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接管閱文 網絡文學作者維權 免費付費之爭
騰訊接管閱文 網文作者維權 大多數作者版權沒用
據新京報客戶端、搜狐、懂懂筆記、新浪5月4日報導,騰訊接管閱文,引發網絡文學作者維權。
這事在貼吧,甚至百家號吧都有網絡文學作者發帖討論,起點是網文大站,閱文佔據了網文半壁江山,盤踞了大量優質作者和優質IP。網際網路精神是免費,起點是個靠付費閱讀起家的另類,同樣情況下,榕樹下是免費閱讀走向沒落。
免費還是付費,早期論壇免費,早期博客免費,新浪博客引入廣告收益,但是大多數腰部以下作者,可以忽略不計,微博可能也有收益。自從頭條開啟信息找人之後,算法、信息流、大數據自媒體獲得成功,而引發了複製,這一波浪潮又開始在網文屆興起,讀者免費閱讀,但是收益、變現可能會是信息流廣告、內容電商、讀者打賞、知識付費、粉絲運營、電商帶貨之類的,還有圖書出版、IP變現。
在影視低潮的當下,IP沒啥用,大多數作者的版權也沒什麼用。但是作者都是希望和覺得自己大神的,都是抱著先定一個小目標,一年賺一個億的目標去的,大神靠實力,也靠運氣。IP無非就是自帶黏性粉絲,有較高美譽度和忠誠度的作品,不是什麼作品都是IP。全版權運營的前提是讀者有足夠受眾,免費可以獲得更多受眾。
實體書,不是那幾個超級大神,基本賣不動,鐵粉支持可以付費電子書閱讀,閱文的模式是付費、免費結合,對於大多數腰部以下作者、吃土、撲街作者而言,就是按照點擊收益分成,買斷、千字稿酬的作者也會有,超白金大神可能那就是他自己說價,或者自己有文化傳媒公司、工作室了,自己運作版權、IP了。
圖書也好、影視也好都是高風險產業,相對而言網文甚至自媒體也是存在風險的。在影視產業不景氣情況和前提下,版權變現最大的渠道還是遊戲,手機遊戲、網路遊戲等等。前提是這個IP足夠的大,關於版權、IP運營也就是頭部玩家玩得轉,且全版權IP運營產業鏈條太長,也少有哪家所有媒體都玩得轉。
實體圖書一些大神也撲街,有些題材未必能夠出版,實體圖書、傳統院線影視、電視劇都是事前監管,其管控和尺度比網絡要緊,網文、網絡劇、自媒體這些屬於事後監管、抽查性質,當然現在網絡影視、網絡視頻、短視頻、網絡自媒體的監管也在逐步加強。
內容產業,網絡文學是重要賽道,也有無數掘金寫手,中國網絡文學創造了世界奇蹟,也是內容生態產業的風景,如此多的網絡作者、網絡作家維權,其實還是利益之爭、版權之爭。也是產業、行業嬗變下的變局和變革,作為頂級、頭部玩家,騰訊的動作也會牽動其他玩家,但是最終可能還是協調、和解,大家談一談,妥協、折中,平臺需要作者,作者也需要平臺,當然平臺也很多,除了騰訊,也還有其他大、中、小平臺。
圖書業一般版權是五年,大家也都是全版權,網文也好、圖書也好,甚至影視公司也好,大家都是要全版權,常有作者、作家說版權不是我的呢?看合同,一般5年、10年,網文屆也有終身版權的,但是如果影視、遊戲、有聲讀物收益五五一般作者,小白作家沒啥問題。問題在於網文的收益五五分成,沒有買斷和保底,有的作家、作者不適應。
其實很多網站不都是未籤約作家五五分成,按照點擊收益來,和自媒體差不多,自媒體少數作家可能有保底年薪,那也是吸引大家來寫,好好幹的目標和桃子。大多數作家都是依靠點擊率,依靠運營,依靠廣告來分成。我招募兼職自媒體編輯、自媒體作者許多作者也要保底,哪怕8塊、10塊、15塊一篇,有些我給30、40、50、60一篇,甚至千字100,運營得好的公號大號,可能會一篇500、1000、2000、3000稿費,哪些人拿了,不得而知,更多可能是吸引你看他公號,研究其帳號,是一種吸粉,提高用戶粘度的行為吧,你都是他家作者了,能不說他好麼,能不研究他家帳號、文字麼?
但是客觀的說,大多數作者給一篇5元錢可能都是賠本,自媒體寫作撲街、吃土是常態,而且題材監管越來越嚴厲,尺度越來越緊,無論網文、影視、圖書都是如此,所以點擊率這個玩意兒,除了頂級大神,頭部玩家,可能大多數作家、作者都不能保證每篇都能有流量、點擊。
平臺和作者需要達到一個平衡,作者不能老是要平臺貼補、充血,要學會自己造血、自己運營、自己向內容變現、內容電商、知識付費上發展,自媒體平臺也有很多玩法。作為網文平臺,其實一直都是按照點擊收益分成,千字3元到100、200元保底,還有大神單獨談協議、版權、合同的模式。那麼,維權其實不存在,可能個別條款,例如版權期限、版權收益啥的,但是對於大多數作者來說,版權有啥用?有聲讀物?舞臺劇,或者拍個網大?網大一個投資也就幾十萬、100、200萬的,還是心態平和吧,寫好自己作品,運營好自己內容,你是大神、超神,你才有和平臺的議價權,你可以裝逼,當一個平臺愚蠢時,犯錯誤時候,我去別家,或者我自己幹。你一直吃土、撲街,所以真心談不上啥維權。
我的意思是,作者、作家經營好自己品牌、自己作品、自己IP之後,再來談版權。當然,平臺不能太過於霸道,還是需要在行業規則、法律法規的範疇來籤署協議和合同。
文|蘇白傳媒 現代印象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
點評:其實就是運營模式受到免費閱讀衝擊,免費閱讀和付費閱讀之爭,至於版權,大多數作者的版權其實沒啥用,當然,大家都有一個文學夢、寫作夢、作家夢、大神夢。作為文化傳媒公司,我們說作家、作者時候,作為我們自己,也有IP夢、大神夢,人都是為夢想活著的。