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神醫」劉伯松:電氣絕活「診治」上千輛火車頭(組圖)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劉伯松在工作中。

  

  劉伯松(中)在指導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

  開欄的話

  自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後,一年來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也成為中國發展語境中的重要概念。

  推動中國成為製造業強國,技術工人承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新中國,離不開天馬行空的「磅礴才氣」,也需要腳踏實地的「匠心獨具」。倡導工匠精神、呼喚匠心歸來,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在我們身邊,更不乏秉持工匠精神之人:他們在平凡崗位上幾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看似是非常普通崗位,卻用精湛的技藝、專注的精神,參與著我國最尖端的科技項目。

  中工網從今日起,推出《大國工匠·名人堂》專欄,帶你走近更多平凡又偉大的職工,希望引導更多人堅守內在、堅守創造,讓認真、敬業、執著、創新成為每個人的職業追求,讓中國製造更加自信地傲立於世界。

  他像一名老道的中醫,望聞問切,為各種機器設備診脈。

  他是一名忠實的管家,精打細算,把廢棄部件變廢為寶。

  在跟電子和機械打交道,他如醉如痴,樂此不疲。他就是全國勞模劉伯松,哈爾濱鐵路局哈爾濱工務機械段檢修車間電氣檢修班組工長,17年來,檢修鐵路大型養路機械968臺次,為企業節約了配件支出千萬元。

  刻苦鑽研,練就一手電氣絕活

  很多人都在驚嘆鐵路日新月異的變化,坐著高鐵,體驗著動車組的舒適和風馳電掣,很少有人知道這背後劉伯松所從事的這個工作。他是「修火車頭」的,但他修的車頭不拉乘客,也不載貨。他修的搗固機、整形車、清篩機、穩定車、打磨車分別負責鋪設鋼軌、更換枕木、整修線路、調整路基和道床。

  檢修電路板,劉伯松可以說是鐵路系統第一人。大型養路機械電路板和傳感器是非常精密又易損的配件,集成度高,一塊電路板上有晶片、放大器、電容、電阻、保險、三極體等零件上千個,以往壞了沒人會修,也沒人敢修,都是更換新件,舊件報廢。劉伯松看著這些「嶄新又昂貴的廢品」少則幾千元,多則近萬元的配件報廢十分心疼,就琢磨著能不能修復,他憑藉從小愛好修理電器的底子,查閱大量技術資料,經過無數次試驗與失敗,終於把以前沒人敢做、甚至是沒人去想的難題攻克,劉伯松發現電路板的病根,一般都是因為軟體亂了,工作溫度過熱引起的,板上運算放大器的參數隨溫度變化而升高,從而導致電路板上部分零件燒結、損壞,經過反覆比對和論證,換上高精度、低溫漂的放大器,問題就解決了,成本僅需200元,就解決了上萬元的大事。據統計,他一年就維修了40多塊電路板、70多臺傳感器,經現場使用,工作正常,反饋情況良好。

  類似的小發明、小革新還有20多項。AT3500型暖風機是大型養路機械上一套獨立供暖系統,由於哈爾濱冬季的極寒天氣,故障不斷。有時一臺暖風機同時出現多個毛病,常常剛修完裝到車上又得拆下來。劉伯松看到機車內操作手由於沒有暖風雙手凍出了口子,滲出了鮮血,疼在心裡。他通過查閱大量技術資料,設計建造了室內暖風系統實驗臺。暖風機修完後,在實驗臺上測試,再裝到車上,使暖風機一次修復率從50%提高到100%.大型機械的傳感器調試,需要不停地用手控制電子擺採集數據,測試一根線,得彎30多次腰不說,由於動作不一樣數據誤差也大。劉伯松將這套精密設備革新,由手控改為腳踏式控制,使測試動作更加合理,提高了數據的準確度。

  「伯松,你辦法為什麼總是那麼多呀」?面對同事們的問題,劉伯松笑著說:「都是讓設備故障給折磨的,遇到了難題,就忍不住天天琢磨,就有靈感了。」劉伯松就是這樣給機車看病問診的,同事們都稱他為「鐵路神醫。」

  

(責任編輯:馬常豔)

相關焦點

  • 鐵路幫扶「火車頭」 幸福和田有奔頭
    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定點幫扶新疆和田縣的12個村,派出的駐村工作隊興辦以「火車頭」命名的企業,讓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去年,這12個村全部脫貧「摘帽」。(經濟日報4月14日)「爬山越嶺要互助,生產製作須齊心」。
  • 中國個人收藏火車頭第一人:歷時十年建博物館
    這是一座集蒸汽機車、車輛設備、機車零部件、鐵路文化和相關鐵路文物博覽為一體的民營鐵道科學博物館,它坐落在瓦房店市太陽街道。館內的「鎮館之寶」是3輛龐大的火車頭,此外,還有蒸汽機車零部件等其他珍貴的鐵道文物近百種,從日本昭和年代的鐵路專用飯盒、古老的煤油信號燈,到上世紀40年代的鐵路手搖計算器、50年代的旅客列車播音喇叭和手搖留聲機等,令人目不暇接。
  • 火車頭「革命」與鐵路現代化起步
    62年前的9月,國產內燃機車、國產電力機車先後問世一一火車頭「革命」興起。 鐵路投資 33.4億元 1958年至1961年,這三年營業鐵路的改造被高度重視,營業鐵路的投資為33.4億元,超過了對新建鐵路的投資。
  • 冰城火車頭滿載的記憶:愛建小區內的火車頭已有"百歲"
    冰城火車頭滿載的記憶:愛建小區內的火車頭已有"百歲"作者: 張清雲     來源: 生活報     頻道主編: 連冬雪   生活報10月23日訊 人類城市的演進,總在交通與工具的交替中前行。對於哈爾濱而言亦是如此,一條鐵路,一座城池。
  • 脫貧攻堅「火車頭」 鐵路部門展作為
    在和田縣罕艾日克鎮罕艾日克村,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因地制宜,整合分散經營的打饢小作坊,成立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走上了產業化發展之路。新疆鐵路勇當「先行官」,助力脫貧攻堅按下「快進鍵」。  人民鐵路為人民,致富路上顯擔當。
  • 中國鐵路:勇當高質量發展的「火車頭」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華社記者對全國人大代表、國鐵集團董事長陸東福進行了專訪,重點對鐵路疫情防控、建設、改革、技術創新等方面進行了一一回應。今年,鐵路系統一手堅持「疫情防控」,一手抓「運輸生產」,在大戰大考中爭當「排頭兵」,在促進經濟增長中勇當「火車頭」。  主動作為,爭當運輸服務「排頭兵」。
  • 杭州為臺中仿製臺灣最早蒸汽火車頭
    新華網杭州3月13日電(記者 段菁菁)杭州按照1:1比例成功仿製了臺灣第一輛蒸汽機車「騰雲號」的火車頭,預計本月將通過輪船運往臺灣,開始正式運行。     一團團水蒸氣伴隨著嘹亮的汽笛聲飄向空中,在杭州市上海鐵路局公務機械段錢塘江基地的鐵軌上,一節紅色的鐵皮蒸汽火車頭正在進行最後的試運行。
  • 【一線微觀】12輛三輪車串成「小火車」 「火車頭」還是輛麵包車
    【一線微觀】12輛三輪車串成「小火車」 「火車頭」還是輛麵包車 2021-01-04 2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沙一公園內火車車廂垃圾成堆 火車頭無人看管
    4月8日,長沙市湘江中路火車頭廣場公園,有些座椅已不知去向。 組圖/瀟湘晨報記者辜鵬博長沙市湘江中路火車頭廣場公園橫亙著幾節老舊的蒸汽機火車頭及車廂,是這個公園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然而,由於它露天停放,年久失修,車輛的鐵質部位已經出現斑駁脫落的跡象,車廂內部更是到處是垃圾。多名市民向本報反映,希望有關單位對車輛進行必要的維護,讓市民和遊客有一個休閒的好去處。
  • 神醫大招牌:神醫在此,懸壺濟世,內外婦兒,疑難雜症
    城南開了一家「神醫館」,坐診的醫生是位鶴髮童顏的老者,一派儒雅風範。他自封「神醫」,服務範圍一欄寫得清清楚楚:神醫在此,懸壺濟世,內外婦兒,疑難雜症,均是本神醫診療範圍。神醫問了問病情,就招呼徒弟小方診治。姓賈的愕然,神醫笑著解釋:「除非病得基本無法醫治,我才會親自診治,這是我們這個行當的規矩。你的病讓我徒弟看,也是遊刃有餘的。」說完,吩咐小方診病。    說來奇怪,姓賈的經過小方的調治,很快就病癒了。
  • 義烏兩名鐵路工作人員獲全國火車頭獎章
    網絡配圖近日,中國鐵路總公司表彰了全國鐵路火車頭獎章獲得者,鐵路義烏站(客運站)客運員湯荷潔和義烏西站(貨運站)調車區長陳盛翔獲獎。全國鐵路火車頭獎章也稱全路火車頭獎章,簡稱火車頭獎章,是火車頭獎的個人獎項,於1988年開始評選。  湯荷潔是義烏火車站「商城之窗」雷鋒服務站客運員、青年黨員,於2014年下半年進入義烏站工作。兩年多來,她認真踐行「以服務為宗旨,待旅客如親人」的服務理念,總結出一套自己的「一二三四」服務工作法。
  • 火車頭維修技能大師段立軍
    在鐵路運輸中,火車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火車因載荷大,行駛距離遠,工作環境複雜,需要經常保養和維修,尤其是火車頭,必須確保工況良好。機務段是鐵路系統負責維修火車頭的部門,其中不乏身懷絕技的技能大師,蘭州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迎水橋機務段銀川整備車間的段立軍就是其中之一。
  • 散落上海的十大復古火車頭 玩法不同
    上海街頭其實有不少復古的火車頭「標本」。它們或成擺設,或被收藏,又或許已改造成別致的餐廳,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  上海鐵路博物館  你能想像100多年前的鐵路和火車是什麼樣子的嗎?1876年建成的吳淞鐵路是中國的第一條運營鐵路。
  • 「京城神醫」永春售祖傳藥 幾塊錢六味地黃丸賣上千
    凡看病者,最終都買了神醫的祖傳藥,也有身體健康的好事者,前去一試神醫的本領,但被哄走,「健健康康的看什麼病,耍我呢?」如此神乎其神,短短幾日,神醫的名氣越來越大。  身塗神奇藥粉 能試健康程度  40多歲的葉先生,多年來胃病纏身,試了各種胃藥,仍不見好,便去找神醫求藥。
  • 中國火車頭出口世界最高要求的德國國家鐵路
    微信公號「中車株機」6月22日消息,今天,從中國中車株機公司獲得最新消息,德國國家鐵路首次採購中國「火車頭」,中國鐵路機車算是進入了世界上最高要求的鐵路市場。德國是世界鐵路大國,也是世界鐵路強國,不但擁有世界一流的鐵路運營企業,同時還擁有眾多世界級鐵路製造企業,當然最知名就是西門子了。 下面是中國中車發布的新聞稿件。
  • 東北環線北苑家園段鐵路封閉 周邊將建上千停車位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北京鐵路東北環線(原稱京包線)來廣營北苑家園段近日封閉,減少了行人穿行鐵路的風險。同期進行的線路南側環境整治,一改原有垃圾堆積、圍牆塌損等髒亂狀況,建起了1500米長的文化牆及可容上千輛車的停車場。
  • 同車公司「火車頭」讓電商「嗨」起來
    原標題:同車公司「火車頭」讓電商「嗨」起來  科技日報訊 (李聖)一年一度的「雙11」電商狂歡節剛剛落下帷幕,隨之而來的是各大物流公司包裹爆棚,「快遞大戰」又將吹響衝鋒號。與往年不同,由鐵路部門開行的貨物快運列車將首次參與其中,全面滿足物流市場的需求。
  • 火車經過青藏高原鐵路時,為何要換成美國火車頭呢?看完恍然大悟
    下面來說一下我們全國比較火的一個鐵路,那就是青藏鐵路,這個鐵路是從青海西寧,一直途徑格爾木市,最後到達西藏拉薩。這個鐵路的建成也說明了我國青藏鐵路成為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因為這個在凍土的行駛上行駛的路程是最為長的一個高原鐵路!去坐過這個鐵路的國人就會知道,這個鐵路的火車在開往西藏的途中是需要更換成為美國火車頭的,多數人也是對這樣的現象不理解,你知道是什麼嗎?
  • 為什麼火車頭一到青藏鐵路就變成了美國製造?最終得到了答案
    每一次出遠門,條件較好的,會選擇省時省力的飛機,稍差一點的,會選擇高速鐵路到達目的地,比火車更快。即使是最差的,也要乘火車前進,間隔較近的要好一些,間隔較遠的每次上車,也就是幾天幾夜,再遠的甚至要坐十天半月,都是很常見的。如今日子好過起來了,所以大家都想坐火車,遠遠地看看當地的風景。
  • 「火車頭」馬力全開,助力海南島內企業復工復產
    「火車頭」馬力全開,助力海南島內企業復工復產 2020-05-07 04: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