒食,對成長弊多於利。如今雙胞胎已經10歲了,兄弟兩人長的很像,從小哥哥就比弟弟高很多,10歲的時候兩人已經相差6cm,看起來更像大了幾年的兄弟,一點都不像雙胞胎。
  • 孩子身高跟不上還挑食,是因為缺鋅嗎?兒科醫生:這三種才是
    除了身高比別的孩子長得慢,小竹還比較挑食,尤其是不愛吃肉,為了這件事,朋友沒少跟小竹嘀咕,可是卻沒有什麼明顯效果。「這孩子是不是缺鋅啊,咋就不長個子呢?」朋友趕在周末的時候,帶小竹去諮詢醫生。朋友可不是那種一句話就能打發走的人,繼續追問道:「那我家孩子挑食啊,他不愛吃肉,我聽說孩子缺鋅會挑食,你幫著檢查一下微量元素吧。」
  • 孩子身高多少算平均水準?1~12歲男女孩最新身高標準表來了
    當孩子到4歲時,孩子就迎來了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長發育時期——基礎階段,這個時期大概是4~6歲,人們將其稱為學齡前期。在這個時間段裡,孩子的骨骼處於儲備期,每天都消耗著大量鈣元素,因此此時為孩子補充鈣是很必要的,這直接關乎著孩子今後的身高,而一般此時的孩子每天都需要補充800毫克的鈣元素才行。
  • 5歲孩子身高122釐米,遠超同齡娃,或許是這三方面的「功勞」
    《協和專家說長高:讓孩子多長10釐米》裡提到,遺傳因素只能決定身高的70%,而營養、睡眠、運動、情緒這些後天因素,對身高的影響能達到 30%。千萬別小看這 30%,它意味著平均身高只有1.60米的父母,也完全可以讓孩子的身高達到1.80米。
  • 2020兒童身高標準版出爐,10歲男孩1米4達標,你家孩子及格沒?
    說到孩子的身高,父母真的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好朋友小秋兒子今年剛滿9歲,身高已達到1.45米,而我家的孩子因為各種挑食,9歲了身高還在1.3米以下徘徊。那麼,孩子的身高究竟有沒有標準,相應的年齡身高多少才算達標呢?
  • 森碟12歲快170釐米,網友求增高秘籍,科學的身高管理是關鍵
    女孩的遺傳靶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釐米)÷2說明:女孩的遺傳靶身高再加或者減6釐米,得出的兩個數值就是女孩身高的預測值範圍。按田亮171cm,葉一茜170cm計算,森碟的遺傳靶身高=(171+170-13釐米)÷2=164釐米。
  • 2歲寶寶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不僅影響身高發育,還可能傷及智力
    可家長即便是再努力,用錯了方式,即便是再努力,孩子的身高增長,也很難如人意。2、飲食情況不佳孩子的生長發育離不開充足的營養補充,如果飲食情況下出現問題一些家長擔心孩子營養不夠,就準備了很多營養充足的食物,可過量的營養,他們吃得再多,身體也無法完全吸收,還可能導致積食,或是脂肪堆積,誘發性早熟,造成骨骼線提前閉合,身高停止增長。b、營養缺乏。
  • 2歲寶寶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不僅影響身高發育,還可能傷及智力
    2、飲食情況不佳孩子的生長發育離不開充足的營養補充,如果飲食情況下出現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健康生長發育,也會對身高的增長形成阻礙。a、營養過剩。一些家長擔心孩子營養不夠,就準備了很多營養充足的食物,可過量的營養,他們吃得再多,身體也無法完全吸收,還可能導致積食,或是脂肪堆積,誘發性早熟,造成骨骼線提前閉合,身高停止增長。b、營養缺乏。
  • 2歲娃身高85釐米體重21斤,偏矮?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快收藏!
    很多家長在孩子的餵養上都會萬分小心,就怕孩子營養不好,但是左看右看孩子的體重和身高也沒什麼變化,老母親都著急上火了。最近,也有寶媽在後臺諮詢說:我家孩子2歲身高85釐米,體重21斤,正常嗎?今天,就和藍老師一起來看看你家娃的身高體重是否符合標準。
  • 新版兒童身高標準出爐,3歲不能低於95釐米,達標的孩子寥寥無幾
    為了讓孩子長出高個子,許多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已經為孩子的身高發育上「發力」了。但很少有父母意識到,他們現在做的其實是「無用功」。2020版兒童身高標準出爐,許多孩子都錯過了第一次猛長期現階段,孩子的身高不符合要求已經成為許多父母最頭疼的問題。
  • 2020年新版「兒童身高標準」出爐,10歲身高140,你家孩子達標沒
    如圖所示:3歲,女孩身高標準為95.6釐米,男孩身高標準為96.8釐米; 10歲,女孩身高標準為140.1釐米,男孩身高標準為140.2釐米;15歲,女孩身高標準為159.8
  • 報告顯示:超50%孩子達不到遺傳身高,再不管理身高可真晚了
    因此,往往會錯過身高的最佳幹預時期。等到發現娃怎麼老是長不高時,可能已經晚了!想要孩子長得高 吃、玩、睡都得講究方法一.長高,要吃得均衡還得控制體重。簡單來說,就是孩子什麼都吃,且量足夠。比方說,4-6歲的孩子,每天需要攝入的蛋白質約75-100克。另外,儘量不要給孩子吃垃圾食品、喝碳酸飲料。垃圾食品中含有催熟劑、添加劑等內分泌幹擾物,可以讓孩子提前發育、骨齡超前,影響終身高。而碳酸飲料,不僅影響鈣吸收,而且含糖過高,容易令孩子肥胖。
  • 有的孩子10歲後身高被「暫停」,今後最多長高1-2釐米... ...
    -青春期後期-女孩是在11歲左右開始迎來青春期。隨著月經來潮,女孩體內骨骺加速骨化,身高開始慢慢停止生長。男孩青春期是從12—13歲左右開始。在身高快速增長的同時,骨骺線慢慢骨化、閉合,身高生長2-3年後也將進入停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