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把案頭躺了很久的一本書讀完了――G.波利亞 怎樣解題
這本書雖然是在介紹怎樣解數學問題,但是其中的方法,智慧也可以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一個方向,例如,他提到,當你找到第一個蘑菇或作出第一個發現後,在四處看看,它們總是成群的生長。是的,當你經歷了一件事後,無論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回頭看看,提煉一點點東西,某天你又預見它,感覺似曾相識,此時的你定會收穫更多。
書中還有很多美妙的的論述,記錄下來,以備隨時品讀。
1 教師應當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他應該看到學生的情況,應當努力去理解學生心裡正在想什麼,然後提出一個問題或是指出一個步驟,而這正是學生自己原本應該想到的。
2.簡單性是真理的標準
3.教師們和教科書的作者們不應該忘記一點,聰明的學生和聰明的讀者不會滿足於只驗證推理的各個步驟都是正確的,他們也想知道各個不同步驟的動機和目標。
4.在一步步的檢驗一個論證時,我們應該避免單純的重複。首先,單純的重複容易使人厭煩、缺乏啟發性、導致注意力渙散。其次,如果情況和上一次相同,我們很可能在犯過錯誤的地方再錯一次。如果我們覺得有必要將整個論證一步一步的再過一遍的話,那至少應該改變一下這些步驟的次序或組合,來引入一些變化。
5.如果你深入細節中去,你就可能會在細節中迷失自我。過得過細的細節對思維是一種負擔。他們會阻礙你對要點投入足夠的注意力,甚至會使你全然看不到要點。
6.教學生解題也是一種意志的教育,學生要解決對他來說並不容易的題目,他將要學會面對失敗鍥而不捨,重視小的進步,靜候實質性的念頭,當這一念頭出現後全力以赴,如果學生在學校中,沒有機會使自己體會到這種為解題奮鬥而帶來的各種情緒變化,他的數學教育就在最重要的一點上失敗了。
10.有的學生完全沒有計劃和總體思想,救急於計算和作圖,另一些學生則傻傻的乾等著某個念頭出現,而不會做任何事來加速它的到來。
11.越是宏大的計劃,越有機會獲得成功。較全面的定理可能更容易證明,叫普遍的題目可能更容易解答。
12.說和想是緊密聯繫的,文字的使用有助於思維。
13.首先要有話可講,當你碰巧有兩件事要講時,要控制好自己,先講第一件,再講第二件,不要同時講兩件事情
14.始終跟著你的靈感走――但保持一點懷疑
15.釣魚不在於釣而在於魚
16.多思出上策
17智者從目標著手,愚者在起點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