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頭條 溫哥華樂活網lahoo.ca編輯]
初中性教育課提口交肛交
教育廳長:反對與否9月都要實施
安省政府周一公布新版性教育課程,兒童可在6歲學習雙方同意的性觀念,在8歲時認識同性關係。根據新課程六年級學生要學習什麼是手淫;七、八年級學生討論節育、肛交、口交及避孕。
安省性教育課程上次修訂,是在1998年。那時候,智慧型電話還沒有發明。安省教育廳長單杜絲(Liz Sandals)在記者會上說,安省學校推行新課程,與其他省份一致。她說,部分修訂課程甚至走在其他省份前面。
她說:「有關雙方同意的性觀念,我們有很明確的討論,同意是什麼意思,健康的關係是怎樣的。我認為,在這些方面,我們走在前頭。」
一年級學生要學習,怎樣識別非語言信號,例如:面部表情、說話語調,以及身體部位的正確名稱,這些舊教材已有。
單杜絲說,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太早討論這些問題。但她不認為,許多家長不會讓孩子學習這個課程。
其他修訂教材包括:二年級學生開始學習發育階段,以及生理變化,及「說不就是不」的概念。
安省教育廳長單杜絲周一在多倫多省議會公布性教育新課程。(加新社)
單杜絲堅稱,無論有沒有人反對,新課程會在9月實施。
三年級學同性關係
到了三年級,學生學習甚麼是同性關係。
首名公開同性戀身分的安省省長韋恩(Kathleen Wynne)說,透過這個課程,家中有兩個母親或兩個父親的孩子對家庭的感受,就像其他孩子一樣。
四年級及以上的學童學習網上欺凌、上載與交換色情照片的危險,有關色情短訊危險的特別課程在七年級開始教授。
新課程的青春期章節提前一年,在四年級教授,舊課程定在五年級。六年級學生學習什麼是手淫和「性別表達」;七、八年級學生討論節育、肛交與口交,避孕和防止性病傳播。
八年級學生也會學習六種性別:男性、女性、兩種性意向、變性、跨性別和雌雄同體。
天主教學校也要教新課程
單杜絲堅稱,無論有沒有人反對,新課程會在9月實施,羅馬天主教學校也要推行新課程。
新課程探討色情短訊 網上騷擾及欺凌事件
安省政府周一公布性教育新課程,重點摘錄如下:
一年級:使用正確術語,辨別身體部位,包括生殖器官。認知什麼是關愛行為和剝削行為。
二年級:概述人類發展基本階段,認識相關生理變化。解釋勇於維護自己的重要性,如何與別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以及可能傷害他人的行為,包括網上與面對面的羞辱他人。
三年級:確認健康關係的特性,包括朋友、兄弟姐妹與父母的關係。說明人們都是獨特的個體,因膚色和外貌等明顯差別,性別認同和性取向等不明顯差別而異,認識尊重人各有別的各種方式;制訂網際網路安全使用指引。
四年級:描述青春期生理和心理變化,還有社會的影響。講解青春期的個人衛生習慣,確認通訊科技相關風險,講解安全使用守則。分析各類欺凌及虐待的事件,確認合適的應對方法。
五年級:認識生殖器官,講解月經排卵與精子生成過程。描述青少年的青春期壓力,認識減壓策略。解釋實際與網上的個人行為,如何牽動他人的感受?影響別人的聲譽,包括與性有關的言論和分享性感照片。
六年級:認識影響「自我」的因素,例如:定性、性別認同、身體形象等。講解建立健康關係的基礎,例如明了青少年期變化。
認識常見性病 避免意外懷孕
七年級:與伴侶取得共識,推遲性活動的重要,理解你情我願的概念,兩者都很重要。認識常見的性病,描述常見性病症狀。講解如何防止性病感染,避免意外懷孕。評估不同方式的欺凌和騷擾事件的影響力,包括傳送色情短訊。
八年級:人們決定是否進行性活動,可能受什麼因素影響,分析和講解那些因素。認識什麼是性認同和性取向,理解節育及同意性行為的概念。分析不同程度的性親密關係的利弊和風險。學習6種性別:男性、女性、兩種性意向、變性、跨性別和雌雄同體。
九年級:明了通訊科技的利弊,以及風險。各種避免意外懷孕或感染性病的方法,有多少效用。個人對性別的認同和性取向,受什麼因素影響;運用有關性健康與安全的知識,包括雙方同意的概念。
十年級:增強精神健康,有什麼因素;什麼因素影響性決定。在我們的文化中,人們對性有一些常見的錯誤觀念,那些錯誤的觀念怎樣傷害別人。與某人建立排他性關係,對那人有什麼影響,對他們與別人的關係又有什麼影響。
十一年級:理解各種精神病與癮癖,預先採取保健措施?提供支援服務,可以避免或減少疾病,例如乳房與睪丸檢查。
十二年級:理解在不同的關係和情況下,各類騷擾、暴力與虐待事件的後果與法律影響,講解處理和避免這類事件的手法。明了關係如何發展,如何維持健康的關係。
教委譚國成:第9班談性交較合適
約克區公校教育局教委譚國成(圖)指出,安省政府昨天宣布的新版性教育課程,與2010年時推出討論的差不多完全一樣。昨天家長們暫時未有反應,但根據2010年時家長的反應,若第3班課程中包括同性戀;第6班課程中包括自瀆;第8班課程包括口交及肛交,一般都擔心教師於教學表達時太過露骨,向學生展示圖片、視頻等。
他說, 家長一般認為,應等到學生進入中學,即第9班,學生約14歲時,才開始有講及性交的性教育教課程。況且加國的合法性交年齡是16歲。
與此同時,他認為新版性教育課程加入有關「色情短訊」及教導學生不應歧視同性戀的信息;學習初步上網搜索技能與策略,旨在安全使用網際網路,不要在網上向他人傳送自己的裸露照片,並解釋在網上發送色情圖片可能帶來的法律、社會問題的後果。上述都是正面的教育。
華裔家長嫌9歲學性太早
約克區家長會共同主席蕭振華(圖)表示,他認為新版性教育課程加入有關「色情短訊」、網上騷擾及欺凌事件?何為獲同意的性行為等議題是好消息。
他指出,於2010年時引起家長最大反對的是向一般是9歲的第3班學生,講解同性戀及有人家中可能有兩名爸爸或兩名媽媽的議題。 問題是東亞裔學生的青春期較遲開始,通常女童於11歲,男童於12、13歲才開始青春期。
促延遲學童上性教育課
不少華裔家長都認為9歲學童學習該類課題實在太早,不想其子女太早失去童真。
他說,主流及其他族裔學生的青春期則較早開始,一般於9歲開始,而主流社會家長一般也較為接受該新課程。
儘管家長可選擇其子女不上性教育課,但決定不上時,會同時損失學習包括「色情短訊」、網上騷擾及欺凌事件等值得學習題目的機會。
他指不少家長認為,若省府讓家長可自行選擇會否讓其子女上性教育課,他們也感到可以接受。
蕭振華估計,到時將有很多家長選擇不讓其子女上性教育課。
他建議學校作靈活安排,讓家長可選擇讓其子女延遲一?兩年才上同樣的性教育課。一方面可讓學童等至較適合的年齡才上該課,另一方面是不用損失不上性教育課。
轟課程內容帶「引導性」
多倫多天主教華人聯會兼「公民爭取優良教育」組織召集人陳嘉年稱,他感到教育廳宣布的性教育課程,可能於意識上有問題,例如向學生表示:「可以有性行為,但最緊要用保險套。」
用科學生物課方式教較好
他認為,若性教育課程當科學生物課方式教會較好,但課程內容帶「引導性」,例如向第3班學生教同性關係,一些人會有兩個爸爸或兩個媽媽等;同時又教導學生是男是女是內心的感覺,外在的生理狀況則不太重要等。
他感到該類內容不應教導9歲學童,應等至12至14歲才學習。
學生於第1班時學習身體各部名稱並無問題,但應當生物課教,不用更多詳細資料。整體上,該性教育課程應順應推遲兩?三年,讓學生接近青春期才學習最佳。
另外,陳嘉年認為課程內容應該「對等」,例如向學生介紹同性父或母之後,也應以同樣時間介紹異性父母。
教育廳在指引中說明可讓教師自行選擇教學方式,他希望若教師感到課程內容有違其價值觀時,應可拒絕任教。
他呼籲省府花更多時間徵詢包括家長?教委等省民對上述課程的意見,才作最後決定。
…………
溫哥華樂活網
一個網站和她倡導的快樂生活
微博 | @溫哥華樂活網
微信 | lahoobignews
官網 | www.lahoo.ca
APP | 溫哥華指南
安裝溫哥華指南,請回複本微信「指南」,獲得下載地址
長期招聘編輯、記者、市場開發人員,歡迎各位有志之士加盟;
604-259-1700
job@lahoo.ca
ads@lahoo.ca
溫哥華樂活網歡迎各類人士分享生活體驗:editor@lahoo.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