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放榜時。
對於上了錄取分數線的學子而言,選擇大學和專業是個頗讓人撓頭的問題。
可以說,這是個知識活、技術活。說的稍微誇張一點,它事關你的前途,會影響你的人生道路軌跡。
進入一流大學的一流專業學習固然是理想的選擇,但是很多人沒這個緣分。
因而,與其選擇一流大學的二流專業,不如選擇二流大學的一流專業。
畢竟,很多大學都有自己的王牌院校專業。而名校是個光環,專業才是真正的技能、護身符。
我們先看看中國網際網路及相關行業知名人物們的學歷,想必會對你有所啟示。
可以看到,很多大佬是學霸、畢業於名校。
這其中,也不乏畢業於世界名校的。
例如張朝陽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後來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
梁建章畢業於復旦大學少年班,赴美國留學,獲得喬治亞理工學院電腦系碩士學位,後來獲得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
作為近些年快速發展的新興領域,網際網路行業聚集了大量的優秀人才。
這些高學歷的人,也極大地推動了網際網路行業的迅猛發展。
當然,他們不僅僅是只有高學歷。由於高學歷而帶來的知識積累、高起點、眼光、執行力、社會資源等,成為他們成功的重要因素。
他們已成為人生贏家,在財富榜上也已逐漸取代了實業、地產等傳統行業大佬的位置,進入社會精英頂層,引領著時代潮流和發展趨勢。
網際網路行業是知識經濟的代表行業之一,也已經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
而且,它也已經與生命科學、人工智慧等人類未來領域相融,已成為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風向標。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拼膽量、拼吃苦耐勞、碰運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在重視知識經濟的今天,對於學子而言,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好專業,奠定人生基礎,也顯得越來越重要。
擁有高學歷,畢業於名校,可以在人生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節約一些人生成本。
即使你畢業後未必會創業,但是至少有利於考研或者找個好工作。
哈佛、劍橋、麻省理工等名校的畢業生,往往是世界500強企業的香餑餑。
在中國,這個規律也很普遍。985、雙一流名校畢業的學生,找到好工作、拿到高薪酬的機會更大。
而且,它還可以為你自帶光環和人脈流量。
例如網際網路行業的大批優秀人才都是「校友」,可以及時地進行信息交流、資源調配、合作,體現「圈子」的優越性。
校友圈,是人脈和資源的集散地,尤其是在重視「人情」的中國。
馬化騰在深圳大學就讀時,結識了「計算機天才」張志東。後來,兩人合資註冊成立了騰訊,張志東擔任CTO。
騰訊公司壯大後,有五大巨頭:馬化騰、張志東、許晨曄、陳一丹、曾李青,其中前四位都是畢業於深圳大學。
馬雲在杭州師範學院上學時認識了張瑛,兩人畢業就拿了結婚證。
馬雲創業初期,張瑛既是賢內助也是業務骨幹。「中國黃頁」第一筆8000元的大訂單就是張瑛談下來的。
著名的阿里巴巴創業骨幹團隊「十八羅漢」中,其中有5位是馬雲曾任教杭州師範學院時的學生:金媛影、周悅虹、蔣芳、韓敏、戴珊。
王興和王慧文是清華大學時的同學和室友,志趣相投。畢業後,倆人攜手創業,從校內網到美團,並肩戰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成就。
2009年底時,劉強東在一個行業論壇上進行了演講。會後,高瓴資本的張磊主動找到他談融資的事情。
倆人同是人民大學的校友,結果一拍即合,張磊決定投資2.65億美元。並且高瓴資本把自己股票的投票權全部委託給劉強東,也即京東仍由劉強東一人掌控。
隨後,張磊幫助京東進行了供應鏈再造和物流渠道優化,助推騰訊入股京東。
這是京東發展歷史上的一筆意義非凡的融資。
黃崢就讀浙江大學時,專業能力很強,並且幫助丁磊解決了一個技術問題。
為表示感謝,丁磊順手給黃崢引薦了黃崢的浙江大學學長--步步高的創始人段永平,結為好友,從而也幾乎改變了黃崢的人生道路。
2006年,段永平拍下和「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隨之帶著黃崢同行。
黃崢後來自己創業,最終使得「拼多多」成功上市,市值節節攀升。
在這其中,「對他幫助最大的老學長」段永平功不可沒。
網際網路大佬們的學歷和創業經歷,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
你還會說高考不重要,名校和學歷、專業不重要嗎?
「知識改變命運」,古今中外永遠不會過時。
因為,它不僅僅是一張學歷紙。它是一把鑰匙,會幫助你打開視野更寬闊的人生大門。
進入名校很重要,選擇一個好專業更重要。
前提是要符合自己的興趣,適合自己的所長,還要結合社會發展趨勢和時代潮流方向。
這樣,才能不負初心,學而致用,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雙重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