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沒有人永遠18歲,但永遠有人18歲。今天又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了。
高考是改變人生的一次機會。不過,參加高考的朋友也不必太過緊張,經過前期長時間的備考,其實大家的實力已經趨於穩定了。有時候,在認真的態度基礎上,抱著一顆平常心參加考試,反而往往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高考加油(圖源網)
考完兩門考試後,如果覺得自己有一門發揮失常了,也不要太難過,不要讓懊惱、後悔的情緒影響你的下一門考試。高考是改變人生的一次機會,但不是唯一的機會。
曾經網上有一張網際網路大佬的合影被廣為流傳。圖片中騰訊馬化騰、京東劉強東、美團王興、小米雷軍、滴滴程維、快手宿華、頭條張一鳴等人坐在一起吃飯,人們發現這些大佬全是名牌大學畢業。
網際網路大佬的合影(圖源網)
不過,有一些大佬並非名牌大學畢業,甚至沒有上過大學,最後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關卡,但萬一沒考好也並不意味著這輩子失敗的人設就此設定。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網際網路大佬的高考經歷。
別人家的孩子們
優秀學生馬化騰
馬化騰,騰訊公司的主要創辦人之一。
馬化騰於1971年在廣東省出生。1989年,18歲的馬化騰參加高考,考了739分,超過重點線100多分。這個分數對馬化騰來說,可以選擇的名校有很多,不過據悉,因為馬化騰的父母希望馬化騰離家近一些,所以馬化騰選擇了深圳大學。
馬化騰
馬化騰本來感興趣的專業並不是計算機,而是天文學。不過後來在馬化騰知道學習天文學的出路大多是做地理老師,與自己想像的相差甚遠後,就果斷的將大學志願從天文系改為了計算機。
大四實習的時候,通過不斷學習新技術,馬化騰編寫出了一版股票分析軟體,最後被某公司以5萬元的價錢購買。據悉,馬化騰大學的時候並沒有擔任什麼學生幹部,只是一個話少、喜歡在計算機房搗蛋的理科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在管理公共事務處理上有出眾的才華。
有錢還努力的王興
坐在馬化騰邊上的是王興。王興是美團網的創始人,也是一位學霸級人物。
根據資料介紹,王興家境殷實。他出生的那一年,父親就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包工頭。隨後幾年,王興的父親又趁著風潮創辦了企業,賺了不少錢。這樣的家庭為王興姐弟兩人的學習創造了一個輕鬆的環境。
王興
1995年,王興的姐姐以優異的成績率先考入了清華大學,後來在美國矽谷做一名軟體工程師。兩年後,王興直接通過保送去了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專業。大學畢業,王興拿到了全額獎學金然後去了美國德拉瓦大學繼續深造。
不過,博士還沒讀完,王興就抑制不住創業的熱情,跑回國聯合幾個老朋友創業。但是,王興的創業之路並不順遂。他先後創辦了多多友、遊子圖、校內網、海內網和飯否網,花了好幾年時間,但是這些項目最終都沒有很成功。直到後來美團的成功,才讓王興走上了事業巔峰。
「寒門貴子」劉強東
看完王興,我們來看一下坐在馬化騰右邊的劉強東。
劉強東是江蘇宿遷人,家裡並不富有,父親是船廠裡的工人。不過,劉強東從小就聰明,學習一直也不錯。上高中後,有一位老師建議劉強東考人民大學。這位老師對劉強東說,考上人大,從政去,以後可以回到宿遷縣做縣長,為老百姓多做點實事。
劉強東
1992年公布高考成績,劉強東排名全宿遷第一,完全可以上清華大學物理系。但受到老師的影響,劉強東選擇了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不過上大學後,劉強東漸漸意識到社會學和從政沒有關係,便開始放棄從政的想法,迷上了電腦編程。
學會編程的劉強東,給老家的政府部門編了一套電力管理系統,給瀋陽的快餐店編了一套餐飲管理系統,賺了不少外快。大四的時候,劉強東靠著自己的積蓄,外加跟父母親戚借了不少錢,在學校附近開起了餐廳。不過,餐廳僅在兩個月後就倒閉了,劉強東還虧損了20多萬。
1998年,劉強東拿著1.2萬元趕赴中關村,租了一個小櫃檯,售賣刻錄機和光碟,取名為「京東多媒體」,這便是「京東商城」的前身。後來京東成功後,劉強東也並沒有忘記家鄉的親人,常常會給家鄉的老人發福利。
放棄清華的男人雷軍
坐在王興旁邊的是從武漢大學畢業的雷軍。雷軍也是一名妥妥的學霸。
雷軍於1987年參加高考,以將近700分的超高分成為了湖北高考狀元,遠超過清華、北大的分數線,不過雷軍依然報考了武漢大學的計算機專業。有說法稱這是因為雷軍的好朋友在中科大學的就是計算機,所以他報考了武漢大學計算機系。
雷軍
進入大學後,雷軍選修了不少高年級的課程,僅用兩年時間就修完了所有學分,甚至完成了大學的畢業設計。大三的時候,雷軍通過幫別人寫程序賺到了100萬,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這個時候,雷軍才20歲。
1992年初,22歲的雷軍加盟金山公司。先後出任金山公司北京開發部經理、珠海公司副總經理、北京金山軟體公司總經理等職務,一直工作到了38歲,在金山整整待了16年。
2007年12月,雷軍辭去了金山CEO職務。2010年4月,40歲的雷軍聯合其他六位創始人創辦了小米。2013年8月,小米手機出貨量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三;2019年7月,49歲的雷軍創辦僅9年的小米公司排進《財富》世界500強。
被父母支持的張一鳴
說完雷軍,我們來看看坐在他旁邊的張一鳴。
中學的時候張一鳴的成績很不錯,不過初中的時候,張一鳴不喜歡化學。張一鳴的父母是事業單位員工,與事業單位大院裡其他父母對子女嚴加管束不同,張一鳴的父母支持張一鳴朝自己的興趣發展,這給了他一個寬鬆的環境,讓他在很小的時候就能自主決定自己人生的走向。
張一鳴
據悉,高考報志願的時候,張一鳴給自己未來四年的校園提出了四個標準:一是學校男女比例要正常方便交女朋友(這使張一鳴在大學時遇見了現在的妻子);二是要能吃海鮮;三是要離家遠遠離父母;四是冬天要下雪。遵循這四個標準,張一鳴選擇了南開大學,報考的是微電子專業,隨後轉專業到了軟體工程。
大學畢業後,張一鳴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2005年一畢業,張一鳴就組成3人團隊,開發了一款面向企業的IAM協同辦公系統,因產品的市場定位失誤導致失利;2006年張一鳴進入了旅遊搜索網站酷訊,工作兩年後,辭職去了微軟;2009年,張一鳴開始第一次獨立創業,創辦了垂直房產搜尋引擎「九九房」,2011年底辭去了九九房CEO的職位。
2012年年初,張一鳴開始籌備「今日頭條」,同年成立了字節跳動。今日頭條沒有編輯團隊,不對內容進行人工幹預,全靠算法進行個性化的機器推薦;也不進行內容的生產加工,只做內容分發渠道,是一家具有媒體屬性的科技公司。公開資料顯示,今日頭條從上線到擁有1000萬用戶只用了90天。
有點邪意外」的高考
看完那麼多大佬順風順水的人生,我們來看看幾個高考沒那麼愉快的例子。首先,要擺出的第一個例子是俞敏洪。
三戰高考俞敏洪
1978年,俞敏洪第一次參加高考,英語的錄取分數線是38分,俞敏洪考了33分,第一次高考落榜。據悉,為了提高他的英語能力,他的母親給他找了一家學校,讓他一邊工作賺錢,一邊複習英語。
俞敏洪
1979年,俞敏洪第二次參加高考,英語考了55分,和錄取分數線差了5分,再次落榜。俞敏洪有點灰心了,想要放棄高考,不過他的母親託人找關係,讓他參加了一個專門針對外語提高的高考補習班。俞敏洪決定再拼一把,在補習班裡起早貪黑地複習,並將本來常熟師專的志願改成了北大。
1980年,俞敏洪第三次參加高考,只用了40分鐘就交了英語答卷。這次俞敏洪英語考了95分,總分考了387分,超過北大錄取線7分,如願進入北京大學,就讀西方語言文學系。
上大學期間,俞敏洪因為患上肺結核休學了一年,1985年正式從北京大學畢業,並留校任教。1991年,俞敏洪從北大辭職,兩年後正式創辦了北京新東方學校。
本可以做學霸程維
第二個「反面例子」要說的是滴滴出行創始人程維。
據悉,程維本來是可以做學霸的。不過考數學的時候,程維心情很好,他做的要比別人快一些。看到別人最後十分鐘還在奮筆疾書,甚至心裡可能還有些小得意。但是,公布成績的時候,程維才知道,他卷子寫的快不是因為他比別人厲害,而是因為他沒看到試卷最後一頁還有三道大題。
程維
後來,忘做三道大題的程維考上了北京化工大學,是一所985、211重點院校,學的專業稍差一些,是行政管理。畢業後的程維先是去賣了保險,後又做起了足療店的經理助理,最後入職阿里巴巴,從一個底層銷售做到了支付寶B2C事業部副總經理,是當時阿里最年輕的區域經理。
2012年,程維從支付寶辭職創辦了滴滴出行,後收購了Uber中國,加入了Uber全球董事會,成為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新型巨頭。
數學考1分馬雲
第三個高考考的沒那麼好的是現在特別出名的馬雲。
1982年,18歲的馬雲第一次參加高考,志願是北京大學,數學卻只得了1分,高考首次落榜。據馬雲後來解釋,自己高考數學只得1分是因為,當年英語專業高考不算數學成績,所以大多數學生都是隨便寫,只不過馬雲運氣差了點,只蒙到了1分。
馬雲
但這掩蓋不了馬雲「學渣」的本質。1983年,馬雲第二次參加高考,數學考了19分,總分離錄取線差了140分,再次落榜。高考接連失利的馬雲有點灰心了,跟俞敏洪的母親不同,馬雲的父母也勸他死了那份上大學的心,好好學門手藝。
其實,第一次高考失利後,馬雲就有去找工作——跟表弟去了一家酒店應聘服務生。但是馬雲連找工作都不太順利:表弟被錄用,自己因為身材又矮又瘦,長相也不出眾,慘遭拒絕。馬雲的父親見馬雲意志消沉,讓他蹬三輪給雜誌送書。第二次高考落榜後,馬雲又重拾了那輛破舊的自行車。
1984年,不顧家人的反對,馬雲第三次參加高考,數學考了89分(也有消息說是79分),總分離本科線差5分。幸運的是,當年杭州師範大學的英語系因為剛剛升為本科,招生指標沒招滿,看在馬雲英語還不錯的份上,破格錄取了他。
馬雲
後來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馬雲創立了阿里巴巴,改變了現在人們的購物和支付方式。
沒有上大學的大佬
說了那麼多上過大學和名牌大學的成功人士,現在我們來看看兩個沒有完成學業但同樣事業成功的知名人士。
棄考創業李想
李想,80後企業家代表人物,當年選擇了放棄高考創業。
李想於1981年出生在河北石家莊。高一的時候李想的父親給李想買了第一臺電腦。通過電腦,李想在網上獲得了很多知識,並將它們寫成文章,投到了報刊。第一篇稿子就獲得了600塊錢。
李想
高二的時候,李想申請了自己的個人網站——顯卡之家。高三的時候,通過網站上的廣告展示,李想每個月可獲得1萬塊錢的收入,再加上他自己的稿費,一個月的收入差不多能達到2萬塊錢,比他爸媽的收入加起來還要多10倍。
由於李想的父母都是中央戲曲學院畢業的,沒有特別寄希望於孩子上大學,再加上李想確實也能賺錢,所以高三的時候,李想成功說服了自己的父母,沒去參加高考。
2003年,李想轉型開始做汽車領域的垂直門戶網站;2005年,李想創立了汽車之家。2008年,汽車之家的流量突破了3000萬。2013年,汽車之家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汽車資訊平臺,並成功在紐交所上市,市值超過30億美元,網站用戶高達千萬人。2015年6月李想卸任汽車之家總裁,繼續擔任董事股東。同時李想開啟了第三次創業,成立了車和家,專門做新能源汽車。
大學輟學陳少傑
最後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鬥魚直播的創始人陳少傑。
陳少傑小學5年級開始就迷上了遊戲,到了大學,更是通宵去網吧打遊戲。大學上了一年,陳少傑就輟學了。他覺得「學校不是很出名,水平也不高,4年讀下來也沒有什麼很好的前程。」
陳少傑
2006年春節後,21歲的陳少傑進入了武漢一家遊戲公司上班,負責開發對戰平臺。後來因為不滿公司的制度辭職了,和自己的朋友開發了「掌門人」遊戲對戰平臺,該平臺於2009年被收購。
2010年初,陳少傑拿著從「掌門人」套現的400萬資金,以極低的價格買下了AcFun。2014年,AcFun網站下的生放送直播更名為鬥魚TV,專注遊戲直播。2017年上半年,鬥魚直播完成D輪融資,成為國內第一家邁入D輪的網絡直播平臺。
2019年10月,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陳少傑以25億元排名第43。
祝所有考生「考的都會,會的都對」
回顧各位網際網路大佬的高考經歷,我們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的大佬都是名牌大學畢業的。這也再一次證實了高考的重要性。不過,其中也有些大佬並不是一次就順利考上名牌大學的,所以假如你這次的高考不是那麼滿意,也不要缺乏再來一次的勇氣。
另外,上大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就算沒有上大學,但只要自己認真工作、朝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發展和專研,那也是可以成功的,就像李想和陳少傑一樣。下面,順便送上一波大佬們對各位高考生的祝福。
清華大學生柯潔:「在2020這個註定不平凡的一年裡,你們將要面對一場改變命運的戰鬥,能在舉世抗疫的嚴峻形勢下,投入高考這場戰鬥,我們為你們的勇氣點讚。同學們,相信自己,加油1
天津大學校友訾立:「大家好,我是保安哥訾立。2012年,我一邊做保安工作,一邊學習,經過自己的努力,以620分考入了天津大學。人生可以有很多選擇,希望你們也能跟我一樣,選擇為自己拼一把,加油,你可以的1
小米科技創始人/武漢大學校友雷軍:「各位參加高考的年輕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小米集團的創始人雷軍。33年前,我也和大家一樣,懷著興奮又忐忑不安的心情踏入高考考場,當時我給自己鼓勁:『放輕鬆一點,考的都會,會的都對。』今天我把同樣的祝福送給大家。祝大家旗開得勝1
天津大學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我是天津大學的姚建銓,作為一個有55年教齡的老教師,我祝你們這次考試過程中,能發揮正常,考出自己應有的成績。祝你們考試順利。」
聯想集團董事長/上海交大、中科大校友楊元慶:「我是聯想集團楊元慶,希望我們的莘莘學子在這次疫情中的特殊高考順利圓滿,希望大家一定要休息好,經歷充沛、精神飽滿,迎接挑戰。」
預祝所有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