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陽江市民文化藝術中心,設計以「活力之海,文化群島」為理念

2021-01-20 網易

2021-01-15 13:26:25 來源: GA環球建築

舉報

  

  陽江市民文化藝術中心位於廣東省陽江市城南新區,生態景觀地標漠陽湖公園旁。項目總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其中包含歌劇院,文化場館和商業設施。同濟設計集團的方案「文化群島,海絲揚帆」從7家國內外知名設計機構的候選方案中脫穎而出,經過兩輪評選最終成為中標方案。

  項目概況

  陽江市民文化藝術中心片區用地位於陽江市城南新區漠陽湖公園北側,北至四圍大道,南至漠陽湖,西至東門南路,東至新陽河,總用地面積約16.7公頃。項目地上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項目擬分兩期建設,近期建設歌劇院(2萬平米),遠期建設商業及文化場館。建成後的市民文化中心將成為陽江市未來的都市文化新高地,體現城市美學,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交流平臺。

  

  總體規劃

  項目設計包含總體的城市設計和歌劇院單體設計。城市設計以「活力之海,文化群島」為理念,匯聚文化商業設施,形成區域活力引擎。總體規劃格局很好的繼承了原有的南北向城市格局和現狀城市道路,在已建成的漠陽湖公園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出環形的景觀結構,並通過三個文化場館和歌劇院圍合成文化核心綠地。業態策劃定位以年輕人、城市家庭為目標人群,引入主題新穎的文化主題場館,並與商業設施緊密結合,形成「文-商-旅」高度融合的城市綜合體。

  

  

  

  建築設計

  文化三館建築形態如同海上升起的綠島,以坡道、臺階等元素將景觀和活力引向上空,形成豐富的第五立面。西側的商業綜合體以一個高層酒店和商業綜合體一同形成商業綠谷,開放的路徑與公園相連。場地景觀設計以海為主題意象,塑造流動、開放、多樣的空間體驗,形成「築景相融」的文化公園。

  

  為了適應陽江的城市文化需求,反應地域文化風貌,歌劇院設計以「山海合一,海絲揚帆」為主題,力圖打造一個「小而美」的親民文化地標。劇院選址於漠陽湖公園的幾何中心,從城市主要的節點均可欣賞到其完整的形象,且與南側高鐵站遙相呼應。劇院北側為入口廣場,南側通過曲線的造型圍合出5000人市民廣場,成為陽江最具活力的濱水藝術空間和文化客廳。在南側朝向廣場一側通過連續的臺階-坡道-屋頂平臺,形成室外開放的遊覽路徑,在無演出時段也能吸引遊人駐足攀登觀景,成為極具活力的人氣場所。

  

  

  平面功能布局充分利用南側湖景,將三個觀演大廳沿湖面排開,形成一層的連續門廳和二層的景觀長廊。觀眾主要出入口設置在北側,演員後勤入口位於東西兩側,流線互不幹擾。底層音樂廳和多功能廳共享後臺區和設備空間,布局緊湊。歌劇廳可容納1100名觀眾,採用品字形鏡框式舞臺。音樂廳滿足四管制樂隊演出,容納觀眾350名。多功能廳採用活動舞臺及座椅,可容納350名觀眾,並靈活適應多種用途。

  

  建築外立面採用重置的GRC掛板,有效的回應陽江多颱風的氣候特徵,發揮材質的可塑性形成立體的波浪質感,突出了海的主題。室內主要公共空間設計以古船為靈感,通過流線的形態和木質材料,結合臺階、螺旋樓梯、空中走道,讓遊人如同置身於巨大恢宏的木船之中,再現「南海一號」的文化意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銀川文化藝術博覽中心向市民免費開放啦!
    位於銀川市中心城區南北方向的主要軸線上,是南繞城高速進入中心城區的重要門戶及窗口。園區致力於以文化產業帶動銀川城南區域新的業態發展,彰顯銀川「綠色、高端、和諧、宜居」的城市發展理念,全面打造銀川城市文化會客廳、文化旅遊科技融合體驗中心、全民文體休閒活動中心、銀川文化產業創新聚集中心、銀川文化旅遊目的地。
  • 陽江:山海有情,幸福之地
    ▲在陽江海陵島十裡銀灘上,佇立著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它的外形是五個大小不一、連環相扣的橢圓,仿若古船的龍骨,又如起伏的海浪。攝影/梁文棟唐代,高州都督府治所在今陽江江城區,以江城為中心,有6條水上交通線,為陽江海陸貿易的發展提供了便利。
  • 參加「大氣科學廣東論壇」院士專家談陽江印象、話陽江發展...
    11月17日至18日,參加「大氣科學廣東論壇」的部分院士專家先後走進陽江十八子世界發燒音響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實地考察世界瑰寶,品味陽江文化。院士專家毫不吝嗇,將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發展潛力大、宜居宜業宜遊等美譽冠之陽江,看好陽江發展,相信未來大有可為。
  • 廣東陽江瑞豐鳳凰繽紛城啟動招商 冠軍溜冰場等進駐
    為了改變現有的消費模式,給陽江市民帶來一個集娛樂、餐飲、休閒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平臺,7月7日,鳳凰繽紛城在陽江文化館正式舉行招商大會,將以全新的文化互動、體驗式商業業態的概念,撼動陽江的商業模式。
  • 拱北有文化新建築了!聯安市民藝術中心啟用
    據了解,截至目前,聯安市民藝術中心已引入20多個社會組織和社區組織開展專業化的文化藝術服務,共有恩派、華發閱潮、珠海市紅十字會、黑魚閱讀、南色美術基地、珠江書畫院、珠海人工智慧與智能製造研究院、香洲區新媒體文化交流協會等8個組織在藝術中心設有特色場館,這些特色場館由各入駐組織自主運營,以充分實現空間自治。
  • 泉州海絲藝術公園:海絲新景觀 文化新地標
    這座藝術公園,是此次亞藝節和海絲國際藝術節的主題公園活動板塊主陣地,也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首座以「海絲」為主題的大型藝術公園。根據規劃,亞洲園用地面積1069畝,以互聯互通、文化融合、經濟發展為主題,以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為文脈,全面展現海絲沿線亞洲各國歷史、文明、藝術、生活風俗。
  • 讓藝術點亮生活, 中康藝術長廊譜寫活力梅林文化新篇章
    中康路蝶變見證深圳城市發展當天上午十點,邵建平化身梅林街道文化建設講解員,從梅豐社區創意公園出發,打卡中康藝術長康,行走1.2公裡的文化之旅。 中康藝術長廊背後的梅林故事2019年9月1日,梅林街道「一街一路」中康藝術長廊項目正式開工,成為福田首個開啟「一街一路」項目施工建設的街道。項目秉承安全、暢通、生態、人本理念,將公共藝術融入街道建設,讓中康路成為開放互動的城市展廊、市民共享的藝術空間。
  • 「箏」情相約,冬季到陽江來看海
    三湘都市報記者 張軍陽江,三面環山,面朝南海,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者與中轉站,可謂"山海之城 自在陽江"。由廣東省陽江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2020陽江文化旅遊推介會"日前在廣州舉行。本次推介會現場發布了"全域旅遊看陽江"十大主題線路,推出了"陽江冬季旅遊十大亮點",推廣了"陽江十大美食"。活動旨在促進陽江文旅消費,提振陽江文旅復甦復興,順應文旅業界直接面向市民的營銷需求,通過"走出來"的線下推介形式,近距離地與目標遊客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讓更多人了解與見識陽江文旅的特色,切身感受自在陽江的文旅魅力。
  • 悠遊山海之城 暢享自在陽江 江門日報記者提前探路,為市民帶來周邊...
    因緊靠粵港澳大灣區,且有著便捷的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和動車高鐵線,陽江成為許多江門人周邊遊最喜愛的目的地之一。近日,由新華網、《南方日報》《江門日報》、廣東電視臺等18家媒體和網絡大咖組成的採風團,以「全域旅遊看陽江」為主題,走進陽江,開展為期5天的採風活動。作為採風團的一員,本報記者提前為遊客打探「自在陽江全域旅遊」線路,為江門市民提供周邊遊攻略。
  • 打造貴州文化名片|華建集團上海院原創中標多彩貴州藝術中心項目
    近日,華建集團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築創作中心第四原創工作室的「城市·藝術客廳」提案經過3輪評選,在7家國內外知名設計公司中脫穎而出,贏得多彩貴州藝術中心項目概念方案國際招標
  • 廣東陽江,聚千年南海之魂,341.5千米海岸線上,皆是動人美景
    陽江有三寶,十八子、漆器和豆豉。尤其是排第一的十八子刀具,在國內不管去哪個朋友家,魚皮餃總能在廚房發現一把標註著「十八子制」的刀。以至於我一直以為全國的菜刀都叫十八子。南臨南海,北依雲霧山、天露山,陽江的歷史非常悠久。
  • 樂享家門口的文化大餐 成都市龍泉驛區第14屆市民文化藝術系列活動...
    9月22日晚,2020年成都市龍泉驛區「走基層」文化惠民活動暨龍泉驛區第十四屆市民文化藝術共享季·龍泉驛區首屆社區文化藝術月活動開幕式在洛帶古鎮五鳳樓廣場舉行,活動將持續至11月,讓廣大市民樂享家門口的文化大餐。
  • 以藝術城市為設計理念的深圳One Avenue卓悅中心設計欣賞
    深圳One Avenue卓悅中心以藝術城市為設計理念,打造了一個複合型的商業空間,天霸設計小編整合其設計方案與大家分享。這一個由一條800米的中央大街和東西南北四大商業區組成的商業空間設計項目,有何設計亮點?
  • 海口市民遊客中心打得一手文化好牌
    同時,建築融入公園景觀,彰顯人性化設計理念,處處體現民本細節,多功能設置布局合理,配套服務完善,處處為民著想,是一座綠色生態的環境友好型作品。    「市民遊客中心是舉辦文藝活動的理想選擇,不論是展覽,還是論壇、講座,都非常合適。」
  • 陽江:這裡有遠古人類文化遺址,也有一座中國十大最美海島
    海拔1337米,最長河流為漠陽江,也是廣東六大江河之一,全長199千米,南北貫穿陽江,自北向南流入南海。陽江市,轄江城、陽東兩區和陽西縣,代管陽春市,設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和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陽江史話據「陽春獨石仔古人類文化遺址」考古發現,距今萬年以前,兩陽人的祖先就已出現。"獨石仔"洞穴遺址位於廣東陽春春城東北30公裡處,坐落在陂面鎮鹿村崗西南面獨石仔石山。東有漠陽江,西有大朗、馬尾、石人諸石灰巖山峰。由於獨石仔獨自屹立於諸山的環抱中。故名為"獨石"。
  • 城市更新關注|文化創意產業,為城市更新注入新活力
    01文化創意產業之緣去緣來文化創意產業是20世紀90年代發達國家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後來逐漸演變成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項目開啟後,投入了1700萬歐元,主要的改造項目有:(1)「福特」加油站改建為中央圖書館;(2)唐人社區街道改造;(3)新建「地圖大廈」增添文化交流活動空間;(4)新建設計中心,為設計師、建築師、多媒體專家等文創工作者提供辦公空間
  • 2020海南錦·繡世界文化周啟幕 活力非遺前程錦繡
    當晚,一場沉浸式數字光影黎錦文化幻境秀精彩上演,分別以「光之境」「燈之境」「海之境」等為主題,訴說著三千年黎族織錦的美麗故事。「光之境」帶人領略黎錦巔峰之作——「龍被」精湛的製作技藝;「燈之境」以窗為媒,點亮萬家燈火,展現黎族婚俗與黎錦婚禮圖;「海之境」以一把織機、一輪明月、一首黎歌、一份鄉愁為主線,在光影織錦的輪轉中,將黎族兒女闖海與「絲路」文明的溫暖故事闡述,讓觀眾身臨其境,沉醉於黎錦的魅力之中。
  • 「文化糧倉」「森林書苑」「運河之舟」,副中心三大建築全面開工
    北投集團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項目部總經理陳宏達介紹,該項目位於城市綠心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閒組團,與行政辦公區隔大運河相望,是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兩環、一心」規劃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集文化體驗、共享交流、演藝演出、展覽展示、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城市活力組團,滿足市民文化休閒需求。
  • 珠海:打造大灣區標誌性公共文化藝術綜合體
    為進一步彰顯珠海的文化魅力和歷史底蘊,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向廣大市民提供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12月21日,高新區管委會按照市政府的要求,聯合市自然資源局、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召開銀坑半島(珠海文化藝術中心)設計方案國際招標發布會。
  • 招商蛇口旗下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開館三周年
    它是親人、愜意、自然的,要有很強的公共屬性」—— 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的設計師、普利茲克獎得主,槇文彥老先生這樣說道。這是這棟建築設計的理念,也是設計互聯運營這座建築的初心。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不是以單獨的建築來進行空間塑形,而是作為微型城市的場域營造,將文化建築的公共屬性延伸到城市片區中。場景的人民性和公共性,內容的開放和多元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