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周帶寶寶去醫院看病,在排隊的過程中偶遇鄰居,一位90後的寶媽麗麗閒聊,她也是帶女兒來看病的,孩子看起來一點精神都沒有,趴在媽媽的懷裡面,她說女兒今年2歲了,前段時間反反覆覆出現感冒發高燒的症狀,帶孩子去看過醫生,但是沒有發現啥大問題,後面才換到這家醫院來,經過一系列的檢查,發現孩子腸壞死,幸好還發現及時,不然後果真的不敢想像,在醫生的詢問下,才知道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和婆婆的餵養方式息息相關。
麗麗和她的丈夫是相親認識的,剛認識3個月,兩個人就結婚了,小兩口為了能夠掙錢買房,就把孩子留在老家給婆婆照顧。沒有想到剛離開半年,再次見到寶寶的時候,差點不認識,孩子瘦瘦弱弱的,個子也不高,臉上沒有氣色,還隔三差五的生病。
原來婆婆看到寶寶這樣,就衝一些很濃的奶粉給寶寶吃,以為這樣可以多補充一點營養,孩子剛滿6個月,就開始給孩子熬煮一些雞湯、骨頭湯、滋補湯等,導導致孩子脾胃虛弱,脾胃功能失調,出現腸道壞死的跡象,婆婆的一番苦心,沒有想到最後害了娃,麗麗夫妻倆也沒有責怪婆婆,只希望孩子今後能平平安安的長大。
醫生勸告父母:孩子在2歲前,3種輔食不要亂喂,發育不好
1、大魚大肉的湯水
在我們的一些長輩眼裡,這些雞湯和骨頭湯都是非常的有營養,滋補身體非常好,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身體各個器官都發育比較的成熟,喝這些湯確實可以滋補身體,但是對於寶寶來說,脾胃比較的嬌嫩,常喝這些超過寶寶的消化範圍,增加了脾胃的負擔,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2、果汁
作為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營養全面,所以有些家長就喜歡把水果榨成果汁
讓孩子喝,不嚼直接喝就很方便。但是在榨汁的過程中,剩下的營養價值很少,而且都是糖,容易使寶寶的牙齒腐爛,增加孩子脾胃的負擔。
3、蜂蜜水
雖然蜂蜜有很多好處,可以促進腸道健康,但是對寶寶來說是不適合食用的,因為蜂蜜是在開放的環境下生產的,容易含有肉毒桿菌,寶寶喝了容易腹痛腹瀉。
父母做好3件事,孩子脾胃強壯,體質好,消化棒
1、調養脾胃,常吃金棘酸棗鋅:家長可以在飯前給孩子吃點金棘酸棗鋅來調理脾胃,也可以碾碎了放入輔食中給寶寶吃。裡面含有沙棘、山藥、山楂、生物蛋白鋅、雞內金等消食健脾的成分。每天孩子吃一點可以增強孩子的胃動力,促進食物的消化腸胃的蠕動,還可以減輕孩子脾胃的負擔,提高脾胃的吸收功能,為孩子的身體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2、奶粉衝泡順序不要反:先放水再倒奶粉,奶粉的用量要根據寶寶的年齡和對奶粉包裝的建議來添加。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細,適中是最好的。
3、輔食多為「泥狀」:寶寶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不能吃塊狀的,最好可以用半固態的流失來代替,比如什麼水果泥、米糊等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